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702|回复: 0

[时事视点]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视点》 【第2022-42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6 16: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视点》

  【第2022-421】

  俄同意与美保持“经常性沟通渠道”的做法并不明智,等同于为西方将极限战略讹诈、尤其是核讹诈玩到极致加装了“保险丝”

  【消息】10月21日,据媒体报道,俄美防长通电话讨论了乌克兰局势。美国防部告诉媒体,这次通话由美方发起。

  【时事视点】在展开今天的讨论之前,我们还是要提及一下安德烈·科尔图诺夫口中“小红帽”与“灰姑娘”的故事。结合当前已经“阿富汗化”的乌克兰局势,以及俄罗斯所处的被动战略状态,让人们有了一个相对直观的衡量俄罗斯究竟对中国忌惮、防备,甚至恐惧到何种地步的观察窗口。俄罗斯阿富汗政策之“小九九”是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在俄罗斯生死存亡之秋,仍耿耿于怀,不肯放弃。

  我们不妨沿着这一思维去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当正式处于“半渡”(不可逆)状态之际,对俄罗斯意味着什么?

  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

  第一、俄罗斯在乌克兰或已遭遇不可逆转的重大失败,比如:重蹈当年前苏联在阿富汗兵败的覆辙、吐出此前入俄的东乌四州,甚至克里米亚,或者入俄的东乌四州,甚至克里米亚因“核”(核战争或被大面积放射性污染)成为不毛之地;

  第二、在“第一”的基础上,俄罗斯要么选择实质性妥协、投降;要么选择奋起反击。

  第三、如果俄罗斯选择奋起反击,那么俄罗斯在那个时刻无论主观上愿意与否,必须实质性靠向中国(与中国实质性联手),这也意味着俄罗斯此时必须实质性放弃阿富汗政策之“小九九”;

  可以想象,无论是选择实质性妥协,还是选择奋起反击,都将对俄罗斯国内政治、对外政策、经济金融稳定、全球战略等方方面面造成巨大影响和冲击。而对于西方而言,一旦当俄罗斯正式处于“半渡”(不可逆)状态,同样意味着与俄罗斯同为“半渡而击”之“两个标的”的西方也将同时处于“半渡”(不可逆)状态,具象一点来讲,西方将正式面对俄罗斯选择实质性妥协与投降,或选择奋起反击。

  而更重要的是,无论西方与俄罗斯做何种选择,或面对另一方的何种选择,他们都很清楚,在他们之外,有一个无法掌控的、无法预知的,虽未直接参与,但却到处都有影子的中国因素。这也是我们经常说,他们无论如何也逃不出“半渡而击”的原因所在——只要经动态评估达到“半渡而击”的条件,中国必然出手。这种局面,某种意义上说,这对于俄罗斯与西方来说,都是无法接受的局面。这或是当前互相将对方怼在墙角、“腿已不敢动弹”、只能抡胳膊,瞪眼睛,彼此骂骂咧咧的俄罗斯与西方所处的真实状态。用一句话形容就是“麻杆打狼两头怕”。

  虽然西方与俄罗斯都怕,但怕的程度有深有浅,对于时间的敏感同样是有急有缓。从消息中给出的内容不难看出,经过刻赤大桥恐袭事件的“极限战略测试”,俄罗斯或是更怕的一方,是最想谈(拖)的一方,而西方则是对时间最急迫的一方。

  也许有的网友会问,为什么俄罗斯相比西方更怕一些,对西方采取极限战略讹诈、尤其是核讹诈如此忌惮?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回顾2022年10月11日,东方时事解读值班员的一段点评,原文是:

  …在乌克兰于第一时间就基本“认领”是它干的情况下,俄罗斯却在经过一段所谓的“调查”、并定性为“恐怖袭击”之后,其所做的“具体动作”,不过是精确打击了乌克兰总统府外面的一块空地,更没有宣布对乌克兰进行“斩首行动”,虽然也精确打击了乌克兰的一些战略目标,比如,发电厂等,但都是基于俄罗斯对“刻赤大桥”定性为“民用设施”的“对等报复”,俄罗斯从而在刻意强调“对等打击”、继而在勉励防止“乌克兰战争的进一步升级”。

  对此,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是:从2月24日,将近8个月了,俄罗斯打了这么久,军用与民用的战略资源均消耗无数(军事资源的巨大消耗就不说 ,有目共睹,民用资源,比如,北溪管道,刻赤大桥,都被炸了),最终才勉强收获一个“四地入俄”这一“小果果”, 类似于“叙利亚战略破产”之后的仅存果实----俄土特殊关系,俄罗斯普京政权,必然就看得太重太重了,重到西方邪恶势力同时拿“8日这一天,同时玩刻赤大桥被炸、与扎波罗热核电站再次被袭”对俄罗斯进行极限测试之后,俄罗斯决策权经过“痛苦地全面思考”,最终在”核讹诈“的压力下,选择了”力保小果果“,所以,就有了上面所说的”勉力“防止乌克兰战争进行一步升级(注:乌克兰战争升级至核灾难、则唯一的小果果也就不存)的所谓“具体表现”。

  经过上面的讨论,我们再来看这段新闻,也就不难看出:普京所做的,或梅德韦杰夫所说:第一集结束,本质上,就是面对西方邪恶势力拿“8日这一天,同时玩刻赤大桥被炸、与扎波罗热核电站再次被袭”对俄罗斯进行极限测试之后的主动“求和”。求和的核心意图之一就是确保“小果果”! 而“求和”的核心意图之二,就是在确保“小果果”的同时,继续拖时间,比如,拖到“隆冬”的时候、以待“欧美内变”显然,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对俄罗斯的意图之一,西方邪恶势力“放心”了,因为“测试成功”。 这反过来,会强化”之前恐惧于乌克兰战争升级为核战争“的欧洲国家政府、将继续施压俄罗斯的意志,因此,针对俄罗斯的意图之二,欧美也会全力予以打击,所以,也就有了”俄罗斯有限报复“之后,西方,特别是欧洲立刻谴责俄罗斯此次打击基辅的声音。其意思就是:如果俄罗斯不妥协,就别想品尝那颗“小果果”。这样一来,至今仍然不肯彻底放弃阿富汗小九九、且想确保“小果果”、同时还指望在“隆冬”帮忙的俄罗斯,未来一段,恐怕是:怕什么,就会来什么!西方邪恶势力经过这一轮组合性的”极限测试“,知道俄罗斯最怕什么,怕“核”!尽管俄罗斯将战术核武器挂在嘴边!让我们担心的是:一个表面上将战术核武器挂在嘴边、内心中却较西方邪恶势力更加恐惧“核”的俄罗斯,有可能会面对西方邪恶势力迫使乌克兰反人类政府于“小规模核灾难(比如,一座,两座核反应堆被破坏)”的“进一步极限施压”。因为,西方也知道,这个冬天不好过,所以,按基辛格的理论:我不好过,谁也不想好过,西方会抢在冬天之前,让“怕核”的俄罗斯也不好过!除非俄罗斯妥协…

  结合上面这段内容的回顾,我们再来看两一消息,也就不难回答网友的这一疑问:

  【消息】10月23日,包括乌克兰在内的不同国家的可靠的消息人士表示,基辅政权正在准备在其领土上引爆所谓的“脏弹”或低当量核武器。位于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若尔特耶沃德市的东部采矿和选矿厂以及基辅核研究所的领导人被要求制造这种“脏炸弹”。

  【时事视点】而俄乌战争进行到今天,已经整整八个月了,无论是俄罗斯国内还是国外,人们都在论一个问题,那就是,八个月的惨烈战争,俄罗斯损兵折将、耗费钱粮,甚至进行了局部动员,俄罗斯得到了什么?

  这个问题随着时间的流逝,对俄罗斯而言,尤其是俄罗斯决策层而言恐怕会变得愈发棘手——不断遭到乌军跨境袭击的俄乌边境地区;沉没的黑海舰队旗舰莫斯科号导弹巡洋舰;被炸毁的“北溪”天然气管道;遭遇恐怖袭击的刻赤大桥;无以复加的疯狂制裁;被无端没收的巨额海外资产;遭到西方疯狂打击报复的俄罗斯寡头、精英人士;继续对欧洲输送能源;入俄的东乌四州…不难看出,上述列举的林林种种,如果让俄罗斯决策层一定要向国内做一个交代的话,恐怕唯一能够“拿出手”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入俄的东乌四州,这恐怕是此前东方时事解读值班员将其与当年的“俄土特殊关系”做对比的主要原因。当年,俄罗斯面对一个即将被西方吃的毛干爪净的叙利亚政策(中东政策),不得不拿“俄土特殊关系”说事儿,打算“一俊遮百丑”;而今天,俄罗斯面对一个已经阿富汗化的乌克兰,恐怕也不得不拿“东乌四州入俄”说事儿,给国内一个起码的交代。

  上述消息中提到了“脏弹”。脏弹又称放射性炸弹,是一种大范围传播放射性物质的武器。通过引爆传统的爆炸物,如黄色炸药等,产生的巨大爆炸力,将内含的放射性物质,主要是放射性颗粒,抛射散布到空气中,造成相当于核武器(原子弹、氢弹等)爆炸时产生的核放射性尘埃污染,形成灾难性生态破坏。需要注意的是,与传统核武器不同,“脏弹”不产生核爆炸,只引起放射性颗粒传播。在我们看来,所谓“脏弹”,更多并不指向某种具体型号的制式军用武器,而是指向一种制造相当于核武器(原子弹、氢弹等)爆炸时产生的核放射性尘埃污染,形成灾难性生态破坏,引起放射性颗粒传播的手段,具体形式可谓五花八门,可以是普通爆炸物,也可以是常规军用武器,甚至是贫铀武器(美军曾在空袭南联盟期与海湾战争中大量使用,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灾难性后果,导致众多人口因辐射而患病)。

  随着战争的持续,追着冬天的临近,入俄的东乌四州的百姓,甚至克里米亚的百姓,他们的生计、民生问题,对于进行了八个月战争,饱受西方疯狂制裁,本就家底儿薄弱的俄罗斯而言已然成为“包袱”。前苏联兵败阿富汗的一幕已然历历在目——1989年2月15日前苏联政府发表声明,苏联从阿富汗撤军结束、1991年12月26日前苏联解体。

  既然俄罗斯决策层如此看重“小果果”,那么西方也就等同于抓住了俄罗斯的这一致命战略缺陷,且必然将这种利用,通过极限战略讹诈、尤其是核讹诈手段致,伴随着人们对已经入俄的东乌四州,甚至克里米亚因战火、甚至因“核”彻底沦为废土的可怕想想,伴随着俄罗斯国内民意的汹汹质问——八个月的惨烈战争,俄罗斯损兵折将、耗费钱粮,甚至进行了局部动员,俄罗斯得到了什么,而达到极致。

  所以,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俄罗斯同意与美国保持“经常性沟通渠道”的做法十分不明智,这种错误信号的释放,只会更加鼓励泽连斯基反人类政权武装、西方邪恶势力,更进一步的、更疯狂进的对俄罗斯实施极限战略讹诈,尤其是核讹诈——不断响起的电话铃声,就是西方“更进一步”的“保险丝”。而“脏弹”话题的“突然”的出现就是这一逻辑的最新发展。气象学上的冬天还未正式进入,而“核冬天”似乎已经到来。

  面对当前乌克兰局势的最新发展,中国仍然将“河渡人”作为最优战略目标。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这是最为明智的战略选择,是中国战略定力的一种具体表现。这一点通过刚刚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关数据可以侧面看出:

  【消息】10月24日,据媒体报道,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显示,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7026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0%,比上半年加快0.5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4779亿元,同比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350189亿元,增长3.9%;第三产业增加值465300亿元,增长2.3%。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8%,二季度增长0.4%,三季度增长3.9%。从环比看,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9%,增速超预期回升,基建提速、工业生产加快恢复。

  【时事视点】第一产业同比增长4.2%与第二产业同比增长3.9%,这组数据意味着,距离202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预期增长5.5%还有较大距离。而纵观给出的所有数据来均未超过5%这一基本事实,加上还未统计的第四季度,2022年完成GDP预期增长5.5%的目标难度很大。

  此外,结合“第三产业增加值465300亿元,增长2.3%”这段话与“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8.6%,制造业投资增长10.1%,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8.0%,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22.2%。”这组数据不难看出的是:从数据上看,服务业与房地产业的降幅较大,尤其是房地产业。在此基础上,再去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8.6%,制造业投资增长10.1%”与“第二产业增加值350189亿元,增长3.9%”这组数据,不难看出,虽然2022年完成GDP预期增长5.5%的目标难度很大,但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很高。这与依靠房地产支撑的越南经济、以服务业(外包)支撑的印度经济有本质区别,GDP增长的含金量是完全不同的。这意味着中国调结构已经起到作用,对此我们有理由对中国经济未来的走向充满信心。

  虽然因经济下行压力的不断增加,很多人虽然离开了城市,但这些人大多都积累了在大城市的工作、项目、渠道、技术等经验,当国家相关扶植政策和资金到位后,这些人就可以很好的乡村开展对口的新基建项目。但在此之前,首先需要国家在基建和新基建方面要进行提前部署和准备。在全球经济步入“满地鸡毛”后,国家会进一步加大对基础设施、新基建的投资,比如,水利设施、充电桩等。主要方式为国家财政出钱,带动民间投资。

  如果俄乌战争继续拖下去,很多世界其它国家的企业、供应链,技术,人才都会继续向中国集中,比如,原在英国的MINI, 世界化工巨头--德国的巴斯夫,更有德国顶尖的光学仪器公司蔡司!中国经济会逐渐提速,但尽管如此,超过5%仍有极大困难,但只要有增长,就是好的。我们在搞建设,甚至是世界上唯一在搞建设的主要国家,而西方主要国家则热衷于战争与破坏,包括俄罗斯在内。未来可期,结果如何,此消彼长,不难判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1 06:34 , Processed in 0.12506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