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577|回复: 0

北风:防疫最大的漏洞,过去两年我批判了几十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6 17: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早开新闻发布会。

  这场讲述“应情防控政策”的会议与以往有些不同。因为最近地方防疫的负面新闻陡增,并且也有部分地区的高铁飞机释放“不查核酸”的信号。

  所以有人猜测“防疫政策可能出现转向”,而许多媒体在昨天就以“重磅预告”的形式,介绍今天的会议会有指导防疫的“重磅内容”!

  我今天特意看了新闻发布会的直播。

  发现主要内容还是三个方面。第一方面,强调了“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不改变。

  第二方面,强调各地方必须继续按照“防控方案第九版”严格执行,精准防控。

  第三方面,对部分城市“层层加码”,“一刀切”,“大范围静默,封城取代疫情管控”提出了批评。

  这三方面信息“重不重要”呢?很重要!

  但是不是许多人挑起的老百姓翘首以盼的“划时代转变”的发布会呢?

  平淡异常,要求和批评都“没有新意”,我们接下来又要迎来一轮“老百姓预期踏空”的舆情反噬。

  从会议的“预告”,从会议前“一些大媒体”的吹风暗示,到最后会议呈现的结果,就是最近半年多国内防疫给人的整体感觉“撕裂而纠结”!

  那么今年以来,特别是下半年国内疫情多发,难以控制,多地又长时间封城,许多人生计困难,最大的漏洞到底在哪里呢?

  一些看北风文章几年的老朋友,或许会取笑我:北风你过去几年是写过几篇防疫的文章,但全都是正面视角呀?

  哪里批判方以最大漏洞几十次了?

  我防疫的文章确实只写过几篇,但我批判这个各国政府甚至人类的这一陋习,确实批判了“几十篇”了。

  即便我昨天“美国因为反犹封杀欧文,反华却言论自由”的文章,也在批判西方人这一劣根性,那就是“双标”!

  疫情最初两年,我国实现反杀,防疫和经济都吊打全世界,全民信心与爱国热情都达到几十年以来的顶峰。

  今年防疫,经济,网络民心都出现显著滑坡。我们今年防疫的最大漏洞是什么?

  是“双标”!

  壹,对内对外“隔离双标”

  这次防疫政策会上,再次强调了“各地政府必须严格遵照第九版”执行,科学防疫,精准防疫。

  防疫政策“第九版”是在今年6月28日发布的,它的科学性是经过“专家研判”的,我不敢妄言对错,但是大数据“不会说谎”。

  在六月底,经济门户城市的疫情基本扑灭后,当时全国每天确诊病例几十例,是今年病例数的最低谷。

  随后从七月开始,特别是八月中旬以来,每天确诊病例与无症状人员成指数级增长。全国多省病例与无症状多达几千人。

  全国各地的散发疫情,展开溯源后,出现两种现象。

  第一种就是“第九版”将境外入境人员的隔离政策改成了“7天隔离,3天健康监测”,相当于只是隔离7天,而多地散发疫情溯源就是入境人员在超出7天后复阳,造成社会面传播的。

  第二种现象就是“传染源太多,传染速度太快”,根本无法查出源头。

  而即便是查不出“病毒源头”的散发疫情城市,也有大量“仅仅隔离七天”的境外归国人员。

  我这里并不说明“入境人员7天隔离”的对错。我只是提出入境人员的防疫政策,必须与国内一致。

  最近几个月,最打击各地经济的,是境外入境人员,从疫情泛滥的西方国家回国,只需要隔离7天。

  可如果有人到过国内有散发病例的城市,自己要被隔离21天,甚至影响亲属工作,子女上学。

  经常有人因为工作需要出差,最后会被“社区指责一人害全区”。

  过去两年,我一直是坚定的“疫情清零派”,事实证明,过去两年,我们的动态清零是人民生命与经济制造业的双赢。

  今年以来,“放开派”的声音越来越大,我也问询了许多年。在疫情初期,忽悠我们放开的确实是“境外势力”。

  可是今年以来,许多呼吁“放开”的人,是一家人的生计真的坚持不住了,所以我今年没有再写批判“放开派”的文章。

  我的观点是无论要求“严格清零”的,还是“逐步放开”的,最核心的关键,是应该做到“内外标准的一致”。

  原本国内疫情几乎清零,国外疫情泛滥成灾,不同的疫情环境,即便实行“国内宽松,入境严格”的政策,也算不上“双标”。

  当然,我们为了不与世界脱钩,展示与世界的开放交流,放宽了入境隔离条件,那么最多也就放宽到与国内政策相同。

  如今境外入境条件宽松,境外病毒可以很轻易地进来。

  然后一些三四线城市,没有足够的人力财力,科技手段,一两个散发病例,也只能用“全域静止”来应对。

  最终导致“人命事件”或者封城丢工作,所有的负面怨气全部由地方政府和防疫政策承受。

  下一步防疫政策无论是更严格还是“既要又要”,最重要的是必须破除“国内和入境防疫政策的双标”。

  贰,西北六省疫情“谁揭盖子”?

  我最近写文章,即便是写俄乌冲突,欧盟危机,美帝阴谋,或者国内产业发展,留言区都不断有网友让我“说点人话”,关注一下“西北部分省份”的疫情现状。

  甚至有人有些惊悚的说:“当地快清零了,因为即将全部感染一遍,未感染人员当然就清零了。”

  这样的信息,我无法证实,我就只能当做这个读者在“玩梗”了。

  但是我从多方面收到的网友反馈信息来看,西北多省,因为特殊的“人员构成”,防疫政策的推进难度与东部和中部省份天差地别。

  比如一些信仰自由的地区,几个大白深入进去,要求数钱数万聚集民众“严格防疫”,这对他们“信仰的神明”构成了挑战。

  如果一个“大号流感”都扛不住,还怎么能让当地人“继续念经”。

  更何况,一些人物,在当地万众敬仰,一呼百应,几个大白过去,他们就得和信众一起,任凭摆布,他们当然担心“权威受损”。

  一些网友告诉我,因为这些原因,西北部分省份的“严格静默,动态清零”根本执行不下去,疫情比“明面上”严重一些。

  这些信息我没有特别权威的求证渠道。

  但是最近引发强烈舆情的西北某“小孩延误送医”事件,我这里也收到多方面“非常细致”的信息。

  “小孩一氧化碳中毒延误送医”事件,再过去几天成为挑动全国情绪,攻击防疫政策的“重大事件”。

  但“较为可信的当地多名网友”给我留言,说小孩的亲属是“红码但是无法管”的人员。

  在小孩一氧化碳中毒之后,亲属在送医之前,找人进行了“超半小时的念经救治”。

  这些信息,很显然无法在官媒报道中看到,我也姑且当做听了一个平行时空的故事。

  但我认为,在平行时空,这一事件不该是现在的“舆论局面”。

  在平行时空,西北部分地区因为“民族与宗教”的特殊情况,民族感情和信仰自由排在了“防疫政策”的前面。

  以奥密克戎如今的“杀伤力”,如果将奥密克戎的防疫政策排在民族与信仰问题的前面,这在国际上的压力和反噬也相当大。

  平行世界出了“小孩因为特殊身份和信仰延误治疗”事件之后,舆论传媒不仅没有三缄其口,反而迎来了“防疫舆情大翻盘”的绝佳机遇。

  一些“身份因素,信仰因素”在我们这里成为报导禁区,所以最终只能是“防疫政策”成为延误小孩治疗的“唯一凶手”。

  全民对一个小孩生命的同情与惋惜,全部倾泻在对“防疫政策”的不满上。

  可是在平行世界,“舆论”场敢于作为,却创造了“西北防疫格局”为之一新的局面。

  因为在全世界,包括国内绝大多数人的朴素情感里“千年以来的民族情感与信仰自由”却是排在“奥密克戎杀伤力”的前面,这是西北“防疫不力”的症结所在。

  可是在全世界包括国内普通人的认知里,“小孩的生命权”是高于一切的,也就高于“民族与信仰的羁绊”。

  因此在平行世界,舆论勇于指出“某些人群的身份,以及特殊的仪式与活动”是导致小孩“延误送医,丧失生命”的根本原因。

  这样不仅不会激化矛盾,有了保障“小孩丧命悲剧不再发生”的仁义大旗,防疫政策可以重新排在“特殊人群与信仰差异”的前面。

  在平行世界,消除“特殊族群与信仰”的防疫特殊化,将不同人群不同标准的防疫政策统一,是走出疫情困局的“最关键一步”!

  叁,哪些是功绩?哪些是无用功?

  有朋友会说,北风你洋洋洒洒几千字,写的都是“西北网友”的未经证实消息,你这不是“传谣”么?

  我写这篇文章的底气,在于我过去一个多月“踏实的工作,真切的接触”,是有事实为基础的。

  今年国庆节之前,我就回到了家乡,武汉周边的一座三线城市。这里受病例直接冲击较小,但是我还是投入了“防疫志愿者”的工作。

  十一期间,以及十月中下旬的周末,我先后到“社区一线执勤”六天。

  相比较其他政府职能部门人员“下社区一线”支援抗疫,可能社区领导看我文化人的气质,给了我“文化人的活”干。

  相比起其他人“小区或者村口蹲守”的体力受罪,我的工作相对“轻松”,只用打电话。

  在这六天“防疫志愿者”生涯里,我负责给两类人打电话。

  第一类,从表格电话显示来看,应该来自“健康码”或者电信部门。这些人的手机号都显示武汉或者周边其他城市。

  表格只有姓名和电话,其他包括身份证号,现住址,何时离开居住城市,何时到达我的城市,何时离开,核酸状况等许多项。

  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我需要打电话一一落实,把这些信息填满。我给社区工作人员科普:以我的身份,一一询问这些人的身份证信息,是违法的。

  最后相互妥协,我的工作是问清楚对方十一假期的行程,以及最近几天的核酸情况。

  重点是最后一项,“询问对方接下来什么时候来我城市的意向”,“经劝导不回”是沟通成功的重要指标!

  我很佩服国内的防疫力量,能拿到这个“外地途经本市”的所有人姓名和电话,这得下多少功夫?

  通过沟通,我发现这些人每天都会接到我们不同人员的询问电话,对方的行程和核酸情况,一天之间能有什么变化?

  而这些人中的绝大多数,都是这个三线城市在外拼搏的游子。这个城市里一大群一线人员,每天最大的“政绩”,就是:“劝导他们未来几个月”都不要回来了。

  这些话,我昨天的“前任志愿者”说过一遍,在我之后,第二天的人也会继续“劝导他不要回来”。

  以至于部分民众,在电话里“破口大骂”:“你听清楚了,记录清楚,后面其他人别打电话了,打死我也不回去了!”

  除了给武汉及周边省内“途径人员”打电话,查行程以及核酸,交代他们未来一段时间不要回来,我的另一个工作,就是给“西北六省基层群众亲属”打电话。

  根据政府的“精准防疫要求”,我所在城市各基层社区公开发布的信息,以及传递的“全国中高风险区”表格,都是精准到某城市某区某街道的。

  但是我接到的,没有出现在公开报道与公开文件中的一个工作,就是给“西北六省”打电话。

  依旧要惊叹于我国“基层社区”下苦功的能力。这些一线工作人员,按照上级部门要求,下到每一个村与小区,了解所有群众的“外地社会关系”。

  居然可以将本地一个社区,所有民众在“西北六省的亲戚和务工人员信息”全部统计出来。

  这是多么大的工作量?多么辛苦?

  而我为防疫做的贡献,就是给这些人打电话,“了解他们未来几个月有没有来我们城市的打算”,尽量拳到对方不回来。

  在这个表格里,“经劝导不回”的那一栏,可以打“大大的对勾”。

  在那六天“志愿者服务”的时间里,我打了几百个这样的电话,凭借自己的口才与逻辑能力,成功劝导一些人改变行程。

  那一个个“鲜红的对勾”,就是我为我的城市防疫,做出的“贡献”。

  可大家都是老乡,都是最亲近的人。他们有些人几年都没返乡了。我每打一个电话,拿到“成功劝导”的功劳,我都很难受,甚至羞耻。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因为从公开渠道,向“西北六省”广撒网式打电话是不符合政策的,所以我做的一切,压根不算“功劳”。

  可是西北六省真的啥都没发生么?那么基层社区以“拉网式摸排”查清全体民众的西北家属网是什么目的?

  是为了求项目,打电话去招商引资的么?

  大家从我过去两年的文章都能看到,我在疫情不同时期,都担任过志愿者,前两年,小区门口蹲夜班,给高楼老人爬楼送菜,在卡口给返乡人员测温,这些工作更有风险,更加劳累,但我甘之如饴!

  可是如今疫情发展到,我要给“不能明说,政策与文件”之外的人打电话,明确要求对方不要添麻烦,逼得对方破口大骂,打死不回。这样的“防疫志愿者”,我再也不干了!

  也正因为我“浮在面上”干了这浅浅的工作,我才能体会社区一线的防疫人员,在今年“割裂的,纠结的,不能宣之于口”的政策安排下,做了多少无用功。

  今年以来,防疫形势,全民信心和过去两年突变,根源就在那些“不能宣之于口”的双标。

  这样的双标,让许多小城一百多天的封城封小区取得的成果,被另一种“更人性化标准”的一次出行,一次聚餐,轻易击垮!

  动态清零的总方针是明确的。但是到底是“严格管控,防疫第一”的快速清零?

  还是“保持常态,稳住经济”的动态平衡?

  我已经不再是过去“清零派一定要搞死躺平派”的态度。

  我的态度是,要严格清零,就上下一心,内外统一标准,舆论和学界统一思想,坚决打赢这一仗!

  如果要稳经济,扶生计,那也要标准一致的缓慢放开,地方政策与舆论倾向相配合,科学证据与医疗配套相配合,做好经济与民心的平稳过渡。

  目前的形势,清零和放开都有广泛的民意基础。可最怕的,最失败的,最纠结的是“舆论和民意”清一色的放开,地方政府“保政绩”清一色的封城。

  这种撕裂与纠结的“防疫双标”,是今年防疫最大的漏洞,必须堵上!

  过去几年,美国和西方许多国家,都被“双标”拖入深渊。这个坑,我们必须跃过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23:13 , Processed in 0.12506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