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022|回复: 0

云石:防疫新常态来临,我们普通人怎么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14 09: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管支持还是反对,随着优化防疫20条的出台,中国疫情防控将进入一个新阶段。就20条防疫措施来看,疫情防控将从之前的主要着重于防,到接下来部分资源逐渐向治倾斜。

  这个当然也是有科学依据的。毕竟现在的奥密克戎,跟之前的原始毒株、以及德尔塔等变种,甚至今年早些时候的奥密克戎变种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毒性确实大幅下降——虽然还没有降到大号流感的地步,但也差的不算太过遥远——所以有限度开口的同时通过强力人工干预,还是有可能把社会整体携毒量控制在可承受范围的。

  但这种决策背后,确实也有诸多无奈——病毒传播速度,以及防控造成的经济成本和政治成本已经达到了承受的极限,民众的忍耐和配合度也已快突破底线——而没有民众的足够理解和配合,原先的防疫体系是无法持续的。

  所以,也只能这样了——综合环境决定了,我们只能调整思路,在坚持动态清零的原则下,于政治、经济、防疫三者之间,构建新的平衡。新平衡也许不如旧平衡稳妥,但现实所迫,我们别无选择,政府已经做到了它所能做到的极限,接下来,我们个人必须转变思路,开始学会自己面对病毒威胁。

  那么,个人怎么应对病毒?

  我觉得,针对这个问题,大家首先要明确两个基本道理——第一,一切都是概率问题;第二,离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

  优化20条落地后,感染者肯定会增加,过去三年里被保护的很好的民众难免会心理恐慌。所以接下来肯定会有很多人会来跟大家普及知识,告诉大家奥密克戎的毒性很低,伤害力很小,至于后遗症什么,其实也并不严重。

  这类论断对不对?

  当然是对的!如果毒性还像过去那么大,那政府也不敢调整防治思路——民众也不会这么逼着政府调整。何况海外躺平两年多了,平均每个人都被反复感染了好几遍——而且都是在毒性比现在强得多的环境下被感染的。他们中的大多数既然也好歹挺了过来,那在毒性已然大幅衰减的情况下,我们纵使感染,也不会像他们那么惨——恢复概率肯定大得多,得后遗症的概率和严重程度也肯定小的多。

  但这并不意味着就真可以高枕无忧了。毕竟这次的调整,大家心里明白,是考虑了政治和经济压力大增这个因素的——这意味着我们在公共卫生方面还是做了一定妥协的。而从数据来看,现有变种的整体毒性也确实还没降到大号流感的地步。政府在开口子的同时,也依然坚持动态清零,坚持不躺平,坚持花费巨大的资源去防治、去压曲线。所以,你如果觉得就没事了,就可以恢复到2019之前,那你就大错特错。

  当然,我这么说不是让大家焦虑,只是想必大家都明白两个基本道理——第一,抽烟不一定得肺癌,不抽也不代表一定不得肺癌,但抽烟得肺癌的概率确实比不抽大很多;第二,每天抽一包烟,跟每周抽一包烟,尼古丁在体内的残留自然也大不一样。

  把这两个道理想明白,套在现有奥密克戎上,其实逻辑就能捋清楚了。这玩意无症状和轻症的危害可能并不超过流感之类太多,但如果重症,那肯定不是大号流感比的了的。同样,鉴于奥密克戎感染后有病毒残留,也会损伤免疫力,所以反复感染,自然也会造成毒性和危害的叠加。

  由于中国过去三年里严格防控,所以基本没有重复感染;除了早期的武汉,和今年失控的上海,轻症上升到重症的也很罕见,所以无论是致死率还是后遗症,在中国表现都不明显。但随着接下来感染者增加,那就肯定会有变化。不过幸运的是,现在的病毒已经毒性大减,所以即便是中标或者重复感染,症状应该也不会那么狠——至少比海外躺平的这帮人要强。

  但这个也只是个概率和剂量问题而已,还跟个人体质、医疗保障有关系。如果你体质弱免疫力差,或者重复感染多了,那无论是重症概率还是病毒累积都会上升。

  也许很多躺平无事派觉得我这是危言耸听,并会以海外亲身体验来现身说法。但大家必须明白,死人是不会说话的,后遗症患者的社会活跃性也会比正常人下降很多——就像官方数据中国各类残疾人总数有8500万,但你如果不在残联或者康复医院等特殊部门工作,你日常肯定感受不到这么多。

  事实上,海外的死亡数字都有实时公布——而且还都是大量遗漏过的。至于后遗症,LONG—COVID这个英文复合单词也不是咱中国人发明的,数据和症状在美国卫生部门、WHO的官网上挂着,各类论文在《柳叶刀》上有详尽分析,相关书籍欧美出版社也都出版了很多——你如果非要说我是危言耸听,那这帮早就躺平的国家岂不更是自己打自己脸?而且优化20条中,在开口子的同时,也有好几条专门强调要加强医疗资源建设、有序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加强药物储备和重点机构、重点人群保护——这也从侧面证明了病毒危害肯定还是高于大号流感的。

  所以,逐步开口子,只是说我们不会像西方那么惨,但并不代表我们感染了会没事——我们依然有可能会有事,只是概率和严重程度会比他们低很多而已。

  既然如此,那就是代价问题了。当防疫消耗突破了经济和政治承受极限,那就只有在公共卫生方面付出一定的代价。这个代价在整体来看可能不会太高——至少肯定比海外躺平国低很多,或许也能够控制在社会整体承受范围内,但肯定比正常的流感乃至大号流感要高。

  只要在整体可承受范围内,代价这之于这个社会就只是一个数字,但搁在个人身上,那就是100%。所以我们人普通要做的,就是尽量避免自己成为这个代价——往大了说,这可以减少感染概率,减少重症和后遗症概率,进而减少国家医疗资源消耗,以避免总体代价突破社会整体可承受范围,引发经济和政治的崩溃;往小了说,我的读者大多都是支持防疫的。现在绝对安全迫于现实压力确实做不到了,那至少我们也应该尽量避免自己中标。

  道理说完了,接下来说具体办法:

  首先,多锻炼,尤其是家中锻炼和室外锻炼。不管你做多少物资储备,不管国家预置多少医疗资源,免疫力才是抗病毒的根本。所以,多锻炼肯定是没错的——不过鉴于接下来感染者肯定会上升,这种锻炼建议还是离开健身房这种人群密集,空气流通不那么顺畅的区域,在自己家中或者室外进行。

  其次,文娱活动多选择室外而非室内——能去室外游乐场的就别去室内欢乐世界,能在公园赏花划船的就闷在室内唱歌打牌;要跳舞,建议就跳广场舞街舞,别几百个人挤到一个憋闷的舞厅酒吧。就算是莎莎舞这种上不了台面的,你们也可以选择去公园角落的小树林里去蹭——反正这种舞也只重舞伴不重环境,还省了10块20块的门票钱。

  再次,出入人口密集场所带好口罩,注意消毒,条件允许的话,尽量减少乘坐公共交通。

  这里尤其要注意的是后一条。按说以中国的城市人口密度,坐公交地铁是很容易感染的。但实际上,过去这几年的经验,其实乘坐公共交通感染率并不高——甚至可以说比较低。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公交地铁里是有普遍戴口罩的——不仅官方强制要求,民众在这种特殊场所,也有这个普遍自觉。

  但接下来随着口子松动、舆论氛围转变,虽然官方肯定依然会强制,但民众的自觉性就不好说了。而口罩这个东西,尤其是KN95以下标准的,虽然它也有一定的自我保护功能,但其实更多的还是保护别人——也就是让你呼出的气传播效力大幅减弱。当然,在所有人都戴口罩的大环境下,这没有区别。但如果感染率上升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了戴口罩自觉,以公交工具里的人口密集度,普通口罩能起到的作用,肯定跟以前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所以,条件允许的话,能开车就开车,能打车就打车,或者错峰出行。

  最后,提前储备点防疫和医疗物资,尤其是准备点排毒类中药。前者是因为逐步开放过程中,供应有可能阶段性跟不上需求,早买早安心,也可以逃过涨价。

  至于后者,我知道很多人对中药将信将疑,我自己也是个中间派——对中药既不粉也不黑。不过根据几千年传下来的经验,通常都认为中药在排毒,尤其是排除残余毒素方面是有效果的。所以如果你是坚定的西医粉中医黑那就算了,但如果你平时至少不排斥中药,那不妨也买一点排毒类的,到时候吃了最多是无效,但如果是有效——那无论是对你染疫后的治病,还是降低感染——尤其是重复感染后的毒素累积,都不会有什么坏处。

  这么说,某种程度上也是为大家的事业考虑。反正现在全球疫情的高峰期已经过去,海外也都在过去的高毒性环境下感染了好几遍,现在逐步开口子,只要不超过社会整体承受能力,那哪怕后遗症影响劳动效能,咱们中国人也肯定比海外要轻的多——所以国际内卷比烂,咱们中国人整体上还是大占优势的。

  但具体到个人。因为你参与的不是国际内卷,而是国内内卷。这种比拼下,如果你身体相对健康,而别人失忆、健忘、工作和学习效能减弱,那你就自然占得了先机——这可比你自己996加班挣表现,或者花钱费事逼孩子刷题考级要容易的多。

  总之,还是回到文章开头那两个基本道理:一切都是概率问题,不谈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现在的病毒确实没有过去那么可怕,没有那么致命,但也不要天真的把它当做大号流感。既然未来国家已无力完全兜底,那我们就要靠自己——至少部分性的靠自己。

  降低中标概率,减少含毒剂量,在新环境下,尽可能的为自己争取相对较好的生存条件——要实现这个目标,既可以依靠资源,同样可以凭借自己的认知和自律!前者并不是每个普通人都有,但后者,理论上是每个人都可以实现的——就看你自己是否认识到这一点,和愿不愿意身体力行了!

  祝大家好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4 13:50 , Processed in 0.10944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