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199|回复: 0

罗列思维:新冠病毒,真的只是大号流感吗?研究结果来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17 23: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想必大家都在关注。

  对于最近这两天的一些“调整”,个中的是非曲直我暂且不论,毕竟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吾等并非执辔者,所能做到的也仅仅只有“修身”……

  然而,“管好自己”也并不意味着不去顾念天下。

  我想,在这个特殊的节点,针对一些欢迎者的“狂欢”,一些必要的冷水还是需要泼一泼的。

  一个最为根本,且大家都关心的问题:

  新冠病毒,真的只是传说中的“大号流感”吗?

  不久前,针对日本国内的“疫情失明”,日本医学教授保田浩志在其个人推特上,发送了这样一段感慨:

  在2021年,与新冠病毒共存是“和死亡共存”;

  在2022年,与新冠病毒共存是“和残疾共存”;

  在2023年,与新冠病毒共存是“和社会崩溃共存”;

  2021年的与死亡共存不难理解。

  根据美国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此前的统计报告我们可以获悉,除非洲、拉美、中亚、南亚、东南亚等社会保障机制停顿、统计数据严重失真地区以外,在2021年之际,英美、欧洲等新冠主要感染地的新冠病毒类型,主要为“德尔塔毒株”(B.1.617.2)及其衍生型号“德尔塔+”或“AY.1”

  ——至2021年8月,“德尔塔毒株”(B.1.617.2)已占欧洲新增新冠病例90%,占据英美新增新冠病例85%以上!

  不得不说,最早发现于印度地区的“德尔塔毒株”不愧为死神称号。

  相较于原始版新冠病毒,“德尔塔毒株”的病毒载毒量上升了整整1260倍,“5秒传染”的认知打破尚在其次,重症率高、致死率一度在医疗保障条件都堪称优秀的英美发达国家被拉升至3%的残酷现状,更是令人悚然!

  当然,这还不是最糟糕的。

  据美国《医疗新闻》杂志2022年8月10日报道:

  美国纽约卫生部门最新研究结果显示,美国纽约发现了一种感染致死率极高的德尔塔系新冠变异株,其最高死亡率可达35%—82%区间…

  显然,玩过《瘟疫公司》的读者们都知道,倘若一款病毒的死亡率过高的话,那么其必然是不利于大规模传播的

  ——在数年的全球疫情进化中,新冠病毒似乎也开发出了大脑,于是我们看到,早在今年8月“致命德尔塔”发现前的大半年前,也就是去年11月左右时,新冠新增感染致死率一度被拉升至3%甚至更高的德尔塔毒株及其衍生型号,很快就被另一种名为奥密克戎*(B.1.1.529)致死率仅为0.3%甚至是0.1%的新型变异株给快速取代…

  感染致死率10倍降低甚至是30倍降低,算是好事吗?

  但是很不幸的是,针对看似“人畜无害”,甚至被一些媒体形容为“与轻微流感无异”的奥密克戎毒株,在世卫组织的全球总体风险评估中,却是“相当高”!

  凭什么?

  相较于德尔塔毒株,奥密克戎传播能力200%的倍增是一方面,其病毒本身已经出现的多达32处刺突蛋白突变所带来的“变异多样化”可能导致的不可预知后果,才是真正的令人悚然!

  日本医学教授保田浩志说,在2022年,与新冠病毒共存是“和残疾共存”,对此我们还可换一句话讲:

  在2022年,与奥密克戎共存是“和残疾共存”

  是的,你没有看错,就是“残疾”。

  一个普遍存在的认知误区:

  在如今的“激进科普”中,有这样一类声音认为,在完备接种疫苗之后,奥密克戎的感染者中,95%~99%的人会是无症状或轻症,完全不用住院介入治疗,仅凭自愈即可…

  无疑,在结合了近期以来的疫情通报及全球各大权威报告之后,这样的“科普”结论我们可以将之称之为是事实。

  然而,这仅仅只是一半的事实。更为完整的阐述补充应当是:

  虽然在进行完备的疫苗接种之后奥密克戎的感染者绝大多数都将是轻症乃至是无症状患者,但这并不意味着感染者在康复之后,不会出现传统意识中重症患者康复后才会有的后遗症!

  对此,美国疾控中心就曾明确表示:

  无症状或轻症(奥密克戎)感染者通常无法摆脱新冠后遗症困扰,在康复几天或几周内,他们出现了明显的新冠后症状…

  当然,日本方面的研究同样也证实了这一点

  ——在今年4月由东京疾控中心抽取了2039名轻症/无症状奥密克戎感染者进行调查分析之后,对岸的日本人得出了一个重大的结论:

  在74%的受访患者没有既往基础病史的大前提下,97%的轻症/无症状患者,出现了后遗症症状。

  当然,也正是这样的调查结果,以至于使得从来以“暧昧”著称的日本人,在报告中都明确的表示:

  即使轻症,也会有后遗症

  那么,“新冠后遗症”的表现又有哪些?

  在对180万新冠患者进行追踪分析之后,英国方面在今年6月1日发布的相关研究结果,或许可以作为参考

  ——在180万新冠患者中,有140万人自述新冠感染痊愈后自己的日常活动受到了“明显不利”的影响。

  其中:

  20%的痊愈后患者表示,自己的日常肢体活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32%的痊愈后患者表示,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呼吸急促和呼吸困难;

  48%的痊愈后患者表示,胸痛、头痛、咳嗽、低烧、肠炎、疲劳、嗜睡、肌酸乏力,专注力下降、皮肤疾病等“类感冒”症状,长期无法得到缓解;

  当然,面临同样因“医学问题”横跨至“社会问题”的,并不仅仅只有美、日、英。

  德国、法国、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等因为疫情防控艰难而最终被迫放开地区,均报告存在了类似等量情况…

  事实如此:

  新冠病毒研究中,已经得到各国医学界公认的长期新冠(long covid)客观存在!绝不等同于既往一切流感的“高致残性”,客观存在!

  这一切都是毋庸置疑的!这一切都绝不是出于任何目地的言语恐吓!

  恐怖吗?

  那么倘若我告诉大家,说不定“长期新冠”,也许还是最好的结果呢?

  ——就在最近这两天,当北美地区的最大殡葬业巨头SCI公司的第三季度财报公布后,其股价继续大涨10%。

  为何用继续?

  对此,该公司CEO解释称,此次公司股价之所以继续大涨,主要原因还是第三季度殡葬业务继续繁荣所导致的,并且可以预见的是,这样的“繁荣”还将持续至少5年以上!

  据悉,作为北美地区的最大殡葬业巨头,此前业务订单量常年保持平稳的SCI公司,自2020年开始便迎来了史无前例的“业务繁荣”。

  在2020年,他们的订单业务量相较于2019年增幅达到了20%;在2021年,这个数字继续保持了21.5%的继续增长;而在今年,虽然时间尚未完全过去,但是随着该公司第三季度财报的公布,其前三季度业务增长总幅相较于上一年,已经达到了19%!

  从2020年年初46美元附近股价,拉升至如今的69美元股价,涨幅已达50%的SCI股价背后的殡葬繁荣原因,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思考…

  熟悉罗列的读者都知道,我个人可以说是特别的欣赏刘慈欣的作品。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其实我也特别的“憎恨”刘慈欣的作品。

  原因很简单,只因他对“人性”的描述,实在太过于真实且赤裸

  ——毫不讳言,很多时候,这样的描述让我仿佛看见了自己,看到了那层很多时候连自己都未曾察觉的,精致伪装下的真实自己。

  时至今日,我只祈愿希望,以下的一切,永远只是存在于“小说”之中。

  他叫罗辑。

  一个曾在三体人看来如蝼蚁一般的“地球文明”中,绝不应该被关注到的尘埃…

  然而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当强大的三体人裹挟着“毁灭文明”的巨大威势倾轧朝向地球而来时,正是这样的一缕灰尘、一只蝼蚁,硬生生的撼止了毁灭的继续!

  然后?

  然后,人类获得了生存,罗辑却彻底的化身成为了一台冷酷的“机器”,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漫长岁月中,他终日面对一堵白墙,手握威慑开关每一秒的逼视着三体世界,整整五十四年,他再也没有说过一句话…

  按照常理,对于罗辑,这样的一位英雄,人类应该感谢他吧?

  然而很不幸的是,人类不感谢罗辑。

  有人说,罗辑没有资格决定两个文明的未来!

  有人说,罗辑巨大的权力,已经足以使其成为毁灭世界的暴君!

  然后,罗辑,这名为了整个地球文明获得继续生存而时刻拔剑的战士,被自己所拯救的人类,描绘成了骗子、怪物、恶魔…

  言而总之,当毁灭与痛楚似乎远离、沐浴在“威慑纪元”和平盛世中的人类开始拥有了闲情逸致,他们“理性”的开始了怀疑、他们“个性”的发出了批判、他们在不满抑或是其他各种各样的自我诉求下,亲手推翻了自己曾经辛苦铸就的壁垒!

  是的,大家都“累”了!

  面对猜测中的“威胁”,我们凭什么要舍弃自己的诗与远方?要知道,在“普世价值”中,民主、人权、自由,才是生而为人的最终意义…

  是的,相较于远在天边的“毁灭”,更多的普通人所全部希望的,是音乐、是美食、是自由放纵的呼吸,是一切“假设不存在三体威胁”的,所谓正常的生活权力。

  然而,“假设不存在”,就真的不存在了吗?

  故事的最后,当被扣上了“世界灭绝罪”而遭到人类拘押的罗辑,在“三体不杀人,罗辑才杀人”的唾骂中卸任仅仅五分钟后,三体人针对地球文明的打击,就开始了…

  所以,这一切仅仅只是存在于小说之中吗?《三体》或许只是小说,但是“人类不感谢罗辑”,却是永恒的人性。

  历史,会作出最为公正的审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19:47 , Processed in 0.15633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