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956|回复: 0

[时事视点]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视点》 【第2022-424】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19 10: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视点》

  【第2022-424】

  俄罗斯的乌克兰政策步当年其叙利亚政策之后尘,还有多远?

  【消息】11月2日,相关媒体援引一位消息人的话说,在特别军事行动期间,俄远程轰炸机多次用被称为“航母杀手”的新型巡航导弹Kh-32对乌克兰军事设施实施高精度打击。

  【时事视点】Kh-32巡航导弹作为俄罗斯军队的“杀手锏”武器具有显著的“高空高速”特点。Kh-32导弹发射后会迅速向高空爬行,直至飞抵平流层区域,并以距地表40公里的高度巡航飞行,速度超过4马赫,可实现有效突防。

  不难看出,就Kh-32巡航导弹的战术特点而言,尽管在今天西方国家大量向乌军提供武器援助的情况下,其仍然像消息中所描述的那样进行高精度打击。然而,我们针对实际打击结果,仍然会提出疑问:那就是,在具有如此高打击精度的武器系统的“精确打击”下,为什么对早已被俄罗斯定性为“国家恐怖主义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以及乌国防部长、情报头子、军事高官等一干人等至今仍然“活蹦乱跳”的指挥乌克兰匪军肆无忌惮的发动攻击,尤其是再度对扎波罗热核电站及其周边地区发动炮击?换言之,在9月30日“四地公投并随之入俄”后,从10月8日刻赤大桥被炸且事件被俄罗斯正式定性为“国家恐怖主义袭击”事件后,至今,已经近一个月过去了,狠话说尽的俄罗斯,至今所谓“对等反应”仍然停留在“始终未致力于定点清除策划,指挥并实施上述国家恐怖袭击”的“恐怖头子”层面,这是哪门子“对等反应”?

  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这根本就是一种“说得到却做不到”的“应对无力”,也许俄罗斯的确在等“隆冬”的到来,但是,长时间的、多次的应对无力,其叠加起来的负面效果等同于俄罗斯再次犯下重大错误(上一次重大错误在于兵临城下之际放弃对基辅的军事施压)。

  可以预见的是,除非俄罗斯下一步能让西方满意,否则,西方邪恶势力将对俄罗斯施展更加凶狠的施压手段。包括在乌克兰的俄罗斯控制区甚至俄罗斯境内用一切手段制造核灾难、或其它大规模的很难控制局面的灾难:一方面,进一步激化俄罗斯内部的矛盾,特别是决策层的矛盾;另一方面,进一步消耗俄罗斯的、业已捉襟见肘的资源。未来的一段时间,尽管“隆冬”即将到来,但我们仍然很为俄罗斯即将面对的局面担心 !

  为了进一步展开讨论,我们再来看一则消息:

  【消息】11月1日,据媒体报道,当地时间10月31日,美国防部一位高级官员证实,美国已经有军事人员进入乌克兰境内。这是美国国防部官员首次正式承认有美军事人员在乌克兰。

  【时事视点】此前我们讨论过有关美陆军第101空降师4700多人已部署在罗马尼亚境内的话题。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面对俄罗斯可能在被逼无奈之下直接拿北约“开练”的可能,西方是有所忌惮的,美陆军第101空降师一部提前部署罗马尼亚,甚至大肆炒作随时准备跨境作战,其意图更多在于防范、威慑俄罗斯直接拿北约“开练”的可能性(这也是我们此前多次建议俄罗斯必须要做的“首先”两件事中的一件,那就是“战略”佯攻波兰,“战术”主攻立陶宛等波罗的海三国,瞄着泽连斯基反人类政权背后的黑手——北约,直接“开练”)。

  俄乌冲突以来,美国曾多次表示美军不会参加俄乌冲突,所以,这次美国军方高层首次公开证实美军事人员已经进入乌克兰,如果从101空降师一部提前部署罗马尼亚更多出于“防范”和“威慑”的角度观察并不寻常,或者说是一个阶段性变化。而这一“不寻常”或“阶段性变化”就出现在,充分表现出“说得到却做不到”之“应对无力”、仍在苦苦等待“隆冬”到来的俄罗斯,因长时间的、多次应对无力,叠加起来的负面效果等同于再次犯下重大错误后,且更让我们想起了2018年美军(北约)正式进入叙利亚的那一幕。

  自2015年7、8月,“七月流火、八月未央”之后,由于中国的政策调整,迫使西方不得不跟随中国进行调整,且将调整的重点再次集中于施压俄罗斯的层面,这直接导致2015年9月30日,俄军“重返叙利亚”之“帷幕”的拉开,是为“九月授衣”。

  2015年10月31日,俄罗斯科加雷姆航空公司客机A321 (航班号7K9268,注册号EI-ETJ)在埃及坠毁。ISIS(伊斯兰国)发布声明称是其位于埃及西奈分支将客机击落,目的是为了报复俄罗斯在叙利亚的空袭。随后,俄罗斯总统普京誓言对ISIS西奈分支使用战术核武器进行报复,然而最终不了了之,是为“两机事件”之“客机事件”。

  2015年11月24日,俄罗斯一架“苏24”战机在土耳其与叙利亚边境坠毁。事后,土方诡辩称俄方军机率先侵入土耳其领空,遂将其击落,而俄罗斯的处理方式仅为与土耳其辩解“有没有侵入土耳其领空”,而未按照东方时事解读的建议那样“打(击落俄罗斯战机的土方军机起飞的机场)了再说”,是为“两机事件”之“军机事件”。

  “两机事件”,西方上演了非常经典的“伴随战略攻击之战略测试(极限战略讹诈)”的手段,也恰恰是“两机事件”,让本来对俄罗斯之军事大国禀赋十分忌惮的北约(欧盟)从开始的“胆战心惊、四处甩锅推责(防止北约与俄罗斯直接冲突导致北约因无法有效动用‘集体自卫权’而面临法律死亡的被动局面)”变为“肆无忌惮,有恃无恐”。

  在2018年2月08日,俄罗斯一支成建制部队(俄方称是雇佣军)在叙利亚被美军歼灭后的第二天,也就是2018年2月09日,中国果断宣布3月26日,人民币原油期货正式上线。而在那之后,北约(欧盟)开始成建制进入叙利亚,俄罗斯方面同样因最终“说得到却做不到”的“绝不允许外国(军事)势力进入叙利亚”而导致其叙利亚(中东)政策正式破产,其中东利益被西方吃的毛干爪净。而这距离东方时事解读在2016年(呈“一字长蛇阵”的俄军已经陷入西方为其摆下各种围点打援、游击战等的“消耗战”中)明确警示,北约(欧盟)将“成建制地”正式进入叙利亚、中东,已经过去了整整2年。至于以后的事情,大家就记得比较清晰了,那就是随后的中美贸易战的全面爆发,以及2019年年底的新冠疫情大流行。

  在回顾了上面这段距离我们并不遥远的历史后,也许大家就能更为深刻的体会,为什么“说得到却做不到”之“应对无力”、仍在苦苦等待“隆冬”到来的俄罗斯,因长时间的、多次应对无力,叠加起来的负面效果等同于再次犯下重大错误后,让我们想起了2018年美军(北约)正式进入叙利亚的那一幕。

  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不排除未来一段时间北约(欧盟)成建制进入乌克兰、甚至再次出现俄军成建制被北约(欧盟)歼灭的情况出现的可能性。届时,乌克兰将正式阿富汗化、叙利亚化。

  与当年叙利亚那一幕不同的是,当年在叙利亚,俄罗斯不是“当事人”,“可以”出卖叙利亚政府(当初俄军是受叙利亚政府的正式“委托”和“邀请”进驻叙利亚的),而今天俄罗斯是“当事人”,其不仅直接参与到俄乌战争之中,而且乌克兰就在俄罗斯的旁边、且距离莫斯科不过数百公里。此外,从这段历史中我们不难明白,为什么我们始终强调,除非俄罗斯实质性放弃阿富汗政策之“小九九”,否则中国绝对不会对其提供全面、实质性战略支援的原因,被出卖的叙利亚政府就是最好案例。

  需要额外强调的是,乌克兰阿富汗化、叙利亚化,虽然华尔街赚钱的意图可以实现,但与俄罗斯瓜分乌克兰绝不是西方的最终目的,西方的目的仍在“南亚破局”进程,以及实质性瓦解中俄战略互信,最终完成实质性消化俄罗斯(西方在完成实质性消化俄罗斯之前,没有资格与中国彻底谈判)。

  我们在这里就不得不再次善意提醒一下俄罗斯决策层,不要将重点放在瓜分乌克兰上,因为这本就是西方为俄罗斯设下的“陷阱”——在亚美尼亚公开表示要求美国保护的情况下(近日,亚美尼亚议长公开求美国保护,称是吸取教训,只靠俄罗斯无法保障安全),目睹对北约(欧盟)成建制进入乌克兰“无力反应”,甚至热衷于继续与西方做交易、瓜分乌克兰的俄罗斯,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首先、白俄罗斯恐怕立刻会强烈感受到亚美尼亚议长“所言极是”,即:需要吸取教训,只靠俄罗斯无法保障白俄罗斯的安全;其次、白俄罗斯必然将“离俄而去”,寻求生路;最后、白俄罗斯的离去将为俄罗斯乌克兰政策的彻底失败画上重重的一笔,届时,普京政权或很难立足于俄罗斯的朝堂之上。

  在继续展开讨论前,我们再来看一则消息:

  【消息】11月2日,据媒体报道,美联储如市场预期连续第四次加息75个基点,并在声明中暗示可能在接下来的会议上放缓加息步伐。

  【时事视点】美国三季度经济增长看似是正增长,但真实表现是今年三个季度中最差的。这也验证了2022年所谓“美国经济的小阳春”经过前两个季度,已经正式结束。所以,格林斯潘所谓“目前美国经济可以支持强美元”本是胡说八道。

  比起加息而言,对美股最大的威胁是美国经济状况的持续恶化,尤其是利率太高。以房地产为例,利率已经“破7”,美国的房地产交易萎缩幅度之大,速度之快,远超人们的预期,而房地产又是美国实体制造业中仅存不多“状况尚可”的行业之一。而相比之下,芯片产业早已惨不忍睹。

  不难看出的是,美国加息已经完全不顾实体经济了,唯虚拟经济是图。加息本是为了降低通胀,但美元指数升高会增加美国的进口成本,通胀还是会增加。即便降息,利率仍然会上行,结果就成了加息也不是,降息也不是的极度扭曲的结果,这也意味着美国金融当局手中的“加息牌”就此被废掉。美国通过金融手段对它国实施政治影响程度也会降低,更会大幅度削弱直接投资。

  当继续上涨的利率越过“分水岭”后,“加息牌”被基本废掉的美联储唯一能做的就是印钞。所以,美国中期选举后,不排除美联储突然“转鸽”,而美国金融当局维稳金融更多从“维稳经济”(饮鸩止渴)角度着手,为更大规模QE做准备,通过吹更大的泡泡“拉动”经济。这一阶段我们或会观察到欧、美、日GDP在短期内出现“暴增”的假象,是为“红巨星效应”(在传统安全层面,也会看到北约“暴增”的假象,比如向亚洲方向的扩张,同样也是一种“红巨星效应”)。

  需要着重强调的是,正式进入“唯印钞才能解决一切”时期后的美国或将进入一种“无能”阶段。但由于其不甘心“等死”、不甘心就此彻底失去世界霸权、尤其是金融霸权,他们不会罢手,会猛烈挣扎,会继续尝试“水淹南方”(QE,资金外流),而西方在选择“河渡人”与“孤注一掷”层面的比例仍然是一半对一半。

  美国金融当局以上这种“维稳”手段可以执行的前提是,俄罗斯与美国(西方)继续在乌克兰这样耗下去,这就是典型“河渡人”局面。所以,西方在实质性消化俄罗斯的问题上,难度恐怕没有最大,只有更大——既要不断前进,有所收获,更要防止局面失控、彻底摊牌。

  国际社会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不断注入“变量”,甚至“动量”,不断抬升难度标准,消耗西方仅存的相对霸权,尤其是金融霸权。这其中“动态评估”将变为“常态”,虽然我们仍然以追求“河渡人”为最优战略选项,但只要局面正式进入“半渡”(不可逆),“半渡而击”必然发生。

  在国际社会看来,西方在将乌克兰打造成困死俄罗斯的“阿富汗”时,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想当年,西方微调后中东战略,给国际社会精心设置了一个“中东时间陷阱”,中国果断在中东方向止损,跳出中东并开始全力经略南海战略且扎实践行群众路线,结果,从“叙利亚之乱”再到“乌克兰之乱”,西方精心设置的“中东时间陷阱”将俄罗斯陷进去了,但与此同时,是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当时主动跳出中东的中国,在中东打出“中东是中东人的中东”的旗帜后,尤其在俄乌战争爆发、持续至今后,西方又何尝不是陷入到一个大号的“阿富汗”中?

  “帝国坟场”早已不仅仅指向具体的、狭义上的地缘政治概念的阿富汗,更会抽象的指向任何形式的,旨在控制世界、瓜分世界、争夺全球霸权而爆发的帝国主义国家、势力之间的战争和更为宽泛的地缘政治概念。西方努力了多年的所谓“金融防火墙”,至今已是“烂尾工程”;被“冻结”的“南亚破局”进程,至今仍然处于“冻结”之中,以及持续至今仍在进行、动辄就将“核”挂载嘴边的俄乌战争就是最佳例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1 05:31 , Processed in 0.10944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