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59|回复: 0

徐吉军:关于疫情中的眼镜蛇效应,元芳,你怎么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25 19: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十月份,金秋时节,最美好的时光,汉唐在山东等地滞留了一个月之久。期间挖地瓜摘柿子呼朋唤友品尝美酒,此间乐不思蜀也。

  不过,尽管生活是美好的,但内心是焦虑的。因为当地爆发疫情,引发弹窗限制返京,咱又心系工作,于是天天申诉,终于在11月初顶着弹窗回来。

  本以为回到帝都,跳出疫区,可以高唱一曲解放区的艳阳天,没想到才出龙潭又入虎穴,如今才是真煎熬。

  回来处理了一些事情,到了周末与几位好友见面。

  当天早晨,一位朋友通知大家:大白驾临,封了单元门,出不去了。

  于是眼巴巴看着我们品茗畅聊美酒飘飘,似乎有妒火中烧的意思。

  过完周末刚准备上班,突然接到通知,居家办公,不用来了。

  这让我如何是好!让我们天天居家办公,资本家们是不是要变成慈善家了?即便不是资本家发工资,吃财政饭的前提也是财政有饭吃啊。从四五月份那一轮,到现在,有些区域的单位在今年内已经有三四个月没有正常办公了。

  如此状态,岂能长久?

  要么破产,要么倒闭,万事大吉。

  其实,遇到一个正常破产倒闭的企业,也算运气好了。如果遇到一个企业在疫情风雨中苟延残喘三年之久,最后以欠薪宣告破产清算,那才叫欲哭无泪。

  其实有没有泪并不重要,如今太多人已经没有心情听别人的哭诉。

  曾经看到的故事陆续在自己的身边上演,很多传奇故事落到眼中已经不觉新鲜。

  闷在家里总发呆肯定不合适,为了保持自己积极上进的状态,就刷电视剧。一般的电视剧难入咱的法眼,就回头看过去的老剧。有的电影,我看了十来遍,还是能看完。只因看着顺眼投缘,所以就投缘顺眼。

  一、元芳,你怎么看?

  这几天重看神探狄仁杰,又想起了那句经典的台词:元芳,你怎么看?

  狄仁杰是具有超卓智慧的贤臣,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入了正史的女皇帝。

  如果不是唐高宗李治,身体有恙,估计武则天也没有上位的机会。但总体来说,李治和武则天夫妇,先后治理天下五十多年,奠定了大唐盛世的基础,必须值得赞扬。

  令人叹服的是,李治和武则天两口子还给自己冠以“天皇”“天后”的称号,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奈何,一千多年后的不肖子孙,竟然把“天皇”的称号给了倭国小王。忘祖背宗,无耻沉沦,早已失去了先圣先贤的风骨节操。

  中国文化界何时把“天皇”“天后”这个尊贵的称号拿回来呢?这是个看似不难实现却又无人出头的问题。

  话说狄仁杰断案,凡是遇到疑难问题,总是对着贴身护卫李元芳发问:元芳,你怎么看?

  其实,狄仁杰是借着和李元芳的问答,整理案情,寻找疑点,推演案件的过程。在一问一答之中,就完成了案件的复盘。

  在福尔摩斯探案中也有类似的破案方式,他和华生的对话也是这个过程。

  对于文艺作品而言,对话交流的过程,同时也是在帮助观众理解故事情节,掌握故事的内在逻辑。

  不经意之间,“元芳,你怎么看?”就深入人心了。

  二、元芳,你怎么看?

  话说,2020年疫情以来,有一个关于新冠病毒的疑问,一直萦绕在汉唐心间。

  相信大家都听说了很多这样的病例:有些人一直待在家里没出门,忽然就阳性了!

  在疫情刚开始的时候,汉唐智库也曾撰文探讨过新冠病毒2019的诡异莫测,各种传播途径防不胜防。快递包装感染、冷冻食品感染、时空伴随感染、与阳性人员擦肩而过感染,更离奇的是气溶胶感染。

  武汉疫情期间,网红专家提到中央空调有传播疾病的可能。建议疫情期间停止或减少使用中央空调,必须开空调时,要同时开排风扇。每天定时开启门窗,进行通风换气。

  然而,开窗换气就有外部病毒跟着气溶胶进入室内的可能,实际上如果邻居有感染人员,意味着区域内空气环境带毒的可能性很大。开窗也不安全。

  除了中央空调系统以外,网红专家提示油烟机排烟道也有传播可能。武汉有一家就是楼上楼下通过油烟机排风管道进行传播的病毒,导致整栋居民楼都隔离了,只好用专业消毒队伍对环境进行消毒。

  于是,又有专家建议,室内排风扇要二十四小时不停地开着,保持室内负压,使烟道内空气无法倒灌进室内。还有专家建议,在门窗和排烟道的缝隙都贴上胶带,防止病毒进入。

  除了气溶胶,还有单元门把手,电梯按键,楼梯扶手,楼梯地面等种种可能污染的地方都可能带着病毒。

  病毒全方位渗透式传播,令人抓狂。对于心理脆弱的人来说,即便没有感染,也要被吓死了。

  事实上,如果病毒真的如此可怕如此猖獗如此神奇,那人类排放的污水、以及空气、土壤、花草树木等环境中的病毒早已无处不在了。

  如果环境中广泛存在病毒,如何防范?

  环境病毒消杀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作,室内好解决,室外如何操作?空气,河流湖泊,土地,粮田,粮食作物,蔬菜瓜果,广泛存在的环境病毒如何杀绝呢?

  这实在是一个无解的难题。

  三、元芳,你怎么看?

  在神游询问了元芳无数次之后,又一个问题浮上水面。

  核酸检测造成感染的风险到底有多大?

  前不久,河南应急发布病毒感染途径排序,其中核酸检测排到第一位,取快递排到第二位。据说这是谣言,也有人说不是谣言,关键是我们的新冠病毒研究工作似乎还没有做到这一步,所以缺乏权威的结论。

  但无论如何,大规模常态化全民核酸,普遍造成人员聚集,客观上加大了病毒感染的可能,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实际上,核酸检测时非常容易感染病毒。如果前面的人是感染者,在在核酸检测时发出“啊”的声音时就会呼出气体,形成气溶胶。此时排在后面的人过去摘下口罩就会吸入气溶胶,从而造成感染。据说标准的核酸检测的方式是张开嘴,劈开腿,屏住呼吸,坚持五秒走人。

  时至今日,新冠病毒反复演变,传播速度已经达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程度。单纯依靠核酸检测和封控已经不可能实现清零了。

  这里面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环境病毒问题,空气流动风吹衣袖就可能粘上气溶胶病毒。这种传染可能注定了疫情绵延不绝持续数月。

  并不是我们的工作不够努力,也不是老百姓配合度不高,而是敌人太狡猾了。

  四、元芳,你怎么看?

  除了上述客观因素之外,多地已经发现核酸机构检测造假事件。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2022年,全国有1.3万家医疗卫生机构可以开展核酸检测,超过3.5万个检验实验室。5月13日,国家卫健委给出了一个数据:核酸检测实验室的室间质评合格率达到99.7%,意味着还有0.3%,也就是105家核酸检测实验室不合格。

  两年前,我国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医疗机构仅有4946家,超过60%的医学检验机构成立于疫情爆发的2年内。

  很多核酸机构并不是所谓的上市公司,而是当地扶持的小企业,承担了本地核酸采集和检测的职能。地方政府考虑到核酸检测天长日久,财政资金将持续消耗在核酸检测领域,既然如此,肥水不流外人田,本地成立个核酸检测机构,把政府防疫支出留在当地企业贡献税收也不错。

  这个出发点,是极好的。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些核酸检测机构,逐渐沦为利益输送的白手套,内外勾结沆瀣一气,承担着套取医保资金的职能。

  有多少资金通过非法方式流入到利益相关人员手里?无从统计。

  核酸检测有着巨大无比的利益,吸引着太多人进入这个行当。

  按照此前集中采购的价格,核酸检测每人次在3到5元不等,一个百万人口的城市,全民检测一次就是几百万的费用,一般全民检测最少三天,长则七天或者半个月不等。有些地区竟然持续一个月不停地核酸检测。假如一天耗资三百万元,一周就是两千万,一个月就接近一个亿了。

  核酸检测企业付出了什么呢?只是雇人采集的人力费用。试剂检验,技术门槛投入不大,技术门槛不高。堪称暴利!

  有些人欲壑难填,无法满足自己躺着赚取巨额利益的现状,于是动了歪脑筋,可以制造检测需求。

  按照核酸检测的理论,在没有疫情的地区,是没有必要频繁开展核酸检测的。但如果长期没有疫情,核酸检测企业就缺少收入,无法维持组建起来的检测队伍。

  于是不法之徒前赴后继铤而走险,人为制造疫情。

  所谓人为制造疫情,迄今为止已经公布了多个案例,一般是核酸检测机构编造虚假阳性报告。

  为何会编造虚假阳性报告?

  这是利用假阳性报告,推动全民核酸检测最简单的手段。

  事情演变至今,已经超出了正常人的想象,也成为我们防疫的不可承受之重。

  守住底线,好自为之。发国难财者,没有好下场。

  五、元芳啊元芳,你怎么看?

  除了核酸检测机构的利益追求之外,政策引导也是一个因素。

  有些地区,为了鼓励群众积极参加核酸检测,公布了奖励措施。普遍是对主动进行核酸筛查,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的人员进行奖励,金额从一千元到两万元不等。还有的地区是对检测出阳性人员的核酸工作人员进行奖励。

  政策的初衷是好的,效果怎么样呢?

  有个著名的故事与此高度相似。

  英国人占领印度期间,为了减少德里附近的眼镜蛇。英国人公布了激励政策,让当地村民去抓眼镜蛇,拿来换发奖金。后来,英国人发现来交蛇的人越来越多,好像蛇永远都抓不完似的。调查发现,印度人开始养殖眼镜蛇去“卖”给英国人。

  英国人一看自己被糊弄了,赶紧取消了激励政策。于是那些养殖眼镜蛇的人,就直接把眼镜蛇放生了。

  于是,英国人只能面对更多的眼镜蛇。

  这件事总结成一个概念叫“眼镜蛇效应”。经济学家对此有个专有名词叫“非预期结果”、“天真的干预”。

  疫情持续三年,对国家财力以及人民群众的意志,都构成了极大地考验。我们必须依靠精神力进行支撑。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为人民防疫的神圣理念,帮助我们走过了最艰难的2020年武汉疫情。众志成城的前提是万众一心。

  犹记得2020年疫情刚开始的时候,防疫物资防护装备严重奇缺,广大基层干部和防疫人员,只靠着一个口罩做防护度过了最艰难的三个月,打赢了第一轮的防疫战争!

  为人民防疫需要各个领域的辛勤付出无私奉献。

  胜利的法宝不能丢,成功的信念不能忘。这是打赢防疫战争的关键。

  老徐:元芳啊元芳,你怎么看?

  元芳画外音:徐公,饶了我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17:00 , Processed in 0.39086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