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65|回复: 0

惟德:攻守之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29 23:5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直都觉得,对于做社会研究的人来讲,疫情爆发之后的这几年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样本,让我们得以去观察这个社会,去观察相关的人群,去揣摩不断变动着的社会思潮。

  这些年,我在不断地观察,社会运转的趋势、民众的反应、为政的得失,在不断地思考,如果把我自己放在相应的位置,我是否能在这些棘手的局面里做得更好,感觉真的比最好的即时战略游戏还更有挑战性。

  我知道,很多朋友这些天很焦虑,而焦虑的主要原因,在我看来,是没有正确地去掌握思考、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框架。

  摸不清过去,就看不透将来。

  所以,今天就专门给大家谈一谈我所理解的攻守之势,聪明的人看完,应该心里对很多困惑就有数了。

  我们假设有两个政策,一个是保护,另外一个是放任。

  那么我们可以根据不同人群的不同价值取向,用我在之前的文章《写出一篇文章的核心技巧:结构化思维&选材和国内外资讯渠道》提到的SWOT分析划分出4个区间,大致分出4种人。

  第1种人:没有感染过病毒,但了解病毒的危害。

  第2种人:感染过病毒,深刻了解病毒的危害。

  第3种人:没有感染过病毒,也不了解病毒的真正危害。

  第4种人:感染过病毒之后,仍旧不了解病毒的危害。

  对于某种“保护”政策而言,最大的支持者,肯定是来自于第1种人和第2种人。

  那么这个政策最大的阻力来自于哪两种人呢?第3和第4种蠢人。

  对于一个社会来讲,有能力在不感染的情况之下去阅读相应的中英文论文,去研究相关的危害性的人必然是凤毛麟角的,也就是说第1种人只能是社会中的少数派,甚至是极少数派。

  而执行了“保护”政策三年之后这个社会上存在数量最大的一个群体是什么呢?是第3种,既没有感染过病毒,也对病毒真正危害没有任何直观认识的人。

  历史的吊诡和残酷之处,就在于如果某项“保护”的政策执行得越成功,实际上第3种人的数量会越来越多。

  也就是说,我们不得不得出一个非常可悲的结论,那就是这个政策推行得越来越久,保护的人越多,它为自己创造的反对阻力实际上就越来越大。

  这就是人性本贱的力量。

  当阻力越大,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自然会迫使政策朝另外的方向去移动。

  这种移动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我们不妨根据病毒的特性来做一个不带感情的模拟。

  当相关的进程切换之后,因为病毒自身和疫苗接种的因素,在初期感染之后,人群并不会发现太多的异常,这时,会使得大量的第3种人因为大概率没有得重症而转化成第4种人。

  但是不要忘了,病毒还有一个特征,那就是可以重复地感染、不断地感染,在不断的重复感染之中大幅度提升宿主罹患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生殖系统疾病的概率。

  随着重复感染次数的增多,会导致整个模拟进程朝着第二个阶段推进,那就是逐步推动着第4种人朝第2种转化。

  随着大量的第3种人,先是转化成第4种人,然后再转化成第2种人,我们可以发现,支持一开始“保护”政策的力量,又会重新不断得到加强,从而把相关的措施,重新推回正轨。

  我是一个喜欢历史的人。

  历史看多了,很多时候再看很多东西,会变得很冷漠,因为历史和社会的运转并不以我们的悲喜为转移,社会的运转有其固有的规律。

  人类的社会一直就是在两极之中不断摇摆,循环往复。

  只不过在这个运转和切换之中,有很多看不清的人,是要作为代价,为社会运转提供能量,仅此而已。

  以上这些是写给聪明人看的,对于聪明人来说,从来不需要长篇大论,直指核心就是最大的善意。

  看懂了我上面的推论,基本上就对接下来的很多事情心里有了个数。

  心里有数之后就不会被悲伤或者喜悦之类的感情来阻碍我们对事物客观发展规律的判断。

  金融市场里有一句话说得很好,牛也可以赚钱,熊也可以赚钱,但猪,在这个市场里面会被屠宰。

  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自己和身边的人绝对不参与进这个相关的转换进程里,成为第1类人。

  冷静地为自己和家里人,争取到最大的生存概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19:20 , Processed in 0.28139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