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04|回复: 0

戍天九思:乌军再创偷袭俄纵深基地奇迹:“云杀伤”时代来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2-10 11: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2月5日凌晨,乌克兰使用喷气式无人机深入俄罗斯腹地700公里,对位于梁赞州和萨拉托夫州的俄军用机场发动袭击,造成俄军多人伤亡。6日,俄罗斯库尔斯克州一处机场遭到无人机袭击,导致储油设施起火。

  ▲俄图-95战略轰炸机受损

  笔者认为,乌军再一次创造了惊震世界的奇迹!此次遭袭的机场最近的距离莫斯科仅有170公里。

  此后,乌军可能正把战火向俄罗斯境内燃烧,使用自杀式无人机打击俄罗斯本土军事目标可能会常态化,俄罗斯在距离乌克兰边境1000公里以内的地区将不再安全,莫斯科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安全威胁。

  对此,俄军对乌克兰国防综合体、通信中心、动力设施和军事部队进行高精度武器的大规模打击,17处既定目标均被击中。5日的袭击发生后,俄罗斯总统普京前往克里米亚大桥视察修复情况,他亲自驾车通过大桥,给不再有安全感的俄罗斯人压压惊。

  俄乌冲突正迎来历史拐点

  俄乌冲突的本质上是俄美较量,拜登政府的如意算盘是美国不出兵,而用乌克兰拖垮俄罗斯。难怪10月6日美国前陆军副参谋长杰克·基恩接受福克斯电视台采访时说:“我们只花了660亿美元,就得到了一个敢跟俄罗斯开战的乌克兰,这个投资是很值得的!”

  由此可见,在俄乌冲突中,不是乌军作战有多厉害,而要看美国的援助和介入有多厉害!这取决于美国和北约的军事援助、情报共享和雇佣兵参战的程度。

  最近,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意外曝出惊天秘密:目前乌克兰有2万平民和10万名军官死亡。这意味着乌军有超过40万名军人阵亡。难怪乌克兰动员令征兵年龄已扩大到60—65岁!

  目前,乌军每天消耗的炮弹高达7000枚,相当于美军在阿富汗战场上一个月的消耗量。特别是进入冬季,天气越来越冷,乌克兰水电等基础设施被大量摧毁,没电没水没暖气的乌克兰人日子越来越难过,乌克兰的战争潜力受到极大削弱。

  最近,欧盟180亿欧元的援乌贷款也未能达成共识,欧盟援乌陷入疲软。而美国中期选举让民主党丢掉了对众议院的控制权,意味着以后美国对乌军事援助必将受到更大制约。俄罗斯正在发动冬季攻势,乌克兰快要撑不住了。

  可以说,美国和欧盟对乌援助迎来盛极而衰的历史拐点:从过去更多的给钱给武器转向少花钱的给点子给情报给指挥,从支持乌军重点方向反攻转向支持乌军点穴式战略骚扰!乌军对俄本土纵深军事基地的偷袭就是这种点穴式战略骚扰。

  前苏联图—141喷气式无人机变成大杀器背后是“云杀伤”

  笔者从乌军连续3次成功偷袭俄军本土纵深机场情况看到了美军“云杀伤”的影子,也可以说美国正在乌克军战场开启“云杀伤”新时代。

  虽然乌克兰早在10月8日就宣布研发成功了自杀式无人机,但是,根据俄国防部的说法,乌克兰这次偷袭用的并不是什么先进型号,而是老掉牙的图—141喷气式无人机。这种20世纪80年代服役的无人机,最初设计是执行空中侦察任务的,经过改装后也能携带炸弹等武器。它的最大航程可达1000公里,最大飞行速度1100公里/小时(战斧巡航导弹速度为880公里/小时),飞行高度在50—6000米,虽然理论上可执行对俄军纵深机场的突袭任务,但是,很难突破俄军层层设防的防空区。

  原来苏联解体后,图—141无人机的相关资料都留在乌克兰。2014年以来,乌克兰对该无人机进行了改进,安装了现代数字控制和导航系统,可以精准地根据预先制订的飞行路线飞行。同时“它具备低空飞行能力,可以避开俄罗斯的防空系统”。但是,这种飞行路线的准确性必须依靠北约提供的高精度坐标,而这种无人机飞行速度比巡航导弹快,其对导航控制系统的要求会更高,以乌克兰的技术很难实现长时间的超低空突防。

  事实上,今年3月,一架图—141无人机从乌克兰边境地区起飞,连续穿越了多个北约成员国领空、飞行了约560公里后,就坠毁在克罗地亚。此后,俄军防空系统也曾多次击落乌军改装的图—141无人机。但是,这次为什么就能够在俄本土纵深机场成功突防呢?

  据俄新社5日报道,在乌方无人机针对俄军用机场发动袭击之前,美国马克萨尔科技公司的商用卫星分别于12月3日和4日对俄军机场进行了拍摄。

  笔者认为,乌军无人机突防成功最大可能是像巡航导弹那样长时间超低空突防,原因可能是美军对它进行了升级改进,可能加装了美军的“联合全域指挥与控制兼容系统”——作战云系统,不仅让它能够融入美军的全域作战指挥控制体系,及时获得实时精准的共享情报,而且具备很好的态势感知能力——能够寻找薄弱环节、规避风险、偷袭成功。而且,美国给乌军加装“作战云系统”,不显山不露水,正好让俄军吃个哑巴亏。

  为什么实力悬殊、处于明显劣势的乌军还能接二连三地创造一系列奇迹?比如,击沉莫斯科号巡洋舰、袭击克里米亚大桥、破坏北溪输油管线、收复蛇岛和部分乌东失地等战略性战果。在乌军这些点穴式战略骚扰战中,笔者看到的是美军“云杀伤”的影子,美军的“联合全域指挥与控制兼容系统”全面渗透到乌军作战的全领域全过程之中。否则,以乌军的实力,不可能有如此精准而精彩的战略骚扰战。

  尤其是袭击克里米亚大桥时,卡车在公路桥上爆炸时,正好导致与公路桥并行的铁路桥上行驶的一货运列车上七个油罐被点燃,引爆时机何其精准,关键是驾驶卡车的司机还是毫不知情、不会主动配合的俄罗斯人,背后如果没有实时精准的作战指挥控制系统是不可能完成的。目前,恐怕也只有美军的“联合全域指挥与控制兼容系统”——“作战云”能够做到。

  俄联邦安全局10月12日调查报告称,乌克兰军事情报局局长布达诺夫是克里米亚大桥袭击事件的主谋,俄方已查明参与袭击克里米亚大桥的12名共犯,其中8人已被拘留。爆炸装置被伪装在22个托盘的建筑用聚乙烯薄膜卷中,总重量为22770公斤,8月初从敖德萨海港运到保加利亚的鲁塞市(Ruse),又辗转格鲁吉亚、亚美尼亚等地进入俄罗斯。乌克兰国家安全局的一名成员对货物运输的整个路线进行了控制,自称是“伊万·伊万诺维奇”。

  ▲货物运输的整个复杂路线

  在这些乌军点穴式战略骚扰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就是“作战云”。“作战云”是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云服务的迅猛发展及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而出现的新型作战概念。其核心是通过陆地、海上、空中、太空的多维作战数据高度共享来实现“云杀伤”,这必将带来作战理念、作战样式、装备发展等全方位革命。

  当然,美军的这种跨军种、跨领域、跨平台的“作战云”,也不非无懈可击。其实,任何系统越是结构复杂、越是开放系统,系统漏洞也就越多。

  最近,美国国防部发布了《2022年中国军力报告》称,解放军将“系统破坏战”称为下一种战争方式,其核心作战概念是“多域精确战”。

  这说明什么?说明美军正在发展的、引以为傲的“作战云”系统,最怕的就是“系统破坏战”。

  过去,打仗就是打情报。未来,打仗就是破体系。美军用作战云武装乌克兰,让老树发新芽,“云杀伤”时代来临,我们准备好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2 17:31 , Processed in 0.26583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