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568|回复: 0

[核心摘要] 《衍射智库-东方时事解读讨论核心内容摘要》【第2022-519】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2-16 09: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2月3日,星期六,2022年第519期

  【话题】国际原子能机构给俄罗斯开出的最后通牒

  【消息】12月2日,据媒体报道,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指出:“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目标是‘避免核事故,不给一方或另一方造成从军事角度有利的局面’,以及‘尽快达成解决方案,希望在年底前达成’”。

  【讨论纪要】

  ●来自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最后通牒

  1、对于格罗斯所说的“避免核事故”,我们表示认同,但问题是如何避免核事故的发生?停战当然是个好办法,但西方能够考虑俄罗斯的核心关切吗?

  2、在马克龙访美,以及米歇尔访华结束后,拜登再次表示拒绝与普京会晤,双方关注的点则完全相反:俄罗斯要求美国停止武装乌克兰,美国要求俄罗斯全面撤离乌克兰。

  3、如今,冬季已经来临,在客观上,在军事角度,似乎冬天对于俄军更加有利一些。如果从这个角度再去观察格罗西所谓“不给一方或另一方造成从军事角度有利的局面”又是什么意思呢?

  4、在我们看来,格罗西的言论显然是对俄罗斯发出的,基于国际原子能机构层面的最后通牒,且将时间指向2022年年底之前。如果俄罗斯不响应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建议,全面从扎波罗热核电站以及所在地区撤军的话,那么国际原子能机构就管不了那么多了,届时,会有人利用能够利用的一切手段,去阻止俄方从军事角度发挥有利的一面。

  ●白俄罗斯方面,以及北约成建制进入乌克兰,也是西方对俄罗斯施压的重点

  1、有关于此前波兰在白波边境修建隔离带、白俄罗斯外长突然身亡等后续报道大家可以持续关注,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白俄罗斯方向是西方对施压的重点之一,尤其在集安组织名存实亡的背景下观察更是如此。值得注意的是,驻立美军已从对俄威慑转变为战备状态。

  2、此外,近期西方一直在炒作有关在乌克兰部署“爱国者”导弹系统的话题。在我们看来,作为“末段导弹防御体系”的“爱国者”导弹系统一旦部署在乌克兰,乌克兰将成为美国全球反导系统的一个结点,当然这也意味着北约成建制的进入乌克兰。

  3、与此同时,欧美在处理对华问题上,都在“放缓身段”。尤其是近期美国再度就“孟晚舟事件”做文章(撤销指控),而熟悉东方时事解读的朋友们都清楚,“孟晚舟事件”的本质就是华为问题,就是中美贸易战问题。显然,西方的言外之意就是,美国已经在认真考虑与中国缓和贸易战的问题了。

  ●至少在当前阶段,俄罗斯没有妥协和后退的意思

  1、俄国防部长谢尔盖绍伊古透露,明年俄罗斯的国防开支有望比2022年增加近50%。他解释说,这次增加将有助于确保武器和硬件的战备率达到97%。

  2、冬季刚刚开始,加上国际社会的策应,局面变得对俄罗斯越来越有利了一些,在这种情况下,至少在当前阶段,恐怕俄罗斯没有妥协和退让的意思。绍伊古的言论至少向外界传递出一个强烈信号,俄罗斯是打算和西方至少再耗1年的。

  3、如果真的扎波罗热核电站安全问题最终演化为严重核灾难,恐怕俄罗斯是不会吞下这个巨大苦果的。我们不排除在俄罗斯届时的报复选项中加入对欧全面断气的可能性!

  4、不难看出,乌克兰局势仍在恶化之中,双方似乎再次将对方更进一步的逼到“墙角”之中,氛围与2月24日之前也越来越相似了。

  ●西方资本利益在乌克兰的“退出之道”

  1、相比于对耗在乌克兰的欧美与俄罗斯来说,西方资本利益也许早就想好了“退出之路”。

  2、在我们看来,乌克兰总泽连斯基宣布引入所谓,“重建国家的赞助计划”,其实质恐怕就是将乌克兰“打扮一番”,拉去卖掉。

  3、在这个问题上,欧美(资本利益)仍可以看到其“高度合流”状态,仍可以看出欧美政客在表面“争吵”之余的“双簧”身份,这也是我们多次强调,欧美距离我们定性的那种“公开争吵”仍有距离。

  4、有趣的是,2022年7月的时候,乌克兰总理施米加尔表示,乌克兰“重建”需要7500亿美元,这与美国《新削减通胀法案》补贴提及的7800亿美元基本吻合,这难道是巧合吗?显然,“包装”乌克兰,卖了“乌克兰”,将其作为优质资产发债,至少可以融资1-2万亿美元,如果是这样,7800亿美元的“补贴”谁也不能说其是“印出来”的了,且绝对可以用于金融维稳。当然,前提是必须和中国搞好关系,否则惹恼中国喊出那句“黄四郎死了”,大家都吃不了兜着走!

  ●“假戏”还是“真唱”,这个严峻的考题首先就落在欧洲

  1、乌克兰局势继续僵持,冬天已经到来,疫情反弹,通胀肆虐,倾情于“双簧”的欧洲政要们小心“假戏”成真。

  2、所谓“真唱”的主角将变为欧洲各国的汹汹民意和各处街头此起彼伏的抗议示威游行。

  3、据法国方面提供的最新消息,新的寒潮来袭导致法国电力供应不,60%人口下周或面临停电。当然,欧洲政要是有国家利益的属性的,如果美国不想看到欧洲社会维稳问题大爆发,那美国就得在“分蛋糕”的问题上多少让一让。也许真到了柏林民众把美国驻德大使馆围了的那一天,再也坐不住的默克尔就要粉墨登场了。

  【话题】东方点评黑石旗下最大房地产基金限制赎回资金

  【消息】12月2日,据媒体报道,全球最大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人黑石集团近日爆出一条新闻,其旗下最大房地产基金被限制赎回资金了,理由是太多资金集中赎回,也就是说,出现类似挤兑的情况。

  【讨论纪要】

  (1)近段时间,美联储掌门鲍威尔显得颇为焦头烂额,债市、黄金、美元指数都让鲍威尔感到忧心匆匆,尽管美国股市目前看着还算可以。

  (2)房地产对利率十分敏感,此前房地产利率最高已经“破7”——2022年10月28日,30年期固定住房抵押贷款利率平均最高达到7.08%。这对黑石影响很大,尤其是在维持其融资渠道稳定层面显得尤为突出。

  (3)黑石是美国房地产的“标杆儿”,一年以来,由于美联储连续强行加息让黑石损失巨大,仅在还本付息方面,成本就翻了不止一倍(1年前,该利率略微超过3%)。这直接导致黑石旗下最大私募基金第四季度收益率出现大幅下跌,全年涨幅大幅收窄,这或是其被限制赎回资金,出现挤兑的主要原因。

  (4)虽然美联储紧急刹车(减缓加息),但黑石恐怕就撑不住了,一旦美国爆发金融危机,房地产很可能就是第一个暴雷的。

  (5)美国房地产的影响甚广,很多债务链、投资链、交易链十分复杂的、乃至无人能够看懂的、空前交织在一起。会链到哪里,会影响到哪些行业,影响到什么程度,是否牵扯一些“大的不能倒”的行业、单位,没人知道,再加上“杠杆效应”,真可谓细思极恐。

  (6)美国的结构性失业或是导致美国房地产新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头部企业、跨国企业的大幅裁员导致他们对于房屋租赁需求的急速萎缩。与此同时,移民减少,疫情的反复,毒品泛滥等又让美国处于人力资源严重缺乏的状态。

  (7)当然,对于华尔街而言,赚钱永远是第一位的。黑石的麻烦也不是没有解决办法,比如,和俄罗斯缓和关系,然后“买下”整个基辅(西方向乌克兰提供的武器、援助最终是要乌克兰还的),黑石危机不仅瞬间解除,还能让方方面面大赚一把。某种意义上说,即便是美国国家破产了,华尔街也要赚钱。如果说解决中国问题算作是华尔街的“理想”,那么当“理想”和赚钱发生冲突时,华尔街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1 02:40 , Processed in 0.12504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