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716|回复: 0

[核心摘要] 《衍射智库-东方时事解读讨论核心内容摘要》【第2022-52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2-16 09: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2月5日,星期一,2022年第520期

  【话题】以中印尼产业结构合作为例,小谈什么是经济版“尊王攘夷”

  【消息】12月2日,据媒体报道,美前财长萨莫斯表示,由于十月份美国通胀仍处于高位,而消费者价格指数增长幅度只是略显趋缓,美联储可能仍需以超过市场预期的幅度继续加息。

  【消息】12月3日,据美媒报道,SpaceX公司近日宣布针对国家安全和军事部门推出新一代“星盾”业务,显示“星链”向军事化迈出关键一步。

  【消息】12月4日,据媒体报道,位于扎波罗热州基辅控制区的扎波罗热市发生爆炸,当地居民表示,从来没有过如此多的来袭和爆炸声。据初步消息显示,袭击的目标是军事装备和弹药库。

  【消息】12月5日,据媒体报道,西方主要经济体上周宣布将对俄罗斯出口原油设置价格上限。

  【讨论纪要】

  ●结冰的第聂伯河给扎波罗热核电站的安全带来新的隐患

  1、随着冬季的到来,第聂伯河结冰,或给扎波罗热核电站带来新的安全隐患。

  2、近期西方豢养的武装分子有再度活跃的迹象,不能排除他们通过冰封的第聂伯河向扎波罗热核电站发动新的攻击。

  3、随着时间不断向国际原子能机构对俄“最后通牒”提及的2022年年底靠近,扎波罗热核电站或将迎来新一轮的高危期。

  4、也许正是基于这种担忧,俄军打击了基辅方面控制的扎波罗热市,目标是军事装备和弹药库。

  ●从对俄能源限价令之“千疮百孔”观察西方金融霸权的持续式微

  1、总体上说,俄罗斯仍然在等冬天,更是在等欧洲社会维稳问题的跑步前进。

  2、欧洲对俄罗斯能源限价已经生效,但欧盟内部却因为限价的具体额度吵翻了天,其中更是开了不少“豁免”的口子。

  3、在我们的观察中,俄罗斯是有办法一定程度上绕开能源限价的,比如,经第三方转手出口,比如,俄罗斯自己组建船队,自己提供保险,甚至进行武装护航。尽管如此,不排除俄罗斯采取相关报复性措施(谁参与限价就停止或减缓对其出口能源等)的可能。

  4、作为新兴能源出口大国的美国,虽然可以在俄罗斯能源限价层面获得好处,争抢市场,但是中东国家,OPEC至今扔不愿意配合美国的所谓“能源政策”。再加上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互利互惠的平等中俄能源合作,使得在全世界范围内,美元对石油的控制能力逐渐衰弱,作为西方金融霸权之“两个锚”之一的“石油美元”受到持续打击,至少在OPEC层面,破坏其稳定的裂痕已经显性化。

  ●只有中国能够切实帮助印尼产业化升级的迫切需要,从而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形成良性循环

  1、印尼作为世界矿产、能源出口主要国家之一,在全球经济持续下行之巨大压力下,相关产业升级的需求显得日益迫切。

  2、以镍为例,当中国开始逐渐引领世界范围内,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产业发展的同时,作为产业所需重要矿产的镍,也开始备受世界各方关注。对于印尼而言,开始越来越不满西方强迫他们出产原矿的做法。原矿附加利润很低,而印尼则打算搭建完整的镍产业链,争取利润的最大化,而在这个方面,只有中国有意愿,有能力帮助印尼完成这一需求。

  3、在中国看来,帮助印尼搭建完整的产业链,将有利于提升印尼的经济实力。作为印尼的重要经济伙伴,富裕的印尼有利于中国市场的开发与扩展。类似的做法还有高铁项目,相关技术的转让,区域性生产中心的建立都将推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而这必然将为中国产品、标准、技术走出国门打下良好基础,创造更多机遇。而仅在东南亚、南亚地区,与印尼同样有着生存、发展之迫切需要还有很多国家,如泰国、缅甸、越南、马来西亚、孟加拉、印度、巴基斯坦等等。

  ●经济版的“尊王攘夷”

  1、中国在坚定践行,基于互利互惠原则为基础的“命运共同体”,随着中国产品、标准、技术走出国门,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也必然加快,而中国则通过打造这样一个良性循环,为自身的产品升级、标准完善、技术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2、反观西方,搞专利垄断,搞贸易壁垒,搞技术封锁,搞资源控制的基于帝国主义思维、霸权思维之路必然是一条死路。

  3、随着中国产品、标准、技术潜移默化的走出国门、深入人心,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国家就可以被看做是中国经济、金融体系在境外的高效延伸(与之前提出的“虚拟军事基地”的概念相呼应)。

  4、这当然是对国际群众路线的坚定践行,就是要发动群众、共同反霸。如果我们将国际社会围绕“中东地方王”、围绕库尔德问题所做的努力称为政治版的“尊王攘夷”,那么以上,绝对可以称作经济版的“尊王攘夷”。

  ●美联储强行加息,在将世界经济推向深渊的同时,也让美国经济陷入绝境

  1、美国前财长萨莫斯再提不应减缓加息,在我们看来,是美国朝野在唱“双簧”。

  2、一方面,美联储放风减缓加息以维持股市;另一方面,萨莫斯则大谈不应减缓加息,维持惨淡的美元指数。其目的就在于,搞乱市场,让其在加息还是减缓加息的问题上陷入迷茫和混乱。值得说明的是,目前惨淡的美元指数,削弱了美国在政治上对日、韩的控制,同时弱化了封堵中国人民币降息空间的能力。

  3、美联储强行加息的目的之一就在于,迫使其它国家货币被迫加息。美国可以印美元,稀释到全球去(流向世界,而非流回美国),但其它国家(中国除外)无法这样做,于是造成制造业萎缩与通胀飙升。一旦如此,这些国家就要借债、融资维持经济基本运行,这就产生大量的美元需求,而这只能通过找美国融资阶段性解决。

  4、讽刺的是,在仅仅半年时间多一点,美国经济,无论是虚拟还是实体开始受到加息的强烈冲击,如:严重的结构性失业、加息和降息都无法遏制通胀等。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美国金融当局能做的,暂时缓解危机爆发的唯一手段只剩下印钞一途。

  ●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的重要意义之一就在于维护国家利益

  1、通过“星链”升级为“星盾”这一消息,不难看出这就是针对美军和安全部门去的。东方时事解读此前评估的,有关于美军或最终蜕变为“X集团安保部门”的评估得到进一步验证。

  2、而这其中,就牵扯西方资本利益的核心意图以及伴随整个过程的“复杂转进”的最终目的——去国家制约因子化,消灭所有国家形式,消灭所有国家利益。满足“一小撮人”不惜一切代价,无底线、无原则、极度贪婪的赚钱、剥削、压迫欲望与通过资本控制世界的野心。

  3、所以,再次强调,即便是欧美国家,欧美人民都是我们统一战线需要争取和联合的对象。某种意义上说,全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的重要意义之一就在于切实维护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当然,在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否完全等同的层面上,当前的西方国家还有较大差距。

  【话题】高盛的经济学家在给出定论之前“突然”不再“假设”,猛炒中国经济向好所为何故?

  【消息】12月2日,据媒体报道,在2023中国宏观经济及资本市场展望交流会上,高盛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闪辉预计中国经济增速将从今年的3.0%增至明年的4.5%,增长动力主要来自消费。高盛维持中国在明年二季度放开疫情防控的判断。高盛预计到明年年底,沪深300指数将升至4500点,较当前水平有16%的上行空间。

  【讨论纪要】

  (1)高盛的经济学家们往常都是在“假设”基础上去定性分析一些事情的,而这次,没有“假设”,直接极为肯定的表达了他们对中国经济,尤其是股市的看好。不知道他们这样做是有意为之,还是“基本功退步”。

  (2)2023年,就国际局势而言,恐怕没有高盛的经济学家们认为的那样乐观。仅就乌克兰局势而言,没有任何缓和的迹象,且在不断升级、恶化。在西方邪恶势力彻底放弃核讹诈手段之前,以扎波罗热核电站安全问题为代表,发生重大核灾难的概率依然居高不下。

  (3)值得注意的是,当前阶段的防疫政策调整并不会一成不变,其必然因调整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性质、病毒变异新变化以及其它可能的生物武器袭击而动态变化。本次防疫政策的调整并不意味放弃现有防疫原则和方向,而是在疫情防控与经济恢复层面寻找平衡点。所以,目前就十分肯定的判断未来中国防疫政策走向,恐怕要么别有用心,要么缺乏常识。

  (4)鉴于3年时间疫情对于人们生活、工作和习惯的影响,加上新冠病毒传播进一步扩散的风险增加,人们或选择更加谨慎的方式来对待防疫问题,比如:强化个人防疫措施、减少聚会、慎重前往人群聚集之地等等。所以,尽管疫情政策做出调整,经济迅速回暖,尤其以内需、消费带动的经济迅速回暖未必如期而至。此外,即便是西方那种用情彻底躺平换来的“经济小阳春”其最长坚持时间不过一年左右就停止了,对此,高盛怎么就一口咬定中国经济明年一定会增长到如何地步呢?一定会恢复到如何地步呢?即便是所谓中国周边地区,如港、澳、台等去做参考也不客观,毕竟它们不是大陆地区。

  (5)在我们的观察与评估中,高盛如此高调的炒作中国经济,尤其是股市,恐怕核心目的并不在于他们是否看好中国经济,而在于欲中国的“东风”在中国之外,制造波动,兴风作浪。在国际经济、金融活动中,西方资本利益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大家在经历过原油宝、“妖镍”事件后,应该对此有更加深刻认识。对于国内股(以上证为例)票而言,尽管其重新站上3200点,但我们仍然强调,风险巨大,且与可能的收益严重不成比例。

  (6)最后我们想说的是,鉴于美、欧、日都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伙伴,当这些经济体走向快速衰退的时候,中国不能独山其三。尽管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是东盟,但东盟本身与美、欧、日经济联系同样密切,所以,这也会间接对中国经济造成压力。需要注意的是,当前中国仍处于“经济内循环”状态。“全球经济满地鸡毛”局面已不可避免,甚至可以说已经基本到来,未来,可以预见的,一旦中国经济或主动,或被动进入“最低经济内循环”状态,局面可能要比现在更加艰苦。对此,大家应有深刻认识,并做好相应心理准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1 02:34 , Processed in 0.09378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