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616|回复: 0

桃李堂:淝水大战之后,符坚该当如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2-16 17:3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有三大以弱胜强之战,分别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淝水之战。

  小时候曾经在一本电影杂志上看过淝水之战的剧本,当时缺乏相关的历史背景知识,被剧本里面复杂的人物关系和蒙太奇镜头弄得似懂非懂。

  时隔多年,剧本的细节早已忘记殆尽,只记得符坚一方的描写,用大帐里面巫师的祭舞和营帐外到处传播的童谣“鱼羊走…”,渲染出一种诡秘、杂乱的气氛。而描写东晋谢玄一方,则呈现出一种紧张却明快的节奏。

  淝水大战之前,前秦君主符坚,在有“在世诸葛”之称的王猛辅助下,逐步统一了经历了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之初的北方,只剩下偏安于江南一隅的东晋。

  可惜天不假年,王猛像诸葛亮一样早逝,从此符坚面前再也没有人能够冷静地为其筹谋天下。

  不过,从今人眼光看来,王猛即使在世,估计也劝不住符坚集号称百万大军南下攻晋。就如当年诸葛亮劝不住刘备伐吴一样。

  只是关键在于,如果王猛犹在,必定不会眼高手低,定能在淝水战败后,帮符坚稳住大局,也正如当年诸葛亮稳住蜀汉。

  淝水大战前秦之败有三。

  一失天时,内部局势方定,尚不团结,表面上看符坚刚统一大局,正一帆风顺。但内部鲜卑、羌族等各少数民族刚刚归附,似稳而实潜伏动荡。如再过一冬,至来年3月后,可更稳固,政令可更畅通。

  二失地利,淝水虽浅,几可投鞭断流,然毕竟北方人南下,不擅舟楫,且东晋北府荆州诸军,演练良久,已近3年,地形熟悉。

  三失人和,大战时久,人心皆思安逸,胡族奸细联合敌人,从外诱惑,在内分化演变。

  本来失此三者,尚可不必败。因为前奏的实力对比实在是强弱过于分明。谢玄之军,号称8万,精兵实则不过其半,前秦号称百万,实则也有近30万人。

  可惜,大好形势下,东晋欺骗前秦,让其大军稍退却,以让东晋渡水一战。

  殊不知,大战之时,两军对垒,有进无退!!!

  一退之下,大势已去,奸细在前秦后军大呼:前秦败了、前秦败了……犹如今日在各种网络媒体上大喊全面放开了。

  大势之下,谁能坚守?于是数日之内,大政数改,三年坚守,一战而前功尽弃。

  呜呼!!!终于体会岳将军当年朱仙镇收十二金牌之痛心疾首也。

  愚民可训乎?非主席之大才,谁能训之?

  白骨重生矣!无大圣之伟力,岂能灭也?

  往事不可追。且试论,符坚大败而还,然东晋也无力逐北,当此之时,符坚该当如何?

  尚书朱序,力主投降,私通东晋,战时于后阵大呼败者,已明不可用矣,当果断弃之。

  鲜卑慕容垂,外族也,其心必异,或当果断击之示之以强。即使本族兵力受损严重,不足灭之,也应放西鲜卑东出关中,使鲜卑内乱。

  羌族姚苌,或当诱之以名利,扶持分鲜卑之势,放关东、河北之地,任其躺平,引动羌与鲜卑之争。

  符坚本族,或当早日弃洛阳而西进长安,固守关中,严控流疫,休养生息。一面以待局势之变。

  关键在于,符坚能否勇于承认失败,以及积极面对失败,及时止损而向前看,筹谋未来。

  如果像历史上符坚那样自怨自艾、躺平而一蹶不振,不甘放下高高在上、前期大胜之心态,不勇于承认失败,不反思而改弦易辙,仍然一条路走到黑,则必然会有前秦灭国之危。

  毕竟资源有限,需求挤兑,不收缩以对,必将有崩溃之险;外族不可信,试图友好相处,岂不见东郭先生与中山狼之故事?终须猛醒,以老农之手段,以锄猛击之,方可脱难。

  呜呼王猛,呜呼吾民。历史兴亡,苦者皆百姓也。

  然愚民或出于自私,或出于愚昧,被利用胁裹,形成不利大势。可纠之乎?桃李堂主人曰:可。

  试想当年,如符坚新败后迅速振作,纠正之前差错,果断处置不力之人,定尚有前途。如若继续重用朱序、慕容垂之类,不审时度势应变,焉能不败亡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19 17:18 , Processed in 0.10949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