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680|回复: 0

[核心摘要] 《衍射智库-东方时事解读讨论核心内容摘要》【第2022-527】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2-29 08:0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2月13日,星期二,2022年第527期

  【话题】将“伊核问题”作为优质资产注入国际社会主导下的“海湾版新中东多边安全框架”,俄、伊岂有意乎?

  【消息】12月13日,伊朗外交部官员近日与中国驻伊朗大使举行会议,就中国与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海合会)发表的联合声明,涉及阿联酋与伊朗之间三个有争议岛屿向中方表达不满。伊朗外交部发言人科纳尼12日重申这些岛屿是伊朗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讨论纪要】

  ●俄罗斯“出路”在何方,中国已经指出

  1、德国总理主张在乌克兰冲突结束后与俄罗斯进行合作、外媒称俄罗斯或重新成为欧盟关键天然气供应国,是相互配合的——只要俄罗斯肯于被“诏安”,糖果还是有的吃的。

  2、默克尔时代与俄罗斯是有过密切合作的,第一是北溪管道,第二是明斯克协议。然而,到目前为止,这两项合作的结果是,第一、被炸了无法使用;第二、完全是骗俄罗斯的谎言。

  3、既然如此,剩下的事情就看俄罗斯如何自己选择了,俄罗斯的“出路”中国已经指出。

  ●为何对于沙特与中国的快速靠近,西方未敢说上半个“不”字,反而对伊朗再度施行新制裁?

  1、中国国家主席中东之行,准备出手,在某些问题上一定会有些倾向性。沙特是做出选择的,是下定决心的,所以“双方领导人强调支持一切和平努力,包括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旨在根据国际法准则进行双边谈判以和平解决三岛(大通布、小通布、阿布穆萨)问题的倡议和努力,从而根据国际法理解决该问题”。与当年抗美援朝后,前苏联对中国的系统性工业援助是中国自己打出来的一样,这些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沙特自己打出来的。

  2、俄罗斯与伊朗一直存在“抵抗的不坚决,妥协的不彻底”的问题,正因为他们的这一态度,中国在中东迟迟没有具体行动,也无意采取行动。如果俄罗斯不愿跟上,伊朗也会“一观、二看、三等待”。更何况,在今天的伊朗政权上,西方或早有布局,当年霍梅尼正是从欧洲返回伊朗的,且伊朗伊斯兰革命表面对美国构成利益损害,但实际上却将前苏联“框”进了阿富汗。

  3、对中国来说,面对伊朗,俄罗斯,原则就是“不见兔子不撒鹰”。以俄罗斯为例,在其阿富汗政策不做出实质性调整之前,中国当然会在战略策应的问题上有所保留。何况,对于伊朗和俄罗斯,中国没有什么可亏欠的。

  4、为何对于沙特与中国的快速靠近,西方未敢说上半个“不”字,反而对伊朗再度施行新制裁?对此伊朗要认真反思。

  ●中俄战略互信问题可以放在“瓮城效应”中处理,而西方与俄罗斯之间的互信呢?恐怕不仅全无、且在短期内极难恢复!

  1、中国的选择早就有了,第一、中国通过深思熟虑,不会改变;第二、中国需要一个追求进步的国家进行合作;第三、先放下中亚、伊朗,直接挺近中原;第四、后续打算就是,迫使西方和俄罗斯之间彼此要“有个说法”,当然,在这个问题上,着急更多的是西方。

  2、所谓“有个说法”就是双方的“交易”要“维持一种平衡”,所以中国这次“仙人指路”也是给俄罗斯递牌,迫使西方不得不去找俄罗斯谈,但,鉴于俄乌战争的爆发,双方在谈的问题上的“期待值”又完全不同。比如对俄罗斯来说,停火,东乌四州的领土要求不能少,这是现实利益,俄罗斯没有退路。

  3、此外,在目前阶段,俄罗斯也深知,一旦其触及中国核心利益,第一个被“碾碎”的就是俄罗斯自己。尽管西方瞄着这次中国国家主席访问沙特一事在俄罗斯这里不断挑拨离间,结合默克尔的“渣女言论”,对俄罗斯而言,很难且不敢对西方说的有任何一点信任。

  ●再度浮出水面的“地中海计划”

  1、如何让俄罗斯相信呢?除了“大欧罗巴计划”外,欧盟于是想起了“地中海计划”。

  2、这一计划,又被称为“计划内计划”,相对比的就是2016年提出的“计划外计划”,也就是“大欧罗巴计划”。从理论上说,欧洲是具有进行“经济最低内循环”之基础的(美国及其周边国家没有、欧美之间也没有),某种意义上说,“地中海计划”是有一定可行性和现实价值的。值得强调的是,“地中海计划”在欧盟当年“顶着北约的军帽”军事打击利比亚(中、俄“作壁上观”)的时候达到过高潮。

  3、默克尔“渣”的效果似乎不太好,至少在俄罗斯外部对其施压的效果上(默克尔的歹毒言论有从内、外两个方向对俄施压的作用)。最新的说法是,佩斯科夫透露俄罗斯核战略学说是“动态评估”,这或是欧盟再提“地中海计划”,并且再次释放愿意与俄罗斯再度合作等“鬼话”的主要原因。

  ●如同《三国演义》中的街亭,一旦梅利托波尔被乌军占领,俄对乌特别军事行动将全面溃败

  1、西方开始瞄准俄军沿亚速海后勤补给线的要点——梅利托波尔。

  2、一旦这里被乌军占领,后勤补给线就会被彻底切断,刻赤大桥也将在乌军火力覆盖之下,赫尔松和克里米亚的俄军将陷入孤立,俄罗斯的特殊军事行动将有全面失败的巨大风险。

  3、伴随乌军对梅利托波尔攻击同步进行的还有俄外交部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就扎波罗热核电站安全问题进行磋商。而以扎波罗热核电站,梅利托波尔进形成的围点打援效应愈发明显。整体乌克兰局势恐怕还会继续向升级的局面发展——俄罗斯怂恿西方玩火,西方不能退,不能等,只在俄罗斯的“鼓励”下继续玩火。

  4、西方在梅利托波尔,扎波罗热核电站可以围点打援,那么俄罗斯为什么不能在中东和国际社会一起反向对西方围点打援?

  ●将“伊核问题”作为优质资产注入国际社会主导下的“海湾版新中东多边安全框架”,俄、伊岂有意乎?

  1、国际社会主导的“新中东多边安全框架”,自然是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塞,比如,在伊朗核问题上,将沙特等海湾国家,俄罗斯,伊朗请过来,从非西方角度来谈谈伊核协议,如何?

  2、如此做的目的,就在于完全用“新协议”掏空原来西方主导下的“旧协议”,这样,参与方都可以获得相应的话语权,以及与西方讨价还价的资本。除了伊核问题,库尔德问题,巴以和平问题,逊尼派与什叶派之间的宗教矛盾问题等,都可以拿来谈。大家不难发现,只要和中国把这个“麻将桌”支起来,大家就都是“玩牌的人”,不再是西方手中的“牌”。

  3、伊朗不妨缓换个方向去看问题,只要与海湾国家彼此照顾,彼此谅解,未来将别有洞天。伊朗的敌人是美国,是以色列,不是沙特,海湾地区。中东的确终究是你们的,沙特等海湾国家和伊朗也有了话语权,何乐不为?

  4、中国要做的就是要促使中东国家的融合,谅解,友好。这样才能尊王攘夷,这样西方才不会有四处挑拨离间的机会。

  5、也许未来不远,大家即将看到全球经济满地鸡毛的真实面目——西方国家或将不可逆转的直奔恶性滞涨而去。在这个背景下,中国国家领导人此次的沙特之行,如同当年汉武帝凿空西域一样,如果西方(包括俄罗斯在内)仍旧还故步自封,为一己私利继续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加以破坏的话,届时,中国的商品在到了海湾地区、中东地区后就将停下继续向西的脚步,至于商品如何从中东地区、海湾地区运往欧洲,那就是中东国家们说了算的问题了,中国再次将“历史之路”交给了中东国家。

  6、欧洲的工厂为什么不选择前往中东寻求更加低廉的能源呢?以后,中国,欧洲都会在中东投资。只要欧洲有诚意,中国可以帮其将“地中海计划”与“一带一路”倡议很好的融合,如此欧亚大陆的“经济内循环”之路将会完全打通,由此看,这次国家领导人的沙特之行是真正意义上的“仙人指路”。

  【话题】东方点评中国11月M1与M2增速明显背离

  【消息】12月12日,相关媒体援引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末,M2同比增速高达12.4%,而M1同比增长4.6%,增速比上月末低1.2个百分点。11月份,M2与M1增速出现明显背离。

  【讨论纪要】

  (1)目前很多银行出现贷款困难的问题,企业出现“贷转存”、“吃利息”等现象,M2中居民存款也在不断增加,这意味着目前大家的投资意愿不高,大家对未来经济不太看好。

  (1)防控政策优化后的数据未必好看到哪里去,至少在大家对疫情防控优化后的效果如何进行观察的这段内,经济或不会立刻出现大幅度反弹的情况。这也是从去年年底我们反复提醒大家不要盲目投资的原因所在。大家不敢消费,也无法消费,不可预测,开始逐渐深入人心,所以,M1与M2背离,也很正常。

  (2)当中国经济都开始变冷,美财长耶伦又凭什么肯定的说明年年底美国的通胀就要结束呢?

  【话题】东方点评中国时隔三年再次公布央行黄金储备

  【消息】据媒体报道,中国人民银行周三在其网站上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央行11月份的黄金持有量较上月增加32吨。这使其黄金储备总量达到1980吨,成为全球第六大央行黄金储备。

  【讨论纪要】

  ●第一次公布黄金储备与“七月流火、八月未央”

  1、第一次公布黄金储备在2015年7月份,与我们经常说的“七月流火、八月未央”密切相关,也与伊核协议密切相关。

  2、“微调后的中东战略”首先表现在“欧美合流”层面,通过叙利亚与利比亚利益交换,利比亚之乱转向为叙利亚之乱,并引发战争,俄罗斯作为叙利亚的主要“保护国”必须反击,然而俄罗斯并没有这样做。在胡拉惨案出现后,中国果断“止损”——在外,开始经略南海,搞战场建设;在内,坚定践行群众路线,并最终促成军改,并宣称中国在中东“广交朋友、没有私利”。

  3、在这之后,在俄罗斯的压迫下,伙同西方逼迫伊朗签署伊核协议。

  4、俄罗斯最终未能配合国际社会打断西方这一对国际社会威胁极大的操作,于是,中国行了重大政策调整。宣布经济减速、公布黄金储备、进行汇率机制改革,共同构成了“七月流火,八月未央”的主要内容,于是有了“耶伦哭晕在厕所”的那一幕。对此,毫无准备的西方只能被迫跟随中国进行调整,不得不将主要压力压向俄罗斯。而对于俄罗斯的遭遇,在中国看来,“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最终,俄罗斯无奈之下被迫“军事复盘”叙利亚,是为“九月授衣”。

  ●七年一个轮回,而这公布黄金储备,恰逢中国“重返”中东

  1、2018年,中美贸易战正处高潮之际,中国第二次公布黄金储备。

  2、2022年,这次公布,恰逢中国国家领导人对沙特进行国事访问。距离中国“撤离”中东,已过七年。“七月流火,八月未央”始于中东,今天似乎又回到中东。

  3、从这次中沙会晤后的外交成果去观察,很明显包含“准备挖西方金融霸权祖坟的东西”(中国与沙特用人民币结算石油交易),但现在只涉及一点点,因为“时机”不到,没有出现“直接挂钩”的相关的事宜,但双方在此事努力方向一致问题上表示认同。

  1、也就是说,今天没有,不代表明天没有,更不代表双方没有去想,所谓“努力方向”指向就是西方金融霸权,指向的就是“美元-石油”,更指向今天处于高度合流状态的欧美(当年欧美开始高度合流,始于叙利亚与利比亚利益交换)。

  ●世界上,不仅仅只有美元“一个金喇叭”

  1、中国公布黄金储备,也是向世界表明,世界不仅只有美元“一个金喇叭”。

  2、中国央行在增持黄金,黄金价格开始上涨,这是重大利好,相比之下,着急的是美元(负相关)。这当然不代表马上黄金就有大幅上涨,西方对黄金压制很严密,但这又不是全部。

  3、美元黄金外,还有人民币黄金,这对美元而言就是一个制约,当人民币计价黄金在上涨而美元计价黄金却下降,那么人们就会问,究竟人民币的含金量足还是美元的含金量足?要么美元补涨?要么美元贬值?美元和人民币汇率问题如何处理?所以,美国金融当局能否维稳,首先要过中国这一关。

  4、人民币计价黄金,涨,停,跌,美国金融当局都焦急,所以只能和中国好好商量。中国目前是资本向没有开放的国家,所以,某种意义上说,汇率问题中国说了算。人民币贬值,就蓄积很多升值的“势能”,这对其通胀和产业投资绝非幸事。

  5、目前,欧、美、日、卢布都不安全,只有黄金安全,此时中国增持黄金,示范效应可见一斑。当然,中国这次可能会做文章,也可能不做文章。谁敢说下次中国宣布增持黄金是什么时候呢?如果人民币计价黄金走出独立走势呢?这对美国金融维稳当局来说,都是巨大的难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1 02:10 , Processed in 0.10941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