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012|回复: 0

永新人:兰州水污染事件的背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16 07:5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几天铺天盖地的新闻是:兰州市的自来水污染了,不能喝,市民涌到商场去抢购瓶装水。这两天的后续报道是:污染源找到了,排除了,兰州的水经检测达标了,市民恢复平静,一切安好。

  这是一个老套的故事,全国每年不知要上演多少回。用不了多少日子,兰州市自来水苯严重超标的事情就会被人们忘得一干二净。

  是呀,一个国家那么大,出点这样的意外事件在所难免。事情过去就过去了,老百姓要过日子,谁还有闲心老是结记这种不愉快的事呢?

  但这个事件的背后还有一个故事,揭示出来真值得全社会好好讨论一番。

  为兰州市供水的是一个叫威立雅水务集团,这是一个总部在法国的国际公司,据称是全球三大水务集团之一。自1994年进入中国以来,目前踪迹已遍布中国近一半的城市。

  一般的老百姓并不知道我们国家对外开放到了这样的程度,连水的供应都由外资来经营了。

  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能不能引进外资,这个问题老百姓不关心,老百姓只要有良好的供应保证就行。问题是兰州的水出问题了,再次让人们怀疑这样的行业让外资经营甚至控制是否合适。听说就是这个威立雅公司,2007年以来在中国多个城市出现水污染事件,叫当地的老百姓没水喝。

  老百姓会问一个问题:政府为什么不能办好这些人命关天的事业?

  可能有人会说,政府没钱呀,财政吃紧。这样的理由再不要说了。如今老百姓知道三公消费是个什么样的天文数字,再说政府没钱老百姓就会骂娘。

  可能有人会说,政府办不好呀,成本高,效率低。以前全国各地城市的自来水公司,都办成了政府沉重的包袱。只有改革,走市场化的道路,才是出路。可是,我们的执政党不是全民族的先进代表么?我们的政府不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么?我们的社会主义不是具有无比的优越性么?听说腐朽的美国就不让城市供水市场化,更不准国际化,全部由政府操办。我们不能自己认输呀!

  可能还会有朋友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民营化国际化是一个趋势,民生领域引入私人资本是各国普遍的做法,威立雅公司在一百多个国家做水生意,不独独在我们中国。

  这个问题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

  听说国际上通行的做法,私人资本进入水务这样的民生行业要特许经营,就是要经过政府的特别批准。在批准之前,政府与投资经营方有详尽的协议,规定双方的权力与义务,政府有专门的机构监督协议的执行。如果投资经营方违反了协议,就要严厉处罚。

  于是,我们有些朋友就说,我们也是这样做啦,与国际接轨。

  问题是,我们的国情特殊,开放竞争性行业可以,有个市场法则在那儿自行调节,而开放垄断性的行业,特别是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垄断性行业,就应该慎重。

  国情特殊特在什么地方呢?最主要的特色是官员腐败。这样的特许行业是垄断行业,一旦进入了就独霸天下,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规则根本不起作用。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的监管就是唯一的了。而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我们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力寻租行为十分普遍,监管私人老板的经营行为正是寻租的绝佳良机。只要施舍一点点甜头给监管人员,资本家就可以获得巨大的利益,他们何乐而不为呢?

  其次的特色是官员昏庸。我们的官员在与民资特别是外资打交道时多半要吃亏上当。这里面有的是弱智,有的是假装弱智以谋其私。还以兰州为例。听说威立雅2006年收购兰州供水集团45%的股权时,出价是17.1亿,超出竞争对手4-6倍。当时的政府高兴呀,拿到了大笔的资金,政绩立马就上去了。威立雅要求在协议中写上按照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水价,政府想都没想同意了。资本的本性是增值,是赚钱。它投了这么多,总要赚回来呵,而且要尽快!于是,在合资后的第二年人家就提出申请水价上调49%。在这里,当时的政府是发了大财,但给后来的政府班子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老百姓也遭殃了。

  就兰州事件扩展开来思考,我们的媒体经常抨击一些国企垄断,好像十恶不赦,殊不知还有更多的垄断在我们的生活中,而且还不是国企垄断,还是私企垄断。本老头在这里试举几例,朋友们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

  比如有些地方的汽车检测站,私人投资,年检的车子都要到那儿过一遍,当然要收费,妙就妙在只此一家别无分店。这样的私企厉害呀,等于用公家的权赚私人的钱。屠宰场也是私人办的。政府规定都要到那儿去宰杀,不能私自宰杀,说是为了防疫检疫。但猪呀牛呀一进去,出来就身价高了,收费贵呀!还有殡仪馆兼墓地,也是私人的,还是垄断的,老板就变着花样收钱,叫老百姓死都死不起。

  大凡这样的垄断,多半有权钱交易的嫌疑。要是深入查一下这些垄断资本,恐怕有不少是红色的。各地纪委真要反腐,就从这些口子打进去,然后再撕开来,一定会有所发现有所斩获。

  明白了这个缘由,我们就不难理解水呀汽呀公交呀墓地呀天天嚷着要涨价。而且一旦听证,就涨价无疑,好像发改委是这些供应商自家办的。

  一句话,在吏治如此不堪的现实之下,将关系老百姓身家性命的垄断行业交由民营而且是外资民营经营,的确值得商榷哟!

  听说财政部在力推PPP,就是市政建设引入民资,与政府合营,以纾缓资金困难。这属于顶层设计,老百姓不好说什么。要说也理解,我们的财政永远困难,因为酒要喝,国要出,车要坐,还有官要当,都要大笔的银子,没钱搞民生建设呀!只是建议关系老百姓生计的项目,而且是垄断性的项目,引入民资或外资时,其协议交由人大讨论审议,人大代表总不能都昧着良心崽卖爷田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4 16:29 , Processed in 0.14071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