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316|回复: 0

云石:对中国人入境限制的国家很多,为什么单单报复日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3 22: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两天,国家移民管理局针对日韩限制中国人入境采取了反制措施,暂停签发日韩公民来华口岸签证及72/144小时过境免签,并对入境的韩国人员录取十指指纹。

  这事儿在网上引发一片叫好声,但也有人担心会导致事态升级。不过也有人不理解——毕竟对中国人采取入境限制措施的并不只有日韩,而且它们也不是最先这么做的,为什么单单对他们报复?

  这里就简单做个分析。

  首先,对这一轮海外对华入境限制措施,我们还是要理性看待。虽然中国放开后流行的BF7和BA5.2,都是世界上早已传开的主流毒株,并没有新毒株出现;但客观的说,咱们这一次放开后的疫情确实太猛了——猛到连咱们自己都有些一下转不过弯来。这种情况下,海外基于医学角度,未雨绸缪做一些暂时性限制,其实也在所难免。

  事实上,现阶段除了美系国家,周边的俄罗斯、中亚、缅甸等,也都没有对华打开国门——这些国家跟中国关系都不错,经济上更是对中国多有依赖,它们肯定不存在什么借机搞事的政治目的,纯粹就是技术性的以防万一。

  这种其实是可以理解的——而且可以预期,随着我们第一波高峰过去,只要没搞出什么特别夸张的新毒株,它们自然就会恢复正常措施。所以不能说人家一限制,咱们就要反制。

  真正要警惕的,是美系国家——这波人从一开始就没安好心,当初管控时,它们不仅在明里鼓吹造势,正面施压要中国放开管控,暗里也通过舆论操控,忽悠国人撞门甚至上街。而等中国真的放开了,这帮国家又第一时间对华搞入境限制——限制也就算了,还大肆串联造势,摆明了是将医学问题政治化,借机搞反华操作。

  只有这种国家,才是我们需要反制的对象。

  那为什么又只针对日韩两国出手呢?

  其实严格来说,并不光是日韩,葡萄牙的赴华旅游和就医签证也被停止了。不过葡萄牙毕竟只是小国,跟中国往来不频繁,暂停签证范围也不大——某种程度上只是象征性的敲打,所以这则消息没那么扎眼。而针对日韩方面的措施,则无疑范围要全面的多,再加上日韩与中国经济和人员往来更加频繁,所以吸引了大家的关注而已。

  而之所以对日韩反制如此高调,范围如此之广,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原因:

  首先是性质恶劣。日本是第一个对中国旅客进行入境限制的国家,而且限制措施比较严厉,还有一堆隔离、收紧航班限制等连续措施,后来又发展到挂红牌。其首相岸田对此非常积极,上蹿下跳,到处鼓动其他国家加入围堵,政治操弄太过明显。至于韩国,虽然它“下场”较晚,态度也比较扭捏犹疑,但在具体操作上实在过火——挂红黄牌、关小黑屋这种搞法,侮辱性质太明显。所以这俩货纯粹就是找抽欠收拾。

  其次,调教,或者说驯化日韩,本来就是中国接下来这个历史阶段会做的事。

  从地缘上来说,日韩跟那帮西方的美系盟国不同——它地处东北亚,是中国传统地缘影响范围。日韩亲远在大洋彼端的美,反近在咫尺的华,本就是不符合地缘规律和历史常态的,是中国20世纪极端衰落所造成的的异常状态地缘政治格局。成为中国的小跟班小弟弟,这才是日韩这俩国家在正常状态下的国际定位。

  既然是异常,那早晚就会被纠偏、被拖回正规。而这种纠偏,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其实已经不太遥远。毕竟中国的国力已经发展到这个阶段,光从东亚这一亩三分地来看,美国实际上已经不是中国的对手——换句话说,如果中美如果真的翻脸的话,中国随时可以把美国影响力从东亚抹去。之所以中国没有这么做,一方面是中方不想跟美全面对抗,抱着和平崛起的念头——也就是不想通过暴力手段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是美国虽然在东亚已经hold不住中国,但依然有整体实力上的优势,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依然是远强于中国的。依仗着这种整体层面的优势,美国对中国形成了钳制,让其即便已经具备了将美国强行驱逐出东亚的实力,但出于更大的战略考量,依然不便轻举妄动。

  但这说到底也只是值不值的问题,而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且随着双方实力的此消彼长,值不值也会逐渐的不是问题。

  而现在,我们差不多开始逼近这个不值变为值的变化节点。中美南海争端后,中国已逐渐在东南亚取得战略优势——而且这种优势地位随着越南、菲律宾这两个刺头的服软,已经基本稳固。

  那接下来,就渐渐轮到东北亚——也就是日韩了。伴随着这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美博弈日趋激化,美国实力相对衰落,驯化日韩,也开始逐渐被提上正式日程。

  当然,日韩毕竟不是菲律宾、越南这些,它们自己是有一定实力的,没那么好驯化,所以在现阶段,日韩依美反华的欲望和动能会比较强烈。

  这也是日本这次一马当先,韩国犹豫后还是决意追随的原因——这跟当年菲律宾在阿基诺三世带领下挑起南海争端差不多。

  不过既然把日韩的跳梁之举,跟阿基诺三世的南海争端做类比,那它就正好撞上了枪口——本来就到了开始要教你做人的时候,结果打瞌睡你就递枕头,那我正好恭敬不如从命。

  而且,从经济上来看,现在也到了可以开始调教日韩的时候。

  现在的日韩,经济上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

  从长远来看,全球化退潮、中美分道扬镳,全球经济体系一分为二的趋势十分明显,这对日韩这种典型的出口型经济体非常不利——它多少会面临站队的压力。最要命的是,在中美博弈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下,都开始疯狂抓实体制造——中国这边依托庞大市场和全产业链优势疯狂进行产业升级,对日韩产业优势的吞噬越来越明显;而美国那边,也开始疯狂推动中高端制造业回流——原先搁在日韩手上的中高端科技制造,美国要逼着迁回本土。

  这就让日韩很无语——它们是美系国家,经济结构也早已跟美国经济深度嵌合,所以中国人信不过它们;再加上自家还要靠产业升级吃肉长膘,所以中国必然要摆脱对它们的依赖,抢它们的饭碗。而在美国眼里,日韩又是东亚国家,把关键产业继续搁在它们手里——且不说二者接下来会不会被中国逼着反水,就算不反水,真有一天中美翻脸,中国随时也可以把它们抢走——至少是砸烂。所以美国人也不放心,必须将产业收回。

  日韩两国生产方面面临中国的产业升级和美国的政治压迫,应对明显力不从心;市场端作为外向型经济体,又深度依赖中美两大市场,摆脱谁都得吃一壶,这种情况下,二者就被夹在了中间,怎么着都憋屈——自己却又缺乏对抗的实力。

  从这个角度来说,随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入,现在的中国,已经开始进入了对日韩战略进逼阶段。不管是经济方面的争夺饭碗,还是政治军事层面的地缘政治影响力扩张,日韩继东南亚之后,已经开始被中国正式纳入经略范畴。而要收服日韩,除了政治军事上与美国博弈,同样离不开经济产业方面对日韩的反压,以及政治驯化和心理调教。逐步在政治上确立之于日韩的居高临下之势,心理上粉碎日韩长期以来之于中国的优越感——总而言之,就是要让它们慢慢学会从自己的实力和地位出发,来跟中国相处。

  这是从战略角度说的。从战术角度而言,现在也是一个非常合适的开局契机。

  政治上,通过G20等一系列接触,中美似乎已经达成了默契,双方进入了一个阶段性的战术缓和期——毕竟两国现在内部的麻烦都一大堆,现在似乎都有歇一阵子,优先解决自家问题的意思。

  经济上,虽然长期来看,中国产业升级是要吞噬日韩产业份额。但短期来看,中国市场对日韩还是很重要的。尤其是眼下,受全球经济衰退和美国加息抽血影响,日韩经济形势十分危险,很有可能被美国收割,所以现在根本经受不起跟中国关系骤然恶化的风险。甚至恰恰相反,因为中国放开后重启经济,接下来必有大的刺激措施,这正是两国蹭东风补血,以让自己渡劫的好时机。

  这种情况下,在公民入境这种小事儿方面闹闹幺蛾子,恶心恶心中国,讨好下美国主子,这搁以前不是大事。可如果中国一旦选择不依,那日韩就会很尴尬——如果它们往大了闹,美国肯定会表面支持,但为了避免跟中国正面冲突,它多半不会在经济层面扩大,更不会直接下场。而如果美国不下场的话,那光靠两国自己,肯定是闹不过中国的——结果不仅断了蹭中国经济复苏东风的路子,一旦那边民间情绪起来,现有的中国市场份额还会受影响。结果反而加剧自己的失血风险,增大自己被美国收割的可能。

  如果真出现这样的结果,那日韩就成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也正因为如此,中国才会选择对日韩出手。说白了,暂时限制中国公民入境这事儿本身并不大,如果单纯只是出于防疫担忧,中国也不会计较太多——比如俄罗斯、中亚、缅甸,中国就没有什么特别反应。恶心就恶心在于,美国联合盟友这次将限制作为打压、孤立中国的一个政治博弈点。

  一旦防疫的问题政治化,成为中美博弈的一个点,那不管是大是小,中国就都必须有所反应——否则的话对方见你怂了,就会顺着杆儿往上爬,越来越蹬鼻子上脸。本来无可无不可的吃瓜第三国们,也会见风使舵,通过跟风踩你向强者献媚。

  所以中国必须反击。不过这事毕竟不是真正的大事,中国本身也没想闹的特别大,所以反击虽然要狠,但也同样要适度。基于这种考虑,这反击目标的选择就会有讲究:美国不便直接出手——毕竟双方正面交锋,容易把事儿搞大;欧盟也只是选了个葡萄牙小尺度意思一下——毕竟欧盟本来也是被半推半就强拉下水的,而且中国对欧盟是以笼络为主,不便交恶太狠;至于台湾这些——它们拿来祭旗分量不够,起不到震慑效果。数来数去,日韩就成了出头鸟——这俩货战略上已经被中国锁定,战术上眼下又缺乏腾挪空间;俩国家名头和实力也足够,这次事儿办的又恶心不地道,不抽他们脸又抽谁?

  所以现在就把皮球踢给了日韩。日韩如果怂了,其他国家眼见如此,自然不会再听美国撺掇。如果它俩非要硬下去——那行,人员交流断了,中国在舆论方面也把情绪炒起来了。接下来你们就别想再蹭中国经济复苏的东风——在全球各国纷纷紧缩,经济危机扑面而来的大环境下,这股东风可以说是世界各国都梦寐以求的。不仅蹭不到东风,而且消费品的中国市场份额也会加速流失。

  这种损失,搁在平时可能还可以扛一扛。可在现在这个大萧条迫在眉睫,美国磨刀霍霍的当口,这独一份的救命稻草,那可是很多国家梦寐以求的。你日韩不想要,那你们就回去等着美国收割呗——反正要中国收服日韩,也需要经济反压,而经济反压要想实现,除了中国自己的产业升级吞噬,美国的收割也是重要加速器。日韩产业被中美合伙瓜分,两边都有肉吃,也不违背中国避免跟美国矛盾过度激化,和平崛起的大宗旨。

  日本人均GDP已经跌倒了3字头,韩国经济现在也如秋风中的枯叶,随时可能被雨打风吹去。如果他们还要维持那所谓的优越感,还想用以前高高在上的态度来跟中国,跟中国人打交道,那接下来就等着经济危机,等着美国的收割镰刀,来教他们怎么做人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4 13:26 , Processed in 0.14068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