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461|回复: 0

[核心摘要] 《衍射智库-东方时事解读讨论核心内容摘要》【第2022-536】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4 23:0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2月23日,星期五,2022年第536期

  【话题】如何观察当前阶段西方内部、欧美之间的“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

  【消息】12月22日,据媒体报道,法国总统马克龙呼吁欧洲减少对美国的安全依赖。他是在本周从约旦安曼举行的国际会议返回巴黎时发表上述评论的。

  【消息】12月23日,据媒体报道,俄总统普京签署总统令,禁止俄气与“不友好国家”有关公司或个人部分业务往来。

  【讨论纪要】

  ●俄罗斯进一步将“首先两件事”与“其次两件事”中的某些选择项证实摆上了台面

  1、再谈普京参与的俄罗斯国防扩大会议有两个会场,一个是普京亲自参加的莫斯科,另一个就是梅德韦杰夫前往的北京。

  2、值得注意的是,在梅氏访华期间,其向中国国家领导人带来了普京的亲笔信。从亲笔信这一细节(在第一时间恐怕只有普京与中国国家领导人知道信里写了什么)来看,俄方似乎在刻意烘托一种危机气氛,换言之,俄罗斯一边向中国靠拢,一边对西方发出强烈警告。

  3、国际形势如何危急(再加上普京访问白俄,培训“核飞行员”以及S400与伊斯坎德尔导弹系统战备值班等)可见一斑。

  4、普京签署总统令,禁止俄气与“不友好国家”有关公司或个人部分业务往来——如果这件事最终彻底落实,那么效果等同于对欧断气。这属于“其次两件事”层面的“第二件事”层面的事;有消息称,如果石油和天然气收入达到预期,俄罗斯明年将开始在货币市场上购买人民币——不排除就此俄罗斯会通过吞吐人民币来稳定卢布,与人民币汇率挂钩。而这这属于“首先两件事”层面的“第二件事”层面的事。至此,俄罗斯进一步将“首先两件事”与“其次两件事”中的某些选择项证实摆上了台面。

  5、再谈俄罗斯采用了“后发制人”战略,如果西方没有将俄罗斯逼到除了反抗别无它法的地步,俄罗斯是无意打破当前局势的。

  6、一旦正式触及“半渡”到“不可逆”,中国必然“半渡而击”,如此,西方的乌克兰政策将全面崩盘,而俄罗斯普京政权也将面临空前考验。如果这次俄罗斯继续妥协退让,那就可以给普京贴上“普京政权已死,有事烧纸”。

  ●如何观察西方内部、欧美之间的“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

  1、法国目前的态度比较微妙,一边在乌克兰问题上“拱火”,一边背后“拆台”美国。这种奇怪的情况进一步验证了此前东方时事解读有关“一旦俄美正式交锋,欧洲主要国家一定会以一副‘农民揣’的姿态,退到后面,看美国的哈哈笑”。有趣的是,法国“拆台”美国是在前往阿曼参加国际会议后进行的。更有趣的是,作为“报复”,以色列候任总理内塔尼亚胡则叫嚣对巴勒斯坦更加强硬(吞并约旦河西安地区,继续修建犹太人定居点)。

  2、显然,西方资本利益(美国资本利益代言)在借上述两件事,尤其借助复活“地中海计划”反向挤压美国国家利益,当然这其中也有欧洲国家张力的表现,比如欧洲主要国家对美国《削减通胀法案》的不满与反击。西方资本利益(美国资本利益代言)的意思很明白,越是在危机的时候,美国(国家利益)不能怂,必须上,否则就“脱袍让位”。与此同时,西方资本利益也在利用美国资本利益反向挤压欧洲国家利益,迫使其继续跟从美国对俄施压。

  3、总体而言,虽然西方内部,欧美之间的矛盾愈发尖锐,但总体上欧美仍处于高度合流的状态,其一、欧盟在中东的活动虽然带有欧洲国家张力的反抗,但总体上还是以西方整体在说话的,维护的是西方整体利益,对抗的是国际社会;其二、“地中海计划”的出台是在西方资本利益(美国资本利益代言)默许下,或在其控制下出台的;其三、在西方资本利益(美国资本利益代言)对欧洲国家利益做出一定让步(允许德国发490亿欧元的“补贴”)后,一定程度上,暂缓了西方资本利益与国家利益(尤其是欧洲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至少在当前阶段,欧洲国家利益仍在跟从美国对俄施压。

  4、显然,虽然目前西方内部,欧美之间矛盾日益尖锐,但这属于“次要矛盾”,而目前欧美仍处于“高度合流”状态则是“主要矛盾”。但需要强调的是,在达到一定条件时候,“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可以相互转化,比如:当“千万人级别”的欧洲民众走上街头的时候;当北约(美国为首)与俄罗斯正面交锋的时候;比如,在利比亚这个“撕裂点”上,美国打算踩着欧洲的头“出坑”的时候。

  ●任何对西方资本利益的反抗、国家利益张力的反弹都会成为中国“国际版统一战线”的争取对象

  1、西方资本利益多次精妙谋算,之所以多以脱稿居多,就在于西方内部矛盾极其尖锐,根源自西方资本利益的极度贪婪与自私。

  2、欧美国家信用破产首先就会极大增加他们在国际上联合反华的成本与门槛儿。这就是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兼外长对布林肯的应约电话,开篇一顿“教训”的原因所在。

  3、任何对西方资本利益的反抗,国家利益张力的反弹都会成为中国做“国际版统一战线”的争取对象。美国的朋友越来越少,自己越来越虚,任何人都敢于和美国讲条件、讨筹码,日本和韩国表现的尤为突出。在我们的评估中,一旦美国不能处理好乌克兰问题,美国解体进程将正式开启。

  【话题】美国三季度GDP年化环比大幅上修至3.2%,美国金融市场为何反而“喜事丧办”?

  【消息】12月23日,据媒体报道,美三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环比增速的终值为3.2%,高于修正值2.9%以及初值2.6%,昨晚公布的上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的回升幅度低于预期,鹰派加息预期再起。数据公布后,美股期货盘前大跌,开盘后跌幅扩大。此外,欧洲央行官员再发鹰声:50个基点加息可能成为“新常态”,担心市场低估通胀持续性。

  【讨论纪要】

  (1)目前美国处于高通胀状态下,缘何GDP增长,反而“喜事丧办”?恐怕原因就在于市场的反应——市场认为,GDP增长反而意味通胀会持续走高,从而导致加息预期大幅增加。这一情况再次验证了东方时事解读此前对于“美联储根本上不关心通胀本身如何,而关心通胀预期对利率预期的影响”的相关评估。

  (2)美国的GDP中,实体制造业占比10%左右,其余90%全是服务业,尤其是金融服务业,而金融服务业中的财会人员、报税系统的低效率导致成本居高不下,变相“创造”了GDP的虚增,类似的问题也存在美国的房地产业。换言之,美国的GDP水分很大,只要美国继续印钱,GDP就会继续增长,但这种GDP的增长其本质是一种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完全脱节下产生的虚高泡沫。

  (3)西方的GDP计算方式着眼于债务经济,很适合搞金融游戏。负债是国家的,债务远高于GDP,且最终由百姓买单,而富人发财。换句话说,即便是债务,在西方金融体系中都可以变为“资产”。

  (4)此外,美国三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环比增速的终值为3.2%于上个月美股上涨密切相关。利多出尽是利空,这也导致了在美国三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环比增速最终公布后美股的“反常”大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23:18 , Processed in 0.14069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