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125|回复: 0

[核心摘要] 《衍射智库-东方时事解读讨论核心内容摘要》【第2022-546】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4 23: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3年1月4日,星期三,第546期

  【话题】在以色列国家安全部长访问圣殿山惹多方强烈谴责之际,俄有关“任何将俄赶出中东的企图注定失败”的表态不甚恰当

  【消息】1月4日,据媒体报道,俄罗斯外交部中东调解问题特别代表弗拉基米尔·萨夫龙科夫表示,任何将俄罗斯排挤出中东并影响其与该地区国家关系的企图都注定要失败。

  【讨论纪要】

  ●某种意义上说,俄总统普京已沦为“笑话”般的存在

  1、俄罗斯武装力量军事政治总局第一副局长谢尔盖·谢夫留科夫中将称,在清理废墟之后,乌克兰军队袭击马克耶夫卡造成的俄军牺牲数量升至89人,其中包括一名副团长——针对这起后果极为严重的袭击事件,重点不在于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而在于是谁干的,死了这么多人,俄罗斯打算如何应对。

  2、在我们的评估中,这种精确定位俄军临时驻地的能力是乌军不具备的,真正的黑手显然是是美国,是北约。

  3、遗憾的是,我们仍然没有观察到俄罗斯有“向外找说法”的任何迹象,或者说,俄罗斯仍不打算去斗争。

  4、普京刚刚针对俄罗斯军队说过,要斗争,不投降。显然,这次袭击是西方针对普京在军队新年讲话的下马威。我们不仅要问,普京的新年讲话难道只是说说而已?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普京某种意义上说已经沦为一种“笑话”般的存在。

  ●俄罗斯的软弱为西方暂时稳住中东打开操作空间

  1、俄罗斯如此软弱,自然不会在中东跟上国际社会的步伐。

  2、美国瞄着俄罗斯的软弱,瞄着中国的中东政策,更瞄着俄罗斯在中东的小心思、小九九通过以色列国家安全部长公然窜访圣殿山一事公开挑衅阿拉伯国家,挑衅中国的中东政策,更调拨中俄战略互信。

  3、以色列的行为遭到中东多国的强烈谴责(此地有世界第三清真寺,阿克萨清真寺,被穆斯林称为“尊贵禁地”)。面对这一极可能引发当地局势紧张升级的行为,中国采取了果断、必要应急反应,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在国际道义原则基础上,中国及阿联酋已要求联合国安理会就近期耶路撒冷圣殿山阿克萨清真寺局势举行紧急会议。

  4、相比之下,俄罗斯似乎关心的只有自己的中东利益,且在这个过程中,不顾忌广大中东国家的感受,不顾忌国际社会与西方邪恶实力斗争之大局,仍然梦想重回所谓“中东四方小组”(美、欧、俄、联合国)。尽管到目前为止,所谓俄罗斯的中东利益(政策)已被西方吃的毛干爪净,尽管俄罗斯自身难保,但那份大国沙文主义和帝国主义的“范儿”倒是不减分毫,着实讽刺。

  5、再谈当年“炮击金门”更多是一场“政治炮击”。炮击的目标,表面在当时的中东局势,实际上炮击的是当时美苏两霸密谋的“G2模式”。而真正的要点在于:在美苏两霸当时密谋的“G2模式”中,中国的核心利益-台湾,必然会是“苏联与美国进行全球战略交易”的一部分。也所以,“炮击金门”后,美国极力避免与中国直接军事冲突又惧怕中国当时意在解放台湾,而苏联却一跳三尺高(美国认定苏联事先知道,苏联却真的事先什么都不知道)、最终形成的结果,美国对与苏联“构建G2”的诚意或能力,极端不信任。所以,炮击金门,在全球格局上,是棒打“美帝与苏修”这对“野鸳鸯”的一手。

  ●俄罗斯不断的“鼓励”(软弱与妥协)是西方敢于一次次“切香肠”对俄罗斯施加极限战略讹诈、尤其是核讹诈的“重要动力”

  之一

  1、俄罗斯可以继续等冬天,但在这个冬天中不只有寒冷,也有温度的反弹,至少这在一定程度缓解欧洲的天然气供应紧张压力,这对俄罗斯是不友好的。

  2、未来一段,除非俄罗斯在愿意重回‘中东四方机制’的问题上,有所收敛,更或者,在彻底抛弃所谓阿富汗小九九的问题上有重大积极表现,否则,国际社会对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的诸多策应手段上,恐怕会适时的、策略性地“相应低调”!显然这对俄罗斯的“中东筹码”是不利的。在我们看来,恐怕面对这样的俄罗斯,土耳其也不会配合,此前土叙会晤取得的一些进展将化为乌有。

  3、美国拒绝泽连斯基有关向乌军提供战术导弹的请求——这是典型的“左手制造问题,右手解决问题”,显然,这是美国对俄罗斯发出的新威胁。是俄罗斯“鼓励”对方酿成的最新恶果。

  4、也许冬天不会那么冷,但通胀依然高企,西方的社会维稳压力巨大,这意味西方会继续示缓东北亚,集中精力继续对俄罗斯施压。俄罗斯的被动防守对普京政权的稳定是有侵蚀作用的,而俄乌围绕扎波罗热核电站展开的对战会令普京政权的稳定雪上加霜。而俄军需要防御的重点不仅仅只有扎波罗热核电站,还有梅利托波尔。如果俄军发生战场的全线溃退,普京政权将岌岌可危。

  5、最好的防御是进攻,俄罗斯如此被动所带来的最大危险在于,这让西方展开声东击西,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围点打援,破袭战打开操作空间。

  【话题】面对通胀,美联储真正关心的是什么?

  【消息】2023首个交易日,美国债市场大涨,10年期美债收益率周二下跌近14个基点至3.745%,仅次于2001年第一个交易日20个基点的开年跌幅。

  【消息】1月3日,据媒体报道,格林斯潘表示,随着央行为遏制通胀而收紧货币政策,美国陷入衰退是“最有可能的结果”。不过,格林斯潘并不认为美联储应迅速转变紧缩政策。格林斯潘认为,美国有机会享受通胀短暂平静期,但他认为平静期太短暂,且为时已晚。格林斯潘指出,薪资增长以及就业情况仍需进一步走弱,才能使通胀的回落脱离暂时性。降息速度过快的风险是通胀率可能再次飙升,让我们又回到原点,这可能会损害美联储担保物价稳定的公信力。因此,格林斯潘预期,美联储不会太早放松政策,除非他们认为这样做是绝对必要的,例如为了防止金融市场失灵。

  【讨论纪要】

  (1)黄金涨,美元涨,但欧元、日元跌了。

  (2)日本央行称将继续宽松,意味这段时间日元可以贬值了,尽管黄金在涨,美国却仍能得到支撑。所以日元之前的强势就是与欧、美央行商量好的,是西方默认的。

  (3)只要中国没有实质性出手,西方还是可以金融维稳的。

  (4)降息速度过快的风险是通胀率可能再次飙升,让我们又回到原点,这可能会损害美联储担保物价稳定的公信力——美联储加息的一个主要原因是通过遏制通胀(其不关心通胀本身)捍卫美联储存在必要性,或者说捍卫美联储的“公信力”。

  (5)格林斯潘预期,美联储不会太早放松政策,除非他们认为这样做是绝对必要的,例如为了防止金融市场失灵——不到万不得已,比如,临近金融危机爆发,它们不会修改“西方传统金融教科书”的。

  (6)金融市场是华尔街吃饭的“家伙事儿”,那是它们真正的“心头肉”,金融市场局面失控决不可接受。

  【话题】2023年首个交易日格林斯潘的一番警告与我们此前观点如出一辙、如果美国1.4万亿美元垃圾债市场暴雷,国内投资者要警惕

  【消息】12月14日,据媒体援引华尔街银行和评级机构的观点称,在美联储加息效应下,美国规模高达1.4万亿美元的高风险企业贷款违约率将在未来两年里激增,从目前相对较低的1.6%水平增加一倍,一些较为悲观的预测甚至认为,明年违约率或达5%-10%。

  【讨论纪要】

  (1)在企业贷款违约率或激增的担忧下,分析机构预计,美国垃圾贷款的最大买家将在2023年缩减对这个1.4万亿美元市场的敞口。(2)作为拥有美国大约三分之二的低评级企业贷款的贷款抵押债券工具——CLO,由于信用评级下调,买家们可能被迫减少敞口,这可能会扰乱市场,加大企业获得融资的难度。

  (1)CLO的本质就是垃圾债,在我们讨论中,这就是海外金融机构极力向国内私人投资者、投资机构兜售的所谓“优质投资项目”。

  (2)主权担保、法人签合同、稳定现金流、高回报等所谓“优质投资项目”的特点,具有极大欺骗性,亏钱的时候,行情不好的时候,空壳公司的本来面目立刻会暴露无遗。

  (3)1.4万亿美元恐怕就是某种杠杆贷款,而这种复杂的杠杆贷款又被打包在伯南克都看不懂的“资产包”中,赚钱的时候你好我好大家好,赔钱了恐怕人都找不到,责任最终由社会承担。曾几何时,我国某人、谋股上市被紧急叫停,其搞的就是这些空手套白狼的东西,赚钱是它们自己的,赔钱了责任推给国家银行,推给百姓。

  (4)西方的“水淹南方”已经无法按原计划进行了,中国也可“落水捞人”。资本本无好坏,但看掌握在谁的手上,西方用其胡作非为,中国则让金融支持实体生产。

  【话题】东方点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023年1号文强调原则上第一时间中药干预

  【消息】1月2日,据媒体报道,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2023年1号文件《关于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医疗救治中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通知》,专门强调应用中医药早期干预、中西医结合加强重症医疗救治,指导全国各地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和作用,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医药救治工作。

  【讨论纪要】

  (1)国家决定,中医挂帅,并将解决疫情问题的重任再次压在中医药上,强调,各医疗机构接诊新冠感染症状人群时,要把第一时间用上中药作为临床救治的原则之一,力争第一时间进行中医药干预。

  (2)这意味着国家开始着手理顺西医与中医的关系(非指中西医合治),有“拨乱反正”的意味(类似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的“遵义会议”)在其中。中国医疗体系腐败问题不是一天形成的,解决需要过程,更需要时间。

  (3)西方借中国优化疫情政策围堵中国,除去政治因素外,更担心中国本土变异毒株对白人人种(尤其是盎格鲁-撒克逊人种)造成新的威胁。所以,谁怕谁知道!这是西方国家通过操纵联合国世卫组织向中国索要疫情数据的原因之一。中国对此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回击(外交部有回应)。目前不是中国在封锁国门,而是西方在封锁国门。

  (4)有中医药作为“压舱石”,加上中国强大的制造能力(医疗用品,疫苗,药品等),我们有信心最终战胜疫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23:25 , Processed in 0.10943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