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31|回复: 0

姚尧:诗词日赏:2023年2月17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2-17 23:2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风 其十四

  唐·李白

  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台。

  剧辛方赵至,邹衍复齐来。

  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

  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

  方知黄鹄举,千里独徘徊。

  美好的一天,从欣赏一首诗词开始。大家好,我是姚尧。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李白的《古风 其十四·燕昭延郭隗》。

  古风,本义是古代风尚,古人风度。以古风作为诗体名,即古诗、古体诗,就是从李白开始的。到了中唐的时候,古风已经成为与古体诗同义的诗体名。李白一生创作的古风很多,且非一时一地所作,有些在流传中失落了,后世将其整编成《古风五十九首》。今天我们要欣赏的就是其中的第十四首。

  前四句“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台。剧辛方赵至,邹衍复齐来。”这里用的是战国时期燕昭王的典故。我们看《史记·燕召公世家》中的记载:

  燕昭王于破燕之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谓郭隗曰:“齐因孤之国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诚得贤士以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先生视可者,得身事之。”郭隗曰:“王必欲致士,先从隗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于是昭王为隗改筑宫而师事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趋燕。燕王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

  ——《史记·燕召公世家》

  翻译成白话的意思是:

  燕昭王是在燕国被齐军攻破后即位的,他以谦卑的姿态和丰厚的薪酬招揽贤士。燕昭王对郭隗道:“齐国趁我们国家内乱之际攻破燕国,我也深知燕国国土狭小,力量有限,难以报仇雪恨。然而,若真能得到贤士共同治理燕国,以洗刷先王的耻辱,这才是我的心愿啊!先生如果发现合适的贤士,我愿意亲自侍奉他!”郭隗道:“大王现在如果真想要招揽贤士,就请先从我郭隗开始吧!那些比我贤能的人,都会从千里之外赶来投奔的。”于是,燕昭王为郭隗改建宫室,并拜其为师。于是,乐毅自魏国而来,邹衍自赵国而来,剧辛自赵国而来,天下贤士都争相投奔燕国。燕昭王哀悼死难的将士,抚恤他们的家属,与百姓同甘共苦。

  关于燕昭王为招揽贤士而师事郭隗一事,我在《通鉴一》的“禅让之辩”一章曾有详细讨论,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前去翻看。另外,“遂筑黄金台”一句中的“黄金”之名,在先秦典籍和《史记·燕召公世家》中都是没有提及的。东汉末年,孔融给曹操写了一封信,叫《论盛孝章书》,推荐自己的好友盛宪(字孝章),信中有这样几句:“昭王筑台,以尊郭隗,隗虽小才,而逢大遇,竟能发明主之至心,故乐毅自魏往,剧辛自赵往,邹衍自齐往。”这时候依然只是说到筑台,而没有“黄金”之名。南朝宋的诗人鲍照在《代放歌行》中有这样两句“岂伊白璧赐,将起黄金台。”这应该是现有文献中最早提及“黄金台”一词的。鲍照的这首《代放歌行》收录在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所编写的《昭明文选》里,而唐高宗时期的学者李善在为《昭明文选》作注时写道:“王隐《晋书》曰:‘段匹磾讨石勒,进屯故安县故燕太子丹金台。’《上谷郡图经》曰:‘黄金台,易水东南十八里,燕昭王置千金于台上,以延天下之士。’二说既异,故具引之。”其中王隐是东晋时期的人,而《上谷郡图经》是隋朝的书。

  总而言之,在战国及秦汉时期的文献中,我们没有看到“黄金台”一词。直到南朝以后,才在诗文中看到“黄金台”一词,且这个黄金台未必就是当年燕昭王为郭隗所筑之台。到了隋朝,已经有文献明确记载燕昭王所筑之台名叫“黄金台”,且解释其之所以名叫“黄金台”的原因,是燕昭王置千金于台上。有唐以来,开始出现大量诗文吟咏所谓“燕昭王筑黄金台”。因此,在我看来,当初燕昭王就是筑了个普通的台,只是隋唐以来的文人一厢情愿地相信燕昭王曾置千金于台上以招揽天下贤士,故而取名为“黄金台”。

  五六句“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青云士,本义是指德高望重之人,这里是指位高权重之人。“青云士”的典故出自《史记·伯夷列传》:“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意思是说,一个生活在民间乡里的人,想要砥砺德行而建立名望,如果不依附于德高望重的人,不靠他们的提携和宣传,又怎么可能将名声流传于后世呢?李白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我希望能够依附于位高权重之人,以便能够建功立业,可惜那些位高权重之人却将我视作尘埃一样抛弃。

  七八句“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这两句承接上文,既然我被青云之士弃如尘埃,那有没有可能是我自己的问题呀?会不会是因为我德行不彰,才疏学浅,才入不了那些青云之士的法眼呢?答案是否定的,问题不出在我自己身上,而是出自那些青云之士身上。他们不像燕昭王一样,置千金而招揽贤士,他们宁可将珠玉用来买歌舞欢笑,却用糟糠来养贤士人才。

  九十句“方知黄鹄举,千里独徘徊。”黄鹄,就是黄鹤,这里用的是春秋末年田饶的故事。《韩诗外传》记:“田饶事鲁哀公而不见察,田饶谓哀公曰:‘臣将去君,黄鹄举矣。’……‘夫黄鹄一举千里,……臣将去君,黄鹄举矣。’”大意是说,田饶事奉鲁哀公而得不到重用,就对鲁哀公说自己要像黄鹄一样远走高飞,一去千里。李白这两句诗的意思就是说,在被所谓青云之士弃如尘埃之后,在见识了他们“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的嘴脸之后,我这才明白,为什么黄鹄会一举千里,独自徘徊的道理了。

  好,今天的诗词欣赏就讲到这里,喜欢的读者请帮忙点赞、转发和评论。谢谢大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10 20:44 , Processed in 0.10931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