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73|回复: 0

牲产队:重新认识乌军战神:西尔斯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3-11 20:5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许多俄军高级将领大家都已经比较熟悉了,如建筑承包商出身的国防部长绍伊古,餐饮集团老板出身的瓦格纳创始人普里戈津,建制派军人出身的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还有倒卖军火入狱被叶利钦捞出来的俄空天军总司令苏洛维金以及地方军阀车臣总统卡德罗夫上将等。

  在这些俄军高级将领中,真正的职业军人只有两个,一个是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另一个是空天军上将苏洛维金。国防部长绍伊古是部队文职,专业性要求不高,就像乌克兰国防部长列兹尼科夫,主要任务是拉军援,保证后勤武器供应,不直接参与军队指挥。

  左:苏洛维金  右:格拉西莫夫

  瓦格纳老板普里戈津也一样,主要任务是找俄国防部要武器,要装备,搞宣传,全盘统筹瓦格纳,瓦格纳真正的战前指挥官是乌特金。

  而关于乌军方面的高级将领,许多中国网友并不熟悉。此前队长曾给大家写过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扎卢日内,外号“扎胖”。今天,队长跟大家介绍一下另一名乌军战神:乌克兰陆军总参谋长西尔斯基。

  西尔斯基和扎卢日内并称为乌克兰两大战神。其中,西尔斯基是扎卢日内的老领导。2019年,在西尔斯基的推荐下,年45岁的扎卢日内被泽连斯基任命为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成为乌军中的一号实权将领,登顶了乌军最高职位。2020年,西尔斯基也被调任为乌克兰陆军总司令,授上将军衔。至此,扎卢日内和西尔斯基就成为乌克兰军队中仅有的两名上将。

  左:西尔斯基  右:扎卢日内

  扎卢日内和西尔斯基的分工非常明确,即,扎卢日内负责战略,西尔斯基负责战术。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西尔斯基就成为了乌军中二号灵魂人物,仅次于扎卢日内。

  从职业素养上来看,西尔斯基是一名铁血军人。他浑身都是胆,不怕死,眼里只有胜利,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在队长看来,西尔斯基高度类似于大明王朝时,指挥北京保卫战的于谦。

  和于谦相比,西尔斯基只是输在了文采上,写不出“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取清白在人间”。

  2022年2月24日爆发的基辅保卫战跟1449年爆发的北京保卫战高度类似。二者都是面临北方力量的围城,二者在排兵布阵上,也高度类似。当时,于谦指挥北京保卫战时,没有选择龟缩于城内,而是把大军开出城门之外,直接正面硬刚瓦剌骑兵。

  这样做的好处有两个,一是,可以避免残酷的巷战伤及北京市民。二是,鼓舞士气,彰显抗战的决心。因为当大军开出去后,城内守军就空虚了。如果在城外战败,一旦破城,城内的军人家属都无法避免生灵涂炭。要保护家人,就只能死战,打退瓦剌。

  同时,于谦号召各地方军星夜赶往北京勤王,夹击瓦剌。最终,明军战胜了瓦剌骑兵,于谦一战青史留名。

  西尔斯基在部署基辅保卫战时,采取了一模一样的战法。

  当时驻守在基辅的乌军总人数不到1万人,分别是第72机械化旅,第101保卫旅、第4快速反应旅和第112国土防卫旅,而俄军集结了12个旅,总计3万兵力,合围基辅。

  西尔斯基把驻守在基辅的部队拆散,分成小股部队,拿着大量的便携式反坦克火箭筒和便携式防空导弹,部署在基辅城外的郊区。在俄军大部队开进的路上,铺设地雷,层层阻击,减缓俄军的推进速度。

  在基辅市内,只留了少数精锐部队,部署在重要的主干道和桥梁附近。这样做的好处是,乌军高度分散,远离居民聚居区,俄军无法对乌军实施密集打击,可避免基辅市民在俄乌交战中,发生额外的伤亡。

  本质上就是最大限度地实施军民分离,让部队在远离市民的地方去作战,其中,重点防御安东诺夫机场。机场一般都建在郊区,这里的战斗也远离市区。

  在西尔斯基的部署下,乌军第72机械化旅对安东诺夫机场实施严密布防,首批300名俄空降兵没能占领跑道,距离安东诺夫机场仅20分钟航程的18架满载俄军士兵的伊尔-76运输机被迫返航。

  最终,西尔斯基打赢了基辅保卫战,300名俄军空降兵被全歼。

  基辅保卫战可以说是一次教科书级别的首都保卫战。它既阻止了俄军入城,又避免了巷战对基辅市民的伤害,直到俄军从基辅撤军,整个基辅市都是完好无损的。

  当俄军从基辅撤退时,西尔斯基又派遣一支奇兵,反包围了负责殿后的俄第35集团军,重创俄第35集团军。基辅保卫战虽然不够惊艳,不够惨烈,不够曲折,没有电影艺术的视觉冲击感,但在队长看来,基辅保卫战所取得的“平庸的成功”,对基辅做到了最大的保护。

  这时候,北约还没有大规模介入,是乌克兰最危险的时候,但西尔斯基顶住了压力,守住了乌克兰的首都。

  大家可能想不到,这个在基辅重创俄军的乌军战神,其实是一个俄族人。西尔斯基在22岁时毕业于莫斯科高等军事指挥学校,1990年参加苏联红军,1991年苏联就倒了,西尔斯基没有选择回俄罗斯,而是加入了乌克兰陆军。

  也就是说,在西尔斯基的学习生涯中,他所学习的都是苏联军事体系。他继承了苏联红军的精神,特别擅长打防守反击,穿插迂回战术。全世界把穿插战术玩得炉火纯青的国家只有苏联、德国、美国、英国和中国。

  而西尔斯基把这种卓越的防守反击,穿插迂回的红军战术带到了乌克兰。基辅保卫战就是典型的防守反击战,把部队拆成小分队,穿插迂回到俄军身后,打了就跑,层层阻截,迟滞俄军的推进速度。当俄军撤退时,乌军又追上来,断俄军的后,实施切香肠式的反包围,让俄军尝到了乌克兰战场上的第一场大败。

  而后,西尔斯基又亲自指挥了哈尔科夫反击战,解放红利曼两场战役。其中,哈尔科夫反击战也是经典的穿插迂回战术。乌军正面佯攻,再通过夜间行军,分成多股部队从森林地带绕至俄军身后,形成对俄军包围的假象,炸毁俄军撤退的桥梁和铁路,驻守库皮扬斯克和伊久姆的俄军根本没有抵抗,就直接被吓跑了。

  其实,以当时乌军的实力是绝对不可能顷刻间拿下伊久姆的。要知道,在伊久姆有1万多名俄军,而库皮扬斯克又是俄军的重大武器中转站。只要俄军守住库皮扬斯克和伊久姆,相互掩护,乌军是很难攻破的。

  但这种穿插迂回战术把俄军各个部队之间的联系给切断了,公路、桥梁都炸毁了,俄军各部队难以统一协同,就作鸟兽散了,心理上率先溃败了。

  这些都是曾经的苏联红军的传统强势技能,却被西尔斯基指挥着乌军发扬光大,而俄军继承的钢铁洪流战术,反而推不动,严重地依赖于瓦格纳尖刀。

  而今,巴赫姆特危在旦夕,乌军随时都可能丢掉巴赫姆特。但西尔斯基却不顾个人安危,作为乌克兰陆军总司令,竟然在一周内,两次亲临巴赫姆特前线。作为一个军人,西尔斯基真的浑身都是胆,颇具苏联红军政委的风范。

  西尔斯基年龄并不大,今年57岁,而俄罗斯陆军总司令萨留科夫已经67岁了,绍伊古67岁,格拉西莫夫也67岁,只有苏洛维金比较年轻,56岁。

  在乌克兰这边的高级将领都非常年轻,57岁的西尔斯基已经是一名老将了,而乌军总司令扎卢日内才49岁,乌军情报局局长布达诺夫37岁,乌军副总参谋长谢尔盖·纳耶夫53岁。至于泽连斯基政府核心成员就更年轻了,只有国防部长列兹尼科夫53岁,其他人全部都是50岁以下,泽连斯基也只有44岁。

  这是一群年轻人与一群老年人之间的较量。

  有趣的是,乌军副总参谋长谢尔盖·纳耶夫曾就读于俄罗斯加里宁格勒苏沃洛夫军事学校,在莫斯科诸兵种高等指挥学院进修毕业。他是乌东战场上的最高一线指挥官,在巴赫姆特率领乌军抵挡俄军,打满了一年,上周被泽连斯基撤职换下,估计另有调任。

  总体来说,乌军高级将领对俄军的战略战术理论体系非常熟悉。唯一的差别就在于,乌军学习了北约式的信息化作战,而俄军仍旧停留在苏联时期的机械化作战。

  然后我们看到的就是,乌军的战术指挥更富有艺术性,更加灵活多变,而俄军的战术指挥都是结硬寨,打呆仗,赢得艰苦,输的敞亮。

  合围巴赫姆特的好处是,倒逼乌军跟俄军打阵地战,用国力来压垮乌克兰,就像王翦灭楚,结硬寨,打呆仗,拼消耗,把楚国耗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2 12:12 , Processed in 0.17198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