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580|回复: 0

顾子明:金融危机背后的大交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3-17 20:27: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

  继硅谷银行暴雷,被美国政府伸手救助之后,雷暴蔓延至了欧洲,瑞信银行暴雷,又被瑞士政府从鬼门关救了过来。

  接下来,这种银行的雷爆,还会向所有的新兴国家传递。

  区别,就在于一部分的新兴国家,他们的央行无法像美联储或者瑞士央行那样,自己印制货币,来挽救坏账不断的银行,他们国内也缺乏一个强大的商业银行,能通过重组将问题银行托底。

  面对无解的局面,一些新兴国家将不得不屈辱的出让国有资产,向拥有铸币权的列强们借钱。

  二

  字节跳动的Tik Tok与OPEN AI的ChatGPT4.0的横空出世,点亮了人类未来下一个60年康波周期的文化树与科技树。

  新的科技与模式出现,让旧时代的垄断集团进入估值的长期下行通道,也让盘子最大的美国与欧盟受伤最重。

  08年的苹果,让拥有无数专利屏障的巨擘诺基亚、摩托罗拉,只剩下了专利价值,08年的特斯拉,让通用汽车宣布破产,让横行了近一个世纪的福特,打包出让了路虎、捷豹、马自达和沃尔沃。

  面对生产力变革带来的资产重估,即是危机,也是机遇,如中国和印度,一些新兴国家也可以趁机低价接盘曾经可望不可即的“女神”。

  三

  科技创新跟创新药一样,都是一个概率的问题。

  站在全球的角度,各家科技企业不过是在地球“内部赛马”,赛赢了的那几个团队,赢者通吃。

  硅银和瑞信,除了技术性的长段错配,根本性的原因,是他们为过去几年大量互联网科技领域提供了大量的金融服务。

  随着Tik Tok与ChatGPT已经将新赛道被闯了出来,过去十年很多看似牛逼轰轰的科技企业,不过就是08年的“诺基亚、摩托罗拉、福特、通用汽车”。

  而硅银和瑞信,虽然做的是低风险的银行业务,但是由于科技领域的投资过重,导致实质做的更像是高风险的投行业务。

  很遗憾,他们提供服务的公司,只要赌错了赛道,很多都要面临转让和重新估值。

  四

  每一轮生产力大变革,总会伴随着金融危机,而每一轮的金融危机,又会推动发达国家与新兴国家的一轮交换和交易。

  新兴国家需要发达国家印钞的资金支持,也需要发达国家转移产业链来提升生产力,以渡过产业升级与金融危机的渡劫关键期。

  发达国家要为新的生产力,强行打开新兴国家的市场倾销,也需要将旧的生产力在贬值之前出手,以一个较好的价格卖给老实人。

  为了市场与价格,两者要相互斗争,为了面对冲击,两者也要同舟共济,至于谁更强势,价格有谁做主,取决于各自的耐力,以及双方的实力与地位。

  这一轮,是美国被通胀与加息搞得崩溃,银行率先破产,便不得不低下他高贵的脖子。

  所以,从西海岸的好莱坞到东海岸的纽约警方,这些民主党的根据地,这段时间都在疯狂的向最具交易潜力的中国释放善意,希望能够尽快开启谈判和交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19 22:43 , Processed in 0.20333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