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927|回复: 0

[核心摘要] 衍射+东方讨论核心摘要,3月22日【第2023-607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4-1 17: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3年3月22日,星期三,2023年第607期

  【话题】我们对中、俄发表联合声明,就乌克兰问题和平解决发出的呼吁表示欢迎

  【消息】3月21日下午,中俄两国领导人共同签署并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关于乌克兰问题,双方认为,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必须得到遵守,国际法必须得到尊重。俄方积极评价中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客观公正立场。双方反对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为谋求军事、政治和其他优势而损害别国的合理安全利益。俄方重申致力于尽快重启和谈,中方对此表示赞赏。俄方欢迎中方愿为通过政治外交途径解决乌克兰危机发挥积极作用,欢迎《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中阐述的建设性主张。双方指出,解决乌克兰危机必须尊重各国合理安全关切并防止形成阵营对抗,拱火浇油。双方强调,负责任的对话是稳步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为此,国际社会应支持相关建设性努力。双方呼吁停止一切促使局势紧张、战事延宕的举动,避免危机进一步恶化甚至失控。双方反对任何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单边制裁。

  【讨论纪要】

  ●关于中国军工(军用、民用航空技术)发展的一些补充内容

  1、中国在引进“苏27”后,用了足足7年,完全将其吃透,这与俄方的评估相吻合,显然,在“基本功”的层面,来不得半点偷懒。

  2、从当时的情况看,俄罗斯是不愿卖给中国“苏27”的,尽管俄罗斯当时经济极度困难,但防备中国之心毫不放松。

  3、中国军工(军用、民用航空技术)发力的过程,伴随着对“苏27”的完全吃透和之后的举一反三。这才有了后来的“歼16”、“歼20”等世界先进重型机。

  ●我们对中、俄发表联合声明,就乌克兰问题和平解决发出的呼吁表示欢迎

  1、这次中俄国家领导人会晤虽然没有对中俄关系产生太大、本质性的影响,但仍可以称为一次成功的会晤。

  2、原因就在于,俄方还是与中国一起就乌克兰问题发出和平呼吁,这就足够了。巴西总统评论称只有美国不需要和平,显然,这就是中俄元首成功会晤所产生的直接结果之一。

  3、美国以邻为壑,穷兵黩武,引起全世界的反对。即便对其盟友,如欧洲,也是痛下杀手,三大评级(穆迪、标普、惠誉)齐声调低瑞银,而更出现了黄金与美元齐跌的奇异景象。

  ●既然西方上了“马陵道”,距离刻有“西方世界霸权、尤其是金融霸权死于此地”的某棵树还远吗?

  1、西方邪恶势力继续在核讹诈的问题上继续向前推进——英国宣布向乌克兰提供贫铀弹药。对此,俄罗斯立刻进行断然反击。

  2、既然西方邪恶势力倒行逆施,那么中俄为中心的国际社会,有必要继续在“反霸、反帝”的基础上,继续大力推动“反战、反饥饿”。

  3、西方既然上了“马陵道”,那么就需要在某个地方,刮开树皮写上“西方世界霸权、尤其是金融霸权”死于此地,只待举火为号!

  ●由国际社会主导的“乌克兰和平进程”与“中东和平进程”,同样可以交替掩护、互相推动

  1、在这种氛围下,以色列再度炒作巴以问题,或有制造话题之意,希望指望有人主持调解此事。

  2、在包括中东国家在内的世界看来,只有中国有能力,有决心,有资格促成伊朗与沙特的和解。而且这里更有中华文化的巨大魅力,尽管伊朗和沙特有可能看不懂“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但美国总统拜登骂他们“贱民”他们是听的懂的。历史上西方有野蛮的十字军东征,今天又以色列血淋淋的现实,唯有与中国存在美好历史回忆。

  3、在中俄公开联合呼吁乌克兰问题和平处理后,西方是否还有胆量反对中东问题的和平处理?既然西方有“两个进程”相辅相成(“西方微调中东战略”之“关键性推进”与“西方资本复杂转进”的“重要性推进”),互相推动,互相掩护,国际社会也可以!如果西方防乌克兰问题,那么国际社会就推动中东和解进程;如果西方防中东问题,必然得罪包括四大地方王在内的广大中东国家,政治大损,进而削弱其应对乌克兰问题的能力。且在中东问题上,处理不好更会加速欧、美、日三边撕裂。从乌克兰问题反推到中东,这又是大道阳谋,西方不破不行,破无可破,更何况西方后院失火,金融不稳。

  ●中国或可在不断推动世界和平、多极化、大民主的过程中,逐渐化解俄罗斯提防中国的戒备之心

  1、在多极化的问题上,在大民主的问题上,在联合国改革的问题上,金砖组织扩展或是一个很好的出路,各大洲推选能够代表自己的国家或组织,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按少数服从多数原则进行决策。结果不重要,过程最重要,这是中国推动和平,多极化,大民主的着力点。也许这也可以最终化解俄罗斯提防中国的戒备之心。

  2、世界和平,多极化,大民主符合中国长远国家利益。谁反对,就是世界公敌。就是要逼西方邪恶势力跳出来,自己孤立自己,这是国际版群众路线的最精髓。

  3、既然包括美国内在的方方面面都要找中国,那就要听中国的话,否则出门左转。

  ●如果从在全球战略层面之“越战”角度去观察,美国(西方)恐难“重新做人”

  1、今天的乌克兰已成为世界层面的“越战”,当年有尼克松访华,中国当年也允许其“重新做人”,但今天恐怕不可能了,国际社会不会,美帝也不会——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2、西方能否不猝死,实际上是西方自己的事情,维持和中国目前的关系(中国目前尚未对西方正式出手),防止俄罗斯痛下决心(俄罗斯下决心中国也就下决心了)。从人民币将可直接买港股港股人民币计价落地在即来看,中国也在准备西方的狗急跳。西方或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死路,所以,西方邪恶势力极可能孤注一掷,哪怕是“前一秒孤注一掷,后一秒认怂”。西方的出路只有老实改造,改造基因,改造思想,争取早日“特赦”,这就是中东全面破局。

  3、目前对俄罗斯来说,不仅是不能摇摆,而是必须尽快下定决心与西方决裂,与中国实质性联手才能根本上规避可能的巨大风险。我们对俄罗斯目前正在考虑实质性放弃阿富汗政策“小九九”(俄罗斯同意和第三方贸易中更多使用人民币结算)表示欢迎。

  4、蒙古总理奥云额尔登表示,两国都是大国,有责任成为全球领袖。“我确信,尽管美国和中国有不同的政策,但它们都有平等的机会应对和解决全球挑战。”谈到对华关系时,奥云额尔登表示中国是蒙古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在未来,我们将与中国保持良好的关系,我们将增强双方的贸易和经济伙伴关系,中国政府不干涉我们的内政,尊重蒙古国人民选择的发展道路和政体”——蒙古虽然发声,比之以前有所不同,对此,我们表示赞赏,但由于俄罗斯尚未最终敲定对华政策,所以蒙古也未正式敲定,仍在强调“中美如何如何”,这一点我们要有所注意。

  【话题】耶伦安慰兜底美国银行业、小摩警告“商业地产或是下一个”,欧美金融监管者早已习惯谎话连篇

  【消息】3月20日,据媒体报道,瑞信分析师指出,中小银行业危机可能会传导至商业地产,特别是办公室地产。

  【消息】3月21日,据媒体报道,美财长耶伦发表讲话称,之前的干预不是帮助特定银行,干预对保护更广泛的美国银行体系是必要的,如果规模较小的银行面临风险,美国政府可能会再次采取类似近期大刀阔斧的行动来保护银行储户。需要确保美联储能够为银行提供所需的流动性。公众应该对美国的银行体系有信心。美国银行体系仍稳健。

  【讨论纪要】

  (1)瑞信分析师关于中小银行业危机可能会传导至商业地产特别是办公室地产的说法,在某种意义上说,或者就事论事的说,可以称为真实,但真正意义上的“下一个雷”远比商业地产更可怕,那就是规模更大、甚至已经无人知道确切究竟规模有多大的金融衍生品交易。在这个问题上,分析师和耶伦都撒了谎。

  (2)已被收购的瑞信和倒闭的硅谷银行都有巨量金融衍生品交易存在,这还要拜特朗普当政伊始就全面放开金融监管机制所赐。美联储加息最终导致国债收益率系统性倒挂,以至于为此类交易承担相关保险业务的金融机构,如:瑞信等,最终折戟沉沙。换言之,瑞信暴雷虽然是“被西方安排主动暴雷”,但从瑞信自身看,一点也不冤枉。

  (3)5000亿美元资产30亿美元贱卖,有多少富人的钱来不及转出?这个世界上还有比之更疯狂的事情吗?这其中有多少见不得人的勾当?所以,耶伦急忙忙跳出来大声疾呼,大家不要慌,这不过是暂时性的流动性危机。

  (4)三大评级机构开始降低瑞银的信用等级的时候,想到了历史上法国国王屠灭圣殿骑士团的一幕,那些在瑞信、瑞银的黑白两道人士自然是害怕的很。而在英国将贫铀武器送到乌克兰的背后,欧元恐怕更会跌跌不休。

  【话题】关键时刻,在欧洲“去欧元、用美元”也是可以的

  【消息】3月21日,有媒体报道,过去的24小时,AT1债券被大批抛售,其成本在一夜之间基本翻了一番。这给用AT1债券作为关键资本缓冲的欧洲银行制造了问题。因为AT1债券是通常比股票成本更低的银行提振财力来源。

  【讨论纪要】

  (1)“AT1债券被大批抛售,其成本在一夜之间基本翻了一番”,在客观效果上等于一天内多次加息,这意味欧元体系内的相关银行想要融资,成本会非常之高,欧洲央行只能无限量款。

  (2)这一切,归根结底就是美联储加息导致系统性利率倒挂引发的血案。在“能够暂时捂住问题的办法只有印钱”的问题上,瑞士央行当然首当其冲,其后是欧洲央行,最后才是美联储“合情合理”的印钱。在我们看来,关键时刻,在欧洲“去欧元、用美元”也是可以的!

  (3)所以,某种意义上说,三大评级机构开始降低瑞银的信用等级就是逼欧洲央行表态!而在这之后,是逼着欧洲和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打到底(如果欧洲金融真的彻底垮了,美国金融也不能独活)。世界范围内,“全球经济满地鸡毛”局面将继续向更深滑去,硅谷、瑞信暴雷的影响比次贷危机要深刻的多。一旦欧美开始公开、无限量印钱,距离回光返照的“红巨星效应”不远了。

  (4)这种金融衍生品交易一环扣一环,甚至“N环扣N环”,且这种牵一发动全身的效应还是随时发生变化的动态存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14:00 , Processed in 0.10946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