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835|回复: 0

[核心摘要] 衍射+东方讨论核心摘要,4月3日【第2023-617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4-12 07:5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3年4月3日,星期一,2023年第617期

  【话题】对于日本可能遭遇“三家分晋”与“金融断尾”之局面的具象化描述

  【据媒体报道】4月2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来华访问的日本外相林芳正。

  【讨论纪要】

  ●目前中日关系并不正常

  当前中日关系并不正常,所以*******没有接见林芳正。这次林芳正访华显然是口服,心不服。

  ●耶伦新提案要求提高美国国债到51万亿,足见美国金融维稳需求之迫切

  瑞银称今年美国中小私人企业破产数量远超疫情时峰值,这意味硅谷银行暴雷只是暂时按住,而目前美国的金融政策还未确定,而更有消息称,耶伦新提案要求提高美国国债到51万亿。面对OPEC+的联手减产,美国通胀到顶无望,这恐怕是耶伦急切宣布提高美国国债的主要原因,足见其急切心情。

  ●包括欧、日在内的方方面面都已看清,美国就是一“落井下石”的主儿

  中日危机管控热线的建立,意味着一旦台海开战日本会马上开溜。而没有日本的实质性配合,美国恐怕连在台海局势中实质性干扰中国收台都做不到,“西太安全框架”更是岌岌可危。包括欧、日在内的方方面面都已看清,美国就是一“落井下石”的主儿,只有与中国缓和关系,经济才有活路。

  ●美国对于欧、日的控制能力大幅下降

  美国拿蔡英文窜美威胁中国,结果却自取其辱。在第一次“民主峰会”时,美国将台湾从中国地图中抹掉,而第二次“民主峰会”期间,不但麦卡锡不见蔡英文,而且还发了一个涵盖台湾的中国地图(本质还是左右制造问题,右手解决问题,中国当然不吃这一套),丑象毕露。显然,美国对欧、日的控制能力已经大打折扣,而一旦真的蔡英文窜美“有来无回”,日、韩如何反应,林芳正就是样例。于是,美国只能看欧、日政要相继访华而毫无办法。中国可以与欧洲谈,可以与日方谈,但就是不与美方谈,某种意义上说,对于中国来说,有没有美国无所谓。而在林芳正访华的问题上,真的可以与1972田中角荣访华并抢在美国之前与中国建交作对比。有趣的是,与1972年基辛格“国骂”日本类似,近日,百岁的基辛格再度表示,一旦三战爆发,日本第一个攻击的目标就是美国。

  ●全球经济更深度滑向“满地鸡毛”,加剧欧美日三方在汽车行业的竞争

  碳中和、碳达峰的概念首先就是欧洲人提出来的,但鉴于目前欧洲经济不振、金融动荡、社会不稳、战争持续,欧洲开始在碳中和、碳达峰的问题上出尔反尔,德国更是以使用“碳中和燃料”为由,宣布2035年后可以进行新车登记。可以想象的是,全球经济更深度滑向“满地鸡毛”,必然加剧欧、美、日三方在汽车行业的竞争、甚至撕裂。对于中国来说,目前中美虽在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铲压发展方面仍处于合作状态,但我们不排除中、欧、美三家会在继续维持传统燃油车方面联合对抗中国(在传统汽车产业发展问题上,中国教训深刻)。所以,中国在新能源车、在智能车产业方向发展无论如何要拔得头筹。

  ●对于日本可能遭遇“三家分晋”与“金融断尾”之局面的具象化描述

  硅谷银行倒闭与瑞信暴雷所导致欧美金融动荡,在欧美于“踩欧元、挺美元”的问题开始角力的情况下,尤其在双方各不相让、僵持不下的情况下,日本央行就可能成为继瑞信暴雷后最可能倒下的一方。如果未来西方被迫放弃金融霸权,在政治上接受中东全面破局,对日本而言,最为凶险的“三家分晋”与“金融断尾”极可能就此上演。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三家分晋”并不是中、西、俄三方瓜分日本的领土,而是肢解日本的经济结构,而日本将失去世界第三经济体的地位,沦为普通意义上的地区国家。这其中,西方很可能“吃掉”日本的汽车产业,中国将“拿走”日本的半导体产业,其它部分则为俄罗斯“吞并”。与此同时,为了避免严重的金融危机波及整个欧美,极可能以牺牲日本金融为手段,逃出生天,这就是“金融断尾”,而日前,日本央行或成为继瑞信暴雷后最可能倒下一方的传闻出现恐怕就是苗头。

  ●就美国提出的“骂不还口,打不还手”的傲慢要求,俄方表示拒绝

  拉夫罗夫和布林肯就美国记者被捕一事聊了起来。表面看聊的是记者问题,实际上聊的是乌克兰问题。当然,对于俄罗斯来说,只要美国不继续挑衅,局面自然也不会升级或失控。之所以最后双方仍没有谈拢,恐怕就在于布林肯向俄罗斯提出的“骂不还口,打不还手”的傲慢要求:美国既要继续用“战争边缘政策”、甚至核讹诈威胁俄罗斯,又要求俄罗斯不得反击导致局势升级或失控。于是也就有了俄方放风将战术核武器署至俄白联盟国家西部边界的消息。

  ●在国际社会主导下之“两个进程”的推进问题上,“群众路线”方为上策

  俄罗斯在上合内部搞小集团、小动作,与很多国家积极加入上合形成对比,以中东为例,俄罗斯的私心正让国际社会蒙受集体利益损失。伊朗外交部回应两名军事顾问在叙遇难并谴责以色列对叙利亚袭击是一个变化,在此之前,伊朗对此类事情从来是闭口不提,显然伊朗目前在与俄罗斯的叙利亚政策或中东政策拉开距离。俄罗斯还是那个俄罗斯,但欧洲已经起了变化,在俄罗斯仍坚持错误中东政策的同时,欧洲或会借助土耳其的力量在中东发挥自己的独特影响(土耳其加入欧盟的进程或会加速),甚至不排除其或在某些问题上一定程度协助国际社会的可能,且会借助土耳其,可能会加快其加入欧盟的速度)。整体来讲,中东局势对国际社会仍十分有利。国际社会,尤其是中国的影响力在不断增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仍然强调,注重过程,而不注重结果,中国眼中只有中东人民就足够了。在国际社会主导下之“两个进程”的推进问题上,“群众路线”方为上策。

  ●“三线作战”、欧洲远去、日本叛逆等都是1年前美国所不曾遭遇的

  叙利亚外长时隔十余年后首访埃及,与1年前相比,美国今天的处境要被动的多。而中东出现这种变化后,欧洲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俄罗斯能源断了,中东变了,非洲也正在变,这对于欧洲能源安全而言,局面非常不利。所以,欧洲为了保住能源安全,必须与中国合作。而日本也“佣兵自重”,不顾G7制裁俄罗斯而继续从俄罗斯高价进口石油,更是打量着今年5月广岛G7会议上敲打美国,这都是美国在1年从未遭遇过的。今天的欧洲看清了,不可能再学当年的德国马克,只能踩欧元去挺美元,而美国早就没有了2008年的那个绝对的金融霸权。这也是王外长对林芳正说,美曾用霸凌手段残酷打压日本半导体产业,如今对华故伎重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因所在。美国实际上已处于“三线作战”。

  ●如果美国分裂,欧美日之“三遍撕裂”或会迅速成型

  局面对其回到十几年前,叙利亚内战爆发前的那个状态。乌克兰局势重回以前后,俄军将继续向巴甫洛格勒方向推进,美国对扎波罗热核电站问题上作恶的可能将被中止,但其可能会乌克兰其它地方核电站做文章,当然也有踩欧洲,挺美元,这或以后成为欧美公开争吵的导火索。值得注意的是,波兰开始大幅减少乌克兰的粮食进口,开始补贴,这或是欧洲为可能的粮食战争未雨绸缪。而欧洲人心里还在思考的那个问题还在不断的反问自己,是不是自己被骗了(当然希摩贺什还在说你们没有被骗),而2024年之后,美国是否还会存在都是个问题,特朗普和拜登之争已经白热化,一旦美国分裂,欧美日更会迅速三遍撕裂。

  ●从海南到雄安,从丝绸之路经济带到21实际海上丝绸和之路

  谈到海南就要谈到雄安,雄安的定位类似于古代的长安,其将作为“一带一路”倡议下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而海南将成为“一带一路”倡议下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而且两者都将着眼于从全世界吸纳人才。所以,海南在2025年前适时启动全岛封关运作,或意味着国家正着手准备实推“一带一路”倡议,这也与当前世界反帝、反霸、去美元化浪潮风起云涌密切相关。在这个问题上,海南的定位首先就和强化中国与东南亚各项联系、尤其是经贸联系服务,也就是说,首先服务于“10+1”的层面,如果顺利,就类似于一旦中国进入“最低经济内循环”后的“循环升级”模式类似,上升到RCEP层面,随后扩展到全球。只要中国需要,就可以将其打造成一个“大号的香港”,可以取代香港、新加坡的离岸金融中心地和贸易转口中心地位。而在全球层面上,采用“海南+上海”或“海南+深圳+上海”模式,就可以取代英国伦敦成为世界范畴上离岸金融中心和贸易转口中心。需要额外说明的是,上海和深圳除了可以配合海南外,也可以配合雄安,可谓“百搭”。上海瞄着的是华东地区,而深圳瞄着的是华南地区,这两个地区都是中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无论海南、雄安、深圳、上海如何“排列组合”,海上丝绸之路也好,陆上丝绸之路也罢,都将借助武汉、郑州、西安这“小三角”的“腰劲儿”结合中国西部地区的宁夏、新疆,走中东,或走南亚,或走俄罗斯,最终拓展到整个“一带一路”倡议下的经济发展带上。

  ●无论在“10+1”层面,还是RCEP层面,中国都将用人民币慢慢驱逐美元

  对于西方资本利益而言,如果转进美国、欧洲平台均以失败告终,那么其实可以选择加入“一带一路”倡议,或者说,国际社会欢迎其与“一带一路”倡议进行合作(前提是按国际社会制定的规矩运行,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以上宏伟蓝图的具体展开和准备都需要时间,所以,欧,俄,美,怎么玩、怎么斗都可以,只要仍有精力,不玩出圈,玩失控,比如乌克兰局势演化成为核战争或酿成严重核灾难就好。国际社会主导下的“两个战略”,中国自然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如本文开篇所述,有结果更好,没有结果,过程本身已经足够精彩。这期间,中国会首先办好自己的事情,办好中国周边的事情,无论是在“10+1”层面,还是RCEP层面,中国都将用人民币慢慢驱逐美元,最终推向全球。

  【话题】从世界范围内反帝、反霸、去美元化的角度去观察,对于印度和马来西亚已同意用印度卢比进行贸易结算一事,中国乐见

  【据媒体报道】4月1日,印度外交部发表声明称,印度和马来西亚已同意用印度卢比进行贸易结算。

  【讨论纪要】面对当前世界去美元化浪潮,美国如果一味制裁,则等同于在去美元化的问题上踩了自己一脚,一些尚处于犹豫之中的国家,反而会因没有选择,不得不最终放弃美元结算,转投它处。俄罗斯和印度的双边贸易本想甩开人民币进行,结果却闹出了俄罗斯拿着大把卢比花不出去的笑话。马来西亚又和印度之间在贸易结构上有多少互补,两国本币结算前景如何,不言自明。印度在中国看来,类似俄罗斯,既不是西方资本邪恶势力那样的敌人,也不是什么天然盟友,只是可以争取的一方而已。从世界范围内反帝、反霸、去美元化的角度去观察,对于印度和马来西亚已同意用印度卢比进行贸易结算一事,中国乐见。

  【话题】当前阶段,将油价炒高到140美元,恐怕风险极大

  【据媒体报道】4月3日,由于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意外宣布大幅减产,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在隔夜市场大幅走高,3日盘中窄幅盘整,收盘时国际油价大幅上涨超6%。截至当天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5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涨幅为6.28%;6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涨幅为6.31%。

  【讨论纪要】不得不承认的是,西方金融相对霸权还在,尽管其早已式微,且正处于快速衰落之中。纵观世界,仍热衷于通过战争制造波动炒作大宗商品的只有华尔街。但当他们受到制约,不能继续扩大战争、甚至无法(包括时机不合适)发动战争时,将油价炒作到140美元恐怕难度较大。退一步说,即便乌克兰战争升级、甚至失控,比如,爆发核战或酿成严重核灾难,那么紧跟着发生的必然是全球经济更为深度的滑向“满地鸡毛”,届时即便是中国经济都将受到严重冲击,各方对于能源的需求必然大幅下降,这种效应在3年新冠疫情期间不断出现,如此,油价同样不易被炒作到140美元。所谓“不易被炒”,不是不可能炒作,而是如此操作面临的风险极大。此外,需要强调的是,在以色列内塔尼亚胡政府因受西方(欧美)施压被迫放弃司法改革后,西方(欧美)首先要其做的就是对当前国际社会主导下的“中东和平进程”进行疯狂反扑,于是也就上演了以色列军机再度空袭叙利亚、打死打伤伊朗驻叙利亚军事人员的事情。所以,OPEC+大幅减产某种意义上说,除了经济层面因对未来经济走向不看好、尽量通过减产减少损失的考虑外,同时也带有明显的对以色列(西方)空袭叙利亚进行报复的意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14:05 , Processed in 0.09382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