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596|回复: 0

[核心摘要] 衍射+东方讨论核心摘要,4月12日【第2023-625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4-20 12:0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3年4月12日,星期三,2023年第625期

  【话题】法国总统时隔二十三年访问荷兰或意味着“老欧洲”们开始串联

  【据媒体报道】4月11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访问荷兰期间发表讲话,谈及对“欧洲主权”的未来愿景,并呼吁欧洲大陆“自主选择合作伙伴,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是法国总统23年以来首次对荷兰进行国事访问。

  【讨论既要】

  ●中欧关系的最新变化令美国坐立不安

  以布林肯所谓“仍期待‘在条件成熟时’访华”为代表,美国政要再次密集放风访华。对此,我们的反应是,当前中美关系遭遇困难责任不在中方。之所以如此,恐怕与中欧关系发生的新变化密切相关,美国外交在全球层面可谓空前孤立。此外,在金融维稳问题上,“开动印钞机”愈发显得迫在眉睫,但在此之前,美国务必取得中国的默许,否则,一旦中国开始鼓励减少使用美元(还不用去喊“黄四郎死了”),对于美元而言就是灭顶之灾。

  ●菲律宾政府也看准了这个时机,两边要价,想要两边通吃

  在菲律宾央行行长大声疾呼要采用另一套机制取代SWIFT的背后恐怕是菲律宾政府有心思再敲美国的竹杠。在我们看来,尽管目前的菲律宾政府亲美,但结合中国在菲律宾的独特影响力,在小克斯政府倒行逆施、公然与菲律宾人民基本利益唱反调的情况下,恐怕既得不到中国的项目资金,关键时刻,比如爆发全球性经济、金融危机的时候,更得不到美国的救援。所以,小克斯政府最终没敢将部署美军基地的事情做绝,充分暴露了其在中美之间两边拿好处的嘴脸。值得强调的是,菲律宾的摇摆与中欧关系近期出现的变化也有关系,至少东盟大部分国家认识到,绝不能让乌克兰战争在亚洲再度上演。

  ●开始大搞“串联”的“老欧洲”们

  马克龙此次对阿姆斯特丹和海牙为期两天的访问是法国总统23年来首次对荷兰进行国事访问,这使得此次访问显得非比寻常。结合现任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以前曾担任过比利时首相,荷兰与美国的双边关系也早已陷入僵局一并观察,在米歇尔公开为马克龙言论站台的背后,“老欧洲”们(法国、比利时、荷兰、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似乎也在串联。

  ●“老欧洲”们正在理清的两件大事

  对于欧洲来说,准确说是“老欧洲”们,目前首先要理清两件事:其一是俄乌战争;其二是台湾问题。在“老欧洲”们看来,理清两件事的过程本身就可以拿来做筹码和美国讨价还价。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极度自私,要将欧、日在新能源汽车、芯片方面置于死地而后快,所以,美国实际上已经挑起了欧美之间的贸易战。如果美国仍然固执己见,不愿改变丝毫,不排除欧洲与美国升级贸易战的可能性。有趣的是,与2008年在藏独问题上法国挑衅中国在前台,德国默许在后台类似,这次法国挑衅美国同样在前台,而德国则继续躲在后面默不作声。

  ●在当前阶段,我们仍要强调“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

  在“老欧洲”们看来,俄罗斯的低价能源和矿产必须重新获得,中国的市场、技术、商品更是不可或缺,这是“老欧洲”可能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刚好在这两件大事上中国都可以加以协调。如果问谁是我们的敌人,美帝国主义就是,那么,在此之外的各方势力都是我们可以争取的对象,欧(除去“老欧洲”们,剩下的就是当年华约组织的叛徒们)、俄如此,日、韩如此,巴西更是如此。在我们的观察中,未来美国将必然衰落为地区性国家,而且期未必能够主导整个美洲地区。

  【话题】3月份CPI、PPI 同比回落,通缩来了吗?

  【据媒体报道】日前,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发布了一季度《中国宏观金融分析》。其中,写道:美欧通胀顽固,加息方向或难逆转;2023年中国经济开局总体向好,但在经济恢复发展过程中,需求不足和预期不稳仍是主要矛盾,通缩风险隐现,主要表现为CPI和PPI双降,以及M2与M1、社融剪刀差扩大。

  【讨论既要】人们身边的一些日常消费,如,早餐、西点等,价格照比三年疫情之前总体上(不同统计口径、时间段,统计结果各不相同)是变贵了的。这意味着,尽管温和,但通涨已经在缓慢的上升。或者说,人们总体的生活成本在慢慢增加,而总体收入没有同步增长、甚至有所下降。

  尽管一般情况下,在谈及通缩问题的时候,CPI是一个主要观察点。所谓“通缩风险隐现”指的就是连续两个月(2023年2月、3月)CPI同比增长下降。但需要注意的是,三年疫情期间,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经济都不正常,在此之前半年内,CPI同比增长一直相对稳定,平均值始终在2.2%左右。此前国内有一种声音,CPI同比增长增加了一点就大喊通涨来了,理由是“货币量增加”,而同样只过去了几个月,看到CPI同比增长降低了一点就大喊通缩来了,那此前造成所谓通涨的钱都哪儿去了?在我们看来,仅以2023年2月、3月,连续两个月CPI同比增长下降就判断“通缩风险隐现”,恐怕过于草率。

  在我们看来,之所以中国的货币量增加,就是因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全世界,在经历了三年疫情、中美贸易战、俄乌战争造成的供应链深度紊乱后,各方的经济相对于以前都是不正常的,这必然带来金融效率的降低,比如,投资,而增加的货币量就在这种低效金融活动中被消耗掉了,比如,很多投资变成了库存(房地产、商品等),积压起来,未能及时变现周转。在中国放松疫情管制后,各方陆续恢复产能,加上库存以及人们的收入没有增加,有些反而下降,就在客观上造成了商品供大于求的效应,但是,如果考虑到特殊时期结束后的“滞后效应”,这种客观上造成的商品供大于求效应必然是暂时的。

  换言之,在未来的2-3个月,如果国际局势未发生重大事变,如,俄乌战争演化成核战争或酿成重大核灾难,“滞后效应”将会自动消失。届时,CPI同比增长或在此转向增加,那这是否可以描述为通缩结束,通涨卷土重来呢?中国有强大的制造能力、产能、市场、社会稳定,军事强大,更是世界上唯一战胜新冠疫情的国家,恐怕没这个道理,无非是临时性的生产效率有所降低而已。在这个基础上,如果持续半年以上,国际局势仍未有重大事变,那么2023年中国GDP总体增长有望达到两位数。那个时候,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货币量,那个时候,我们的CPI同比增长可能会达到2.5%,甚至更高些,与此同时,由于社会总体经济逐渐恢复正常、步入正轨,大家的收入也会开始重新增加。这个时候,尽管CPI同比增长可能会达到2.5%,甚至更高,但对于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影响反而相对有限。产能增加并形成“正效应”,需要一定时间。人们收入增加,重拾消费信心,带动产能进一步增加并去库存,形成良性闭环同样也需要一定时间。从这个角度看,2023年的春节期间是一个观察点与分水岭。

  此外,一些国际局势的变化也会客观上促进或阻碍中国经济重回良性闭环,比如,欧美发生“公开争吵”,中欧、中日、中韩经济再度繁荣;或西方邪恶势力选择“孤注一掷”(哪怕是那种“前一秒孤注一掷、后一秒立刻认怂”的局面),中国经济可能会陷入负增长。但还是那句话,中国有能力开启最低经济内循环并逐步升级,中国有库存、有产生、有市场、军事强大,再加上金融独立,完全可以继续生存。如果西方邪恶势力选择前者,局面就是“河渡人”;如果西方邪恶势力选择后者,局面就是“半渡而击”,时间换空间(2-4年从根本上打倒西方金融霸权),长痛不如短痛!所以,观察CPI,谈及通涨或通缩,务必结合不同阶段的国内外总体背景。

  【话题】东方点评义乌各项指标回暖

  【据媒体报道】4月11日,义乌指数领先中国相应品类(除高科技产品,电气设备、汽车等)出口增长1-2个月,此外,义乌商品价格指数和非食品CPI相关度较高、并领先非食品CPI约1-2月。义乌指数全面回暖可能反映部分外贸需求开始回暖。义乌总价格指数回升预示非食品CPI或将在2季度上涨。

  【讨论既要】若下半年欧美避免同步进入衰退、全球贸易重回零增长,那么中国出口增长有望转正——在我们看来,目前阶段,中国贸易出口为负还是为正没有那么特别重要。中国去年出口顺差超过8000亿美元,如果在这个数据的基础上再去增长,本身就很困难。换言之,在这个基础上,即便为负增长,顺差数据也是十分可观的。如果从贸易总额的角度观察,出口贸易顺差为负增长的影响就更微不足道了。如果仅以此为理由评价中国对外贸易转坏,未免小题大做。

  【话题】东方点评中国上线首批国债期货收益指数

  【据媒体报道】4月12日,中国国债期货收益指数正式发布,这是国内首批国债期货收益指数。国债期货是指通过有组织的交易场所预先确定买卖价格并于未来特定时间内进行钱券交割的国债派生交易方式。这次上市的中国国债期货收益指数包含2年期、5年期、10年期3只国债期货收益指数。

  【讨论既要】结合注册制全面落地相关进程的启动,国债期货收益指数发布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与西方争夺资金。这一点类似于CIPS相对SWIFT的“另起炉灶”。需要注意的是,类似期货这样的金融工具其发明与设计初衷就是为了服务于实体的,只是后来西方将其玩歪了,并让自己走上了“邪路”。在中国看来,既然西方将其玩歪了,那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其功能回归本源,并将其发扬光大(计价单位必须是人民币)。当然,光有期货不行,还要有现货。在我们看来,现货市场才是吸纳资金的最根本来源,其与期货市场是相辅相成的,相互支撑,相互促进。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是可以打通的,这就是为与西方争夺资金建立一个“蓄水池”。投资市场就是投资中国庞大的实体经济。沙特投资盘锦项目,就是配合中国搭建强大的人民币现货市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13:53 , Processed in 0.15637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