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422|回复: 0

[核心摘要] 衍射+东方讨论核心摘要,5月5日【第2023-643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5-15 11: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3年5月5日,星期五,2023年第643期

  【话题】在非金融层面,克宫遭无人机袭击事件的性质与2015年“两机事件”极其类似

  【据媒体报道】5月4日,乌克兰原子能公司在其官方网站发表声明称,一批军事装备、武器和爆炸物被运到扎波罗热核电站,并放置在4号发电机组的涡轮机房内。

  5月4日,荷兰外交大臣胡克斯特拉表示,荷兰将继续向乌克兰提供武器。

  5月4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在华盛顿的近东政策研究所发言时表示,美国正在寻求在中东地区建立一个防空和海上安全综合架构。据知情人士透露称,沙利文和布林肯计划近期相继访问沙特阿拉伯。

  【讨论纪要】

  ●各国常驻欧安组织代表称试图改变二战结果不可接受,既是在呼应中国,更是在战略策应俄罗斯

  各国常驻欧安组织代表称试图改变二战结果不可接受,这其中,我们重点关注的是中亚国家,我们注意到,中亚五国无一缺席。在我们看来,这是中国防长访俄对国际局势发展产生重大深刻影响,继卢沙野大使就所谓国际秩序抛出的中国官方“非正式观点”的后续发展。

  再谈卢沙野大使讲话的主要含义:第一、强调,依托二战、尤其是冷战,由西方建立并主导的国际秩序(下文简称“国际秩序”),要么大家共同遵守,要么就全部废掉;第二、强调,中、俄作为真正意义上的主权国家,可以在所有领域进行合作,包括军事领域。

  显然,中亚国家接受到了中国就国际秩序遵守问题提出的官方“非正式观点”的本质含义。中亚国家也明显感受到了中俄之间的继续靠近(当然,距离“实质性联手”还有距离),比如,在俄罗斯的默许下,中国与中亚五国成功进行第四次外长会晤。所以,某种意义上说,各国常驻欧安组织代表称试图改变二战结果不可接受,既是在呼应中国,更是在战略策应俄罗斯。

  ●克里姆林宫遭遇无人机袭击事件,在金融层面与美国金融维稳情势的进一步恶化密切相关

  美国之所以如此制造紧张、危险气氛,与其金融维稳情势的进一步恶化密切相关。以此为标志不难看出,代言西方资本利益的仍然是美国资本利益,或美国利益,而非欧洲利益。美联储新一次加息25点后的最新消息显示,美国近190家银行因美联储激进加息陷困境,面临倒闭风险,做空美元的市场力量依旧猖狂,资金外流情况持续加剧。

  ●克里姆林宫遭遇无人机袭击事件,在非金融层面,性质非常类似“两机事件”

  克里姆林宫遭遇无人机袭击事件,在非金融层面,不禁让人联想起可以与战争行为划等号的2015年的“两机事件”。其最恶劣之处在于令俄罗斯在其后的战略决策中,陷入“一步错,步步错”的被动局面,可谓“损人不利己”。对国际社会来说,俄罗斯如何应对,同样可以看作是俄罗斯是否愿意实质性放弃阿富汗政策之小九九的观察点。但遗憾的是,我们目前仍未观察到俄罗斯下定决心有西方彻底决裂,于是,核讹诈如附骨之蛆再度现身——乌克兰原子能公司早些时候在其官方网站发表声明称,据称一批军事装备、武器和爆炸物被运到扎波罗热核电站,并放置在4号发电机组的涡轮机房内。

  于是,在俄罗斯仍未下定决心的情况下,在俄罗斯还是原来的俄罗斯的背景下,“老欧洲们”又开始动摇,也就有了荷兰正与伙伴研究向乌克兰供应“F-16”歼击机方案的消息出现。如果从这一点来观察的话,中国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称期待欧安组织为维护欧洲和平稳定发挥积极和建设性作用——显然,中国在向欧,俄喊话,你们要和解,要团结,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要有政治主见,不要受别人的挑拨、拱火(中美之间的较量已经到达欧洲)。

  ●美国所谓“建立中东防空和海上安全综合架构”之提议的本质,不过是“新瓶装旧酒”

  有趣的是,俄罗斯没有按国际社会的建议在中东“点火”,却传出了沙利文和布林肯相继访问沙特阿拉伯的计划,显然美国在后怕之余,忙不迭的在中东“查缺补漏”。美国似乎看出了一点门道,一方面看到在中东树敌越来越多,另一方面看到中东局面正在走向失控,这意味着美国必须有所行动,而且在行事风格上要比之以往有所变化(至少在表面上要多说“促稳定、促发展、促繁荣”这些中东国家爱听的话)。不过,在我们看来,美国所谓“建立中东防空和海上安全综合架构”之提议的本质,不过是“新瓶装旧酒”。

  ●谈谈打打、打打谈谈,各方既然不愿把手,打累了再谈也无妨

  毛宁称,我们注意到有关报道。中方关于乌克兰危机的立场是一贯、明确的。各方应避免采取任何可能使局势进一步升级的行动——显然,中国在俄方“一面之词”的情况下,没有直接接受俄方说法。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角色是和平调解人,公平要各方认可才可以。有趣的是,我们注意到布林肯承认中国“劝和立场积极”的说法,显然布林肯在客观利用中国外交部的态度在“借坡下驴”,包括克里适时的跳出一边碰瓷儿,一边不忘奚落俄罗斯的软弱无能。在我们看来,克里姆林宫遭遇无人机袭击事件性质太过恶劣,恐怕这一事件后续还会有所发展。对于中国来说,我们只是旁观者,中国有的是耐心,谈谈打打,打打谈谈,打累了再谈也无妨。

  【话题】5月4日美WIT原油为何出现“乌龙指”?

  【据媒体报报道】5月4日,美国WTI原油突然戏剧性地跌超7%至63.64美元每桶的低点,后快速反弹最终收涨,有猜测是交易员“乌龙指”。

  【讨论纪要】地缘因素对5月4日国际油价的影响有限。克宫无人机袭击事件虽然性质恶劣,但总体局面可控,并未对国际原油市场造成太大冲击。除去这一点,在我们看来,经济前景因素的影响反而较大。值得注意的是,所谓“经济前景”与欧美是否爆发全面金融危机密切相关。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欧美爆发全面金融危机,中国经济恐怕较难“一枝独秀”。显然,这种逻辑对国际油价的影响是致命的。而从近期有关美国190家银行因美联储激进加息面临倒闭风险的新闻报道来观察,金融危机在欧美爆发很可能“说来就来”。

  【话题】美金融寡头对爆发金融危机为何既害怕又期待?

  【据媒体报道】5月4日,西太平洋合众银行早盘跌超60%。阿莱恩斯西部银行也曾跌超60%。第一地平线银行早盘一度跌超40%。

  【讨论纪要】类似摩根大通这样的美国“绝对头部”银行,虽然说也惧怕金融危机在美国全面爆发,但与此同时,其也从中看到了巨大的“机遇”。某种意义上说,摩根大通就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做空者”,作为美国政府真正的“老板”,拜登政府恐怕没有能力阻止摩根大通的做空行为,相关金融监管法律条令早已形同虚设。

  所谓“机遇”当然与摩根大通“心中有数”密切相关,在其看来,在大规模开动“印钞机”的问题上,不存在“能不能”的问题,只存在“什么时候最合适”的问题。一旦开始大规模开动“印钞机”,摩根大通就可以在立刻就其收购的资产坐地起价。更何况美国政府还在尝试与中国进行沟通,美国5000家银行暴雷的是少数。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类似摩根大通这种美国“绝对头部”银行的不断出手,美国的银行业的垄断水平就会越高,这只会让他们赚取更多的利润。所以,他们对于金融危机的爆发,既怕又爱,甚至爱的成分更多一些。他们很清楚,不做空是无法用极低,甚至不花钱收购这些银行的。巴菲特所说的,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慌,别人恐慌的时候我贪婪,这就是摩根大通的真实写照,外面的抢不了,就抢国内的,抢谁都是抢,赚钱就行!由此也不难看出,美联储大规模开动“印钞机”的真正时机又不完全取决于政治、经济、军事、金融等因素,而在于金融寡头们什么时候认为可以开启印钱,开启“红巨星”时代,而资本是贪婪的,也是短视的,“红巨星”之后一切将归于沉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12:09 , Processed in 0.15638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