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001|回复: 0

[核心摘要] 衍射+东方讨论核心摘要,6月8日【第2023-671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6-25 08:4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3年6月8日,星期四,2023年第671期

  【话题】首次中、巴、伊三方反恐安全磋商在北京举行对外界传递出何种信号?

  【据媒体报道】6月7日,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莫斯科欢迎中方在和平解决乌克兰危机问题上发挥积极作用的意愿。

  【据媒体报道】6月7日,外交部涉外安全事务司司长白天同伊朗外交部部长助理兼南亚总司长穆萨维、巴基斯坦外交部反恐司司长哈米德在北京共同举行首次中国—巴基斯坦—伊朗三方司局级反恐安全磋商。

  【讨论纪要】

  ●至少到目前为止,美国仍无意在打出“阿富汗牌”后踩下“抱死刹车”

  6月3日,阿塔政府内政部长西拉杰丁·哈卡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目前不将美国视为敌人,我们希望在未来根据世界其他地区存在的法律和原则,与美国和国际社会保持良好关系。”当被记者问到为何对伊朗开战时,阿富汗塔利班领导人回答:“伊朗向俄罗斯提供无人机轰炸乌克兰,伊朗是帮凶,塔利班对伊朗开战也是支持乌克兰的正义行动——这番言论可以看作是美国对此前俄罗斯于阿富汗问题上“布置作业”所作出的答复。显然,美国至少到目前阶段,仍无意在打出“阿富汗牌”后踩下“抱死刹车”。此外,也有借阿塔政府警告俄罗斯不要得寸进尺之意。与此同时,也在借美国和国际社会(中国)都是阿塔政府的朋友刻意和中国“套近乎”(美国急于与中国一定程度上缓和关系)。

  ●打出“阿富汗牌”的美国到现在仍然对其后续发展无法有效“善后”

  从俄罗斯外交部最近就“欢迎中方在和平解决乌克兰危机问题上发挥积极作用”的表态来看,在卡霍夫卡水电站被不可逆地遭到破坏的背景下,重压之下的俄罗斯似乎又有了一些新的“心理活动”。

  6月6日,在阿富汗发生了一起奇怪的恐怖袭击事件,造成阿塔政府巴达赫尚省副省长在内的2人死亡,6人受伤。之所以我们称其为“奇怪的恐怖袭击事件”,在于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人主动认领此事,也没有看到俄罗斯方面对其进行评价。尽管没有证据,但基本可以肯定,这起恐怖袭击事件为美国支持的极端恐怖组织所为,而从俄方对其不置可否的态度看,显然,直到今天,俄罗斯对于打“阿富汗牌”的美国,在此问题上给俄罗斯的“解释”(俄罗斯与西方在阿富汗仍有共同遏制中国影响力之合作空间)并不买账。在俄罗斯看来,美国的“解释”不具有足够诚意。

  通过上述讨论不难看出的是,美国一边试图向俄罗斯“解释”、不断踩“点刹车”,另一边又不敢轻易踩下“抱死刹车”而彻底得罪中国。显然,打出“阿富汗牌”的美国到现在仍然对其后续发展无法有效“善后”。

  ●在俄罗斯看来,美国在打“阿富汗牌”的问题上,距离让俄罗斯感到满意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在我们看来,如果打出“阿富汗牌”的美国想要让俄罗斯感到满意恐怕还有两步要走:第一、在阿富汗制造,在第一时间由美国支持的极端恐怖组织认领的严重恐怖袭击事件;第二、迫使阿塔政府在此前就将“东伊运”、“巴塔”正式列为极端恐怖组织的承诺上出尔反尔。也就是将“东伊运”与“巴塔”从极端恐怖组织名单中抹掉。达成上述两个条件,也许在俄罗斯看来,美国才真正意义上在打出“阿富汗牌”后踩下“抱死刹车”。换言之,俄罗斯对美国不断“踩点刹车”始终是不买账的,是不满意的。恼羞成怒之下,西方绝对继续对俄施加新一轮压力。最终,在美国的支持和怂恿下,乌方不可逆地炸毁了卡霍夫卡水电站。

  ●中、美、俄三方就处于这样一种胶着状态。这种状态下,受到压力最大的就是美国(其次是俄罗斯,中国受益最大)

  有趣的是,被阿塔政府称为“帮凶”的伊朗,今天却受中国邀请,与巴基斯坦一道商讨反恐事宜。虽然会议不涉及阿富汗,但明显指向包括阿富汗在内的中亚、南亚反恐问题。

  在我们来看,中国借此首先对美国企图借和国际社会(中国)都是阿塔政府的朋友刻意和中国“套近乎”不以为然。中国虽然同意继续与美方进行接触,但不会有实质性进展,比如国务卿级别外事访问(当然,如果美国用归还“民用无人飞行器”的碎片表达诚意或有可能)或恢复军事热线。

  目前,中、美、俄三方就处于这样一种胶着状态。这种状态下,受到压力最大的是在传统安全层面,以乌克兰问题、中东等问题为代表;在非传统安全层面,以金融维稳问题为代表的美国(其次是俄罗斯)。美国打“阿富汗牌”打得“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美国的步调完全乱掉了,只有美国在不停地“扑腾”,以求找到行棋步调,改变极其被动的战略处境。中国以不变应万变,而俄罗斯则瞄着美国在打“阿富汗牌”的问题上下一步具体怎么做再决定如何选择。

  ●俄罗斯就索性从“第二套方案”层面往后撤,甚至摆出一副随时可以不要“第二套方案”的姿态

  此外,中国也借中、巴、伊三国反恐磋商传递另一个明确信号,那就是:无论美国是否在“阿富汗牌”踩下“抱死刹车”,在俄乌战争仍在继续的背景下,在卡霍夫卡大坝被不可逆转的摧毁后,中俄关系不会受到太大影响,甚至一定程度上,中国仍然对俄罗斯表示同情。在我们看来,只要俄罗斯响应这一信号,那么中亚五国连通中、伊、巴一起将阿富汗类似蒙古那样夹在中间,这意味着美国对阿富汗施加影响力将不再具有独立的“安全通道”。

  非常有趣的是,恰好在这个时候,俄罗斯外交部做出了欢迎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继续发挥积极作用的表态,并借此向方方面面,尤其是美国传递信号。既然美国在完全撤回“阿富汗牌”的问题上毫无诚意,且变本加厉对俄罗斯施压,尤其是炸毁卡霍夫卡水电站;既然中国不会去“斤斤计较”,那么俄罗斯就索性从“第二套方案”层面往后撤,甚至摆出一副随时可以不要“第二套方案”的姿态。

  ●中国对美彻底收回与否持无所谓态度后,美国打“阿富汗牌”可谓彻底失败

  如果美国打算真的完全收回“阿富汗牌”,那么由沙利文“千辛万苦”打开的中美关系开始恢复的这条渠道恐怕旋即就会中断。届时,中美之间只会剩下低层次交流和民间交流,而这必然让美国金融承受更加巨大的压力。而西方与俄罗斯在合作共同遏制中国的问题上恐怕也会产生“永久性阴影”。这意味美国打“阿富汗牌”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是不可逆的。

  作为中国,在“乌克兰和平进程”暂时停滞的情况下,会比之以前更用力推动“中东和平进程”,而其一定会影响到美国和俄罗斯,进而牵动“乌克兰和平进程”。众所周知,当年ISIS的出现就与乌克兰局势发展密切相关,且又与伊拉克、叙利亚、土耳其为代表的中东形势密切相关。恐怖组织是地区稳定的毒瘤,背后就是美帝国主义。所以,中国在将伊朗,巴基斯坦请到中国大谈反恐事宜的背后,除了瞄着中亚、南亚,更瞄着中东,在中国看来,反恐话题就是国际社会推动“中东和平进程”的一个很好抓手。

  博弈进行到这里,不难看出,美国打“阿富汗牌”完全失败,可谓“赔了夫人又折兵”。对此,我们不排除美国在打“阿富汗牌”的问题上继续向俄罗斯“解释”并表达“诚意”的可能性。

  ●在卡霍夫卡水电站被不可逆的破坏后,不堪长期惨烈战争消耗的俄罗斯,不排除选择与西方“摊牌”的可能性

  中国比以往更加具有战略主动,甚至借美国打“阿富汗牌”之机注入琉球问题这一“变量”,这意味今后美国更难与日本打交道。如果美国不同意日本排放核废水,日本就会顺势在琉球问题上与中国配合,想办法推动将美军赶出日本之相关进程。中国不与俄罗斯计较,俄罗斯就会将此用作筹码逼迫美国让步,沙特会用俄罗斯与美国的互动逼迫美国让步,而中国则会拿这些当筹码后发制人对美国继续施压。

  在俄罗斯摆出随时可以放弃“第二套方案”之姿态的背后,是面对西方明里暗里将切尔诺贝利做成最大的“脏弹”的险恶企图的俄罗斯准备再次将核武器拿到台面。在卡霍夫卡水电站被不可逆的破坏后,不堪长期惨烈战争消耗的俄罗斯,不排除选择与西方“摊牌”的可能性。

  需要强调的是,中央提出“极限思维”的概念或意味着中央判断,“河渡人”局面恐怕不会在一个较长时间内继续存在下去了,这也意味着国际局势紧张到了相当程度,比如,随时可能正式触及“半渡”,甚至在极短时间内演化至“不可逆”。接下来,围绕乌克兰问题,就看美国和俄罗斯谁更强硬,而中国要做的就紧盯着美国和俄罗斯,是其中一方“半渡”还是两者同时“半渡”。

  【话题】摩根大通CEO为何访华后突然“变脸”?

  【据媒体报道】6月8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表示,我国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坚持跨周期和内外平衡导向,不跟随美联储“大放大收”,不搞竞争性的零利率或量化宽松政策。

  【据媒体报道】6月8日,摩根大通估计,到2023年底,美国政府将需要借入1.1万亿美元短期国库券,在未来4个月净发行8500亿美元国库券。

  【讨论纪要】我们注意到,在摩根大通的估计中,只提及了8500亿的短期国库券,对此,我们不禁要问,中期,长期的国库券的具体内容呢?显然,美国还没想好或者不知道如何表述究竟其打算印多少钱这个核心问题。而在这背后,恐怕是中美这次谈的并不好,美国仍没有从中国获得所谓“制度性保障”,进而使其能够安心地开启印钞机。

  近日在美国国会大厦的讲话中,戴蒙拒绝谈论台湾问题,但戴蒙表示,拜登政府的对华政策聚焦在国家安全、稀土、半导体等关键领域,并努力解决不公平的贸易行为,是正确的策略。他还表示,中国政策应在两党合作基础上制定,并与盟友协商。这一言论在某种程度上表达了他对当前美国政府对华政策的肯定。此外,他称中国“不是10英尺高的巨人”,隐含着对中国崛起的一种轻视和怀疑。同时,他强调美国的人均GDP比中国高得多,宣称美国拥有世界上最繁荣的经济——在我们看来,戴蒙的态度就是西方资本利益的真实嘴脸,言语中带着根深蒂固的无知和傲慢。其想要表达的内容无非是美国不惧怕中国,美国还有办法。只不过我们想问,既然戴蒙口中的美国如此“强大”,为什么美国的商业领袖们“组团”访华?会谈之前大唱赞歌,会谈之后大放厥词,难道气急败坏之下只剩下“嘴炮”表达美国的强大和对中国的不屑?

  此外,针对宁德时代遭摩根士丹利看空一事,美国相关评级机构施展淫威贬低宁德时代恐怕是在用自己仅存的金融话语权开玩笑,要知道马斯克正在与宁德时代开展合作,摩根士丹利的意思是其也不看好马斯克的特斯拉?在我们看来,“好事占尽、坏事做绝”的那一套趁早收起来!或许有一天特斯拉死了,以中国14亿人口庞大市场为依托的宁德时代也不会死掉。

  【话题】对于特斯拉动员中国供应商“出海”墨西哥不必过于担忧

  【据媒体报道】6月7日,特斯拉正在动员不少中国的供应链企业去墨西哥建厂。

  【讨论纪要】我们的企业的确需要走出去,比如,俄罗斯,欧洲,美洲。某种意义上说,要维持长期收益就必须在本地生产汽车。

  从特斯拉动员中方供应链企业去墨西哥建厂也能看出,中国具有特斯拉不具备的技术优势,主动权在我们手中,特斯拉造车离不开中国因素,但凡其在世界范围内能找到第二家合作伙伴恐怕其就不会选择与中国合作。

  在此基础上,不妨借特斯拉动员中方供应链企业海外建厂的这一机会,在当地为以后中国新能源汽车走向世界生筹建配套环节,这当然也是落实施行“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一环。中国瞄着的是整个市场,是真正推动经济全球化的积极推动者。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有足够的自信。在成熟技术走出去后,我们还会继续研究更加先进的新技术,其间只要把握“科学部署,精心决策,立足国内,做最坏打算”的总体原则即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11:48 , Processed in 0.12511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