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266|回复: 0

[核心摘要] 衍射+东方讨论核心摘要,6月20日【第2023-681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7-1 16: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3年6月20日,星期二,2023年第681期

  对于欧美一条极为重要的海底光缆被剪断之“传闻”

  若终被证实,则美国动手的嫌疑最大

  【据媒体报道】6月19日,美国务卿布林肯在北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称,中美两国尚未就在发生危机时建立军方之间的作战通信达成共识,朝这个方向的工作会继续进行。

  【据媒体报道】6月19日,疫情后首支日本民间团体到访新疆。本次活动由中国驻大阪总领馆组织。

  ●对于欧美一条极为重要的海底光缆被剪断之“传闻”若终被证实,则美国动手的嫌疑最大

  外媒报道,这条光缆连接美国和欧洲,其重要性无可替代,如果不能及时修复,将对全球的经济和安全造成毁灭性打击——尽管这是传闻,但在我们看来,第一、与“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有关;第二、与梅德韦杰夫有关俄罗斯有能力破坏敌国海底光缆的相关言论有关。

  对于“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我们说不能排除俄罗斯自己炸毁的可能性,因为这件事如果真的是美国做的,那么为什么美国在事后显得那么被动,而俄罗斯获益(相对于代价而言)颇多?

  沙特与卡塔尔恢复外交关系(西方,英、美最擅长的就是“先挑拨、后控制”)对于越懒越难控制中东的美国而言又是一剂沉重打击。所以,我们认为,如果传闻为真,那么这次光缆被切断则可能是目前在战略上极度被动的美国所为。意图主要有:第一、可能为以色列军方(亲西方)自己所为;第二、阻碍内亚尼亚胡政府与阿拉伯国家的和解进程;第三、破坏中东和解进程的整体气氛;第四、令“老欧洲”和俄罗斯之间本就复杂的关系再蒙上一层阴影。

  ●中国不会停下推动中东和平进程的脚步

  以色列内部发生明显分裂的迹象已经非常明显了,这本身也是西方控制中东能力大幅下降的具体表现。内塔尼亚胡政府想要推动司法改革是需要国际社会对欧美施压才能够推动的。美国通过这种强加给内塔尼亚胡的“帽子”强化了对以色列政府的控制。

  稳定中东当然是中美商谈的话题之一,但中国会继续大力推动中东和解进程,当形势达到一定程度时,在号召中东国家集体针对以色列(叙利亚、伊朗或在那个时候会对以色列强烈反击),甚至最后将以色列纳入和解进程之中。且在这个过程中,以色列也好,美国也罢,只会将棋越下越重,最终成为其沉重包袱。换言之,美国拉与不拉以色列都是“坑”。

  ●高规格接待布林肯非常类似当年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期间非常真诚地与蒋介石、陈立夫、戴季陶等进行沟通交流的一幕

  有消息称,见面前40分钟中国才勉强同意,且没有单独会见布林肯(会见了中美双方的外交人员),继续给其“上课”。中国外长没有直接答应布林肯的邀请,且布林肯亲口称中美军事热线没有恢复。显然,布林肯的访华以彻底失败告终。中国也用自己的行动向方方面面发出信号,大家不要从中检出错误信号。

  6月20日,据哈萨克斯坦总统府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消息,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与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在阿斯塔纳举行了会谈——俄罗斯知道欧美的心思,害怕中俄的实质性靠拢,俄罗斯也就索性借此反击欧美施压(进一步加大美国笼络盟友的难度,因为其对日韩刺激很大)。于是德国总统前脚见了中国总理,后脚就飞到了哈萨克斯坦,继续利用俄罗斯的阿富汗政策小九九。

  但中国也成功借高规格接见布林肯对西方阵营内部,掺沙子、打楔子,否则怎么会有菲律宾、以色列和日本传来的“异动”?三年疫情,一年半的俄乌战争,世界各国都不愿发生战争,希望中美关系缓和。中国也在用自己的能力和诚意尽可能的在世界范围内争取人心,类似毛泽东主席在重庆谈判期间与蒋介石、陈立夫、戴季陶等人进行沟通,也是给世界舆论一个交代。

  ●中国对日本岸田政府的公开策应

  岸田政府在刚上台的时候,想要与中国有所互动,这个活动也是在那个时候准备的,结果被欧美蛊惑,岸田政府在新疆问题上跟随紧跟欧美。今天这件事终于成行,在我们看来,这就是中国对岸田政府的公开策应。如果岸田真想访华,这就是很好机会。只要日本在新疆问题上与西方保持距离,中国会欢迎岸田首相访华,而这是布林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

  从巴菲特增持日本五大商社股票观察通胀对低迷至今的日本经济的不利影响

  【据媒体报道】6月19日,日本股市收盘后,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表示,已通过全资子公司将其在日本五大商社的平均持股比例提高至8.5%以上。

  【讨论纪要】通胀对日本经济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日本民众的生活水平因通胀而不断下降,工资增加的速度比不上通胀增加的速度,而日本经济已经停滞发展几十年(股市除外)。

  日本经济是“两头向外”的经济体,严重依赖能源原材料和市场,靠通胀推动日本经济发展是鬼话。日本最大的问题在于国内经济的长期低迷不振,通胀上升,利润减弱,市场需求疲弱。在这种情况下,大量日本企业转向海外,比如中国。

  巴菲特很清楚,日本的通胀还会继续上升。未来日本央行加息不仅一个金融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西方资本利益会通过强行拉平欧、美、日之间的汇率差继续推动所谓“西方超级央行”搭建进程。届时,日本股市或将遭遇重创,那就到了巴菲特做空日本股市的最好机会。

  在随时可能发生嬗变之国际局势背景下

  小谈刺激经济务必谨慎,避免落入“资源错配”陷阱

  【据媒体报道】6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3年6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55%,5年期以上LPR为4.2%。以上LPR在下一次发布LPR之前有效。跟5月公布的数据比,一年期、五年期LPR均下调10个基点。时隔十个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 迎来下调。

  【讨论纪要】利率下调早有踪迹,6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展2370亿元一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分别为2.65%和1.90%。在此之前,一些中、大银行的存款利率也已经调降。

  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这次利率下调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为金融体系减负的方式为下调贷款利率提供空间,尽可能在允许的范围内为实体经济减压。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房地产业某种意义上说也属于实体经济,但这次利率下调并非主要针对房地产业,中国的经济不是仅靠房地产就能撑起来的。

  需要明确的是,中国经济目前的主要问题在于内需不足,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三年疫情和俄乌战争对世界范围内供应链造成的深度紊乱。在世界经济持续下行的背景下,仅依靠中国一家的努力是不足以挽救这一局面的。尽管如此,在世界局势没有变得更加糟糕之前,本次利率下调还是可以起到一定压通胀、稳增长的作用。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如果国际局势产生巨变,比如:欧美爆发大规模系统性金融危机,俄乌战争升级为核战争或造成严重核污染,世界出现严重粮食紧缺等,不排除中国经济负增长的可能性,届时,对通胀的控制也会变得更加困难。

  相比中国,欧美国家的利率水平总体还在上行,显然中国和西方这两个“金喇叭”仍然在“各吹各的调”。这意味着中国的金融、经济调节手段要比欧美国家丰富的多,调节空间也要大得多。当然,因应当前国际局势快速深刻变化,这次国家在刺激经济的过程中,在调控力度上比之以往会有所控制,不会把所有资源全部压上扩张产能。换言之,在随时可能发生嬗变之国际局势背景下,在刺激经济的过程中务必谨慎,避免落入时间、资源错配的陷阱之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12:02 , Processed in 0.14075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