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522|回复: 0

[核心摘要] 衍射+东方讨论核心摘要,6月24日【第2023-684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7-7 07:5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3年6月24日,星期六,2023年第684期

  若“瓦格纳叛军”携带核武器退回乌克兰成为“割据势力、进而成为俄乌之间“缓冲区”,那么普京和普里戈津“演双簧”的概率将会增加

  【据媒体报道】6月23日,据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网站消息,耿爽大使在安理会乌克兰问题公开会上发言。针对当前乌克兰危机形势,中方愿强调以下几点:一、要全力防止局势失控。二、要全力减缓民众苦难。三、要全力管控外溢影响。四、要全力推动对话谈判。

  【据媒体报道】6月24日,据俄联邦安全局公共关系中心通报,以叶甫根尼·普里戈任(又译为普里戈津)名义在社交网络散布的俄罗斯国防部疑似对“瓦格纳”私人军事公司后方部队实施导弹打击的消息与事实不符,是信息挑衅。

  【据媒体报道】6月24日,在俄方指责“瓦格纳”武装叛乱后,俄罗斯总统普京发表讲话,称俄罗斯正为其未来开展“最复杂的战斗”,西方整个“军事和信息机器”都针对俄罗斯。

  ●“瓦格纳集团”武装叛乱一事与当前异常紧张、危急的国际局势密切相关

  我们注意到,对于“瓦格纳集团”武装叛乱一事,包括西方媒体在内的世界各地媒体对此事情的报道都非常谨慎。

  在我们看来,“瓦格纳集团”武装叛乱一事的出现,第一、或与扎波罗热地区当前激烈战事密切相关。包括卡霍夫卡水电站被炸、克里米亚用水紧张、俄赫尔松方向后勤补给线(桥梁)遇袭、基辅方面利用罗夫诺核电站产生的乏燃料正在制作“脏弹”等情况。西方在继续使用“战争边缘政策”,尤其是核讹诈手段对俄罗斯施加压力,让俄方承受了巨大压力;第三、当前国际局势异常紧张、危急。这一情况从中国“轰-6K”机群超低空突袭美李根航母战斗群一事中也可以得到很好侧证。在中美军事热线至今仍处于中断状态的背景下,结合布林肯访华彻底失败来观察,中美之间“发生擦枪”事件走火是完全可能的(由于055大驱参与其中,如果发生“发生擦枪”事件,美航母战斗群极可能遭遇毁灭性打击)。

  ●乌克兰局势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靠近出现核战争或大规模核污染

  此前我们对瓦格纳集团在巴赫姆特战役最关键时刻“撂挑子”一件事曾做出评估,俄罗斯很可能以此为信号向外界传递俄罗斯或正在应对一些极端事件的发生,比如,传闻俄罗斯在巴夫勒格勒使用了战术核武器。

  在我们看来,如果真的出现“瓦格纳叛军”占领、控制一个或几个罗斯托夫州有核武器存放的军火库,恐怕传递出的信号将十分强烈:“瓦格纳叛军”很可能会携带核武器退入乌克兰“割地为王”,以核武器为后盾“要挟”俄罗斯政府提供军饷和补给,在东乌克兰,在俄乌之间强行建立一个“缓冲区”。

  在我们看来,“瓦格纳叛军”和俄军因此变化都大幅降低了核武器的使用门槛,这意味着乌克兰局势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靠近出现核战争或大规模核污染。这或是中国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就乌克兰问题发表讲话的原因所在,由此也能侧面观察,乌克兰局势危急到了什么地步。

  ●俄罗斯此举仍不能从根本上杜绝核讹诈,甚至可能刺激美国利益(美国家利益+美资本利益)下决心将乌克兰核污染化

  “瓦格纳集团”武装叛乱一事对普京政权的稳定是有负面效应的,所以此事恐怕不会不了了之。若“瓦格纳叛军”携带核武器退回乌克兰成为“割据势力、进而成为俄乌之间“缓冲区”,那么普京和普里戈津“演双簧”的概率将会增加。尽管在战术上设计还算巧妙,虽然俄罗斯能够一时“解套”,但这样做只能施压欧洲利益与美国去争,不能根本性杜绝西方“战争边缘政策”下的核讹诈。如果2022年2月24日,欧洲利益能够占据主导,恐怕也不会有俄乌战争的爆发。而在美国利益看来,必要时刻,将乌克兰核污染化并不是不能接受的方案,至少对于美国的军火商、能源商、粮商而言,是绝佳的赚钱机会。

  俄罗斯想要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解套”,其核心必须要揪住美国和北约的“衣领子”单练。否则一个“核战争或核污染”版本的2022年2月24日就会“重现”,这首先对欧洲利益和俄罗斯来说将是一场巨大的灾难。俄罗斯如果真的这样操作,我们希望其尽快放弃阿富汗政策小九九,不要迟疑,否则后悔晚已。

  ●从非传统安全层面对从正式触及“半渡”到“俄罗斯奋起反击”至“不可逆”进行细节描述

  如果乌克兰局势真的演化到战争升级为核战争或造成大规模核污染的地步,那么局势将再次正式触及“半渡”,而从此刻起到“半渡而击”的过程就是中国“动态评估”的过程。这一过程可能很长,但也可能很短。决定中国是否出手“半渡而击”前提条件就是,以西方与俄罗斯这两个“标的”中的俄罗斯为例,要么俄罗斯实质性妥协至“不可逆”,要么俄罗斯奋起反击至“不可逆”。

  在战争初期,除了金融手段外,西方企图通过物流和关键产品的切断令俄罗斯屈服,但由于中国的金融、物流商、商品提供商的大量进入,让俄罗斯社会相对稳定坚持到现在。这意味,欧美和中国经济与俄罗斯都高度互补,他们显然低估了中国的能力,最终导致他们无法赢得战争的胜利。从非传统安全层面,俄罗斯奋起反击到“不可逆”意味着其在以上这些层面不能对中国商品、厂商“卸磨杀驴”。这是中国可以放弃“河渡人”实质性援助俄罗斯的前提条件。

  需要补充的是,中国的能源问题除了俄罗斯外还有其它途径加以保障:第一、中东可以提供;第二、一旦全球经济“满地鸡毛”,中国也不需要那么多能源;第三,以钍基熔盐核反应堆为代表的新一代反应堆技术。

  ●从秦赵鏖战、邯郸围城、李牧与赵王迁的历史典故观察当前乌克兰战局与“瓦格纳集团叛乱”事件的复杂性与微妙性

  6月2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发表电视讲话。普京说,俄罗斯正在为自己的未来做艰苦的斗争,为了反对俄罗斯,整个西方战争和信息机器全力开动。普京说,将在罗斯托夫采取坚决的手段恢复秩序。普京还说,在特别军事行动期间,任何恩怨都应当放在一边,现在俄罗斯民族的命运正面临抉择。普京表示,俄罗斯武装力量已收到必要的命令,以消灭那些组织武装暴动的人——在我们看来,瓦格纳集团战斗至今,不会投向西方,或者说,这种可能性几乎不存在。从目前情况看,瓦格纳叛乱的事情不能完全确定为假的或者是俄罗斯方面的主动行为,至少因受到AI视频、音频技术的欺骗与煽动,其内部部分人员叛乱的情况是存在的。

  此外,我们也能从这次叛乱事件中观察到俄罗斯内部矛盾和分歧,这一点与俄罗斯一年多战争的错误战略思想造成了大量物资损失和人员伤亡密切相关。大家不放从秦赵鏖战、邯郸围城、李牧与赵王迁的历史典故观察当前乌克兰战局与“瓦格纳集团叛乱”事件的复杂性与微妙性。

  土耳其为何突然改变货币政策开始加息?

  【据媒体报道】6月22日,土耳其央行宣布加息650个基点,将基准利率一周回购利率从8.5%提高至15%。这是土耳其自2021年3月以来首次提高基准利率。目前,土耳其通货膨胀水平超过40%,去年更一度超过85%,创下24年来最高。高盛预计,土耳其央行将在6月22日的会议上,加息3150个基点,将基准利率从目前的8.5%上调至40%,这将是自2021年3月以来的首次上调。

  【讨论纪要】当前,美国货币政策彻底失灵的情况与美国经济以虚拟经济为主密切相关。土耳其的情况与美国类似,虽然土耳其也有制造业,但其金融是完全开放的,且在土耳其经济中,虚拟经济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土耳其没有金融霸权,为了尽可能照顾实体经济,土耳其选择用降息对抗通胀。此外,入耳其也通过一定规模的增发货币,用增发工资的方式尽可能缓和通胀压力、维持社会稳定。

  当然,上面说的内容是去年土耳其的做法,或者说是在华尔街“空降”管理人员到入耳其之前的情况,但今年的情况有所不同。在我们看来,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俄乌战争已经升级,且不能继续维持太长时间。所以,土耳其在关键时刻必须为西方所用,以对俄罗斯施加最强压力。于是我们看到了土耳其央行开始学欧美,打着维持汇率的旗号开启加息,这首先对土耳其的实体经济而言是灾难性的。

  假以时日,在土耳其经济和汇率都崩掉后,恐怕世界银行和IMF就要粉墨登场了,且“矛头”直指土耳其海峡。在我们的评估中,届时西方要求埃尔多安政府用此作为抵押恐将是大概率要发生的事情。至少,在西方看来,封锁土耳其海峡是向俄罗斯施加最强压力的必要环节。

  东方点评国际机构下调对中国GDP预测

  【据媒体报道】6月21日,高盛将2023年中国GDP预测从6%下调到5.4%;瑞银在20日布将2023年GDP预测下调至5.2%;野村则在上周表示将2023年GDP预测从5.3%下调至5.1%,并将2024年预测从4.2%降至3.9%;巴克莱对2023年的GDP预测为5.2%。

  【讨论纪要】针对上述新闻报道,仍需强调的是:首先、今年在刺激经济的问题上,务必小心不要陷入时间错配和资源错配的“陷阱”;其次、如果国际局势出现重大事变,比如,欧美爆发严重系统性金融危机、俄乌战争升级为核战争或乌克兰出现严重核灾难、疫情卷土重来等,对于目前仍处于“恢复期”的中国经济来说,步入负增长都是有可能的。

  美国为了能够相对安全的获取大规模“开启印钞机”的操作空间,一直在中国企图谋求一种“制度性”保证或承诺,这恐怕是美国几轮商界代表团访华的主要目的所在,而这就需要中国政府改变当前既定的经济、金融政策。

  在西方资本利益(美国资本利益主导)看来,只要让中国步入不得不“大量放水”的恶性循环,美国就能与中国成为马斯克口中的“连体婴儿”:一方面中国不得不“大水漫灌”救助此前盲目大规模铺开的生产线;另一方面让中国出于同一原因,不得不向其提供大量廉价商品。于是,西方开启各路媒体,控制国内“第五纵队”大肆炒作中国经济增速减缓、即将全面放开房地产、只有房地产能救中国经济等话题。当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再次被吹起来后,当中国不可逆的进入“大量放水”的恶性循环后,出于投鼠忌器,中国便不可能再喊“黄四郎死了”(不要美元了)。届时,“救美国就是救中国”的言论会再次甚嚣尘上。这就是美国梦寐以求的“制度性”保证或承诺。此时,对美国金融当局而言,相对安全的大规模“开启印钞机”的时机就逐渐成熟了。

  不过,以上都是西方资本利益的一厢情愿。从近期中国最高领导人谈“双循环”、“极限思维”的情况来看;从中国继续毫不动摇的坚持“住房不炒”之国策来看,想要诱骗、胁迫中国政府改变既定经济、金融政策,被动配合美国金融当局相对安全的大规模“开启印钞机”的险恶企图显然不会得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10:15 , Processed in 0.12512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