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235|回复: 0

[核心摘要] 衍射+东方讨论核心摘要,6月27日【第2023-686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7-10 07:49: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卢卡申科所谓“有办法让‘瓦格纳集团’继续运营下去”传递出何种信号?

  【据媒体报道】6月26日,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战略沟通协调员约翰·柯比表示,美国没有看到任何表明俄罗斯打算在乌克兰使用核武器的信息。

  【据媒体报道】6月26日,德国国防部长皮斯托留斯表示,德国计划在北约成员国立陶宛永久驻扎4000名士兵,以帮助确保北约东翼的安全。

  【据媒体报道】6月26日,“瓦格纳”集团创始人普里戈津(又译普里戈任)称,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提出能让“瓦格纳”继续运作的办法。

  ●对于“瓦格纳集团”武装叛乱,西方谨慎、忌惮,不断撇清关系,首要意图就在稳住俄罗斯“不要做傻事”

  “瓦格纳集团”武装叛乱有两个疑问:第一,没有冲突发生;第二,没有大规模后勤补给调动迹象。总而言之,这场叛乱怎么看都不像一场真正的军事叛乱,有点类似“爱泼斯坦案件”的特征。

  在“瓦格纳集团”叛乱过程中,俄罗斯和美国的表现似乎都不太正常。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表面看似被动的俄罗斯实际上却在掌握主动。这种主动建立在俄罗斯可能真的打算动用核武器,以及俄乌战争随时可能升级为核战争的基础上。也就是俄罗斯真的打算用核武应对西方的核讹诈手段。在我们看来,“瓦格纳集团”武装叛乱背后真实意味的本质或是西方对此事忌惮和小心的根本原因(当然,美国为了表明其仍有能力在俄罗斯进行颜色革命,不得不通过媒体爆料他们提前几天对此事知情)。普京现在要的就是要以对俄罗斯有利的方式结束俄乌战争。

  ●“瓦格纳集团”武装叛乱事件后续发展之“白俄罗斯方案”与“乌克兰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德国准备在立陶宛永久驻扎4000名士兵或就是应对白俄罗斯方面与“瓦格纳”互动的最新可能的威胁,也就表达北约对于俄罗斯瞄着波兰和立陶宛揪着北约的“衣领子”单练有应对办法。瓦格纳的部分人员或全部进入白俄罗斯是有可能的,作为极可能获得核武(可能来自俄罗斯方面,也可能来自白俄罗斯方面)的雇佣军,他们在做任何事情上都没有门槛,且战斗力强悍,可谓“哪里需要,哪里搬”,甚至就此“夺回”波罗的海三国的可能性都不能排除。显然,这属于“首先两件事”层面中的“战略佯攻波兰,战术主攻立陶宛”

  以上方案作为“瓦格纳叛军”在乌克兰“武装割据”并作为俄乌“军事缓冲期”之方案的辅助方案。也就是以“白俄罗斯方案”(用“瓦格纳集团”直接军事威胁立陶宛、波兰,进而直接威胁北约)去迫使西方接受“乌克兰方案”(“瓦格纳集团”重返乌克兰成为“地方武装割据势力”并在俄乌之间形成“缓冲区”)。

  ●中国继续推动“中东和平进程”向前发展

  在“乌克兰和平方案”暂停后,中国一直在推动“中东和平进程”,最新消息是,以色列总理内亚尼亚胡即将在下个月访华。当然,以色列在试探,但试探的是美国和欧洲,美国是有可能阻止其访华行程的。显然,以色列的这个心思与日本非常类似,如果以色列在司法改革问题上取得了一些进展,我们对此并不会感到意外。如果美国不给以色列好处,恐怕假以时日,中东国家借“围攻”以色列,间接对美国施压。届时,中国或会主动协助以色列“脱困”。

  ●欧洲的官员们恐怕要收拾行囊准备来华了

  叙利亚同俄罗斯展开联合军事行动打击恐怖分子——在我们看来,面对中东的最新变化,俄罗斯是注意到的,欧洲恐怕也是注意到了,如果“老欧洲”认为乌克兰局势太过紧张也需要有人调停的话,那恐怕欧洲的官员们要收拾行囊准备来华了。当然,欧美再次要求中国稳定乌克兰局势是要付出代价的,这是中国强悍的综合实力所决定的。

  巴黎航展与珠海航展类似,在“心理战”层面,对西方军事威慑、诛心的意图。有关于“涡扇-15”的细节,因为“轰-20”无法展示,但其很可能使用“涡扇-15”的“非加力版”发动机。

  加息致企业违约破产潮席卷美国

  【据媒体报道】6月27日,据相关数据显示,今年迄今为止,美国和加拿大分别发生了41起和1起企业债券违约事件,是全球违约最多的地区,为2022年同期的两倍多。截至6月22日,美国企业已经提交了324份破产申请,接近2022年374份的总水平。截至今年4月,共有230多份破产申请,为2010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讨论纪要】俄乌战争爆发后,欧美开始大规模、密集制裁俄罗斯,而在2022年2月24日后不久,美联储刚刚开启本轮加息,所以,欧美企业对于今天融资成本如此之高,对供应链如此之混乱是没有想到的。这意味越来越难偿债,他们不得不不断地借新债还旧债,且借债成本越来越高。在我们看来,企业债券违约是很多美国公司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目前美国垃圾债的融资成本已经从1年半前的5%涨到了10%至15%。

  目前美国的通胀依旧高涨,美联储仍可能加息,这意味一些企业,尤其是实体生产企业恐怕再也坚持不下去了,于是索性“躺平”、破产。这或是新闻报道中提及的欧美企业破产潮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美国破产潮也与以硅谷银行倒闭为代表的欧美银行破产潮密切相关。正因为越来越多的企业破产,欧美的银行破产才如此频繁。而从银行频繁破产中也能反向观察到目前欧美企业,尤其是从事实体生产的企业是多么的困难。

  无论从传统安全层面的俄乌战争角度观察,还是从非传统安全层面的欧美企业破产潮角度观察,在乌克兰,西方同样耗不下去了,于是也就再次传出美财长耶伦可能于7月访华的消息(难度要低于布林肯访华)。

  原来,美元霸权的背后是超强的军事和经济实力。但现在,中国不仅在欧洲大发国债,更在巴黎航展展示中国强悍的军事实力。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在欧洲发债意味着中国在为大规模资本引入“试水”,而从债权刚一发布就被一扫而空的情况看,效果还不错。中国促进乌克兰停战是真心的,乌克兰的重建离不开中国,如果“老欧洲”真心想要罢兵息战,中国自然欢迎。

  再谈目前中国货币政策以维持经济基本稳定运行为主要目标

  【据媒体报道】有专家学者表示,宏观政策成本天花板和红线是安全,不能危及或触发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所谓“挤牙膏”,它排除了开闸放水,那会导致大水漫灌,也排除了拧开水龙头式的放水,虽然它不是大水漫灌,但把握不好它的扩张力度。“挤牙膏”就是要精准,要把牙膏挤到牙刷上且需要多少就挤多少。

  【讨论纪要】对以上内容,我们基本表示认同。中国目前正在做的就是一边促经济增长,一边维持经济稳定。在我们看来,降息的最大效果恰恰为实现以上目标争取了时间和空间。

  尽管降息对人民币汇率是有压力,但我们仍然再次强调,绝不能搞大水漫灌,我们的货币政策首先要服务于以实体生产的中国经济。中国的货币政策使得中国成为俄乌战争之外唯一能够拖下去的一方。在国际局势产生巨变前,中国最好就是以静制动,后发制人。如果局势演化到中国进入“最低经济内循环”,中国的相关金融政策或做出较大调整,如:扩大赤字,扩大财政支出等。具体内容还需大家与我们一起持续观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10:24 , Processed in 0.09384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