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51|回复: 0

[核心摘要] 衍射+东方讨论核心摘要,7月13日【第2023-700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8-5 09: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朝鲜发射“火星炮-18”型洲际弹道导弹更多是国际社会在展示立场和决心

  【据媒体报道】7月12日,中国驻美大使谢锋应约会见美助理国防部长拉特纳,就两国两军关系阐明立场。

  【据媒体报道】7月12日,俄罗斯对外情报局局长纳雷什金证实,他与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伯恩斯在6月底确实进行了一次通话,两人讨论了乌克兰有关问题。

  【据媒体报道】朝鲜导弹总局7月12日第二次试射战略武装力量核心武器系统——“火星炮-18”型新型洲际弹道导弹。

  ●美方迫切想要与中国恢复军事热线

  谢峰是一个非常强硬的外交官,其到任是美国不得不同意的事情(此前,空缺很长时间或因为美方不接受),这对美国而言是一个奇耻大辱。

  从谢峰大使上任后的相关表态来看,显然,当时中国就把美方与中方沟通的渠道,甚至唯一渠道,这或是中国驻美大使谢锋应约会见美助理国防部长拉特纳的主要原因。显然,到目前为止,中美军事热线仍处于物理断绝状态。尤其在上次苏州舰横切美军舰航线后,美方对于恢复与中国的军事热线显得极为迫切。

  ●“伴随战略进攻的战略测试”对怀揣阿富汗政策小九九的俄罗斯屡试不爽

  从俄情报局长证实称美CIA局长确实给我打了电话借“瓦格纳事件”讨论乌克兰问题来看,俄罗斯与西方在乌克兰打成了那个程度还有“护栏”,而中美双方到现在仍没有“护栏”,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需要强调的是,在有消息称西方在乌克兰使用集束炸弹后,俄方的绍伊古和梅德韦杰夫的反应依然疲软。显然,CIA局长的电话本身就有探底的意思,而且将俄罗斯的真实心理底线摸得明明白白。这是典型的“伴随战略进攻的战略测试”。这使得西方敢于变本加厉地对俄罗斯施压,无论是土耳其的背叛还是法国的巡航导弹,无论是集束炸弹还是对扎波罗热核电站进行的最新威胁。

  俄罗斯目前的软弱或加大美国在8月1日向中国让步的可能性。在我们看来,目前西方对中美贸易战全面升级的局面是无法面对的。

  ●继续紧盯“瓦格纳集团”事件的后续发展

  俄国防部称瓦格纳已移交数千吨武器装备,雇佣兵组织或将解散——当然,俄罗斯可以等,俄罗斯也还有机会,毕竟“瓦格纳牌”还没有打到最后,这或意味着俄罗斯对瓦格纳的用法会发生变化,比如“核用法”,比如“特种作战”,比如“作为一支奇兵”。

  在我们看来,即便俄罗斯使用了战术核武器,也不构成“本质变化”,只能算作“重要变化”。

  克宫称普京访华已“提上日程”——时间指向10月在中国举行的“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但是,但按目前俄罗斯的应对方式(被乌网站列入“黑名单”!俄退役军官晨跑时被暗杀),我们不能确保10月的时候俄罗斯国内安全形势与俄乌战争进程是否允许普京访华(提醒俄罗斯决策层尤其注意AI欺骗手段)。

  ●朝鲜发射“火星炮-18”型洲际弹道导弹更多是国际社会在展示立场和决心

  据朝中社报道,朝鲜导弹总局7月12日第二次试射战略武装力量核心武器系统,“火星炮-18”型新型洲际弹道导弹——从朝方公布的数据来看,打到夏威夷没有任何问题。面对西方“传统安全层面高度对抗,非传统安全层面相对缓和”,朝鲜的意思很清楚,朝鲜半岛的局势,西太局势随时可能生变,这也意味着中国认为美国没有任何信用可言,不抱任何幻想。朝鲜的战略掩护也让中国在必要时刻动用“兜底方案”的时候显得更加从容。

  这一次,是中国针对北约在亚洲的扩张进行的主动反应,与稀散金属管制相互配合,而策应俄罗斯的意图不是主要方面。这或是中国驻美大使谢锋应约会见美助理国防部长拉特纳的另一层主要目的。从目前中国的强硬态度来看,西方在实质性消化俄罗斯之前,没有资本和中国全面摊牌这句话似乎显得格外地清晰。

  韩国的金融危机或近在眼前,如果时机“对了”,可能导致美国“吃掉”韩国经济,如果时机“不对”,韩国经济可能成为美国的巨大负担。

  美参议员沃伦呼吁美联储停止加息恐怕言之过早

  【据媒体报道】7月12日,美6月CPI同比升3%低于预期,创2021年3月来最低,核心CPI同比涨4.8%,低于预期和前值,创2021年10月来最低;华尔街股债齐涨,同时,美元遭遇全面抛售。

  美元指数周三在失守101关口后一路跌势不止,今日早间刷新了2022年4月以来的最低位100.42,100大关变得岌岌可危。

  【讨论纪要】美6月CPI数据下降,除了去年的基数大这一因素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美国人的消费能力大幅下降。所以,其并不代表美国经济稳定,生产力发展,经济得到理顺。换言之,这是一种不正常的CPI数据下降。

  西方国家的通胀在性质上与中国是不一样的,在中美贸易战(甚至有苗头升级为中西全面贸易战)以及俄乌战争已升级为“核对峙”的背景下,这种下降恐怕是“进一步,退两步”式的。如果贸易战全面升级,美国的通胀恐怕会涨上了天,这对美国仅剩不多的实体制造业而言将是个灾难。所以,目前说美国加息就此打住恐怕为时太早。

  在美元指数问题上,在我们看来,目前,维稳美元或是美联储的一个重要任务。美国金融当局不能接受美元暴跌的局面。所以,8月1日,美国对中国让步的可能性很大。此外,再次提醒做空美元的投资者,小心诱空!美元目前的避险功能已经弱化,这是去美元化进程在世界范围内如火如荼进行的主要原因之一。

  马斯克称“中国有意成立AI监管国际合作框架”有何用意?

  【据媒体报道】7月11日,欧洲议会通过了《芯片法案》。法案要求,到2030年欧盟芯片产量占全球的份额应从目前的10%提高至20%,满足自身和世界市场需求。此外,还将建立危机应对机制来评估欧盟半导体供应面临的风险。

  【据媒体报道】7月13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

  记者:特斯拉CEO马斯克表示,中国有意成立人工智能监管的国际合作框架。中方能否证实并介绍情况?

  汪文斌:“我不了解你所说的情况,中方重视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主张坚持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原则,规范人工智能发展,始终以高度负责任的态度参与全球合作。”汪文斌说,中方愿与国际社会就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加强沟通交流,推动达成普遍参与的国际机制,形成具有广泛共识的治理框架和标准规范。

  【讨论纪要】目前,中国也在大力发展自己的芯片产业,但在中国,芯片生产过剩的问题恐怕并不存在,因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费市场。且随着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升级,对芯片需求的数量也越来越大。相比之下,欧洲并不具有这一优势,或者说,欧洲很难依靠自身市场形成芯片产业可以继续健康发展的商业闭环,在当前国际局势背景下,如果欧盟盲目扩张产能,极可能遭遇“烂尾”。

  对于“芯片战”或贸易战,中国的态度是一贯的,也是坚决的。如果美方打算只谈关税问题而不谈对中国公司非法制裁和打压,那么中美之间就不可能谈出实质性结果。如果美国,亦或是欧美日打算全面升级贸易战,那就放马过来!

  众所周知,在经历了中美贸易战、新冠疫情世界大流行和俄乌战争,在疫情后时期,很多欧美厂家不得不将许多他们此前无论如何也不愿意迁到中国的重要供应链环节向中国不断集中。其中自然包括资金,技术和人才。可以说,这是经济固有的自身规律所决定的。换言之,出于成本、配套、市场、产品迭代速度等诸多因素,如果想要继续生存与发展,就不能离开中国。

  需要补充一点的是,在中国商务部宣称中方对美商务部长雷蒙多访华持开放和欢迎态度的背景下,对于8月1日即将生效的中国对稀散金属管制问题,美国显然力法搞定它的“盟友们”,最终只得硬着头皮、迫于压力,不得不来罢了。

  这一局面是美国建国到今天从未遇到过的,美国自二战结束之后也从未有过商、政两界头面人物在短期内(3~4个月内)如此密集“排队”前往一个国家的先例。显然,中国的反向制裁令西方内部鸡飞狗跳,而实力江河日下的美国更无力压制“盟友们”或明里,或暗中的算计和投机。中国的反向制裁恰好给了美国“盟友们”趁机与美国好好讨价还价一番的资本。

  此外,在东方时事解读一贯观点中,所谓“芯片战”只是一种表象问题,其本质是中国与西方在争夺AI技术发展的未来。某种意义上说,这才是真正的“战场”。视AI技术为重塑其制造业、全面翻盘之唯一机会的西方,正在千方百计阻挠中国在AI技术上的发展。从马斯克的言论中不难看出,其显然是受到“老朋友”,美前国务卿基辛格的“启发”。在其自认为不具有与中国竞争优势的情况下,为了进一步限制中国在AI技术上的发展,企图通过搭建某种“框架”,对中国加以约束。

  在AI问题上,中国从不拒绝与国际社会之间的合作,既然“老朋友”想要谈出个框框,那就索性谈它个地老天荒。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美方想要在AI技术发展问题上限制中国,恐怕是痴心妄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10:22 , Processed in 0.26589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