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211|回复: 0

[核心摘要] 衍射+东方讨论核心摘要,7月22日【第2023-708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8-5 09:28: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俄罗斯在等待8月1日的过程中

  心中充满了“闪闪发光”的阿富汗政策之小九九

  【据媒体报道】7月22日,俄副外长韦尔希宁称,俄方不排除与土耳其达成新的“粮食协议”这一可能性,任何促进继续向世界市场供应粮食的方案均可考虑。

  【据媒体报道】7月22日,据英媒息称,俄方面逮捕了俄联邦安全局(FSB)前官员、军事博客作者吉尔金,这可能会激怒他的军事博客同行和他在俄罗斯军队中的支持者。英军事情报机构称,吉尔金长期以来一直批评俄罗斯国防部在乌克兰冲突中的表现。吉尔金曾是俄罗斯在乌克兰东部代理部队的前战场指挥官,他还因2014年马航MH17客机坠毁事件被荷兰法院定罪。

  ●西方仍不遗余力利用“瓦格纳集团”事件的负面影响试图在俄内部制造混乱

  我们注意到英媒和乌媒报道的有关吉尔金被捕的内容中有“他可能准备在瓦格纳负责人普里戈任“叛变”失败的背景下,将公众的批评推向极限”这样的描述,这正是我们所担心的。显然,西方媒体在利用打“瓦格纳牌”始终犹豫不决、磨磨蹭蹭的俄罗斯,在“瓦格纳集团”事件后,瞄着其负面效应,继续大肆渲染俄罗斯内部,尤其涉及强力部门和军方的一种混乱状态。

  所谓“混乱状态”,首先就在于俄罗斯国内因“瓦格纳集团”事件对普京政权,甚至普京本人的不信任、猜忌,以及由不满情绪导致的所谓普京政权对“反对者”的“清洗”。

  ●围绕黑海粮食协议问题,俄罗斯最终还是“英雄难过美人关”

  普京指责波兰“对前苏联领土有野心”。在我们看来,普京这次又看了地图,但这次显然是有意挑起波兰和德国之间的矛盾(美国和“老欧洲”之间的矛盾),这倒是有那么一点我们建议俄罗斯务必尽快去做的“首先两件事”中的“战略佯攻波兰、战术主攻立陶宛”的味道。

  从俄副外长韦尔希宁的相关表态来看俄罗斯目前其仍纠结于黑海粮食协议。就在此前,美国务卿布林肯明确表示,美国希望土耳其帮助推动俄罗斯重返黑海粮食协议。显然,西方的确围绕黑海粮食协议为俄罗斯做了“精心准备”,而且这份准备的核心环节之一就是土耳其。目的就在于竭尽所能(包括借此话题挑拨中俄关系)打压俄罗斯、孤立俄罗斯,迫其就范。而俄副外长韦尔希宁的相关表态简直就是在回应布林肯的要求。

  ●黑海粮食协议问题是否对俄罗斯构成陷阱,完全取决于俄罗斯的应对方式

  需要补充的是,在黑海粮食协议的问题上,是否对俄罗斯构成陷阱,完全取决于俄罗斯的应对方式。俄罗斯如果应对正确,那么黑海粮食协议问题不过是俄罗斯整体应对过程的一个步骤,或者说,拒绝协议延长是俄罗斯“改正错误”迈出的第一步;俄罗斯如果应对错误,那么围绕黑海粮食协议的存续问题就会逐渐变为一个巨大的陷阱,俄罗斯最终很可能既“收获”了更加被动的战略处境,又“收获”了黑海航运的全部瘫痪。

  我们注意到,乌克兰国防部7月20日发表了一则声明。声明称,乌克兰为了对俄罗斯实施对等反制(俄罗斯国防部称,自7月20日零时起,俄方将把沿黑海水域开往乌克兰港口的所有船舶视为潜在军用货物承运方),自7月21日起,所有驶往俄罗斯黑海港口的船只都可能被乌方视为军用物资运输船。这一新闻报道如果结合本就因黑海粮食协议(运营物流)牵扯切身利益的土耳其,以及那份到目前为止已经“千疮百孔”的“俄土特殊关系”综合观察,一旦双方在黑海针对船舶进行相互攻击,黑海的航运恐将彻底中断。

  ●俄罗斯在等待8月1日的过程中,心中充满了“闪闪发光”的阿富汗政策之小九九

  早在3月下旬,日本便透露会对《外汇和外国贸易法》进行调整,扩大对外出口管制的范围,以确保对外出口的产品和技术不会被中国用作军事用途。尽管日本政府强调这些出口管制措施没有针对特定的国家,但我们认为,这些措施明显是冲着中国而来的。

  目前全世界都开始关注日本“半导体禁令”7月23日起正式生效的事情。在我们看来,如果日本敢于针对中国,那么8月1日中国对镓、锗的管制一定会针对日本,且会连带美国一起“打”(日本的很多原材料就提供给美国),那么中西贸易战就会全面升级。显然,这一变化或是俄罗斯冒着如此巨大的战略风险等待8月1日的主要原因之一。

  黑海航运中断意味着克里米亚作为俄极少数优质不冻港所在地将彻底失去作用,俄方无论从传统安全层面,还是在非传统安全层面都将因此蒙受巨大损失,同时还要面对俄土关系进一步恶化的不利局面。这一可能性俄罗斯决策层未必看不出来,但俄罗斯决策层最终还是义无反顾地错误应对并最终让黑海粮食协议看上去越来越像是一个危害巨大的陷阱。不难看出,俄罗斯在等待8月1日的过程中,心中充满了“闪闪发光”的阿富汗政策之小九九,且丝毫没有减弱。

  ●俄总统普京强调克里米亚大桥非军事用途在我们看来,基于战略考虑,是必要的

  7月18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明确表示“中方关于乌克兰危机的立场是一贯、明确的。希望各方致力于政治解决危机,共同推动局势缓和。中方认为,有关各方应避免袭击民用设施和民用物体,保护平民安全,遵守国际人道法。”。

  7月17日,在克里米亚大桥第二次遇袭的“第一时间”,俄总统普京表示“克里米亚大桥已经很长时间未用于军事运输。”对此,结合中国外交部的明确观点,我们认为,基于战略考虑,普京总统的这一强调是必要的。因为就在7月21日,乌总统泽连斯基悍然威胁,克里米亚大桥是乌克兰合法打击的(军事)目标,其必须被摧毁。

  结合上述讨论,我们再去观察7月21日俄副外长里亚布科夫“俄罗斯在白俄罗斯部署战术核武器的工作正按照此前俄罗斯总统普京提出的计划表进行,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任何改变。在现行框架下,俄罗斯并没有把核武器的控制权转交给任何人。”的相关表态不难看出,针对克里米亚大桥的安全问题,俄罗斯也在刻意展现一种其保留一切可能报复手段、包括核打击手段的姿态。

  ●再次强调,我们认为,西方在完成实质性消化俄罗斯前,没有资本和中国全面摊牌,包括传统安全层面与非传统安全层面

  7月20日,据朝媒报道,朝鲜国防相强纯男警告美方称,美国派遣“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停泊在韩国釜山港作战基地是40多年来第一次在朝鲜半岛地区部署战略核武器,也是对朝鲜最为露骨而直接的核威胁。强纯男表示,“包括战略核潜艇在内的战略资产部署的可见性增大可能会符合我们国家核武力政策法令所阐明的核武器使用条件”。

  7月22日,朝鲜向朝鲜半岛西部海域发射数枚巡航导弹。

  直到目前为止,朝鲜方面对美国玩“强行送人”的把戏依旧是不理不睬。迫于韩方压力,这次美国动用了“真的”(不是发射巡航导弹版的改进型,而是搭载战略核武器的原版型)“俄亥俄”战略导弹核潜艇来给韩国撑腰,结果遭到朝鲜的断然反击。在我们看来,朝方的强硬表态让拜登政府感到极度紧张,其深知在朝鲜半岛,“擦枪走火”的主动权不在其手中。在中美军事热线完全中断的情况下,朝鲜的表态深知让拜登政府感到极度焦虑和恐惧,这恐怕是美国政府不顾基辛格不顾百岁之身也要将其“抬”到北京求见中国防长、欲利用中国尊老的文化传统用基辛格的老脸“蹭”到中美军事热线恢复的主要原因之一。

  再次强调,中朝之间早已进行过“深层次战略沟通协调”,朝鲜完全可以“自由行动”。某种意义上说,朝鲜的态度就是国际社会的态度,这也是国际社会在力所能及范围内,于西太方向对俄罗斯进行战略策应的具体表现。在我们看来,相比于俄、西战略选项都极度狭窄,中国的战略选项则要多得多。中国既可以选择面对贸易战全面升级,也可以选择必要时刻直接收台“结束游戏”。试问,以上两种局面,西方是否能够全部面对?或能够面对哪一种?

  以中西贸易战全面升级为例,其必然造成西方为数不多的仍有竞争力的实体制造产业的产业链的全面混乱和价格猛涨,而更会“秒传”到美国的金融市场。如果我们将俄乌战争与中西贸易战全面升级看作是真正意义上西方陷身其中的“双线作战”,那么系统性金融危机的爆发将会把美国拖入更加残酷的“三线作战”,这种战略选择无异于选择“猝死”。当美元霸权轰然倒地的那一刻到来的时候,俄乌战争也将彻底失去支撑的根源。

  所以再次强调,我们认为,西方在完成实质性消化俄罗斯前,没有资本和中国全面摊牌,包括传统安全层面与非传统安全层面。

  最后需要提醒俄罗斯决策层的是,就算俄罗斯非常走运,安全等到了8月1日,但还有一种可能不知俄罗斯如何面对或能否面对,那就是8月1日之后,不能面对真正意义上“双线作战”,甚至“三线作战”之“猝死”局面的美帝,或通过与中国主动缓和关系(非传统安全层面,阶段性缓和)的办进而法转身全力以赴的针对俄罗斯,如果真的发生,那便是2015年“七月流火,八月未央”的另一翻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10:27 , Processed in 0.12512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