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385|回复: 0

[核心摘要] 衍射+东方讨论核心摘要,8月2日【第2023-717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8-16 19:4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结合伯恩斯与格林菲尔之言论综合观察西方已着手瞄着仍在“大渡河”边徘徊的俄罗斯

  将实质性解除其核威慑推向高潮

  【据媒体报道】7月31日,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托马斯·格林菲尔警告称,瓦格纳集团对北约的任何袭击都将被视为俄罗斯的袭击。

  【据媒体报道】8月1日,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威廉·伯恩斯之前反对乌克兰加入北约,反对与俄罗斯起冲突,而现在其态度180度转弯。

  ●伯恩斯的言论意在向方方面面传递俄罗斯核威慑已成“摆设”的信号

  至少在8月2日,我们没有发现中国在对镓、锗出口管制的问题上有任何变化。从各方的反应来看,似乎8月1日并不存在,但从美方不顾一切也要与中国接触、沟通的情况观察,似乎并不存在的8月1日对美国而言可谓极其难堪。

  伯恩斯的言论是美国集中营造和中国缓和氛围的主要目的之一,其也是俄罗斯在“大渡河”旁犹豫不决带来引来的最新风险。在我们看来,西方或在8月1日前早已做好盘算,那就是对中国暂时后退,集中对俄罗斯加压。显然,伯恩斯的“突然翻脸”的核心意图在于向方方面面传递俄罗斯核威慑已成“摆设”的信号。

  ●俄罗斯的犹豫不决已让“瓦格纳牌”的效果大打折扣

  美驻联合国大使公开就“瓦格纳集团”问题警告俄罗斯,这与6月24日“瓦格纳集团”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西方对该问题避之唯恐不及的态度截然相反,显然,俄罗斯的犹豫不决已经让“瓦格纳牌”的效果大打折扣。尤其在8月1日,俄罗斯并没有等待中美贸易战全面升级后,在俄罗斯强行维持卢布汇率的支撑效果基本消失后,留给俄罗斯打“瓦格纳集牌”的时间已经极为有限了。“球”就这样再次被踢到了俄罗斯脚下,局势也就此全面回到了“对俄罗斯极其不利”的2022年2月24日之前的那一状态。

  ●一旦俄罗斯的核威慑被有效解除,北约成建制进入乌克兰将成为必然

  我们注意到,有关波兰方面谴责白俄罗斯侵犯领空后,向边境调集军队的消息。在我们看来,卢卡申科的澄清与回复有两种可能的背景,第一,俄罗斯准备动用“瓦格纳”这张牌;第二,面对波兰可能的主动挑衅,俄罗斯仍然犹豫不决。

  如果是后者,那么卢卡申科的澄清与回复很快将产生负面效应,西方必然着手瞄着仍在“大渡河”边徘徊的俄罗斯将实质性解除其核威慑推向高潮。而一旦俄罗斯的核威慑被有效解除,那么北约成建制进入乌克兰将成为必然。这本身也是西方进一步在“外压+内乱”的层面努力在俄罗斯国内制造混乱,进而引发祸起萧墙式内讧的一个环节。

  ●“朝鲜的回应”的后续如何发展就得看“乌克兰形势”如何具体演化了

  到此为止,已经可以确认“美国是再玩送人,是为了要人”,至于“朝鲜的回应”后续发展是向“抓人是为了放人”方向发展,还是向“抓人只是不得不扣人”的方向发展,恐怕就得看“乌克兰形势”如何具体演化了。而对于刚刚开启防长历史性访问朝鲜的俄罗斯而言,个中滋味希望其能够仔细揣摩。

  在我们看来,朝鲜的这一表态显然也有国际社会对,本可以将“瓦格纳牌”打的风生水起、但由于其始终不肯实质性放弃阿富汗政策之小九九,最终在8月1日只等了个“寂寞”,进而再度凸显战略被动的俄罗斯进行隐晦批评与善意提醒之意味在其中。

  ●“朝鲜的回应”的后续如何发展就得看“乌克兰形势”如何具体演化了

  中国配合镓、锗出口管制,收紧无人机的出口管制,一方面是警告美西方中国是认真的;另一方面,这一手不仅会让西方仅存不多的民用实体产业会受到严重影响,军工生产同样会受到巨大影响(美国FBI、国防部大范围使用)。但需要强调的是,中国目前仍然没有主动与西方全面摊牌的动机,因为一场俄乌战争,俄罗斯与西方同时被大幅削弱,与此同时又基本维持对峙的局面对中国最为有利,中国可以继续“享受”当前“河渡人”的局面,所以,这一手用得非常巧妙。

  【相关话题】

  第5935期-在中国宣布于8月1日正式生效对镓、锗出口管制后,欧洲利益出于自身核心利益考量,最终还是在对华政策上与美保持明显距离(2023-7-14)

  第5948期-无论耶伦如何辩解,围绕8月1日中国对锗、镓的出口管制,美国要么后退,要么面对贸易战全面升级,没有“第三选择”(2023-7-18)

  第5964期-再次强调,西方在完成实质性消化俄罗斯前,没有资本和中国全面摊牌,包括传统安全层面与非传统安全层面(2023-7-23)

  第5967期-沙利文关于“美国不得不与中国无限期共存、已为军援乌克兰做好‘冒险准备’”传递出怎样信号?(2023-7-24)

  第5980期-结合“民兵和专武干部8月1日起配发启用21式作训服”观察,继非传统安全层面,中国在传统层面也摆出“以战止战”的姿态(2023-7-27)

  为什么说惠誉下调美国评级至AA+

  实际上玩得一出“明贬暗保”的“双簧”?

  【据媒体报道】8月1日,评级机构惠誉“剥夺”了美国的最高信用评级,将其评级从AAA下调至AA+,理由是预计未来三年财政状况将恶化,政府债务负担较高且不断增长。

  【据媒体报道】8月1日,据美供应管理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46.4,已连续9个月低于荣枯线50,是自2009年以来的最长萎缩周期。

  【讨论纪要】在惠誉宣布调降美国信用等级后,目前在世界三大评级机构中,只有一家还在维持美国最高信用评级,那就是穆迪。

  惠誉这样做的目的之一也在维持自己所谓的“专业性”与“权威性”。至少表面上看,美国的债务的确太高了,税收已经不足以支付利息,尤其是制造业(美PMI已连续9个月低于荣枯线50),即便对于虚拟经济而言情况也不容乐观,这一点从硅谷银行“暴雷”中可以观察得很清楚。某种意义上说,美国的债务已处于“垃圾级”。

  惠誉这样做的目的之二,或者说主要目的则在于与美国金融当局玩了一出“明贬暗保”的“双簧”剧。一方面,作为“调降”的另一面,当“调升”出现后,其对美元而言自然是“重大利好”;另一方面,惠誉通过这种“小降”侧面证明美国经济“还可以”,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糟糕,至少还可以继续发债。此外,值得大家注意的是,这次惠誉下调美国信用等级的时间点选在了中美关系相对缓和氛围较为浓厚的这一阶段。

  美国金融市场乱象频生,其中之一就是国债收益率低于银行存款利率,对此,第一种解释是大家对美国银行的信任程度持续下降,尽管国债收益率低于银行存款利率,但大家仍热衷于购买国债而非将钱存在银行。而第二种解释恐怕更值得大家关注,那就是美联储或在偷偷回购国债,导致国债收益率偏低。

  【相关话题】

  第4660期-为什么说美国经济已陷入“典型滞胀+严重债务危机”的无解泥潭之中?(2022-7-5)

  第4873期-美联储加速缩表的同时MBS不降反升,种种矛盾迹象掩盖不了“一边加息一边印钱”的本质(2022-9-1)

  第5445期-所谓美国经济“不着陆”,其实就是“一边加息、一边印钱”(2023-2-21)

  第5480期-美国公司90%以上收益用于回购股票,经济虚拟化程度已无可救药(2023-3-3)

  第5511期-美联储应对硅谷银行破产推出BTFP工具,字里行间没有任何“印钱”的表述,但却处处都是“印钱”二字(2023-3-13)

  第5771期-东方点评评级机构纷纷准备下调美国信用评级(2023-5-26)

  东方点评阿根廷使用人民币偿还IMF外债

  【据媒体报道】7月31日,阿根廷经济部长马萨宣布,该国政府将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偿还即将到期的27亿美元债务。其中17亿美元将动用中国与阿根廷货币互换协议下的等值人民币支付,另外10亿美元为拉美开发银行提供的过渡性贷款。

  【讨论纪要】这笔钱是阿根廷用自己的货币购买人民币而来。这意味着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很吃香,美元想拦也拦不住。

  中国之所以需要阿根廷的货币,也在于中国和阿根廷之间存在密切的经贸往来。客观效果上等同于中国用人民币为阿根廷偿还债务。事实证明,即便有的国家抛出人民币卖美元还债(有出售人民币的,就有购买的“对手盘”),对人民币汇率影响仍旧有限。在目前人民币与美元利差进一步拉大的情况下更大,人民币仍然十分稳健。

  此外,人民币也在用这种方式,悄悄地在美元的“后院”取代推动“去美元化”进程。中国也通过这一手段帮助阿根廷等南方国家一定程度稳定汇率,减少西方对其残酷的经济盘剥。

  【相关话题】

  第4923期-串讲:拜登政府连夜与铁路工会达成协议、阿根廷恶性通胀与暴力加息、欧美日由汇率或重新激化“三边撕裂”(2022-9-16)

  第5358期-串讲:美方释放麦卡锡春季窜台消息意在对华施压、巴西与阿根廷筹建共同货币“对抗美元”能否成功?(2023-1-25)

  第5454期-从伊拉克计划首次允许与中国贸易直接以人民币结算来观察,人民币和美元这两只“金喇叭”之间的正式竞争已拉开帷幕(2023-2-23)

  第5675期-东方点评阿根廷宣布将使用人民币结算自中国进口商品(2023-4-27)

  目前A股是否适合加大融资融券力度?

  【据媒体报道】近日,有媒体发文称,为活跃资本市场建言,应适度加大融资融券力度。具体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进一步扩大融资融券标的股票范围,增强市场流动性,提升交易活跃度。另一方面,可以考虑下调转融资费率,通过降低融资成本和交易成本,增强融资融券交易的意愿。

  【讨论纪要】在我们看来,有“门槛儿”是对散户的一种保护机制(比如,防止“股灾”的发生),“借钱炒股”的风不能起。对机构来说,高利率也是防止对银行资金过多挪用的限制手段。需要强调的是,活跃是相对活跃,而不是全面放开。为了活跃金融市场而“杀鸡取卵”的做法我们是持反对态度的,且这与目前我们“脱虚向实”总体经济方向是相违背的。

  【相关话题】

  第1578期-“回归实体生产”与“一切皆可炒”——中国与西方执行金融政策的本质区别(2020-3-8)

  第4178期-现在这个世界不正常,不能说谁的经济好谁的股市一定更高,西方是虚拟经济,中国是实体经济(2022-1-27)

  第5994期-串讲:证监会就活跃资本市场及提振投资者信心征求意见、怎么看“认房不认贷”(2023-7-31)

  小谈央行提及“指导商业银行依法有序调整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

  【据媒体报道】8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召开2023年下半年工作会议提到“指导商业银行依法有序调整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

  【讨论纪要】中国的金融是国有的,所以可以做到“向民让利”。但这需要国家的指导和督促。对于民众而言,当利率上升后,民众也需要体量国有金融的难处,纯粹让利是不现实的。当然,这需要系统性地全面考虑和权衡。此外,民众对于自住房可以放心,国家会予以照顾。比如,在必要时刻,国家可以出手干预,使得“强行收房”不会成为普遍现象,但“炒房客”除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05:45 , Processed in 0.14075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