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391|回复: 0

[时事简评]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简评》-0113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8-22 06:4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媒体报道】6月24日,据俄安全局公共关系中心通报,以普里戈津名义在社交网络散布的俄罗斯国防部疑似对“瓦格纳”私人军事公司后方部队实施导弹打击的消息与事实不符,是信息挑衅。

  【据媒体报道】6月24日,在俄方指责“瓦格纳”武装叛乱后,俄罗斯总统普京发表讲话,称俄罗斯正为其未来开展“最复杂的战斗”,西方整个“军事和信息机器”都针对俄罗斯。

  【时事简评】我们注意到,对于“瓦格纳集团”武装叛乱一事,包括西方媒体在内的世界各地媒体对此报道都显得非常谨慎。在我们看来,“瓦格纳集团”武装叛乱一事与当前异常紧张、危急的国际局势密切相关:

  第一、尽管双方都损失惨重,但乌克兰战场依然处于活跃状态。其中,以乌克兰南部,赫尔松地区和扎波罗热地区的战斗最为激烈。在卡霍夫卡水电站被炸毁后,作为俄罗斯重要前线补给基地和中转站的克里米亚出现淡水供应紧张的情况。此外,6月22日乌军对连接克里米亚与赫尔松州的充加尔大桥进行了精确打击,以试图切断赫尔松俄军的后勤补给线;

  第二、西方在继续使用“战争边缘政策”,尤其是核讹诈手段对俄罗斯加压。有消息称,基辅方面利用罗夫诺核电站产生的乏燃料正在制作“脏弹”;

  第三、6月23日,欧盟当天正式通过了第11轮对俄罗斯制裁措施,此轮制裁包括经济制裁和对个人的限制措施。

  第四、近日,中国“轰-6K”机群超低空突袭“李根号”航母战斗群一事,在中美军事热线至今仍处于中断状态的背景下,结合布林肯访华彻底失败来观察,中美之间“发生擦枪”事件是完全有可能的(055大驱参与其中,如果发生“发生擦枪”事件,美航母战斗群极可能遭遇毁灭性打击)。

  可以肯定地说,乌军成建制袭扰俄乌边境、针对平民展开军事打击、炸毁卡霍夫卡水电站、“脏弹”与贫铀武器的出现等,都意味着已经打了近一年半的俄乌战争已经升级,而且带有越来越浓烈的“核色彩”。这让俄罗斯感受到了巨大压力。

  此外,以美国多轮商业领袖代表团,尤其是美国务卿布林肯访华失败为标志,中美双边关系没有得到明显缓解,甚至某种程度变得比之以往更加紧张。

  结合开篇给出的两条新闻报道的内容,针对“瓦格纳集团”武装叛乱一事本身,东方时事解读想要补充几点的是:

  第一、从新闻报道中,大家不难看到,在“瓦格纳集团”武装叛乱事件中,俄罗斯方面遭遇了西方的信息战。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施加这种信息战的具体手段或与AI技术有关。比如,利用AI技术合成的图片、视频、声音等,伴随网络战,在俄罗斯社会、军方、瓦格纳集团内部等地撒播谣言,制造混乱,并煽动、蛊惑不明实情的部分军人参与叛乱;

  第二、熟悉东方时事解读的朋友们应该记得,在巴赫姆特战役最激烈的阶段,曾经出现过有关“瓦格纳集团”因后勤补给不利临阵“撂挑子”的事情发生。对此,东方时事解读更多地从普里戈津与普京“演双簧”的角度进行评估,俄罗斯或借此向外界传递一种强烈信号,那就是俄罗斯或准备、或已经采取了某种“应急手段”以应对当前的乌克兰局势,而这种“应急手段”极可能与传说中俄军在巴甫洛格勒动用战术核武器摧毁乌军重要前线弹药储备基地密切相关。

  结合上述讨论,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如果在俄乌战争爆发之前“瓦格纳集团”鲜为人知,那么,在惨烈的巴赫姆特战役之后,“瓦格纳集团”恐怕已经家喻户晓。所以,俄方借用“瓦格纳集团”武装叛乱事件主动设计某种战术的可能性虽然不能完全排除,但可能性不是很大,毕竟“瓦格纳集团”武装叛乱事件对俄罗斯社会与普京政权的稳定造成的负面影响不能小觑。换言之,即便俄罗斯对“瓦格纳集团”武装叛乱事件的后续发展有所掌控,甚至有所利用,更多的也是一种被动应对行为;

  第三、在“第一”、“第二”的基础上,透过“瓦格纳集团”武装叛乱事件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俄罗斯内部由俄乌战争产生、积累的分歧和矛盾,而这与俄罗斯决策层在俄乌战争爆发之后错误的战略密切相关。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所谓“错误的战略”主要指的就是,俄罗斯至今拒绝实质性放弃阿富汗政策小九九,始终对西方抱有不切实际的政治幻想,迟迟不能下定决心与西方彻底决裂;始终尝试与西方“做交易”,甚至寻求与之媾和可能性。进而在客观上,对外,一直在损害国际社会的共同战略利益;对内,使俄罗斯决策层、军方、社会等各个层面因俄乌战争久拖不决而不断积累分歧与矛盾,这种情况在卡霍夫卡水电站被摧毁后尤其表现得格外明显。这一点,读者们不妨从中国古代历史中的秦赵鏖战、邯郸围城、李牧与赵王迁的历史典故观察当前乌克兰战局与“瓦格纳集团”武装叛乱事件之间关系的复杂性与微妙性。

  为了更好地展开下面的讨论,我们再来看一则新闻报道:

  【据媒体报道】6月23日,据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网站消息,耿爽大使在安理会乌克兰问题公开会上发言。针对当前乌克兰危机形势,中方愿强调以下几点:一、要全力防止局势失控。二、要全力减缓民众苦难。三、要全力管控外溢影响。四、要全力推动对话谈判。

  【时事简评】对于上述新闻报道,建议读者到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网站查找原文进行通读,尤其注意“第一”和“第三”点。

  耿爽大使已经将当前乌克兰局势的危急性阐述得非常清楚,原文是“一、要全力防止局势失控。一段时间以来,乌克兰战事持续升级,扩大化趋势益发明显,不确定性显著增强。卡霍夫卡大坝被毁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如果任由战火延宕下去,只会带来更多重大风险,任何可怕的场景都可能发生。我们希望冲突双方保持冷静克制,国际社会避免加剧紧张,特别是要严守核安全底线,远离核战争红线,全力避免造成无法挽回的局面”,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

  第一、无论是西方的核讹诈,还是俄方的核反击,亦或是“瓦格纳叛军”的“核挟持”,这一描述意味着,当前乌克兰局势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靠近出现核战争或大规模核污染。我们敦促西方和俄方务必吸取2022年2月24日俄乌战争爆发的惨痛教训,而就目前乌克兰的局势而言,非常像2022年2月24日俄乌战争爆发前的状态:一方面是西方不择手段的步步紧逼,另一方面是备受压力和刺激的俄罗斯在不断升级反击手段。而在2022年2月24日,面对北约的新一轮东扩,尤其是乌克兰随时可能加入北约的局面,被逼无奈之下,俄罗斯被迫选择战争手段试图解决问题,而这一次,局势在朝更严峻,更危急、且带有明显“核色彩”的方向发展;

  第二、在“第一”的基础上,不排除“瓦格纳叛军”通过某些途径获取战术核武器的可能性,比如:占领或控制一个或几个罗斯托夫州存有战术核武器军火库并将其“挟持”;

  第三、在“第二”的基础上,不排除“瓦格纳叛军”以“挟持”战术核武器为后盾,“要挟”俄罗斯政府提供军饷和补给,在东乌克兰地区,在俄乌之间,强行建立一个“军事缓冲区”的可能性。需要强调的是,对于已经获取战术核武器的“瓦格纳叛军”而言,其在使用战术核武器的问题上,“门槛儿”极低、甚至没有“门槛儿”;

  第四、在“第三”的基础上,一旦因某些“偶发因素”,比如受到西方刺激或打压的“瓦格纳叛军”动用战术核武器进行反击,并最终使得局面失控,俄乌战争最终升级为核战争或乌克兰出现严重核污染,那么“绝不会就此单独吞下苦果”的俄罗斯在使用战术核武器的问题上,同样“门槛儿”极低、甚至没有“门槛儿”;

  第五、在以上四点的基础上,若“瓦格纳叛军”真的携带战术核武器退回乌克兰成为“割据势力”、进而成为俄乌之间“缓冲区”,那么普京和普里戈津“演双簧”的概率将会增加。

  我们想要提醒俄罗斯决策层的是,无论是俄方主动为之,还是被动应对,借“瓦格纳集团”武装叛乱事件设计战术,虽然还算巧妙,虽然俄罗斯能够一时“解套”,但这样做只能施压欧洲利益与美国去争,并不能根本性杜绝西方继续对俄罗斯施加“战争边缘政策”,尤其是核讹诈。如果2022年2月24日,欧洲利益能够占据主导,恐怕也不会有俄乌战争的爆发。而在美国利益看来,必要时刻,将乌克兰“核污染化”并不是绝对不能接受的方案,至少对于美国的军火商、能源商、粮商们而言,那是绝佳的赚钱机会。

  俄罗斯想要获得真正意义上“解套”,其核心必须要揪住美国和北约的“衣领子”单练。否则一个“核战争或核污染”版本的俄乌战争将会出现在乌克兰,这首先对欧洲利益和俄罗斯来说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届时,俄罗斯政府恐怕不得不考虑向东方,向更靠近中国的方向“迁都”的可能性。我们希望其尽快放弃阿富汗政策小九九,不要迟疑,否则后悔晚已。

  对中国而言,如果乌克兰局势真的演化到战争升级为核战争或造成大规模核污染的地步,那么局面将再次正式触及“半渡”。而从此刻起到“半渡而击”的过程就是中国“动态评估”的过程。这一过程可能很长,但也可能很短。决定中国是否出手“半渡而击”前提条件就是,以西方与俄罗斯这两个“标的”中的俄罗斯为例,要么俄罗斯实质性妥协至“不可逆”,要么俄罗斯奋起反击至“不可逆”。

  在俄乌战争爆发初期,除了金融手段外,西方一直尝试通过物流和关键产品的切断令俄罗斯屈服,但由于中国金融、物流、商品的大量进入,最终让俄罗斯社会相对稳定并在惨烈的战争中坚持到现在。他们显然低估了中国的能力,最终导致他们无法赢得战争的胜利。

  提请大家注意的是,这一现象意味着西方经济和中国经济与俄罗斯都具有高度互补性。这意味着俄罗斯既可以用中国经济取代西方经济,也可以用西方经济取代中国经济。所以,从非传统安全层面,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俄罗斯奋起反击到“不可逆”的标志就是,在以上层面俄罗斯不能对中国商品、厂商“卸磨杀驴”,在挺过艰难期后,用西方经济取代中国经济。换言之,这是中国可以放弃“河渡人”并实质性援助俄罗斯的前提条件。这意味着俄罗斯必须实质性放弃阿富汗政策的小九九,而其核心就在于实质性放弃谋求与西方联手、借西方之力,遏制和阻碍中国的发展。

  需要补充的是,如果将俄罗斯实质性放弃阿富汗政策小九九落实到能源供应问题上,那就是俄罗斯务必实质性放弃借能源供应问题遏制和阻碍中国发展的企图。而在我们的观察中,中国的能源供应途径除了俄罗斯外还有其他保障方式,比如,中东国家可以向中国提供能源。比如,以钍基熔盐核反应堆为代表的新一代反应堆技术等。而最为关键的是,以目前世界经济现状和可预测的未来一段时间,恐怕“全球经济满地鸡毛”局面的出现已无法避免,届时,世界主要经济体对能源的需求将会大幅减弱,其中自然也包括中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05:21 , Processed in 0.32837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