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554|回复: 0

[时事简评]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简评》-0115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8-27 08:52: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媒体报道】6月27日,立陶宛总统当天在荷兰海牙同斯托尔滕贝格以及其他六个北约国家领导人会晤后表示,如果瓦格纳在白俄罗斯部署兵力,所有邻国都将面临更大的“不稳定危险”。波兰总统杜达则说:“这真的很严重,非常令人担忧,我们必须作出非常强硬的决定。这需要北约作出非常强硬的回应。”

  【时事简评】6月27日,美财政部海外资产控制局在当天发布的公告中表示,将对中非共和国、阿联酋和俄罗斯的四家企业实体进行制裁,因这些实体与瓦格纳集团及其创始人普里戈津(又译普立戈任)存在关联。

  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从“瓦格纳集团”武装叛乱事件发生后,俄方面对西方可能参与其中之“不依不饶”的态度来看,美国突然宣布制裁与瓦格纳集团及其创始人普里戈津有关联的海外企业唯一符合逻辑的解释就是:一方面,美国想借此表示其与“瓦格纳集团”武装叛乱一事无关;另一方面,美国在为“瓦格纳集团”武装叛乱事件后续发展可能在波兰、立陶宛方面出现不利于北约的局面(比如,“瓦格纳集团”对立陶宛“鸠占鹊巢”,成立“瓦格纳共和国”)提前未雨绸缪。

  此外,美国(北约)的焦虑也可以从德国向立陶宛增加4000人的旅级战斗群及立陶宛、波兰总统“这真的很严重,非常令人担忧,我们必须作出非常强硬的决定。这需要北约作出非常非常强硬的回应”的言论中观察得非常清晰。

  非常有趣的是,就在美国拼命撇清关系,立陶宛与波兰惊恐不已的同时,有关于白俄罗斯正在为收留“瓦格纳集团”建造可以容纳8000人的军事营地以及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不会允许瓦格纳集团看守俄罗斯部署在白俄罗斯的核武器”的消息也开始在坊间流传。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似乎“哪壶不开提哪壶”,一个劲儿地将刚刚发生“叛乱”事件的“瓦格纳集团”与核武器联系起来。

  在我们看来,这些奇奇怪怪的情况进一步增加了此前东方时事解读有关在“瓦格纳集团”武装叛乱问题上普京和普里戈津玩“双簧”的可能性,无论“瓦格纳集团”武装叛乱的起因和内幕究竟如何。

  在继续展开讨论前,我们再来看一则新闻报道:

  【据媒体报道】6月28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部分问答实录如下。

  美媒记者:据报道,在被问及中国是否支持乌克兰收复目前被俄罗斯占领地区的目标时,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傅聪大使表示,“我不明白为什么不”。此事是否属实?傅聪大使的回答是否代表中国政府的立场?

  毛宁:关于乌克兰危机,中方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我们认为各方应通过对话谈判为政治解决危机创造条件。

  法媒记者:傅聪大使昨天明确表示,中国可以支持乌克兰恢复其1991年领土完整的目标,其中包括2014年被俄罗斯吞并的克里米亚半岛。请问中国政府是否支持乌克兰恢复其1991年领土完整的目标?

  毛宁:我不了解傅聪大使的具体表态。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中方的立场是一贯的,也是非常明确的。关于克里米亚问题,我们希望这一问题能够通过政治途径得到解决。

  【据媒体报道】6月28日,在未提前公布访问行程的情况下,立陶宛总统吉塔纳斯·瑙塞达和波兰总统杜达对乌克兰进行了访问。

  【时事简评】有关乌克兰1991年边界问题,原本就是一本“糊涂账”,其涉及当年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在“分家”之时的一系列会议和条约。显然,傅聪强调的,在乌克兰问题上,首先俄乌要谈起来,要立刻停火,要停止运送武器。至于是否恢复到1991年边境,那是要谈的,而且要俄乌双方来谈的。

  在我们看来,傅聪的讲话实际上就是“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其在根本上与俄方目前在乌克兰问题上主张没有矛盾。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的诉求核心不是领土问题,而是乌克兰不能加入北约,乌克兰要对俄罗斯“去威胁化”。

  在“瓦格纳集团”可能“分兵”白俄罗斯的背景下,立陶宛和波兰总统突访乌克兰,在我们看来:

  第一、其背后的“老欧洲”显然对“瓦格纳集团”可能“分兵”白俄罗斯之后续发展心里没底;

  第二、在美国在乌克兰的代言人泽连斯基拒绝“先停火,后谈判”方案的背后凸现“欧洲想谈,但美国不同意”的尴尬;

  第三、“瓦格纳集团”事件在客观上加剧了欧美之间的分歧。

  在我们看来,傅聪大使的言论非常类似中国驻法国大使卢沙野相关言论的性质,都属于“个人观点”。同样,这也可以看作是中国的“非正式官方态度”。可以说,付聪大使就这样轻描淡写地一句话,就把欧美之间的分歧和矛盾凸显了出来。正所谓,“打也打了,闹也闹了”,如今,双方再次打不下去了,那么你们对于中国的态度听还是不听?

  某种意义上说,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在“瓦格纳集团”事件后续发展中,在俄乌战争究竟是战是和的问题上,中国发挥的影响力越来越重要。

  不难看出的是,在俄乌战争问题上,俄罗斯想谈,欧洲想谈,只有美国想要继续打。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就这样被孤立了,而且是在世界范围内被孤立(包括非洲)。由此也不难看出,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战略腾挪空间已被挤压殆尽。在我们看来,恐怕其宁可在台湾问题上对中国有所让步,也绝不能接受俄乌战争彻底失败的结局。从美国不仅再度向乌克兰提供战争资金,且继续向乌克兰提供可能装备贫铀装甲的主战坦克的情况来看,美国只能在“好事占尽,坏事做绝”这条路上“跑到黑”。

  当前乌克兰局势在性质上与2022年2月24日俄乌战争爆发前极其相似。也就是说,在卡霍夫卡水电站被炸毁后,面对西方仍然想要打下去、拖下去,拖死俄罗斯的险恶企图,的确不能继续维持俄乌战争太久的俄罗斯在被逼无奈之下,是有可能采取特殊手段加以应对的。无论如何,这一次俄罗斯恐怕真的动了“核杀心”,其不仅将核武器“竖在发射架上”,而且拔掉了“保险”。只不过,上一次是常规战争,那这一次呢?

  面对这一局面,我们想要再次提醒俄罗斯决策层的是,在卡霍夫卡水电站被炸毁后,尤其在“瓦格纳集团”事件发生后,俄罗斯普京政权恐怕在乌克兰问题上可以进行战略腾挪的空间也不多了。也就是说,“军事叛乱”后,普京的个人威信当然受到重大冲击,而俄罗斯历史上,“大帝”因个人威信受到重击而或其个人,或其政权、主动选择,或被动选择“消失”的不乏其人(尼古拉一世因克里米亚战争惨败而选择自杀),也不乏其国(1917的二月革命推翻了俄罗斯帝国)。

  就像一首歌中、描述“两机事件”中阵亡的那位俄罗斯英雄的那句“我多想活着”那样,普京个人也好,俄罗斯国家也好,在乌克兰战争的后续发展中,如果还想活着的话,决然没有别的选择,只能选择“绝不能输掉乌克兰战争”,既然结果是唯一的,那么在经历了一年外加四个月的、俄罗斯几乎用尽了一切军事手段或武器的长时间鏖战之后,俄罗斯手中“绝不能输掉战争”的手段就非常有限了。如果俄罗斯最终应对失败将“瓦格纳牌”打废了,那么俄罗斯的核威慑将不复存在,等同于被西方有效解除。

  在继续展开讨论前,再来看一则新闻报道:

  【据媒体报道】6月27日,沙特政府在研究在沙特与伊朗间修建铁路的可能性。根据初步规划,该铁路线将从沙特境内出发,通过科威特与伊拉克,最终到达伊朗境内。

  【据媒体报道】6月29日,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认为,中国在中东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可能是有益的,因为它促使美国也更积极地参与该地区事务。

  【时事简评】面对国际社会主导的,此前因俄罗斯总统普京多看了那张十七世纪地图一眼而导致再度终止的“乌克兰和解进程”再度被推动,中东地区国家自然是敏感的,也是欢欣鼓舞的。

  在我们看来,“沙伊铁路”相关计划的出现,不仅意味着沙特和伊朗准备“自带干粮”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建设,且“沙伊铁路”一定会成为中东地区“一带一路”交通网络的骨干部分。

  此外,这种形式对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与去美元化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一旦“沙伊铁路”正式开通,其将自然接入“中巴铁路”,对此,印度就会如同越南那样,在“中老铁路”劈开沉闷的中南半岛后,其位置会显得极其尴尬。如果印度敢于破坏地区稳定,威胁巴基斯坦,那印度就站在世界全体穆斯林、伊斯兰世界的对立面上。

  在敏锐感觉到乌克兰局势最新变化、且感到欢欣鼓舞的中东国家中,恐怕少不了一个较为特殊的存在,那就是美国(西方)在中东地区与传统安全层面的“钢钉”——以色列。从新闻报道中不难看出,敏锐感觉乌克兰局势最新变化的以色列政府在摆脱美国控制的路上再走一步。

  在国际社会主导下的“中东和平进程”如火如荼进行中的背景下,以色列也开始努力尝试摆脱西方资本利益对其的控制。于是,敏锐感觉乌克兰局势最新变化的以色列政府在摆脱美国控制的路上再走一步。

  在内塔尼亚胡公开借“秘密渠道”放风,欢迎中国提升在中东影响力的背后,显然是以色列政府表达了欢迎中国调解以色列与中东国家矛盾的意愿,对此我们表示欢迎。以色列这种对美国无异于“大逆不道”之言,也意味着在以色列眼中,美国真的不行了。所以,内塔尼亚胡公开借“秘密渠道”放风:首先给美国看(讨价还价);其次给中国看(表达意愿);最后则给欧盟看(争取外援)。于是,美国的“中东钢钉”就在“瓦格纳集团”事件“狗血剧情”上演的同时发生了剧烈摇晃。这也是国际社会主导下的“乌克兰和平方案”与“中东和平方案”相互交替掩护、交替推进效果的具体表现。

  在继续展开相关讨论前,我们再来看一则新闻报道:

  【据媒体报道】6月28日,由于近期叙利亚哈马省乡村频繁遭恐怖组织袭击,叙利亚和俄罗斯展开联合军事行动,精准打击了恐怖组织位于叙利亚伊德利卜省乡村的部分基地,其中包括武器弹药、制导设备、无人机、窃听设备等。该行动破坏了这些基地,同时造成数十名恐怖分子死伤。

  【时事简评】国际社会主导下的“乌克兰和平方案”与“中东和平方案”相互交替掩护、交替推进的效果俄罗斯也是看在眼中的。在我们来看,被卡霍夫卡水电站被摧毁和美国大打“阿富汗牌”刺激得几乎“精神错乱”的俄罗斯似乎终于“开了窍”,继续在乌克兰之外谋求解决乌克兰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俄罗斯和叙利亚再次联手军事打击伊德利普恐怖分子这一最新情况,土耳其采取了默许态度,这样一来,在叙利亚问题上被孤立的就是美国。

  既然美财长耶伦如此急切地打算“跨界”访华(希望与中方重建联系,讨论分歧并消除误解),那在巴以和平问题上美国打算何去何从?在我们的观察与评估之中,之所以上次中美最终商定布林肯来华,似乎就是在中国目前非常在意的中东方向,美国出卖了以色列来作为诚意,那么这次呢?是否打算继续出卖以色列?

  在我们看来,政治伎俩美国可以收回,但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恐怕很难收回。这恐怕是中国借美财长耶伦急切访华给美国“挖坑”想要达到的真实目的,那就是:打倒西方金融霸权,打倒美元霸权,让美帝国主义(包括美国国家利益和美国资本利益)被彻底孤立于包括其盟友在内的方方面面。既然美国人那么喜欢从实力的角度和别人讲话,那中国索性就让美国看看什么是真正的实力。

  也许在西方看来,目前唯一有能力拦住俄罗斯“做傻事”的就是中国,在美国企业倒闭潮席卷的背景下,如果最终西方不得不寻求中国的帮助,寻求中国的调节,那么唯一的出路就是中国提出的“乌克兰问题解决方案”。否则,美国必然面对“欧美公开争吵”的局面。

  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一旦欧美发生“公开争吵”,欧美“高度合流”的瓦解或会从以色列开始,从巴以问题开始。其间,不排除欧盟可能会在巴以问题上公开背叛美国的可能性。所以,有朝一日解决巴以冲突、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矛盾、以色列合理安全关切等问题被正式提上日程后,可以发挥建设性作用的除了中国外,欧盟的作用也不能小觑,当然,如果俄罗斯能够加入其中更好,如此,当年因欧美“合流”而被“冻结”至今的中、欧、俄三方协调,在中东“轮番消遣美国”的一幕或许真的会再次上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05:25 , Processed in 0.17200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