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557|回复: 0

[核心摘要] 衍射+东方讨论核心摘要,9月18日【第2023-757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0-11 19:25: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有“重置世界金融秩序”之功效的“最暴力中东破局”似乎十分微妙地从伊朗转移到了俄罗斯身上

  【据媒体报道】当地时间2023年9月16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马耳他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举行多轮会晤;应俄方邀请,王毅将赴俄罗斯举行中俄第十八轮战略安全磋商。

  【据媒体报道】9月17日,五角大楼称,美情报机构肯定地说中国气球没有在美国上空收集情报。

  【讨论纪要】中国作为当前正发生复杂深刻变化之国际局势的“绝对主导力量”,王主任自然是很忙的。有趣的是,在王主任应约与沙利文于马耳他会晤后,又马不停蹄地应约前往莫斯科参加中俄第十八轮战略安全磋商。

  ●美西方通过“乌克兰方向”与“西太方向”的“战场联动”,基于“阵营对抗”层面对西方世界进行“全面动员”。意在彰显其有能力对抗“双线作战”

  9月13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以“新时代美国外交的力量和目的”为题发表讲话。布林肯称,冷战后形成的世界秩序已经终结,当下的选择将决定未来数十年的世界格局。他宣称,美国将强化现有联盟并打造新的伙伴关系以应对挑战和维持全球领导地位,并一再渲染所谓中国和俄罗斯构成的威胁,指责俄罗斯是“最直接的威胁”,而中国是“最重大的长期挑战”,试图重塑国际秩序。

  在美西方试图“纪念”1950年仁川登陆,而在黄海地区进行“作秀”军演,意图施压朝鲜,对日、韩“鼓气”之际(当然,更是“演”给俄罗斯看),中国对其这种虚张声势的挑衅可谓“绝不惯着”。中国人民解放军通过具体行动,从日本海到台湾地区,多路出击展示强大作战能力,并高调宣誓,2023年的西太绝不是1950年的西太。

  在布林肯叫嚣“后冷战时期形成的国际秩序已经终结,美国将强化现有的联盟,并打造新的伙伴关系,以应对挑战和维持全球领导地位”的几乎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了波兰在距离俄罗斯飞地加里宁格勒仅80公里处的某靶场进行军事演习,且大秀韩、美装备。在我们看来,美西方通过这一连串的操作,意在彰显“乌克兰方向”与“西太方向”的“战场联动”,并基于“阵营对抗”层面对西方世界进行“全面动员”,并刻意展示他们具有对抗“双线作战”并能够取得最后胜利的能力。

  不过,在我们看来,中国既不是前苏联——当年苏联没有指望中国出兵朝鲜,结果中国毅然出兵朝鲜彻底打乱了美苏计划。也不是今天的俄罗斯——中国不与西方就第三国利益做任何形式的交易,且对西方不抱任何不切实际的政治幻想。所以,布林肯的那份叫嚣恐怕很难实现。

  ●目前阶段,中国的主要应对方式,仍然是在传统安全层面“取守式”,在非传统安全层面“取攻势”

  中国的“绝不惯着,迎面而上”,某种意义上也在美国意料之中,至少客观上,这种紧张的氛围还是可以继续给俄罗斯以“幻想”空间的。

  在我们的评估与观察中,目前阶段,中国的主要应对方式,仍然是在传统安全层面“取守式”,在非传统安全层面“取攻势”:

  首先,尽管中国与美国在传统安全层面处于“高度对抗”状态,但中国绝不会先开“第一枪”,但也绝不会给敌人开“第二枪”的机会;

  其次,从2018年中美贸易战开始,在诸如外交部宣布制裁美国洛马与格鲁曼两家军工企业的问题上,中国一直采取“攻击性金融布局”之应对手段,这种态势让美西方感到极度惧怕,尤其以Mate60系列手机与“麒麟9000S芯片制成问题”为代表,美国终究在长达5年的贸易战中惨败之后,在巨大的冲击作用下,无论是西方阵营内部,欧美之间,还是美国内部,欧盟内部的各组矛盾均被大幅激化后,美国不得不极其痛苦地意识到,“护栏”是必须打的,“后退”是必须做的。

  再次,值得一提的是,上次美国务卿布林肯访华因“气球事件”而中断,中国始终坚持在“气球事件”上美国必须“给个说法”,而今天,“说法”来了,那就是美五角大楼宣布,“美情报机构可以肯定地说,中国气球没有在美国上空收集情报”。不难看出的是,美国在安全层面上都摆出了一副“退避三舍”的姿态,在非传统安全层恐怕更要闭上嘴不要胡说八道(指的当然是美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迈克尔·麦考尔和其他九名议员)!

  有趣的是,美国政府到目前为止,在以“麒麟9000S芯片制成问题”为代表的一系列问题上,始终没有给出公开的最后结论。

  最后,今天美西方不得不与中国在非传统安全层面相对缓和关系,并将压力全部转向俄罗斯的一幕,与2015年“七月流火,八月未央,九月授衣”一模一样。

  ●俄罗斯需要谨防西方邪恶势力声东击西,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熟悉东方时事解读的朋友们都知道,一直以来,西方战略欺骗、麻痹俄罗斯只是手段,逼俄罗斯让步,并伺机实质性消化俄罗斯才是目的。然而,中国一贯强硬的立场也在客观上促使俄罗斯对当前国际局势走向愈发警觉,西方想要逼俄罗斯让步并伺机实质性消化俄罗斯的难度在不断增加,于是只能不断地强化“内压+外乱”。正是因此,我们最担心的是俄罗斯高层政要出现“意外”,或者俄罗斯重要公共场合遭遇恐怖袭击,或重要的核、生、化设施遭遇不可控的袭击与破坏。总而言之,俄罗斯务必谨防西方邪恶势力的声东击西,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在伊朗与沙特和解之后,伊朗在国际社会处理中东事务过程中的“支点”效应开始显示

  在美西方焦头烂额之际,中东局势可谓“烽烟再起”。伊朗在打出“库尔德牌”后,又打出了“土耳其军队从叙利亚”这张牌,可谓“刀刀见血”,对此,我们再次对伊朗的做法表示赞赏。不难看出的是,在伊朗与沙特和解之后,伊朗在国际社会应对、处理中东事务过程中,其“支点”效应开始逐渐显示。某种意义上说,伊朗基于“做好自己,撬动别人”的层面,甚至在“倒逼”至今仍缺席“中东和解进程”的俄罗斯。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对土耳其发出加入金砖组织之邀请后,土耳其的“脾气”可谓“迎风速长”——土耳其在加入欧盟无望的情况下,对欧盟可谓十分不客气,公开警告欧盟,“实在不行,就分道扬镳”!

  在我们的观察与评估中,一旦伊朗和土耳其在“库尔德人问题上”上开始联手,结合金砖组织的扩容,国际社会在对美西方中东势力进行“反弹琵琶”“尊王攘夷”的过程中就集齐了“中东四大地方王国家”,再加上阿盟与非盟的参与,“库尔德人问题上”作为推动上述进程的“抓手”或正式就此形成。

  ●有“重置世界金融秩序”之功效的“最暴力中东破局”,似乎十分微妙的从伊朗转移到了俄罗斯身上

  尽管俄罗斯目前仍然缺席“中东和解进程”,但俄罗斯对中东局势的变化并非没有感知。在我们看来,第一,中东局势的积极变化会对俄罗斯一种类似“三缺一”的牵引作用;第二,中东局势的积极变化会成为俄罗斯手上继续与西方讨价还价的筹码;第三,当前的中东局势对西方而言,在伊朗“连续出手”的背景下,距离彻底失去对其控制恐怕不远了。换言之,西方若想稳住中东,恐怕将有求于俄罗斯。

  俄罗斯由于连续的战略决策事务,尤其是至今不可能实质性放弃阿富汗政策小九九,其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的角色”已从当年“绝对的棋手”,变为今天“半棋手、半棋子”。当年被东方时事解读定义有“重置世界金融秩序”之功效的“最暴力中东破局”,似乎十分微妙地从伊朗转移到了俄罗斯身上。

  ●在中俄之间大玩“曹操抹书间韩遂”的美国,却不知自家“后院”已经“火光冲天”

  我们注意到,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战略沟通协调员柯比有关“乌克兰冲突升级将损害美国的国家安全”的言论。在我们看来,在中东局势十分吃紧的情况下,如果说美西方不害怕俄罗斯沿着“首先两件事”之路走下去那绝对是假的,这恐怕也是美国非要拉着中国来谈的理由之一,也就是说,拉着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打护栏”,但另一边却不断对俄罗斯“捅刀子”。此外,美国也有借与中国缓和关系,在中俄之间玩“曹操抹书间韩遂”,意图瓦解中俄战略互信的图谋。

  9月18日报道,南美国家巴拉圭财政部部长卡洛斯·费尔南德斯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称,中国在拉美的投资正在取代美国和欧洲,巴拉圭方面愿意与任何中国投资者对话。值得一提的是,巴拉圭是台湾地区民进党当局在南美的唯一“邦交国”——在我们看来,中国恐怕要再次坚定践行“三个世界”的划分方式,“77国集团+中国”就是“第三世界”,我们要做的就是联合“第二世界”(包括欧,俄等)斗美帝!显然,中国这样做更是借此调动美西方仅存不多的战略资源回护自家“后院”,与此同时中国加快“攻略”周边地区,如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与中亚的步伐,是为“远交近攻”。

  【相关话题】

  第6146期-结合普京接受访朝邀请综合观察,不排除其可能在十月访华后“顺道”访问朝鲜的可能性(2023-9-14)

  第6150期-东方点评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到访俄罗斯阿穆尔河畔共青城加加林飞机制造厂(2023-9-15)

  第6154期-英国正式将瓦格纳集团列为“恐怖组织”背后暗藏哪些险恶意图?(2023-9-17)

  美车企三巨头向新能源转型或因大罢工而更加困难

  【据媒体报道】9月15日,福特集团暂时解雇密歇根州韦恩市工厂的约600名员工,原因是工厂生产活动不足。他们将没有资格领取失业救济。

  【据媒体报道】9月15日,在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的近1.3万名员工开始在底特律三家汽车制造商同时举行罢工之际,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发帖炫耀称,他的公司给工人开的工资比UAW要求的还高,而且工作氛围很好。

  【据媒体报道】9月17日,美国汽车工人联合工会主席表示,斯特兰蒂斯集团想以加薪区区21%的蝇头小利说服工会停止罢工“完全是不可能的”,表明工会与底特律汽车高管之间的分歧仍然很大。

  【讨论纪要】汽车业是美国最大的制造业,汽车行业拥有1000万个工作岗位,汽车生态系统每年为美国经济创造1万亿美元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近5%。2022年,该行业为联邦财政贡献了1262亿美元。仅“三巨头”(通用集团、福特集团、斯特兰蒂斯集团)就贡献了3%的美国内生产总值。“三巨头”根基都在密歇根州底特律,它们经营着全国60%的装配厂。

  马斯克的态度很明显,就是在火上浇油。马斯克的言外之意就是,他的企业(电动车行业)工人的薪资与传统汽车企业工人相比是不一样的,而且他的企业(电动车行业)更好。电动汽车是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工人们要应对的头号危机,当汽车业从传统燃油车转向电动汽车后,很可能会让传统汽车行业岗位数量减少、工人待遇降低。

  在我们看来,目前美国处于传统能源车转型新能源车的关键阶段,在很多关键技术环节不掌握在美国手上的时候,更需要大量、持续投入。这次美国传统汽车行业的大罢工恐怕会让他们转型升级更加艰难,但对特斯拉而言却是个好消息。深水资产管理公司管理合伙人吉娜·芒斯特就认为,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在美国影响力固然十分强大,但它的影响力局限于传统车企。对于特斯拉这样的造车新势力来说,由于不受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工会的控制,反倒会成为这场纷争的赢家。

  有趣的是,在欧洲也正在发生类似的事情,如果我们将德国看做是“欧洲的特斯拉”的话,那么法国就是“欧洲的‘三巨头’”。而近日,德国媒体正因为法国推动在欧洲对中国产新能源汽车进行反倾销调查而猛批法国。不难看出,无论在西方阵营内部,欧美之间,还是在欧洲内部,美国内部,新能源车产业和传统能源车产业之间的矛盾都在不断激化,而中国车企竞争能力的强大,更突出了这种矛盾尖锐。

  讽刺的是,尽管欧美汽车产业前途暗淡,内斗不断,但相比之下还是比日本车企的境遇好上一些。在日本混动技术专利被比亚迪DM技术绕开后,“主导”中日氢能源合作被拒绝(日本下了大力气开发的氢能源技术被迫“束之高阁”),反在电动车产业发展布局远远落后的日本估计现在死的心都有。这次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的世界级车展就没了日本车企的影子,因为他们拿不出自己的电动汽车产品。

  最后需要补充的是,美国传统汽车产业工人大罢工一定会加剧美国通胀水平的快速上升,并降低美国车企的竞争力。汽车业是西方仅存的,为数不多的尚有一定竞争力的实体制造产业。西方内部如此乱象丛生,而外面的中国又那么强硬,俄罗斯那边又拖着,其内部滋生、蔓延和积累的各类矛盾总有爆发的那一天。

  【相关话题】

  第3959期-如果日本抵制冬奥会,中国不妨借日本汽车产业进一步激化“三边撕裂”(2021-11-29)

  第4844期-从德国汽车业无法与中国脱钩再谈西方对中国经济日益严重的依赖性(2022-8-24)

  第5893期-从氢工业、第四代钍基反应堆相关技术最新进展小谈中国的能源策略(2023-7-2)

  华为MATE60对西方诸多产业链的冲击或才刚刚开始

  【据媒体报道】9月15日,由于经济状况和终端市场需求疲软,台积电要求主要供应商推迟交付高端芯片制造设备,受影响的公司包括制造光刻设备的ASML等公司。

  【讨论纪要】苹果手机今年遭遇华为“狙击”。保守地说,以华为Mate60系列手机2000万部销量为基础,这就意味着苹果高端机同步会减少几千万部出货量。而这可能会引起苹果所在手机产业供应链内各个节点矛盾的全面激化,甚至崩溃。

  值得注意的是,2000万部华为Mate60系列手机出货量的评估不仅是保守的,而且是刚刚开始的。在我们看来,华为Mate60系列手机的主要市场之一或将囊括海外。苹果手机出货量锐减,必然导致台积电芯片大幅削弱产能,相应的光刻机,镜头,光源等重要元器件也都会因此受到严重冲击,甚至一些供应链重要节点的供货商为了生存只能转身投奔华为。

  Mate60系列手机对西方半导体、芯片产业及产业链的冲击才刚刚开始,其影响力是深远的,甚至其会严重冲击西方AI技术的相关发展。所以,Mate60系列手机以及麒麟9000S芯片“横空出世”,表面观察,是苹果最害怕,而暗地里观察,则是特斯拉最害怕。

  【相关话题】

  第6137期-从“美国本周将迎来两只黑天鹅——美国汽车业大罢工、苹果发布会”,再谈华为对美国制造业与金融市场的冲击(2023-9-11)

  第6143期-从敏感程度大家不妨细品并对比华为Mate60系列手机发布与“西安以东”的提法(2023-9-13)

  第6144期-苹果前景堪忧?新品发布会开到一半,市场用脚投票股价再次下跌(2023-9-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02:59 , Processed in 0.10945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