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79|回复: 0

[核心摘要] 衍射+东方讨论核心摘要,9月23日【第2023-762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0-14 07:5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中美经济和金融工作组的成立

  拜登政府阶段性缓和与中国的经济金融关系之局面终于形成

  【据媒体报道】9月22日,为落实中美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重要共识,中美双方商定,成立经济领域工作组,包括“经济工作组”和“金融工作组”,旨在强化经济领域沟通。

  【据媒体报道】9月22日,乌媒采访了“历史终结论”的提出者、美国著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福山称,俄这核大国看似强大但本身非常脆弱。俄有很多弱点和问题,一旦中央衰弱,就会分裂。现在俄面临着严峻的外部挑战,如战场失利,普京权威一定会受到动摇。届时俄各个地区将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福山还称,中国和俄罗斯不是真正的朋友。

  ●拜登政府在磨蹭了2年多后,终于走到了“非传统安全层面与中国相对缓和”的这一步

  再谈俄罗斯与西方似乎围绕“第二方案”急于达成某种交易。最新的例证是9月22日美国财政部发布消息称美中成立经济和金融问题工作组,这是继2018年中美爆发贸易战后的首次。显然,拜登在磨蹭了2年多,终于走到了“非传统安全层面与中国相对缓和”的这一步。不过,需要强调的是,在佩洛西窜台后,中美双方至今军事热线仍处于“物理中断”状态,这与2018年是不同的。

  上述情况真的可以与2015年“七月流火,八月未央”相对比,当时的俄罗斯与西方围绕伊核协议进行交易,而中国则宣布黄金储备并宣布下调经济增长率,迫使西方不得不将全部压力转向俄罗斯,这才有了最后俄罗斯在不得已下“军事重返叙利亚”。

  ●西方基于“外压+内乱”层面的最新进展

  西方表现出与俄罗斯愿意谈,更多是战略诱骗,战略麻痹,而遗憾的是,俄罗斯却在与虎谋皮。与此同时,西方在“外压+内乱”层面没有任何放松的迹象。

  一方面,俄罗斯黑海舰队司令部遭遇袭击损失惨重,有传闻称有俄军高级军官在袭击中伤亡;另一方面美国学者福山已经迫不及待地向全世界描述俄罗斯目前的处境。在我们看来,福山的言论恰恰描述了俄罗斯的“真实处境”,这让我们无从辩驳。不难看出的是,这些话恐怕首先说给白俄罗斯听,说给俄罗斯社会内部说,说给中亚五国和蒙古听的,更是说给中国听的。

  ●国际社会一边巧妙地维持俄罗斯与西方的对峙状态,另一边继续“远交近攻”

  在维持俄罗斯与西方对峙状态的层面,有消息称,朝鲜方面将向俄罗斯提供1000万枚炮弹,在我们看来,无论消息真假,无论最终能否落实,恐怕都会让北约吓一大跳。作为应对,美方紧急批准再次向乌克兰提供新一批军援。既然西方对“在实质性消化俄罗斯前没有资本和国际社会彻底摊牌”心知肚明,既然俄罗斯至今仍然不肯实质性放弃阿富汗政策小九九,那么你们这样耗着对国际社会最为有利。

  在继续“远交近攻”的层面,国际社会不妨利用俄罗斯没有公开反对叙利亚总统访华一事,从叙利亚问题着手,以将美西方盘踞于中东地区的势力,尤其是军事力量挤出中东地区为抓手,继续推动“中东和解进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全面拉高西方与中东国家打交道的成本,对西方全球战略的调整与执行进行强烈干扰和冲击。在整个过程中,国际社会在中东地区移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中东和解进程”是虚多实少。但在中国周边地区,比如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则加紧攻略步伐。

  ●国际社会面对非传统安全层面的西方挑衅不仅针锋相对,而且反击犀利,令美西方痛不欲生

  需要补充的是,尽管目前中美(西)在非传统安全层面与国际社会相对缓和,但这并不意味着西方在非传统安全层面对国际社会彻底妥协、投降,他们会沿着“好事占尽,坏事做绝”的逻辑继续挑衅,所以,我们通过华为Mate60系列手机“横空出世”与“麒麟9000S芯片制成问题”为代表的中国基于IT产业、半导体产业、芯片产业和AI产业的“全面突围”事件以及泰国与华为合作开发盘古气象大模型之“技术层面开始选边”事件不难看出,国际社会面对这种挑衅不仅针锋相对,而且反击犀利,令美西方痛不欲生。

  ●美西方试图通过非传统安全层面为传统安全层面“打护栏”,效果极为脆弱

  在看到韩国“硬起来”后,日本媒体就日本东京多摩地区水源受到疑似致癌的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污染的问题开始大肆炒作。我们不排除岸田文雄在重压之下会辞职的可能,甚至参加亚运会闭幕式的可能性。如果俄罗斯方面“有所动作”,那么日本极右政府受到的压力更大。

  美国试图通过非传统安全层面去传统安全层面“打护栏”,但这个“护栏”非常脆弱。当然这也是对俄罗斯的一种策应,而俄罗斯也借用这一点和西方死磕到了今天。即便今天,美国和中国在非传统安全层面关系有所缓和,但如上文所述,不能彻底妥协、投降,否则,“鼻子很灵”韩国和日本恐怕首先会瞄着“东北亚经济一体化”的“热启动”,不受控制地狂奔而去。

  【相关话题】

  第6161期-白俄罗斯官员为何“突然”发出“如有必要可使用核武器”的严厉警告?(2023-9-19)

  第6170期-为什么说中国同意重启已暂停三年多的“中日韩合作机制”,意在瓦解美欧日半导体反华联盟?(2023-9-21)

  第6173期-从“赌中国输必后悔”角度观察韩国国会史上首次通过弹劾总理议案(2023-9-22)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问题上,西方已经无力拦阻中国的发展

  【据媒体报道】9月25日下午14点30分,华为将举行秋季全场景新品发布会。届时,国内官方主流媒体都将对其进行现场直播。

  【讨论纪要】在我们看来,以华为Mate60系列手机“横空出世”与“麒麟9000S芯片制成问题”为代表,中国基于IT产业、半导体产业、芯片产业和AI产业的“全面突围”,其性质属于“面突”。有趣的是,对此,今天美国政府的反应类似当年中方提出“西安以东”战略学说后十分类似,都是保持沉默。

  7纳米是个门槛儿,这意味着今天的中国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生产先进芯片,而在这背后,更包括芯片制程、芯片设计及验证、产业辅料相关产业链等诸多领域。如果说华为芯片制成与相关EDA设计软件是“两点连线”,半导体产业新材料与华为自研数据库也是“两点连线”,那么再加上即将推出的鸿蒙5.0操作系统,底层架构相关软件、传输技术,这些“线”就会连成面,使得华为有能力为世界提供“第二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星闪技术与Mate60系列手机天生具有军用特征,这意味中国军事体系可以依托此类技术,在大幅提升未来战场感知,战场侦察和战场指挥,尤其是无人单位作战能力方面意义极其重大。这意味着未来战场的新型军事革命。

  以上讨论或是这次25日华为发布会受到中国主要主流媒体集中关注的主要原因所在。这对于最终证明“买不如租、市场化”的完全错误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就推进新型工业化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本规律,积极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把建设制造强国同发展数字经济、产业信息化等有机结合,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

  中央提出“新型工业化”的概念,就是要将大数据,AI大模型和实体产业广泛结合。这也意味着,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问题上,西方再也无法拦阻中国的发展了。而这也是2018年“中国攻击性金融布局”的最新发展。

  9月23日,在2023第五届外滩金融峰会上,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国际对话环节中就人工智能和世界治理等话题表达了观点。他认为,各个国家在发展人工智能的过程中,必须确保防止智能技术构成相关科技风险,同时应合理地使用技术,发挥其积极作用,避免对人类社会产生冲击——在我们看来,“老朋友”基辛格再度老调重弹,说的无非还是“AI版G2”,并继续用“我不好过你也别想好过”威胁中国。但是,中国目前已经自成体系,继续“好处占尽,坏事做绝”只是白日做梦。现在有实力谈“脱钩”“断链”的是中国而非西方,而不能承受“脱钩”“断链”的是西方而非中国。最后需要补充的是,中国提出的完成新型工业化要到2035年,这10余年的时间里,美国(西方)不妨选择“河渡人”,这对大家都好。至于其他国家,则完全可以在中西“两套架构”之间进行选择。

  【相关话题】

  第1193期-大欧罗巴计划(2):德国工业2030与中国制造2025(2019-12-01)

  第5029期-未来在全球共同发展的新阶段,各国重新工业化将构建“升级版”全球社会化大生产(2022-10-17)

  第68期-再谈我国发展AI技术的极端重要性(2023-6-4)

  再谈中国人口下降问题

  【据媒体报道】9月23日,2022年,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自1962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讨论纪要】说起“人口红利”这个词,很多人都将其与中国大量廉价劳动力相结合,殊不知这个时代早已过去,而且真正意义上的“人口红利”并非如此。以华为和未来的AI产业为例,正是因为中国拥有14亿人口的成熟消费市场,才能够让华为和未来的AI产业在面对外部反华势力疯狂封锁、打压的情况下,通过“深耕”国内活得很好。

  最近一段时间,中国人口下降问题一直成为困扰大家的主要关注点之一。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人口下降问题或在短期内无法扭转。换言之,在一个较长时期来观察,人口下降是一个趋势,当然,这并不妨碍国家出台鼓励措施以维持我国人口基数的基本稳定。需要指出的是,随着AI产业的兴起和发展,生产技术和社会生产效率将会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是为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是,其将颠覆和改变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在我们看来,这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我国人口下降带来的负面影响,至少,使得人口下降问题显得不那么突出。未来,随着技术进步,技术进化,人类的繁殖问题或可以通过“工厂化”方式加以解决。

  需要补充的是,人口数量与消费之间并非简单的正相关关系,还要看人口的质量,高质量的人口拉动的消费才是高效率消费。以印度为例,虽然已经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但人口拉动消费效应相对有限。此外,需要强调的是,解决人口问题的核心是解决分配问题,也就是让大家收入增加,让分配更加平衡,尽可能阻止贫富两极分化加大趋势。幸运的是,中国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唯一有希望从根本上改变这一问题的国家。

  【相关话题】

  第2639期-未来应该如何解决人口老龄化与养老问题?(2020-12-25)

  第3156期-西方恶意炒作中国人口危机恐怕别有用心(上)(2021-5-15)

  第5343期-串讲:2022中国经济在诸多不利条件下增长3%含金量极高、将人口负增长仅归结于房地产问题过于片面(2023-1-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03:04 , Processed in 0.31271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