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633|回复: 0

[核心摘要] 衍射+东方讨论核心摘要,10月11日【第2023-773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0-17 02: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世界范围内四方主要势力,中、美、欧、俄,只有美国公开站在以色列一边

  【据媒体报道】10月10日,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指责以色列政府对加沙实施全面封锁违反国际法。

  【据媒体报道】10月10日,俄总统普京与到访的伊拉克总理苏达尼举行会谈。普京表示,俄方注意到中东局势急剧恶化,这是美国中东政策失败的明显例证。美国试图“垄断”中东问题的解决,对巴以冲突双方都施加压力,但每次都无视巴勒斯坦人民的利益。普京强调,解决巴以冲突需要执行联合国安理会关于建立巴勒斯坦主权国家的相关决定。

  【据媒体报道】10月10日,中国政府中东问题特使翟隽就巴以局势同埃及外交部巴勒斯坦事务部长助理乌萨玛通电话。翟隽表示,中方对当前巴以紧张局势加剧和暴力升级深表关切,对冲突造成大量平民伤亡感到痛心。我们反对和谴责伤害平民的行为,呼吁立即停火。巴以冲突循环往复,症结还是迟迟未能公正解决巴勒斯坦问题,根本出路在于落实“两国方案”。国际社会应该以最大的紧迫感为推进“两国方案”作出切实努力。

  ●俄罗斯反复权衡后,终于在巴以问题上做出“得罪以色列”的相关表态

  【讨论纪要】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最新表态是经过反复权衡的。其背景是阿盟秘书长,伊拉克总理先后访问莫斯科,以及巴勒斯坦总统即将访俄。在我们看来,俄罗斯的这番表态恐怕是将以色列得罪了(在俄罗斯看来,恐怕此时此刻以色列不敢得罪俄罗斯)。所谓“巴勒斯坦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恢复1967年两国边界,建立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的独立国家。而最大的阻碍就是美国和以色列。

  ●世界范围内四方主要势力,中、美、欧、俄,只有美国公开站在以色列一边

  在博雷利公开谴责以色列全面封锁加沙地带违反国际法后,世界范围内四方主要势力,中、美、欧、俄,只有美国公开站在以色列一边。欧盟关于以色列“反人道主义”的指责是非常严厉的,这对美、以而言十分不利。

  熟悉东方时事解读的朋友都知道,“埃及之乱”是代言西方资本利益的美国资本利益,不惜损害美国长远国家利益(推翻穆巴拉克政府),发动的旨在全面恶化中国外在安全环境策动的行动。在穆兄会上台的背后,则是欧、美共同控制埃及的本质。也就是说,苏伊士运河的“定向开关”同时掌握在欧、美手中,而眼下,围绕巴以问题,欧、美之间已现分歧。

  ●国际社会需警惕以色列突然夺取加沙拉法口岸

  目前埃及到加沙地带的唯一口通道是加沙拉法口岸,也是巴勒斯坦方面独立控制的重要口岸(目前欧洲支持继续通过该口岸向加沙地带运送物资,这让以色列极度不满),在其背后欧、美共同控制下的埃及。在欧美围绕巴以分体已现分歧后,这个口岸在以色列极右政府眼中,愈发成为“眼中钉、肉中刺”,所以,我们提醒各方高度警惕以色列突然夺取加沙口岸,彻底卡死向巴勒斯坦人民运送“必要物资”的这一重要通道。

  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欧,俄此时表态,以及中国政府中东问题特使翟隽就巴以局势同埃及外交部巴勒斯坦事务部长助理乌萨玛通电话,都意味着各方都注意到这一地点。如果以色列强行而为,恐怕会引发众怒,也就是引发军事,政治,经济上等层面的全面被动。

  ●若美军航母遭遇袭击,“中东大乱”恐怕就距离成为现实仅差一步之隔

  对美国而言,即便将航母派往中东,恐怕也难保绝对安全,在中东地区,有能力对美军航母造成威胁的势力是存在的。一旦美国航母遭遇袭击,“中东大乱”恐怕就距离成为现实就差一步之隔了。一旦如此,此前被“埃及之乱”强行打断的“第四轮排列组合”恐怕将重新启动,也就中、欧、俄在中东地区轮番消遣美国利益。而别忘了,在利比亚这个“旧坑”中还蹲着欧、美二位,它们都打算伺机踩着对方的头顶“出坑”呢。所以,在沙利文表示美军航母前往地中海并不是为了应对哈马斯的表态,恐怕首先会让以色列国内的各个政治派别全面重新评估自己的处境,比如,对以色列国内反对内塔尼亚胡的政治势力而言就是一个沉重打击。这意味着纳卡冲突中亚美尼亚的命运在巴以冲突的以色列身上被“反弹琵琶”的迹象已经初步显现。

  ●马斯克缘何对欧洲如此“咬牙切齿、歇斯底里”?

  我们注意到,近日,美国企业家埃隆·马斯克在其社交网络X上表示,当前的欧盟政策和持续存在的移民趋势使得欧洲内战不可避免的新闻报道。在我们看来,仅从本轮巴以冲突全面爆发的问题角度去观察,欧洲恐怕不会完蛋,但美国则很危险。在以Mate60系列手机“横空出世”以及“麒麟9000S芯片制成问题”为标志的中国于IT、芯片、半导体、AI产业“全面突围”的背景下,在华为推出号称“特斯拉终结者”的“问界7”后,尤其在德国奔驰准备全面接入鸿蒙车机系统的刺激下,作为美国资本利益一员的马斯克显然有些气急败坏!这意味着,以汽车产业为切入点,“三边撕裂”有全面被激活进一步迹象。

  ●我们仍然建议普京总统近期不要离开俄罗斯政治中枢太远

  我们注意到,俄外长拉夫罗夫将于10月16日至18日访问北京并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举行会谈的新闻报道。而在此前,俄总统国际事务助理乌沙科夫此前表示,普京总统已经收到访华邀请,并计划于10月论坛期间访问中国,此行将取决于多种因素的消息。鉴于目前俄罗斯仍然危险的战略处境,如果俄方安排外长拉夫罗夫访华代替普京总统的话,我们表示欢迎。西方邪恶势力越被动,其“孤注一掷,狗急跳墙”的动机就越强,此时此刻,俄罗斯总统普京不宜离开俄罗斯政治中枢太远。

  最后需要补充的是,如果美国最终在处理本轮巴以冲突的过程中被迫“跳坑”,那么目前在南海问题上上蹿下跳的菲律宾小马科斯政府就要小心了,如果仍不知收敛,不知死活,那就不要怪中国到时候“下手太重”!

  【相关话题】

  第6207期-“赎罪日战争(即第四次中东战争)”五十周年之际,为何巴以冲突再次猛烈爆发?(2023-10-8)

  第6212期-尽管目前的国际秩序仍有西方把持,但面对本轮巴以冲突,西方或会逐渐被“边缘化”(2023-10-9)

  第6217期-作为“中东段金融防火墙”之“反弹琵琶”的应用,国际社会不妨首先孤立以色列,肥的拖瘦,瘦的拖病,往死里拖!(2023-10-10)

  从“保持初心”角度小谈人民币不会成为“第二个美元”

  【网友提问】人民币国际化和中国工业对外扩散之间有没有矛盾?我国搞一带一路,工业化输出,是为了培育市场,形成内外大循环,也是为整个世界带来真正的发展,但人民币国际化,这里面有没有矛盾呢?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美元全球秩序。就算我们秉承互利互惠,共荣共利的原则,不以货币做剪刀差,而且事实上也确实只有中国制造所支撑的人民币才最有资格和能力支撑未来世界的全球贸易流通。但,人民币金融化怎么办?谁能架得住不会产生这样的欲望,毕竟金融资本主义获利太快太容易虽然都知道金融资本主义是死路,但人的欲望是不好控制的所以我想问东方老师,未来人民币国际化后,如何避免人民币美元化的风险,我这里说的美元化,是1945年后美元的那种世界地位。

  【讨论纪要】在我们看来,这位网友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缺乏理解。我们说,目前中国的文化是“新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虽然非常精彩,但其是有糟粕的,近代中国饱受列强欺辱,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省会,使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边缘,就是鲜明例证!

  我们注意到,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10月7日至8日在京召开。与以往相比,这次会议的名称增加了“文化”二字。会议最重要的成果就是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会议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会议用“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八个字对这一思想的重大意义作出总结。

  “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是中国传统哲学智慧,也具有丰富的现代意义。“体”指本体,即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价值观念、优秀文化,亦指科学的思想理论;“用”指实践。中国的新文化建立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有中国的新文化才能让中华民族全面复兴、走向世界,并为全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这个新文化超越了中国传统文化,也超越了西方文化,单纯依靠传统文化完成不了这个重任。我们必须在事物的发展中看问题,中华文化内核是需要充实和完善的。当中国或世界有足够多这样的中西方文化融合的企业,就构成了中西方文化更大的、更高层面的大融合。

  中国通过雄安展示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新文化。中国新文化就是在这新中国成立70年的过程中慢慢养成的。这次疫情的快速完美解决就得益于这种中国新文化。而这种中国新文化在金融层面首先表述为金融服务实体。需要强调的是,新文化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初心”一脉相承,“恒大事件”虽然说明“一部分人”忘记了“初心”,但通过其迅速有效的解决说明更多的人守住了“初心”。正是基于这种初心,东方时事解读认为人民币不会成为“第二个美元”。

  “一带一路”倡议之所以广受世界各国欢迎,就是因为“一带一路”的确是为世界人民谋福利的,是寻求共同富裕的,中国推动的是合作共赢的芯模式而非重走美苏霸权旧路。以巴基斯坦为例,5年时间,中国就帮助巴基斯坦基本解决缺电问题。美帝金融如此发达最终还是难逃被历史抛弃的命运,究其根源就在于其并不为人民服务的,而是为少数金融资本家服务的,这就是邪路,这就是歪路,也是深刻惨痛的教训和鲜活的例子,搞霸权主义不得人心。

  货币为商品经济服务,中国要向外输出工业化,人民币就一定会走出去。在国外更多就需要金融手段来调动资源。如果中国对外输出工业化和人民币走出去结合起来,人民币也不会成为“第二个美元”。何况在从根本上打倒西方金融霸权的过程中,我们还要依靠世界人民。

  最后需要补充的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仅只有欲望,还有信仰,否则何来新中国的诞生,何来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何来人类社会发展到了今天?按悲观主义者的逻辑,人类社会早就应该毁于无尽的欲望之下。

  【相关话题】

  第3136期-狗狗币到柴犬币的疯癫“VS”数字人民币与雄安模式(2021-5-10)

  第3845期-小谈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交融而成的新文化(2021-10-31)

  第5880期-东方点评“沙伊铁路”项目前景及对推行“一带一路”倡议的重大意义(2023-6-28)

  巴以局势会引发世界金融危机吗?

  【据媒体报道】10月10日,就在美国房地产市场遭受美联储加息重创持续低迷之际,美国三大房地产行业组织抵押贷款银行家协会、美国全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和美国全国房屋建筑商协会近日联合致信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敦促美联储停止加息,以期行业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

  【据媒体报道】10月11日,巴以冲突给本就因俄乌冲突受到冲击的全球经济带来新的不确定性,今年恰逢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五十周年。五十年前,也就是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全球石油危机爆发,油价飙升四倍,导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陷入了二战后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当时,美国公开向以色列空运武器等军事援助,作为应对,阿拉伯国家开始实施一系列削减产量、石油禁运措施,将石油危机推向高潮。

  【讨论纪要】到目前为止,巴以冲突尚未升级为全面战争,所以,对世界经济影响有限。当然,如果巴以冲突全面升级、外溢(具体还要看外溢到什么程度),通过俄乌战争,西太局势得以放大则是另一回事,比如,在目前已经陷入滞胀的西方国家内部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需要再次强调的是,与50年前西方国家主要以产业资本主义立国不同,今天美欧主要国家都已转型以金融资本主义立国,经济严重虚拟化,所以,其受到通胀的影响比之50年前较为有限。

  需要额外指出的是,除了巴以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这一可能的因素外,导致西方国家爆发系统性金融危机的还有美国目前的经济现状。在美联储强行加息到了“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之际,一个银行危机,一个是房地产暴雷是可能导致美国爆发系统性金融危机的两大主要因素(当然还有其他因素),美联储强行加息既损害美国仅存不多的实体经济,又损害了美国经济之根本的虚拟经济,这是我们说美联储强行加息是找死的原因所在。尽管目前巴以冲突暂不会引发世界性金融危机,但对于本就仍处于下行的世界经济而言不是什么好消息,无论是因为巴以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也好,美国银行危机、房地产暴雷也罢,一旦引发世界范围内的系统性经济或金融危机其影响范围和烈度都不是目前世界经济现状能比的。

  【相关话题】

  第6182期-加息加到“自伤”,小谈美联储上半年亏损逾573亿美元,13年来首次裁员(2023-9-25)

  第6213期-串讲:巴以冲突对油价影响不会超过乌克兰战争、为何奔驰等德国车企选择与华为而非美国企业合作?(2023-10-9)

  第6219期-“百亿豪赌”押错美债利率方向,美第二大银行美国银行沦为“大号硅谷银行”(2023-10-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14:36 , Processed in 0.10945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