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267|回复: 0

[核心摘要] 衍射+东方讨论核心摘要,10月30日【第2023-789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7 21:03: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美国于本轮巴以冲突应对中进退维谷之际俄罗斯宣布“瓦格纳集团”重返乌克兰战场不合时宜

  【据媒体报道】

  10月29日,瓦格纳集团社交平台的官方账号上发布消息称,瓦格纳士兵重返俄乌前线。据非官方消息,瓦格纳突击队已在前线,甚至在目前战局最严峻的区域之一的阿夫杰耶夫卡执行作战任务。

  10月29日,埃及警告以色列不要在费城走廊一带开展军事行动,并拒绝接受以色列就破坏埃及军队岗哨一事作出的道歉。

  10月29日,伊朗总统莱希在社交平台表示,以色列已经越过“红线”,这可能迫使每个人采取行动。

  【讨论纪要】

  ●美国(西方)恐怕会在乌克兰方向因俄罗斯的战略误判“喘上一口气”

  美国因巴以冲突“掉坑”确实是现实,也很难“解套”,但俄罗斯不要以为这样就可以高枕无忧,战略处境得到根本好转。此前,泽连斯基政权派遣无人机攻击俄罗斯境内的库尔斯克核电站就是最新例证。

  从俄方公布的“瓦格纳集团”最新动向来看,俄罗斯没有吸取库尔斯克核电站遇袭的教训。这一动作也充分反映出俄罗斯目前的真实战略心态。讽刺的是,面对延续至今的俄乌战争,西方并未表现出真正意义上的恐惧,反而是刚刚爆发的巴以冲突更让西方感到焦虑。俄乌战争某种意义上说更像是一种“假打”,战争规律并不是俄乌战争的“主旋律”。

  俄罗斯因本轮巴以冲突全面爆发有点“飘了”,甚至在我们看来出现战略误判,将精锐的“瓦格纳集团”下了一成一手“闲棋”,感觉只要打赢“常规战争”就可以一劳永逸地根除西方对其进行的核讹诈。当“大欧罗巴计划”的“死灵魂”再度游荡之际,俄罗斯的阿富汗政策小九九又被一定程度上激活了。令我们感到遗憾的是,美国(西方)恐怕会在乌克兰方向因俄罗斯的战略误判“喘上一口气”。

  ●在美国于本轮巴以冲突应对中进退维谷之际,俄罗斯宣布“瓦格纳集团”重返乌克兰战场不合时宜

  在我们看来,美西方最头疼的事情就是中东局势恐怕很难再回到以前了。需要提醒俄罗斯的是,美国在巴以问题上加大投入,很可能是一种假象,在美国很难“出坑”的基本评估下,美国恐怕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路在西太方向对中国选择孤注一掷,另一条路在乌克兰方向对俄罗斯战略冒险。后者,虽然国际社会不希望出现核战争或核灾难,但可以面对,而欧盟和俄罗斯恐怕很难面对。所以,在美国于本轮巴以冲突应对中进退维谷之际,俄罗斯宣布“瓦格纳集团”重返乌克兰战场不合时宜。

  ●本着联大会议精神,在国际社会全力支持下,中东阿拉伯国家,尤其是“四大地方王”国家或将开启将美、以“赶上绝路”之相关进程

  尽管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发动了上规模的地面进攻(这意味着美、以准备越来越充分,也意味着美国和以色列面对的外部和内部压力越来越大),但距离全面进攻加沙地带仍有距离,其更多意图在火力侦察以及清除掩护巴勒斯坦抵抗武装使用地道系统的地面建筑。

  埃及方面警告以色列不要在费城走廊采取军事行动或在掩护巴勒斯坦抵抗组织地道系统的主要出口。在埃及强烈警告以色列的背后,也在传递埃及也准备“下场”的强烈信息。也就是说,即便是这种程度的进攻也是可能引发伊朗和埃及态度更加明确的,因为以色列是公然顶着联合国大会精神在推动局势升级。既然如此,接下来,中东阿拉伯国家,尤其是“中东地方王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全面支持下,或也会启动对以色列经济制裁、禁运的相关进程。甚至方方面面会强化进一步协调沟通,努力将美国和以色列“赶上绝路”,比如对以色列海上航线、港口进行封锁。

  ●巴以冲突对美、以或演化成“消耗战”的前景无疑强化了美国在乌克兰方向谋求“解套”的动机

  如果以色列不能系统性解决地道问题,巴以冲突就可能演化为“消耗战”,如果配合国际社会对以色列的经济封锁和禁运,这种局面恐怕美、以很难应对。所以,这一前景必然强化美国在乌克兰方向谋求“解套”的动机。要知道,西方邪恶势力在乌克兰做任何伤天害理之事是有“防火墙”的,那就是泽连斯基政权,关键时刻,泽连斯基就是“替罪羊”,就是“背锅侠”。届时,欧盟为了防止乌克兰问题进一步升级,只能被动选择在中东向美国提供其急需的战略策应。这样一来,压力就会再度从中东方向转向乌克兰方向。

  绍伊古指出:“美国的军事生物活动正在加速,在生物活动框架内,在新加坡、泰国、柬埔寨和韩国建立了整个实验室网络。我想强调的是,位于乌克兰的类似美国实验室是在那些今天寻求加入‘东盟+’机制的欧洲国家的协助下运作的”——提醒国际社会的是,谨防西方邪恶势力使用粮食武器、网络武器,尤其是新型生化武器的可能性。

  【相关内容】

  第6269期-在美国在巴以问题上进退维谷之际,欧盟开出了“代管相关军事资产、转交中东问题主导权”的“帮忙”条件(2023-10-26)

  第6274期-为什么说拜登下令打击叙利亚境内伊朗军事目标、印巴突然爆发冲突,是意在测试中俄战略互信程度?(2023-10-27)

  第6277期-尽管联大高票通过的巴以问题相关决议不具强制约束力,但却为下一步国际社会经济封锁、制裁以色列打开操作空间(2023-10-29)

  东方点评以色列关闭海上Tamar气田后埃及天然气进口降至零

  【据媒体报道】

  10月29日,埃及声明,埃及天然气进口量已经从原先的每天8亿立方英尺下降到0,这导致该国陷入更广泛的电力中断之中。此外,据业内人士指出,天然气进口急转为0,似乎与本月早些时候以色列当局关闭海上Tamar气田决定有关,目前是雪佛龙公司在经营Tamar气田。

  【讨论纪要】

  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中,这一情况与本轮巴以冲突爆发有关。其中不排除美国(西方)给埃及“脸色看”的可能性。不过,随着巴以冲突的持续和升级,美国和以色列与中东国家之间的关系趋于恶化。此时用“断气”的办法施压埃及恐怕会适得其反,也就是进一步会刺激中东阿拉伯国家,如埃及,伊朗,沙特,卡塔尔等发展关系。此外,只要局面没有演化到巴以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国际社会还是有办法保证埃及等中东国家的粮食安全的。所以,这一消息的背后,恐怕警告意味更多一些,实操或者长时间持续的可能性较小。

  【相关话题】

  第4174期-面对日落西山的西方世界霸权,即便是以色列也着手为自己准备退路(2022-1-26)

  第5506期-中国主张的“中东是中东人民的中东”中自然包括类似以色列这样国家的合理安全关切(2023-3-12)

  第5593期-即便西方阶段性迫使内塔尼亚胡政府屈服,但其与以色列国家利益矛盾进一步激化的“种子”已经种下(2023-4-4)

  美国汽车业大罢工赢得涨薪意味什么?

  【据媒体报道】

  10月30日,随着福特汽车打响与工会就薪资问题谈妥,斯特兰蒂斯公司也与工会达成临时协议,发起美国汽车罢工的三巨头中,只剩通用汽车公司的谈判仍在继续。不过双方也试图在周末达成协议,为期六周的美国汽车业大罢工有望结束。但新薪资协议下,车企未来的人力成本预计较目前大幅度上涨。

  【讨论纪要】

  美国汽车工会联合工人举行的大罢工已经持续了相当一段时间,此前,特斯拉CEO马斯克就曾在社交平台发文公开批评美国汽车工会,称罢工将会导致美国汽车企业破产。

  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马斯克这句话或只说出了一半,那就是,的确这种长期、大规模罢工将美国三大汽车企业推上了走向破产的“快车道”,但是,这些企业恐怕也不会在很短时间内就倒闭清盘。美国汽车三大企业代表的是美国仅存不多的实体制造业之一的汽车产业,尽管他们生产仍以传统燃油车为主,但并不影响它们“大得不能倒”的属性,所以,只能依靠“补贴”来解决罢工引发的问题。

  说到“补贴”,也许这就是在美国国内方方面面“共同努力”下,促使美国三大汽车企业对外界表现出“即将破产”状态的核心原因。显然,“补贴”与美国金融当局“大规模开启印钞机”密切相关。其中必然涉及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围绕“如何分蛋糕、谁来分蛋糕”之激烈的利益之争。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直接注资,还是让其他汽车企业,比如生产电动车为主的特斯拉将其兼并,都需要大量的美元。

  不过,在身为西方资本利益之“新秀”的马斯克看来,最重要的恐怕不在于如何拯救这些美国汽车企业,而是当大规模印钞开启后,“X”平台的建设恐怕要加速了。不难想象,当美元倒下后,必然有“新美元”站起来,而“新美元”将是马斯克设想中,那个无所不包,无所不能的“X”平台中极其重要的一环。

  【相关话题】

  第5168期-串讲:美债市场再次开始“衰退交易”、收益率曲线出现全面倒挂、马斯克欲打造“X”万能应用平台(2022-11-28)

  第48期-马斯克的“X帝国”与中国的小行星防御计划(2022-12-06)

  第6188期-为什么说“特朗普们”、“拜登们”在罢工问题上为美国汽车工人站台,实际上是在维护美金融资本利益?(2023-9-26)

  长期美债基金成华尔街眼下最热门投资

  【据媒体报道】

  10月30日,随着美债利率飙升至十多年高位,一直饱受打击的长期国债基金“咸鱼翻身”,贝莱德固定收益ETF(一般指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全球联席主管斯蒂夫·莱普利表示,在过去一周,我们开始看到资金流入。不仅是贝莱德,包括先锋、Pimco在内的大型机构都在抄底美债。他们相信,飙升的债券收益率已经推高了借贷成本,美国经济不可能继续维持高速增长。等到经济大盘放缓,就是债券触底反弹的时刻。

  【讨论纪要】

  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中,美债市场的表现与这种“抄底美债”的炒作与中美本轮各层面的互动密切相关。如果真的中国愿意就购买美债问题“意思意思”,那对美债市场来说当然是个好消息。而在此前,面对巴以冲突全面爆发都没有大幅上涨的美债,全世界都在纷纷议论,曾经是“金边债券”的美债到底是“避险工具”还是“风险工具”。

  美元的命运与美债的命运是密切相关的,质疑美债就是质疑美元。这恐怕是美国在深陷巴以冲突之后,面对己方越来越被动的战略处境不得不“央求”中国的主要原因之一,希望中国不要喊出“黄四郎死了”这句话。美国遍观世界,似乎只有中国目前暂时没有动机将其立刻置于死地。

  “河渡人”到目前为止,仍然最符合国际社会的现实利益。目前中国的战略处境非常类似于二战中的美国,而美国则类似于当时的英国。当年的美国就采取了类似“河渡人”的策略迫使英国“和平让渡”对世界秩序主导权。

  最后,需要提醒广大投资者的是,尽管国际黄金价格看上去似乎变得更加坚挺,但黄金期货、期权之类金融衍生品最好不要轻易触碰,因为变数太多,风险太大。此外,对于购买实物黄金中的黄金首饰,建议谨慎购买,因为黄金首饰因加工工艺(涉及黄金纯度)、加工费、品牌等因素,一般会高出正常价格100元/克左右。

  【相关话题】

  第5848期-东方点评美债规模迅速突破32万亿美元(2023-6-19)

  第6219期-“百亿豪赌”押错美债利率方向,美第二大银行美国银行沦为“大号硅谷银行”(2023-10-10)

  第6263期-10年期美债收益率触及5%大关后一路重挫,背后或是美国正酝酿大规模公开印钱(2023-10-24)

  东方点评多地出台政策实施保障性住房封闭管理

  【据媒体报道】

  10月30日,今年9月4日,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工作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明确了我国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所面临的问题和今后的工作方向。提出,保障性住房要实施严格封闭管理,不得上市交易。据悉,会议相关的《关于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指导意见》已经下发。

  【讨论纪要】

  《关于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指导意见》仍有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总的出发点和方向是好的。对于保障房来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管理,一定要将“保障性住房不得上市交易”落实到位,严格执行,否则保障房也就没有了公平性,即便是保障房,价格也会被炒起来。

  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中,《指导意见》公布以及下发的主要目的在于:第一,国家决不允许再把“房地产泡沫”吹起来;第二,《指导意见》公布以及下发的时机选择与国际局势演化密切相关;第三,主要意图在于,惠及民众,切实解决工薪收入群体住房问题的同时尽量维持房地产业的稳定运行,并逐渐使其回归本来面貌。所谓“本来面貌”的核心就在于“住房不炒”。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对于想要继续炒房的投机客而言,我们奉劝趁早打消念头。在我们看来,目前房地产业之所以拿掉所有购房限制价格也炒不上去,首先,“买到就是赚到”的神话已经破灭,房地产市场供需关系已经发生根本变化,这使得相当一部分持投机心态的炒房客不敢轻易“下场”;其次,房地产业的刚需相当一部分已经被保障房所覆盖;最后,解决房地产业最终回顾本来面貌以及正常发展的根本还是在国家经济的总体增长,群众收入的普遍提升。在经历三年疫情之后,尤其在当前全球经济继续加速下行的背景下,距离大家完全恢复消费信心显得并不十分轻松。

  【相关话题】

  第5969期-以北京45年老楼居民每户仅花费6万元原地重建为例小谈城中村改造问题(2023-7-24)

  第6112期-尽管“认房不认贷”等政策令房地产市场有所“热络”,但无法改变房地产“供需关系已发生重大变化”这一客观现状(2023-9-4)

  第6276期-串讲:美三季度GDP超预期环比年化增长4.9%、中国将推动新一轮“房改”(2023-10-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19 22:43 , Processed in 0.15641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