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535|回复: 0

[核心摘要] 衍射+东方讨论核心摘要,11月7日【第2023-796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25 06:5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结合约旦在加沙战争中划出的“红线”来看

  国际社会对以色列政治制裁进程已经开始,经济制裁进程也已启动

  【媒体报道】

  11月6日,约旦在加沙战争中划出了一条“红线”。约旦首相哈苏奈表示,试图将巴勒斯坦人驱逐出加沙地带或约旦河西岸,或者为此准备条件,都将被约旦视为“宣战”。哈苏奈说,“对加沙地带救护车和人道主义援助人员的野蛮袭击”违背了“自卫原则”。

  11月6日,南非政府宣布,将召回所有驻以色列的外交官。

  【讨论纪要】

  ●结合约旦在加沙战争中划出的“红线”来看,国际社会对以色列政治制裁进程已经开始,经济制裁进程也已启动

  在巴以冲突持续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加沙地带巴勒斯坦平民死亡数量超过万人。需要强调的是,以色列目前禁止中国,巴西,俄罗斯公民离开加沙地带的行为是一种报复行为。失去理智的犹太复国主义者在加沙地带可谓杀红了眼,但其必将对今天的暴行付出沉重代价。

  约旦一系列政治宣言极具威慑力,目前在一众中东阿拉伯国家中冲在了反以色列复国主义者加沙暴行的第一线。其中涉及巴勒斯坦难民问题(这涉及约旦的核心国家利益),也包括历史上的恩恩怨怨,比如,一个叫阿卜杜拉村的地方旁边有一座铁桥叫阿卜杜拉桥,这个村庄和铁桥原本是属于约旦,但是被以色列以“也想享受温泉”乐趣为由强行夺取。不仅如此,戈兰高地最远端的两座山峰,也被以色列占领。因为这里冬天会下雪,而以色列本土基本没有雪。从欧洲来的大量移民想要滑雪,所以就把这两座山峰也拿过来了。

  以色列所谓“医生联名”要求以色列军方炸毁加沙地带医院的做法成为约旦向加沙地带空投物资的借口。在我们看来,约旦有关“宣战”言论十分严厉,随后而来的恐怕就是中东阿拉伯国家的经济制裁和封锁。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继约旦之后,采取类似行动的极可能是埃及。而一旦约旦和埃及开始落地执行全面封锁、制裁以色列,那么只剩下唯一地中海补给通道的以色列也就到了其为妨碍中国,俄罗斯,巴西公民离开加沙地带付出代价的时候。

  国际社会对以色列“群起而攻之”的政治进程已经开始,而全面经济制裁和禁运之相关进程已经启动,重点就在约旦,这是美国和以色列非常恐惧的。这恐怕是以色列宣布“小幅暂停”加沙地带军事行动的主要原因。

  ●对美国和以色列而言,压力不仅在外,更在西方阵营之内

  布林肯的中东外交之行再次以彻底失败告终。美国目前处于空前的战略被动中,走到哪里都是“求爷爷告奶奶”,不过方方面面的要求似乎都出奇地一致,那就是以色列必须无条件立刻停止对加沙地带平民的屠杀。法国宣布向黎巴嫩军队提装甲车的行为是典型的投机行为,很明显,法国(欧盟)瞄着巴以冲突的未来走向在“两边下注”。

  此外,我们注意到某知名日本媒体11月7日刊登题为《日本为何要在G7外长会上开展平衡外交》的文章,其中详细说明了日本为何在应对巴以问题上,外交态度首鼠两端。也许日本现在正在为G7外长会议的主席国身份挠头,一旦G7通过不利于中东阿拉伯国家的宣言,那么中东阿拉伯国家的怒火恐怕首先就落在日本头上。所以,日媒这篇文章恐怕也有“攻关”味道,换言之,本就在“最后一次战略投机”的日本的心态变得更加活泛,同样在“两边下注”。

  ●在政治制裁与经济制裁层面,国际社会可同时在伊斯兰世界与金砖组织中“轮推”巴以问题的后续发展

  南非不仅是非盟重要成员,更是金砖组织重要成员,这意味着,金砖组织会也会重新审视与以色列的政治关系,甚至经济关系。

  我们注意到,11月6日,伊朗总统莱希宣布将于11月12日将前往沙特首都利雅的出席伊斯兰合作组织针对巴勒斯坦问题的峰会的消息。伊朗虽然不是阿拉伯国家,但属于伊斯兰世界,显然,巴以问题正从阿拉伯世界向伊斯兰世界“升级”。且这一过程中,在政治制裁与经济制裁层面,国际社会可同时在伊斯兰世界与金砖组织中“轮推”巴以问题后续发展。值得一提的是,无论以色列是否宣布小幅暂停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政治层面对以色列的“围攻”进程都不会停止,且在这个过程中,其也会与经济制裁和封锁以色列之相关进程构成“轮推”局面。这种类“伴随战略测试的战略进攻”手段,一旦迫使西方让步,那么“测试结果”会立刻转化为“斗争成果”。

  ●距离以色列成为“第二个亚美尼亚”或“第二个白俄罗斯”还有多远?

  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对美,以来压力主要来自乌克兰方向,而在最高战略层面的压力则来自中国——对俄罗斯提供巨大战略策应,极大激化了欧美日三边撕裂的程度,最大程度上在全球上孤立美国,尤其是美国国内的金融,更是要看中国的脸色。在战略层面,除了美,以,没人希望巴以冲突迅速结束。如果美国要摆脱孤立,必须牺牲以色列。那么以色列就是“亚美尼亚第二”。以色列的核武器是以美以核共享模式存在的,所以,以色列究竟有没有核武器都要画个大大的问号。这一点从约旦敢于说出“宣战”二字中看得十分清楚。如此,美国的核威慑的有效性又应置于何地?这意味着以色列很可能成为“白俄罗斯第二”。

  美媒称美国务院文件泄露,中低层员工要求美国公开批评以色列——国际社会不急,但对美国来说,保不保以色列都是必输无疑的结局。这一点或在本轮巴以冲突全面爆发的那一刻已经注定。当然,这个过程伴随着谈谈打打,打打谈谈,而美国将在“坑”中备受煎熬。

  ●将美军挤出中东进程也与中东地区军火市场洗牌进程构成“双推”

  在巴以问题的若干“双推”进程中,大家不要忘记以叙利亚为切入点将美国中东势力,尤其是军事势力挤出中东之关进程。而在更大层面,从俄罗斯的方面观察,“乌克兰和平进程”和“中东和平进程”的双推也在继续。值得一提的是,伴随中东秩序的“洗牌”,中东军工市场“洗牌”进程也在展开(将美国军工也挤出中东市场),这不仅涉及军事安全问题,更涉及经济问题。对于沙特,在巴以冲突后续发展的背景下,大家不妨观察其是否进一步购买中国武器系统,尤其是海军装备。大量的军火订单在等着中国,美国出于在中东的私利,不会将好东西卖给沙特等,但中国愿意,他们将融入中国全球军事体系之中,为“一带一路”实铺保驾护航。所以,尽管这笔生意不容易做成,但一旦做成,中东也就彻底到了“变天”的那一步了。

  【相关话题】

  第6293期-为什么说巴以冲突已成为美国不断付出经济代价、金融代价,尤其是政治代价的“流血点”?(2023-11-2)

  第6298期-为什么说约旦单方面降级外交关系才是对以色列真正的“最后通牒”?(2023-11-3)

  第6306期-东方点评约旦空军开始向加沙地带空投物资事件(2023-11-6)

  东方点评中国10月出口增速-6.4%

  【媒体报道】

  11月7日,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尽管受益于一系列刺激政策的提振,中国经济正逐步企稳,但海外需求低迷仍然为进出口贸易带来不确定性。10月进出口数据喜忧参半:美元计价,10月份我国出口2748.3亿美元,同比下降6.4%,较9月份的下降6.2%进一步扩大;进口2183亿美元,增长3%;贸易顺差565.3亿美元,收窄30.8%。当月进出口总额为4931.3亿美元,下降2.5%。10月份贸易数据表现不佳,或受到海外经济不景气、需求低迷的影响,全球贸易的风向标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在10月份创下了2020年12月以来的最低点。

  【讨论纪要】

  在很多人认为,刚刚过去的十一长假应该对中国经济产生拉动动作,但遗憾的是,在10月份爆发了另一事件,那就是巴以冲突。在中美,尤其是中西贸易战(以“芯片战”为代表)仍在持续的背景下,在俄乌战争仍未结束的背景下,其对全球供应链稳定造成的巨大冲击仍在蔓延,“全球经济满地鸡毛”已经来临。新闻报道中的数据说明了这些。在中国与欧美经济往来日趋变冷的情况下,中东地区对中国经济出口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但这次巴以冲突爆发的影响恐怕很多分析方都将其忽略了。此前,东方时事解读在2022年年底对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提条件进行过初步评估,其中涉及俄乌战争的升级和外溢问题。某种意义上说,今天的巴以冲突可以看作是俄乌战争的外溢。或者说,从乌克兰“反向外溢”到了美国(西方)全球战略之重中之重的中东地区。

  【相关话题】

  第4526期-为什么说世界经济或因遭受第四,甚至五重冲击而不可避免地加速滑向“满地鸡毛”?(2022-5-24)

  第5134期-东方点评我国四季度经济增长趋势和结果的几种可能(2022-11-17)

  第5948期-无论耶伦如何辩解,围绕8月1日中国对锗、镓的出口管制,美国要么后退,要么面对贸易战全面升级,没有“第三选择”(2023-7-18)

  东方点评深圳市国资委就某地产企业美元债暴跌发声

  【媒体报道】

  11月7日,近日被视为“优等生”的万科近期也遭遇境外债风波。10月下旬以来,万科存续美元债价格出现下跌,多只债券到期收益率较票面利率大幅偏离,这也导致万科A股股价一度创下新低。11月6日,万科通过线上会议方式,统一与金融机构交流经营情况及近期二级市场债券价格波动事宜。

  【讨论纪要】

  这起事件是西方为了争取政治筹码,尤其是金融筹码,针对中国房地产泡沫预谋已久的定点攻击,是恶意做空。这家房企和此前出事的几家不太一样,最大的不同在于有国家背书。该企业早已“去杠杆化”,人事也早已做过调整。其持有美债数量非常有限,问题容易解决。此外,从西方不遗余力,挖空心思攻击中国房地产泡沫的情况来看中国压住股市的重要性十分突出。如果目前是“双泡沫”局面,中国就没有资格谈“半渡而击”,尤其是经济、金融层面。所以,防止“双泡沫”对目前中国争取全球战略主动性极度重要。美国没有办法迫使中国出于投鼠忌器与美国绑定为“连体婴儿”,为了尽快“大规模开启印钞机”,最终只能选择相信中国,毕竟在巴以冲突背景下观察,中国是最没有动机目前直接将美国置于死地的一方。

  【相关话题】

  第5546期-来华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的所谓“美国商界领袖”都是何许人也?(2023-3-23)

  第71期-东方点评比尔·盖茨访华、紫东太初全模态V2.0(2023-6-27)

  第6074期-靠强行加息手段不仅难以刺破中国地产泡沫,反倒将进一步加深美国的银行业危机(2023-8-23)

  中美(西)之间在“芯片战”后会否爆发“专利战”?

  【媒体报道】

  11月7日,华为“半导体封装”专利公布,申请公布日为10月31日,申请公布号为CN116982152A。专利摘要显示本公开涉及一种半导体封装,该半导体封装包括: 第一衬底、半导体芯片、引线框和密封剂。这项专利主要涉及的是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封装方法和装置,它采用先进的封装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半导体器件的可靠性和性能。

  【讨论纪要】

  从Mate60系列手机“横空出世”不难看出,在不久的将来,卫星通话将成为手机的标配功能之一,我们相信华为会将这一功能下放给国内的其它手机厂商,甚至世界范围内的手机制造商,但前提是需要承认华为的专利,需要华为的许可。由于华为手机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手机内嵌卫星通讯功能,所以,华为在相关专利问题上是有过深度思考的,这也是华为的当然权利。

  当华为这样的中国企业的专利越来越多的时候,西方会如何看待这个问题?专利的概念是西方发明的,核心目的在于控制产业链,美国的著名芯片企业高通就被外界称为“专利流氓”,即便是苹果,也吃高通的亏很多。苹果在5G基带芯片研发的问题上,包括Intel在内,很大程度上受到高通的制约,以至于到目前为止,苹果仍然不得不购买高通的5G基带芯片。打破高通专利垄断的唯一手段就是“突破”,这一点华为做到了,中国做到了。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也是西方专利霸权的受害者,比如在传统汽车领域,中国汽车企业就处处受制于人,其中并非因为技术问题,比如发动机(一个日本路线,一个德国路线),就在于专利问题。西方原本就是“吃专利”的,面对中国的“突破”,面对越来越多的中国专利,他们恐怕不会承认,他们会耍流氓。

  11月2日,美国国会议员菲茨杰拉德就提出了一项名为《Countering Chinese Espionage Reporting Act》(反中国间谍法案)的法案。该法案在众议院司法委员会上获得一致通过。这一法案之所以引发广泛关注,就在于它可能会对中国企业在美国的专利权产生严重冲击,尤其是华为为代表的中国高科技企业,其在美国持有的两万多项专利可能面临被“作废”的风险。如果事情真的闹到这步,恐怕就立刻会演化为既然美国不承认中国专利,那么中国也不承认美国专利,索性看看到底谁损失更大!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在美国一手策划的欧美日联手对华发动“芯片战”(贸易战的一种形式)彻底失败后,西方联手对华发动“专利战”的可能性不能排除。

  讽刺的是,西方的专利与中国强大的制造能力相结合会迅速生产出大量财富,其对于满足大众需求,培育市场,反向拉动研发进而促进生产有积极意义,其可以形成“良性闭环”。反观以虚拟经济为主的西方国家,即便手握中国专利又能干什么呢?恐怕除了炒作金融衍生品就只能将其锁在“保险柜”中。所以,即便“专利战”全面爆发,就总体而言,西方的损失一定远远超过中国。

  【相关话题】

  第1834期-将芯片战进行到底,恐怕首先冲击的就是包括专利权在内的西方自己(2020-5-17)

  第2055期-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企业不妨在世界范围内强化5G专利相关侵权案件的追责力度(2020-7-20)

  第2919期-欲擒故纵(1):华为大谈专利费的时间点,其隐隐约约就指向了2021年的9月前后(2021-3-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19 22:49 , Processed in 0.09384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