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95|回复: 0

戍天九思:重启太空军备竞争:60年后美再研太空核动力火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2-5 03: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国《大众机械》月刊网站11月27日报道,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已经在为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的“敏捷型地月空间行动演示火箭”项目,设计用于地月转移核热推进引擎。

  这是美国60年后重启太空核动力火箭研发,也是美国2018年成立太空军后重启太空军备竞争!

  太空核动力火箭的四大门槛

  目前,太空核动力火箭主要技术路线是:由第四代微型核反应堆产生热能,再由大功率斯特林发电机将热能转化为电能,最后由大功率霍尔效应推进器转化为推力。但是,由于受当前技术条件的限制,太空核动力火箭推力很小——在10牛以下,只有用于太空飞行。

  因此,太空核动力火箭有四大门槛:第四代微型核反应堆技术、大功率斯特林发电机技术、大功率霍尔效应推进器技术和斯特林热电转换太空试验。

  第四代微型核反应堆技术。这是难度最大的门坎,主要解决核电安全性、微型化两大难题。安全性关键要解决核反应堆紧急停堆困难、水冷堆高温高压容易损坏爆炸的问题,否则,核反应堆就像小型核弹,容易发生爆炸。微型化,就是要足够轻、能够飞起来。目前,由于美国和俄罗斯有过去太空军备竞争的技术基础,解决核电微型化问题有经验。中国第四代小型核电技术全球领先,解决安全性问题比较好。

  大功率斯特林发电机技术。这也是一个世界级难题。目前,国际市场上功率最大的还是瑞典75千瓦斯特林MK.2发电机。中国因为要发展AIP潜艇一直在下大力攻关。2021年12月,中船集团711所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台大缸径斯特林发电机基础样机,额定功率达320千瓦,热功转换效率达40%,是目前国际上已知斯特林发动机的最高水平。中国一台320千瓦斯特林发电机就比日本“苍龙”级AIP潜艇用的4台瑞典75千瓦斯特林MK.2发电机功率还要大。目前,中国正在攻关兆瓦级斯特林发电机。

  大功率霍尔效应推进器技术。太空是真空,任何动力装置只能像火箭喷火那样工作,只有两种发动机可用:普通火箭发动机和类似火箭的霍尔效应推进器。但是,前者太费燃料且效率低下;后者效率是前者的10倍,但是推力太小。目前,推力最大的霍尔效应推进器是美国的X-3,功率为104千瓦,推力为5.4牛。其次是中国的HET-450,功率为105千瓦,推力为4.6牛。俄罗斯的大功率霍尔推进器SPT-290,功率为30千瓦,最大推力达到1.5牛。

  斯特林热电转换太空试验。我国已于今年3月完成空间高效自由活塞斯特林热电转换在轨试验验证。

  美国启动核动力地月火箭演示项目

  美国1955年就启动了SNAP-10A太空核动力火箭项目。十年后,即1965年4月4日成功发射,上天后反应堆开始工作,但是,仅仅运行了42天,就因运载器电气故障永久关闭。

  ▲SNAP-10A整体高度3.4米,最大直径1.5米,系统总重约450公斤,可产生约500W的电功率,热功率约为40kW,设计寿命为1年,热电转换效率仅1.6%,98%以上的余热被排出,以保证系统不过热。

  在整个研发过程中,SNAP-10A核动力火箭共建造了9台非核的,后又改装了5台带核的,用于各种各样的地面试验和备份。

  后来,美国SNAP-10A项目下马原因主要是:技术不成熟,安全风险太大,热电转化效率低,而且还特别烧钱。

  从这次报道看,美国新型核动力地月火箭计划最早在2027年测试。该火箭由三部分组成:小型核裂变反应堆、斯特林发电机、霍尔效应推进器。

  其中,斯特林发电机产生6千瓦至20千瓦电力,霍尔效应推进器使用的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LM2100卫星上的同款,实际推力只有0.168牛—0.294牛。

  按斯特林发电机效率40%推算,该小型核裂变反应堆功率为15千瓦—50千瓦,估计可能采用功率75千瓦的瑞典斯特林MK.2发电机。

  小型核裂变反应堆可能借鉴SNAP-10A的技术,其功率也相当。

  从这些报道参数看,这种太空核动力火箭还是技术验证性的小型号,功率小、推力小,实用价值并不大。成功后,后续还需研发更大功率的太空核动力火箭。

  俄罗斯“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

  据俄新社今年10月6日报道,俄总统普京5日在“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第二十届年会上发表讲话称:“我们现在几乎完成了我几年前宣布的现代战略武器研发工作。‘海燕’是一款带有核动力装置的全球远程巡航导弹,最近成功进行了一次试验。同时,我们实际上已经完成‘萨尔马特’超重型导弹的试验工作,将于近期投入作战值班。我们目前只需要简单地完成某些行政程序,就能开始大规模生产,并将其投入战斗值班,我们将很快做到这一点。”

  ▲图为“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

  从俄罗斯公布的照片来看,“海燕”导弹采用四棱尖拱形弹头+矩形截面弹体+大展弦比上单翼,这种气动布局有助于提升导弹射程,由此判断“海燕”是一种亚声速导弹。

  ▲图为俄方此前公布的“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试射画面

  ▲图为“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的组装厂房

  “海燕”导弹由助推级和核动力巡航级组成。据俄罗斯NTV电视台今年10月6日报道,“海燕”2001年开始研制,长度约为9米,导弹使用固体燃料发动机发射升空,然后微型核反应堆开始工作。

  理论上,核动力喷气式发动机,可分为开放式循环和封闭式循环两种。

  开放式循环由“前段压气机+中段核反应堆+后段涡轮机”组成,核反应堆相当于涡轮喷气式发动机燃烧室。好处是结构简单,坏处是从尾部喷射出的高热空气带有核辐射。

  ▲“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概念图

  封闭式循环则封闭核反应堆,使用循环的冷却剂—换热器结构作为燃烧室段,也就是说被压气机压缩的空气不直接流过核反应堆堆芯,降低了核污染危险。但是,结构比较复杂,流体泵设计要求高,一旦冷却剂循环出现问题则可能爆炸。

  综合外媒报道,“海燕”导弹研制并不顺利,先后进行过13次试验,多次发生导弹坠毁事故,甚至还有亡人事故。笔者由此推断,“海燕”导弹的核动力喷气式发动机可能是封闭式的,毕竟开放式循环的核污染太可怕。

  当然,这种“海燕”导弹的核动力喷气式发动机不能作为太空核动力发动机,因为太空没有空气,但其实现了核动力微型化,有望发展成为太空核动力火箭。

  中国成功研发全球最安全的核电宝

  2023年6月,中国在甘肃武威建设的2兆瓦钍基熔盐实验堆获得运行许可证,这是全球唯一成功实现钍基核燃料运行的钍基熔盐实验堆,标志着中国第四代小型核电技术全球领先!

  该钍基熔盐堆,俗称核电宝,突出优点是结构简单、安全性好、成本低。

  该反应堆运行需要持续用中子轰击钍燃料,将钍232转化为铀233,再由铀233产生裂变反应,一旦停止用中子轰击钍燃料,核反应就会停止,可控性好。

  该反应堆用氟化盐作为载热工质,常温下为固体,沸点高达1000℃,无需加压,可常压工作,结构简单,容易小型化,还可避免水冷堆高温高压容易损坏爆炸。

  该反应堆底部有冻结塞,堆芯超过预设温度就会溶解,放射性熔盐就会从洞孔全部流入应急储存罐,核反应也会自动停止运行,熔盐逐渐冷却变成固体,不会扩散。

  目前,中国核能利用走的是民用先行、军民融合的发展路子。从核电功率看,中国正在发展的两种小型核电站都是军民两用的。

  武威的钍基熔盐实验堆功率2兆瓦,是美国“俄亥俄级”核潜艇用的S8G反应堆功率4.41兆瓦(6万马力)的近一半,非常适合用作太空核动力火箭。该实验堆获运行许可证,说明核电宝技术已经成熟,而且容易小型化,估计很快将转化为太空核动力。

  中国正在海南昌江建设的“玲龙一号”核电站功率为125兆瓦,远大福特级航母23.52兆瓦(32万马力)的核动力,有非常大的功率冗余,适合中国发展“激光武器+电磁弹射”的核动力航母。不难预见:“玲龙一号”成功并网发电之时,就是中国核动力航母装堆之时。

  中国可能在大国太空核动力火箭竞赛中胜出

  当前,太空核动力火箭主要玩家只有中美俄三家。

  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下,俄罗斯一切工作的重点是眼前要能镇慑住美国和北约。对长远的太空核动力研发可能暂时顾不过来,同时也没钱。从俄罗斯宣布成功研制“海燕”核导弹和“波塞冬”核鱼雷的情况看,俄罗斯已经实现了核动力微型化和安全性,下一步技术上可能卡在大功率斯特林发动机上。

  美国技术上主要卡在微型核动力安全和大功率斯特林发动机技术上,也没有进行过太空斯特林热电转换试验。即使这次太空核动力火箭验证项目成功了,后续还需研发更大功率的太空核动力火箭。

  中国已系统突破太空核动力的四大门槛,目前主要卡在核反应堆微型化上,估计有了2兆瓦钍基熔盐实验堆的成功经验,中国可能一步到位研发实用的大功率太空核动力火箭,因为中国成功解决了最难的核动力安全问题。

  笔者估计,中国实用的太空核动力火箭可能会走在美国和俄罗斯的前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1 02:42 , Processed in 0.12504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