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043|回复: 0

陶然纪:潜伏在美国的“余则成”,让人回想起56年前那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2-9 11: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1

  《环球时报》转述了美国《华尔街日报》12月5日报道的一桩惊天奇案。

  一位名叫曼努埃尔·罗恰,现年73岁的美国资深外交官,至少从1981年起就开始为古巴工作,竟然是在美国政府潜伏了40多年的“余则成”。

  更让人感慨的是,罗恰是出生在美国、毕业于名校的地地道道的美国人,他选择投入古巴的怀抱不是为了钱,而是完全出于道义与同情。

  FBI在怀疑罗恰之后,派出特工假冒古方接头人与他见面。

  可能是压抑太久了,面对“同志”,罗恰对美国日益严重的霸权主义行为表达了深深的不满和厌恶。他说的这些话,后来都成了指控他的“铁证”。

  在罗恰的外交官生涯中,有一段经历特别值得一得。

  那就是从2000年起,他在玻利维亚担任大使。2002年该国举行总统选举,罗恰直接出面进行干涉,警告玻利维亚人不要投票给左翼势力的埃沃·莫拉莱斯,理由是莫拉莱斯不仅自己种植古柯(一种可用于制作毒品可卡因的植物),还支持古柯种植合法化以及出口,如果他当选会影响美国对玻利维亚的援助。

  可罗恰的言论反而惹怒了玻利维亚人,许多一开始并不知道莫拉莱斯是谁的民众注意到他,让他收获得了更多支持。

  尽管莫拉莱斯最终以微弱劣势输掉了2002年的选举,但在2005年的选举中却成功胜选,并于2009年和2014年两次成功连任。直到现在,该国还是由左翼执政。

  现在回想起来,可能罗恰喊那几嗓子是故意给莫拉莱斯引流,暗中助力玻利维亚向左转。

  如果真是如此,确实颇有余则成惯用的声东击西手段的几分神韵。

  而罗恰选择在玻利维亚出手,除了他担任美国大使的职务之便外,可能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那里是56年前切·格瓦拉牺牲的地方。

  02

  切·格瓦拉不仅是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一位杰出领导者,更是早已成为流行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符号,时至今日在西方仍然有许多年轻人衣服上印着他头戴贝雷帽的硬汉形象。

  1928年6月,格瓦拉出生在阿根廷的洛萨里奥,本名叫做埃内斯托·拉斐尔·格瓦拉·德·拉·塞尔纳。

  “切”这个字,在美洲中部语言里是“热烈地打招呼”的意思,格瓦拉参加革命后,因为在战斗中表现英勇,战友们看到他就会高呼“切·格瓦拉”。

  久而久之,“切”就嵌进了他的名字。

  格瓦拉的家族非常富有,父母的祖辈都是殖民地时期官员,拥有大量土地种“马黛茶”来供养家族高水平的生活。

  在父母的安排下,格瓦拉接受了优质的教育,他会说西班牙语和英语,并在1948年进入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主修医学。

  医学是该大学的王牌专业,不仅在南美有地位,在欧洲也很知名。如果顺利从该校毕业,一辈子衣食无忧光鲜体面,没有任何问题。

  而格瓦拉读了两年书后,开始对自己的人生有新的想法。

  他的姨夫和姨母是共产党员,他们常对格瓦拉进行共产主义思想的熏陶,鼓励格瓦拉去外面的世界看看,了解普罗大众的疾苦。

  在1950年1月那个南美洲的夏天,格瓦拉走出校园,开始对阿根廷的全国游历。

  当时的阿根廷,已经算是富裕国家。但格瓦拉走遍了阿根廷大部分省份后,却看到的普通农民和工人生活依然困窘,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教育、医疗资源遥不可及。

  底层百姓的苦难,让格瓦拉痛心疾首。

  为了进一步了解脚下这片丰饶土地的真实情况,格瓦拉顶着家人的压力休学一年,在1951年和好友阿尔贝托再次出发,骑上一台1939年产的Norton摩托车开始穷游整个拉美。

  俩人先向西到达智利边境,然后沿着横贯南美洲南北的安第斯山脉北上,骑遍除了巴西之外的南美洲主要国家。

  2004年巴西名导华特萨勒斯电影《革命前夕的摩托车日记》

  没有钱时,他们就教人踢足球、弹吉他来挣点油费,两人在旅途后半程几乎陷入绝境,但是最终没有放弃。

  南美洲土地的富庶让格瓦拉印象深刻,而巨大的贫富差距同样让人震惊。

  在山区和乡村,甚至就在城市的郊区,人民生活处于赤贫,孩子们连鞋子都买不起,更遑论接受教育。

  秘鲁山区矿工们,甚至连衣服都没得穿,漫山遍野都是赤身裸体的人。

  所有的一切构成了南美社会的畸形图景:

  人民辛苦创造出的财富,被跨国公司、买办、腐败的政府吞噬,再用财富豢养暴力机关,反过来奴役人民。

  1951年旅行结束后,格瓦拉彻底改变了,他在日记里写道:

  “我回到了阿根廷,但是以前的我已经死了。”

  格瓦拉的心底燃起了烈火,他要从殖民经济里解放南美,解放这片土地的人民。

  03

  1953年,格瓦拉从大学毕业,没有留在首都工作,而是离开祖国开始寻找革命的机会。

  他先后前往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危地马拉、哥斯达黎加等国活动,接触了中美洲的共产党。

  1954年,格瓦拉来到墨西哥。在那里,他遇到了在此避难的卡斯特罗兄弟。

  卡斯特罗兄弟曾在古巴发动“726革命”,失败后兄弟二人被捕入狱,后来被政府大赦后逃出古巴。

  格瓦拉和卡斯特罗相见恨晚,并被他们的宏伟计划打动,自愿加入其中,成为卡斯特罗队伍里的军医。

  1956年底,格瓦拉跟着卡斯特罗兄弟回到古巴打游击。

  他们一行82人,在上岸时遭遇埋伏,被击毙和逮捕了70人。幸运的是,卡斯特罗兄弟和格瓦拉成功突围。

  随后,他们在古巴南部的马埃斯特拉山里开展了游击战争。

  这支部队坚持斗争了两年,终于在1958年推翻古巴独裁者巴蒂斯塔,革命成功了。

  虽然古巴革命的成功有很大的偶然性,但在南美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格瓦拉也因此成为了美洲的英雄。

  1960年,格瓦拉访问中国,见到了仰慕已久的毛主席和周总理。

  格瓦拉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深受鼓舞。他积极地向中共高层请教,想把中国的经验带回南美,在那里掀起共产主义革命的高潮。

  但是在听到格瓦拉讲述的革命计划后,周总理却皱起了眉头。

  实际上,格瓦拉打算搞革命的方式,就是被教员反复批判的“流寇主义”,周总理形容其为“放一把火就走,只是搞破坏,下文并不多”。

  周总理善意地提醒格瓦拉,革命不能脱离群众,要扎进土壤生根发芽,冒险主义最终会翻船。

  显然,格瓦拉并没有完全理解。

  回到古巴后,格瓦拉和卡斯特罗发生了严重分歧。

  卡斯特罗的精力主要放在古巴内部,由革命转向建设社会主义国家。而格瓦拉始终放不下解放全人类的理想。

  于是在1965年,格瓦拉放弃古巴公民身份,前往非洲,继续带领革命。

  1966年,格瓦拉开始带领黑人兄弟,反抗西方扶持的刚果蒙博托政府。

  可是当地黑人处在非常原始的状态,既无法进行军事和医疗训练,连纪律性也很差,战斗中一击即溃。

  最后在饱受伤亡和病痛后,格瓦拉不得不带着仅剩的几个战友离开非洲,前往欧洲避难。

  此时,卡斯特罗写信让格瓦拉回古巴,但是格瓦拉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不久,格瓦拉将目标调整为解放美洲,带着战士们回到南美,革命对象是刚建立军政府的玻利维亚。

  格瓦拉深入玻利维亚的热带雨林,跟玻利维亚军政府及其勾结的美国CIA,开展了艰苦的游击战争。

  然而,因为理念的差异,玻利维亚共产党拒绝合作,格瓦拉被迫孤军奋战。

  同时由于不善于做群众工作,格瓦拉领导的游击队没有得到老百姓的支持,在一年多的斗争中,他们的行踪屡屡被当地人出卖,始终无法发展壮大。

  1967年10月,一个游击队员被俘后叛变,供出格瓦拉部队主力的所在。

  当月8日,格瓦拉游击队遭到玻利维亚政府军埋伏,队员死伤惨重,格瓦拉受伤被俘。

  为了迅速镇压革命,仅仅一天之后,格瓦拉即被枪决。

  一周之后,格瓦拉的死讯传遍世界,古巴举行了大型的悼念仪式,世界各地的共产党都开始纪念这位革命英雄。

  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并没有忘记他。

  冷战后期,格瓦拉化身为一个“反主流”的偶像。

  他帅气、叛逆、洒脱,完美契合当时西方叛逆的思想潮流,那张“游击队员”的肖像照成为20世纪流传最广的照片。

  04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切·格瓦拉无疑是一位失败的英雄,从革命的角度来看,他也称不上一个称职的领袖。

  但是,他的可贵之处在于永恒闪耀的理想光芒。

  他出身富裕家庭,却心系贫苦大众;

  他本可以安然当元勋做高官,却初心不改矢志解放全人类;

  他屡战屡败找不到成功的路径,却屡败屡战为理想甘愿牺牲。

  格瓦拉是人类良知的化身。

  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中,不乏像他那样仅仅出于“可怜世上苦人多”的不忍之心投身革命,虽身死而不悔的善良人。

  但中国人幸运地拥有了教员这样的伟大导师,能够在错综复杂的斗争抓住本质规律,带领革命者走向胜利,打下人民江山。

  南美人民却仍在黑暗之中苦苦摸索,不知道还要经历多少轮回。

  在他们的革命导师出现之前,每一根燃烧自己照亮前进的一段道路的火炬,都是值得铭记与歌颂的。

  切·格瓦拉说过一句名言:

  “在我们走后,他们会给你们修学校、医院,这并不是他们良心发现了,而是因为我们来过。”

  他心里非常清楚,自己的革命无法胜利,最终不得不离开,但是只要他们来过,一切都不会风过水无痕,总将带来改变。

  需要有人领导成功,同样需要有人倒下牺牲。

  相信也正是在切·格瓦拉牺牲精神的感召下,曼努埃尔·罗恰挺身而出,孤独地与美帝霸权主义进行了40多年的斗争。

  曼努埃尔同志暴露了,像之前许多潜伏在美国政府之内那些同志一样,愿他能挺过这一关,终获平安。

  与此同时,希望其他在隐秘战线与恶魔为伍的同志加倍保重。

  愿与君相逢在胜利之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4 16:17 , Processed in 0.09381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