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67|回复: 0

姚尧:1月22日股市前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2 22:45: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杨炯

  周五上证指数下跌13.50点,收盘报2832.28点,成交量为2967亿元,如下图所示:

  在近期的文章中,姚尧一直谈到融资余额的数据必须持续大幅下降,市场才有可能走出趋势性行情。以18日和19日的数据来看,融资余额终于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降,但总体幅度依然不够。下面这张,就是自2023年初以来的融资余额走势图:

  这几天,有不少读者留言询问融资余额的数据在哪里可以查到。我自己现在是用Wind,早年只能用免费数据时,是看东方财富的网站。在它的首页上的“股票”一栏点击“数据”:

  进去后再点击“融资融券”:

  就可以得到融资融券的走势图:

  以及每日的融资融券的数据:

  注:以上相当于帮东方财富打了广告,但我没能收到他们一分钱的广告费。

  通过上图可以看到,17日上证指数下跌了60.37点,融资余额却只下降了6亿。如此惨烈的大跌,却杀不出融资盘,所以我说这个行情是有问题的。18日,融资余额下降了66亿;19日,沪市的融资余额下降了33亿,加上深市和京市,预计当天A股融资余额合计下降也在60亿左右,这才是股市见底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又有读者留言,说:“都能开融资融券了,还算散户吗?”

  我觉得,这个问题很好。因为在我们讨论散户之前,首先就得界定什么可以算作散户。在有些人看来,能开融资融券了,说明他有50万以上的资产,就不该叫“散户”了,而应该叫“大户”,甚至叫“机构”了。可是在我看来,别说50万资产的个人,就连掌管50亿、500亿资产的基金,绝大多数也是散户。因为在我的分析语境里,散户的对立面是“主力”。

  经常有读者留言,问什么是主力,谁是主力?在我看来,要想成为股市的主力,通常要符合三个标准:

  第一个标准,就是真正具有判断股市价值的能力。因此,他们能够在股市处于低位时毫不惊慌,贱取如珠玉;因此,他们能够在股市处于高位时绝不眷恋,贵出如粪土。可问题在于,中国有多少基金管理者具备价值投资的能力呢?那些在2021年初高位抱团的基金,你能说他们真的是在搞价值投资吗?他们只是掌管的钱比你多很多,说话中惯用的术语和你不一样而已。你每天都在说换手率,他每天都在说净资产收益率,或者用英文简写的“ROE”,显得更加高大上一点,但你们在实战中操作手法,基本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

  今天,我在盗天平台上推送了《真正的价值投资》一文,开篇就在讨论净资产收益率的问题:

  读者有兴趣的话,可以扫文底二维码,加入盗天平台参阅。

  第二个标准,就是在投资时间和仓位上不受干扰。巴菲特有句名言,大意是说:“一只股票,如果你不打算持有十年,那就十分钟都不要持有。”可问题在于,中国几家基金是可以独立运作十年而不受干扰的?且不论监管层设置的各种限制和规定,单就来自基民的压力而言,就足以让基金管理者的操作变形。且不说基金管理者也是人,而是人就会犯错误,即便是判断正确,可在操作上也经常不得不犯下违心的错误。

  举例来说,当股市处于底部时,你明知道这时候应该加仓抄底;可当基民因不堪忍受账户亏损的压力而决意赎回时,你也只能忍痛割肉。当股市趋于疯狂时,你明知道这时候应该减仓;可一旦你减仓的结果,就是你的业绩大幅跑输给同行,甚至也跑输给基民自身的股票投资。于是,为了不在与同行的竞争中落于下风,为了不受到基民的批评责难,你也只能硬着头皮加仓追高。

  众所周知,基金一定是在大牛市的时候特别多,特别好发。读者试想一下,假设在2007年10月,上证指数逼近6000点的时候,又或者在2015年6月,上证指数逼近5000点的时候,发行了一只新基金,而请你来当这个基金经理。请问,你有可能在那个时候空仓吗?答案是绝无可能!你心里会想:“基民买我的基金,就是让我去买股票的。如果不买股票,就显得我没有尽到责任。即便我要空仓,基民们也不会答应。他们会觉得,如果要空仓的话,我自己不会空仓吗?放到我自己的证券账户里不好吗?干嘛要让你来帮我空仓?”因此,就逻辑而言,只有极少数的基金能够成功地在牛市的疯狂期逃顶,而绝大多数基金注定是要在牛市的疯狂期追高,进而在大熊市中被深套的。这一点,与普通散户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说到底,绝大多数基金管理者的思维是被基民绑架的。如果你认可绝大多数基民都是散户,那么绝大多数基金当然就都是散户。

  第三个标准,就是具有收集足够多筹码的资金。姚尧过去经常重复的一句股谚,叫作:“当筹码在主力手里时,再大的利空也不会跌;当筹码在散户手里时,再大的利好也不会涨。”

  为什么筹码在主力手里时,再大的利空也不会跌?因为股价要下跌,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卖出的力量要超过买入的力量。当绝大多数的筹码都集中在主力手上时,会受利空消息影响而抛出的筹码就很少了,少到主力不必动用太多资金就能承接,那么股价当然就不会跌了。

  为什么筹码在散户手里时,再大的利好也不会涨?因为股价要上涨,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买入的力量要超过卖出的力量。当绝大多数的筹码都分散在散户手上时,一旦遇到利好消息而股价上涨,散户们就会内心焦虑,一方面担心继续上涨,一方面担心冲高回落。事实上,绝大多数利好消息,主力都是提前知道的。既然他知道了这是个利好消息,却没有提前收集到足够的筹码,就说明现在还不到上涨的时机,更不会主动向上拉升。于是,第一批担心冲高回落的散户就会逢高卖出,致使股价因为没有足够承接而真的冲高回落。第二批担心冲高回落的散户看见股价果然冲高回落,担心再不抛售就会被套,而他最终的抛售就导致第三批担心冲高回落的散户真的被套住了。

  散户们都会真诚地盼望股市上涨,但在不考虑价值投资的背景下,所有散户盼望股市上涨的目的,都是能将自己低位买入的筹码卖给其他高位接盘的傻子。可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盼望有傻子在高位接盘的你,其实就是那个在高位给人接盘的傻子。

  去年8月6日,我在盗天平台上尝试着从价值投资的角度分析了一只个股,叫“青岛食品”。

  在这篇文章的末尾,姚尧写道:

  我先给大家看当时的读者留言(在盗天平台,留言是直接上墙,不用精选的)

  可以看到,即便我通过财报分析研判出这家公司的基本面不错,但当时的读者兴趣还是非常平淡的:一部分人在说分析基本面不像我的写作风格,另一部分人在担心这么好的基本面是在财务造假。

  我们来看下面这张青岛食品自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的日线走势图:

  可以看到,青岛食品在2022年的10月至12月走出了一波近乎翻倍的行情,随后股价震荡回落。但自2023年3月以来,青岛食品每次跌至250线附近,就会止跌企稳。

  我当时的文章是基于8月4日(周五)收盘之后的走势写的,以事后三个月的眼光来看,也可以算作是个阶段高点。在上证指数自3300多点跌至2900多点的这三个月里,青岛食品的股价也跌了将近10%。但无论如何,在那个大盘首次跌破3000点的恐慌时刻,青岛食品的股价依然守住了250日线,未曾有效跌破。我们继续往下看:

  可以看到,自2023年10月底以来,青岛食品根本无视上证指数的大跌,而走出了震荡上涨的独立行情。

  在去年8月6日的那篇文章中,我分析青岛食品一季报中的十大流通股东时说:“这是家以散户为主,尚未被机构盯上的个股。”

  可我们现在再来看这家公司的三季报,十大流通股东中已经挤进了四家新机构,其中有三家都是隶属于一家名叫“广州雪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私募:

  对于这家私募,我是一点都不了解。我们讨论青岛食品这只股票,亦不是推荐现在购买,而是通过这个我半年前就在盗天平台讨论过的案例来向大家说明,当一家公司的价值得到市场认可,且有资金持续逢低买入以收集筹码时,就可以称得上有主力,倒不在乎绝对资金量的大小。譬如,在2020年底,有许多新发行的百亿基金,它们的资金规模可能远超上述这家私募,可如果它们是去追高贵州茅台之类的大市值龙头股的话,又哪里能算得上是主力呢?不也就是个钱多的大号散户吗?

  犹记得四年前,《姚尧股市形态学》刚出版时,许多读者奉为神作,以为就此可以掌握股市涨跌的密码。亢奋之余,又不禁担心,纷纷留言道:“姚帅,现在你把这个秘笈公之于众,如果所有人都掌握了,那还会不会有效,会不会就失灵了?”

  当时我就回答说:“你们想多了。首先,我这本书的销量才不过两三万册而已(迄今超过四万册了),相对于全体股民来说还是沧海一粟。其次,买了我的书,未必会看。再次,看了我的书,未必真懂。最后,就算看懂了,也未必做得到。”

  果然,之后几年,一直有读者留言:“我买了你推荐的××股,已经套了20%、30%,现在怎么办?还能涨回来吗?”对此,我也只有无奈苦笑。首先,我从来不会推荐股票,最多只是拿案例来做分析讲解,即便现在在盗天平台也是如此。其次,如果你是按照形态学的法则来操作,那么在《姚尧股市形态学》全书的每一章、每一个案例中,都在强调突破颈线时考虑买入,跌破颈线后就要止损,又怎么可能套到20%、30%?一旦股票被深套,必定是在止损的环节出了问题,而绝大多数散户注定是无法妥善处理这个问题的。无论你如何解释规则,无论你如何强调纪律,他们都处理不好这个问题。所以,在牛市中后期蜂拥入场的散户们,注定要在牛市结束后的大熊市中赔全程。此乃天道,非人力所能逆转。

  这,就是我三年多前在公众平台停更股市前瞻的主因,还不只是被网暴而已,更多是一种理想破灭后的无力感。老读者应该都知道,姚尧是个理想性很强的人。但凡觉得理想破灭,心里就一直会有挂冠求去的念头。至于现在之所以又复更股市前瞻,一半是基于理想,一半是基于现实。

  基于理想的部分就是,关于股市技术分析的部分,在《姚尧股市形态学》和《姚尧股市均线学》这两本图书出版之后,我已经没有太多追求了。但对于股市价值投资的部分,我还想努力尝试一下。当然,更加详尽地分析,还是会在盗天平台的私域里谈,在公众平台主要就是讲一些大的原则和心态,免得又惹来过多不必要的麻烦。

  基于现实的部分就是,我还需要更多流量的支持。老读者都知道姚尧庞大的写作计划,也经常催问某某书什么时候能出。可现实情况就是,随着出版的图书种类增加,每本书的销量却在减少。说到底,人群中就没那么多人喜欢读书。为了这事能干得下去,我只能设法吸引更多的读者。既然迟早要回归股评,那我选择在股市低迷绝望时回来,总好过在股市狂热沸腾时回来。昨天,我已经推送了《左传之道》 第1集,从今年开始,周末的图书连载将重新回归常态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17 21:45 , Processed in 0.09210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