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60|回复: 0

还想坚守A股的话,买点红利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5 03: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概从去年下半年以来,红利策略就报道不断,受到了很多朋友的关注。一些以高股息为主要卖点的行业ETF,比如银行,因为这个月逆势涨了,讨论度非常高。

  回顾大盘调整期间的表现来看,去年12月沪深300跌幅-1.86%,本月至今为-6.18%。而中证红利ETF(515080)跌幅分别为-1.69%、-4.09%,抗跌性的确比较出色。(来源:同花顺iFinD,截止2024.1.22)

  正因为如此,智选pro组合早早就将中证红利ETF(515080) 纳入,它也为组合的表现作出了一定的正面贡献。

  但是,随着红利策略的普及,很多研究员开始追求“万物皆可高股息”,在本来是成长风格的行业板块中寻找高股息的部分所谓“优质公司”。

  这个自然也就引发了一些质疑,就觉得高股息是不是有点过火了?

  刚好最近煤炭也跌了,还引发了中证红利ETF的明显回撤,更是动摇了很多朋友的信心。

  事实果真如此吗?红利策略有点过火了吗?

  红利策略过火了吗?

  我们知道,“高质量发展”这个词现在被强调得很多。

  在总体增速下降的大背景下,高速增长的行业大概率是不如以前多的,成长性会集中到少数重点发展、存在技术飞跃的行业。而有一部分过去的成长行业,可能会增速下降到零,甚至负数。

  那么从大趋势来看,投资于成长风格的总体资金量也是会下降的,这部分资金就会转变成红利风格。

  但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是所有原先的成长风格行业都能顺利转变的。有些行业可能会始终维持较薄的利润率,导致估值水平大幅下滑。

  那么从这部分行业出来的资金,它们就会去追求其他现存的高股息行业。

  这个实际上就是去年下半年到今年正在发生的现象。或者说,中短期内,高股息的行业,想买的人有点多,但标的太少,供不应求了。

  而从长期来看呢,为了促进增长,还需要维持低利率、高流动性的环境。这又会导致市场上的资金更多。

  但今年的情况大家也知道,可以投的资产并不多。光伏、白酒、锂电这类传统成长股业绩都不如以往那么有吸引力,实体的信心也并不是特别高涨,高股息率的优势就相对明显。

  这个就构成了红利策略中长期的支撑。

  如果我们单纯地看估值,红利策略的确甚至还有点偏贵。但从历史上看,偏贵并不能构成一次性卖出的理由,极致的贵才行。

  国盛证券的一项研究就表明,估值偏便宜、中等、偏贵,未来三个月的收益率并没有明显的规律可言,但估值极低或极高,还是有明显区分度的。

  而且,虽然很多机构嘴上说要买红利风格,但从他们的实际做法来看,持仓量甚至还在低位,更是谈不上所谓的“拥挤”。

  因此,总体来看,红利策略现在还是具备较强的可投资性的,短期的回调并不能作为见顶信号来看待。

  如何投资红利策略?

  从红利策略的投资规律来看,中证红利ETF(515080)最大的优点就是抗跌性强。

  之前也给大家介绍过海通证券的一项测算: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885001)每下跌10%,中证红利指数仅下跌6.3%。计算股息率后,往往可以少跌40%以上。

  尽管在上涨阶段,它的预期收益只有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的82%(计算股息),但以少涨18%换取少跌40%,这样的交换总体而言是非常划算的。

  而且,从这两年表现优秀的基金经理来看,要么是行业轮动型的,要么是搞量化的。而在前者之中,大多数都以红利、价值风格为基础,无论冷门股策略、小盘股策略、避险策略,往往都以安全边际为重。

  从这个角度来讲,红利策略毫无疑问是近几年相对适应行情的一类策略。

  既然目前市场还没有体现出明显转向成长的变化,那么尊重当下的市场,投资一些红利风格的ETF,还是很有必要的。

  不过,除开2015年这种特殊的连环杠杆爆仓之外,指数在底部区域的极端单日大跌往往是明确的见底信号。

  同时,这次雪球爆仓的实际涉及的主要是期指,现货影响不大。所以大家也不用很慌,平常心看待就好。

  从以往的规律看,春节到两会期间都是以小盘股行情为主,小盘股指数胜率为100%(来源:天风证券),在此期间红利风格可能会有一定的回调。

  大家刚好可以趁这个机会,养成均衡布局的好习惯,适当低吸中证红利ETF(515080)。

  今天就到这里吧,我们明天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4 17:31 , Processed in 0.09378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