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应对这些质疑与投诉,今年上半年上海密集出台相关监管新规定、新举措,通过“文旅通”瞄准新业态、新消费、新经济重点发力,加快从“事中事后监管”向“预防式监管”转变的探索实践,在“文旅通”上搭建起针对消费综合监测、上海文旅旅游服务质量动态监测、宾旅馆综合监测、网吧监测等多个创新场景的智慧监管应用.尤其是对剧本杀等沉浸式文娱场所的监管,充分运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形成对经营主体材料与剧本库、密室剧本杀场所库、违规剧本库的“无人工”自动审核校验,依托“一网通办”完成“秒批”,清除监管盲区,对“擦边球”不留余地,真正实现“防患于未然”.
如今,上海市文旅局市场的变化形势日新月异,规范新业态发展,及时介入跟踪观测非常重要,把监督前置、让管理兜底,“大数据系统”拥有充分优势.市文化旅游局信息科技处处长张毅说,“开发‘文旅通’,就是在进一步优化大数据对文旅产业运行的实时监测与智能分析能力基础上,形成有底座支撑、多场景联动、泛触点联通的文旅智慧‘大脑’,支撑政府在行业监督、风险预警和行政审批等方面实现对细分业务场景的灵活处置.”
文旅数字化转型的“上海方案”
在上海文旅数字化进程中,“文旅通”项目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工作.《上海市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实施意见》和《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构建高质量数字生活行动方案(2021-2023年)》发布以来,市文旅局边调研、边谋划,着眼于总结行业现状,提炼现有问题,探索研究文化和旅游数字化转型总体框架,确立了文旅数字化转型“1-2-N”的重点任务框架.“1”是文旅线上总门户,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升级打造“乐游上海”线上服务矩阵;“2”是支撑手段,从提升数字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能效维度切入,搭建“文旅通”和“随身码·文旅”两个打通全行业数据链路的数字化平台系统,打造全数据赋能的上海数字文旅中心;“N”是应用场景,聚焦提升市民游客体验感,推动数字景区、数字酒店、数字文化场馆建设全面发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