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38|回复: 0

司马平邦:B-21助美战略变革,或迫我在战略轰炸机上做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2-16 05:5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说一个好消息,再说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西北工业大学的一个团队,上个月在《航空与宇航学报》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论文中说,在一次战斗模拟中,一架类似美国最新的B-21“突袭者”隐身轰炸机及其配套的无人机,被中国的一款空对空导弹击落,导弹的最高速度达到了6马赫;因此,国外的专业媒体推测,这种高超音速空空导弹很可能就是指传说中的“PL-21”(霹雳-21)。

  整个的击落过程是这样的,在虚拟战区,中国隐形飞机和无人机僚机进行超音速巡航,关闭了雷达,并保持无线电静默,使用被动探测手段,发现了B-21上的电磁信号或者热信号,然后再由大型飞行平台发射高超音速空空导弹实施打击,这也可以说是一种非对称战术,中国的这款新型导弹使用的是新型固体燃料的“脉冲发动机”,它可以在整个飞行过程中随意调节功率输出,导弹首先升到近太空,然后,以极高的速度射向敌机,是一种高抛弹道的空空导弹,射程要比传统的空空导弹大得多。

  但是,使用高超音速导弹打击空中目标,注意,是让高超音速导弹打击高机动目标,最难的应该是如何在飞行过程大范围机动,需要一直利用AI技术预判撞击点,很显然,能用于空战的高超音速空空导弹,不是只能横向机动的水漂(平)弹,而是一种高超音速巡航导弹,导弹采用从上而下的打击模式,在模拟对抗中,配备尖端传感器的美国隐形飞机检测到了中国导弹,并紧急转弯躲避攻击,在这个情况下,这颗中国导弹通过快速计算得出结论,自己很有可能会错过目标,于是,攻击任务就自动传递给另一枚高超音速导弹,这第二枚导弹击中了B-21编队中的一架无人机。

  中国这项高超音速空空导弹技术的厉害之处在于,它本身就拥有快速决策的能力,数据可以自动传递,保证了对核心攻击目标的有效打击,这样,中国高超音速导弹就具备了跟踪和击杀美国隐形飞机的一种特殊功能。

  下面,还有一个坏消息,也不完全算是坏消息,美国空军最近透露,将成立一个新的前瞻性能力规划司令部,公布指挥变更和部署新的联队计划,以超越中国。美国空军部长弗兰克·肯德尔说,目标是向美国对手,特别是俄罗斯和中国,证明美国空军部的竞争决心,他说了:“我们不能再将(大国)冲突视为遥远的可能性,或者我们可能必须面对的未来问题”,而是,“冲突的风险现在就在眼前,而且这种风险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

  美国空军部的这个计划最大的变革之一,是启动组建新的综合能力司令部,随着空军制定未来几十年的要求,该组织将成为一个中央规划中心,即将这一责任从空军的其他司令部中解放出来,让空军能够更全面地考虑需求。这个新司令部将由一位三星级将军领导,而美国的太空部队也将创建一个类似的组织——太空未来司令部,为通过实验和兵棋推演扩大太空部队的任务奠定基础。

  据一位退休的美国将军告诉《空军时报》,美国空军现在面临的挑战之一,是确定每个组织的独立职责,他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国防组织往往会成倍增加,因为建立一个新单位来解决问题,通常比重新调整现有单位更容易,因此领导人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实施计划,并确保飞行员了解长远的目标。

  我们节目在第1335期(B-21量产:美国防工业“强韧供应链”正在重建,必危及台海)里曾经聊过,B-21“突袭者”这款美国最新研制的隐身战略轰炸机是有可能决定中美博弈你死我活的那种终端武器之一,对现在美国的各种所谓强大的战略武器,无论是核潜艇、航空母舰、隐形战斗机、高超音速导弹,中国都已经有了可以与之相对应的尖端武器在手,但惟独在战略轰炸机和隐身轰炸机上,中国的落后太多了;西北工大团队的这个科研上的新突破,虽然能带给人很大的惊喜,解放军未来有可能用高超音速空空导弹在空中打击美国最先进的隐形战略轰炸机平台;但是,即使如此,仍然无法弥补中国在战略轰炸机上的明显空白,所以中国的“三位一体”的核威慑、核打击体系仍然是天缺一角,这让中国在跟美国的战略对抗中仍然处于明显的劣势。?

  现在看来,在??B-21“突袭者”实现了低速生产之后,它正在给美国空军带来实实在在的改变,美军正在酝酿组建的这个新的前瞻性能力规划司令部,提出的新的指挥变更和部署新的联队计划,底气肯定也都是都来自于B-21“突袭者”不久后就会正式服役。?????????????????

  现在,还有很多人把B-21说成是B-2的“猴版”,但是,要知道这种新飞机拥有之前无法比拟的强大态势感知能力,它自己就是一个作战指挥中心,它决定了B-21和忠诚僚机编队对中国安全带来的威胁要远远大于从前。而更为急迫和窘迫的是,我们的空中威慑能力现在仍然还没有达到美国所谓传统的战略轰炸机编队的水准,我们手里的仍然还是轰-6。

  说起来,我在几年前就讨论过另一件事,今天翻了翻互联网,发现所见略同者大有人在,怎么回事呢?就是我就觉得,中国除了在轰-20上要下大力气研发之外,还应该跟俄罗斯展开对图-160战略轰炸机的引进合作,而且相比之下,图-160这个级别的战略轰炸机可能更是现在中国最需要的,自从它装备俄军以来,事实证明它确实也非常有效地保护了其国家安全不会受到美国B-2、B-1B的威胁,而且对美帝也产生了实质性的威慑。????????????????????

  中国能在上世纪90年代成功引进苏-27,现在想引进图-160应该是非常有可能性的;其实,在2020年的时候,还有人提出过,中国也可以重启恢复“轰-6PLUS版本”的研发制造,什么是“轰-6PLUS”?其实那是在1970年代初因种种原因停止研发的轰-8远程战略轰炸机项目。???????????????????????????????????

  轰-8远程战略轰炸机

  轰-8与运10一样,曾经都是上世纪70年代立项的国产大飞机项目,轰-8的设计看起来就像是加装了4到6台翼挂式发动机的“轰-6PLUS版”,轰-8的最大载弹量达到18吨,最大航程达到了11000公里,经空中加油后足以飞到美国本土,整体性能和B-52非常相似,是603所也就是航空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借鉴B-52研发的。

  轰-8远程战略轰炸机就是基于轰-6,通过放大机身尺寸、增加发动机数量,来提升作战航程和载弹量。轰-8初期计划有四发和六发两个版本,都计划装备当时国内正在研制的大推力发动机。而装备6台发动机的轰-8,设计最大起飞重量高达163吨,最大作战航程达到1.1万公里,最大载弹量18吨,算得上是名副其实的远程战略轰炸机了。而现在的改进型的轰-6K的最大载弹量也只是达到了15吨,

  西飞原计划轰-8原型机在1971年2月开始设计建造,1978年首飞,实际性能基本可以达到美国的B-47,接近于B-52,不过,造成轰-8最终没有成功,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发动机,当年,国家为支持运10项目,专门研发了涡扇-8大推力涡扇发动机,但是涡扇-8研制进度非常缓慢,而且运10在首飞之后也不得不因种种原因下马,造成涡扇-8项目也跟着下马,这也让轰-8轰炸机也彻底看不到希望。

  其实,轰-8并不同于运10,它不是完全新研制的国产大飞机,按照四发方案,轰-8可以最大限度使用轰-6系列已有的技术成果,当时估计,轰-8研制中需要的540余项子系统中,有316项可以直接选用轰-6配件,真正需要新研制、改进或者采用其他新飞机(如运10)成品的部分只有226项。

  既然现在轰-6仍然在役,那么把轰-6升级为轰-8的方案,以现在中国航空工业的技术水平,其实也是一个非常现实可行的路径,成本也很划算,有了航程达到11000公里的战略轰炸机,虽然隐身性能上差强人意,但是从跟美国空军进行更为急迫和激烈的战略对抗的角度上讲,这亦不咎为务实可行的一步。正像美国空军部长弗兰克·肯德尔所说的:“我们不能再将(大国)冲突视为遥远的可能性,或者我们可能必须面对的未来问题”,而是,“冲突的风险现在就在眼前,而且这种风险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我认为,中国更不应对这种冲突的风险怀抱任何的幻想,开战就是决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16:58 , Processed in 0.09380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