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80|回复: 1

局势君:叙利亚穆斯林兄弟会简史[1]:诞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4-29 19:37: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叙穆兄会”是学界对“叙利亚穆斯林兄弟会”的简称,该组织实在太过小众和低调,以至于国内学界对它的研究极少,加上论文枯燥乏味不亲民的本性,普通人对叙穆兄会就更加陌生了。该组织1945年成立,80年来起起落落,目前落在谷底隐居,触底反弹的日子更是遥遥无期,未来前景也变得暗淡无光,好在其悠久历史中蕴含着一些亮点值得拿出来回忆,比如大名鼎鼎的基地组织和伊斯兰国,其早期创始员工就来自叙穆兄会,这个就有意思了。

  叙穆兄会创始人叫穆斯塔法·西巴伊,1915年出生于叙利亚西部城市霍姆斯,18岁那年前往埃及留学,录取他的是爱资哈尔大学。可能有些同学对1933年出国留学意味着什么没啥概念,要知道叙利亚搁今天也是个贫穷落后的国家,普通人依然没条件出去留学,所以1933年能跑国外念书的人,基本来自富贵之家。俗话说的好,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西巴伊的父亲是当地著名的宗教领袖,人脉广社会地位高兜里也有钱,所以18岁的西巴伊不是搬砖进厂而是去埃及留学,他报考的专业不是理工科而是伊斯兰神学,可以推测西巴伊的父亲给儿子的人生规划,大概率是期待他学成回国后做自己的接班人。

  读书期间,西巴伊认识了那个改变他人生轨迹的人:哈桑·班纳。班纳的传奇经历并非本文的重点,我们只需交待他最亮眼的那个身份:埃及穆斯林兄弟会的创始人。全世界的伊斯兰恐怖组织都源自穆兄会,而遍布世界的穆兄会分支,也都向埃及穆兄会汇报工作,埃及穆兄会是这个全球最大伊斯兰宗教组织的总部。西巴伊跟班纳混了几年,后来回叙利亚创办叙穆兄会,这个就很符合逻辑,就像当年那批清北留美学生,后来创办互联网企业变成行业大佬是一样的路数。

  班纳创办的埃及穆兄会等级森严,权力结构是标准的金字塔型,每一层都有相应的领导机关。金字塔的塔尖上是“训导委员会”,领导着全埃及若干个大区,每个大区又领导着不同省份的机构,每个省级机构又领导着若干地区机构,每个地区继续带着很多分支,每个分支又管着当地的家庭,每个家庭里德高望重的人是训导师,他定期开会分享塔尖上传来的指示,同时给家庭成员讲经布道,连吃奶的婴儿也参与他们的仪式,经过长年累月的熏陶,这些娃把穆兄会当成自己的第二个家。

  能跟一个知名组织的创始人当面交流切磋,这是创业的最佳学习途径,西巴伊简直不要太幸运,他为何被班纳如此青睐已经说不清了。当理论知识学的差不多之后,西巴伊还被班纳安排到埃及穆兄会的高级机关实习,实习阶段他对该组织的管理和运作也有了深刻的认识,他的实习报告和实习鉴定毫无疑问都是优秀,交到学院对他将来评奖评优大有好处。几年后西巴伊完成学业踌躇满志地返回叙利亚,被大马士革大学聘为有编制的教授,此时他还琢磨着工作之余创办叙利亚自己的穆兄会,父亲那个位置他早就看不上了。

  几年后西巴伊做了大马士革大学神学院的院长,这职位别说在那个年代,就是放现在也不是个普通工作,既有社会地位又很体面。实话实说留学回来当个教授,吃穿不愁还受人尊重,已经超过99.9%的叙利亚人了,这样的人生不是挺好吗?为何要去成立一个宗教组织甚至是极端宗教组织,冒着被当局打压、逮捕、判刑甚至枪毙的风险,让一家老小都被连累呢?这个事不明真相的群众自然想不通,要知道当年叙利亚处在法国的殖民统治下,叙利亚以外的中东地区也广泛被欧洲人统治,这是当年的那些知识分子面对的现实情况,他们想要改变这种情况,因此我们不能在物价上涨工资迟发的和平年代想象那时候的知识分子。

  不管是埃及穆兄会,还是叙利亚穆兄会,甚至后来出现的伊斯兰国,成立它们的人都不是被压迫的农民或商贩,而是宗教学者、大学教授等高级知识分子,他们成立这类组织时充满了理想主义愿景,希望通过宗教途径笼络大量民众,改造他们的思想最后统一力量,赶走殖民者让国家走向独立。所以从这个角度看,穆兄会跟当年出现的兴中会、光复会乃至联合它们的同盟会性质相似,但是为何大家对穆兄会充满偏见呢?

  原因不止因为它是个宗教组织,而是该宗教在阿拉伯世界由盛转衰后,变得焦虑而极端,比其它宗教更热衷于政治,还常常使用残酷的规矩和暴力的手段,给外人留下了糟糕的印象。但是那年代的知识分子没有其它选择,必须利用大家最熟悉的宗教作为切入点,这也是阿拉伯国家的一大优势。那时候当地人普遍没什么文化,想挨家挨户说服他们抵御殖民者追求民族独立过于超前,好在所有人都信教,所以利用宗教实现这个目的就大大提高了可能性。这个做法其实一点毛病没有,要是把切·格瓦拉送到叙利亚或埃及,估计他也会这么做。

  但是当年轻教授西巴伊着手创办叙穆兄会时,现实很快给他上了一课,因为叙利亚的情况根本不允许他照搬埃及模式。埃及模式的原理很简单,先找到合适的人成立大总部,然后物色合适的人提供经费在各地成立分部,总部和分部慢慢招收员工吸纳成员,自上而下建立一个严密的全国性宗教组织。但是这么清晰明了的套路,在叙利亚怎么就没办法推行呢?因为叙利亚的知识分子赶在西巴伊之前就做了类似的事。

  一战结束前,叙利亚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霸占,时间长达402年。在那段漫长的统治期内,帝国发起过一场名为“坦齐马特”的改革,允许叙利亚知识分子创办宗教社团,释放他们严重过剩的表达欲。改革开始以后,叙利亚出现了大量宗教社团,这些社团没有营业执照也没有办公场地,通常在清真寺内扎堆聚集,其业务范围包括给信徒们讲经,做一些不精准的扶贫工作,以及办夜校教人识字。这些团体一开始保持着初心和思想觉悟,坚决与被统治者禁止的政治问题保持距离。但是时间久了,这些知识分子就控制不住内心的冲动,也受不了信徒们的诱导性提问,一步步走上了讨论时政的不归路。

  一战结束后奥斯曼土耳其被肢解,法国人接管了叙利亚,管的比帝国时期还要松,于是针砭时弊成了这些宗教社团的日常交流内容,每次聚集都变成了一场时事辩论会。如果说过去它们是宗教组织,那么现在就是政治宗教组织,这也是全世界穆兄会的根本性质。这些组织遍布叙利亚每个省份,并不断进行兼并重组,最后在各地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存在,其领导者与成员之间都是老交情老面孔,组织背后是盘根错节的人脉关系、宗教关系和地域历史。

  青年教授西巴伊想成立全国性的叙穆兄会,就要从这些原有的宗教社团里挖人,那就太难了。所以当他和老同学穆罕默德·哈米德敲锣打鼓发传单招人时,发现想象中火爆的报名场面压根没出现,各地的宗教社团没人理他们。和哈米德商量过后,西巴伊改变了创业思路,他放弃了从埃及学来的秘方,决定因地制宜地搞原创,他的思路是挨个拜访各地的宗教社团领袖,说服他们整体加入“叙穆兄会”,许诺他们原来的编制和职位不变,但能享受叙穆兄会的品牌宣传和经费支持。

  这思路变了,希望也就有了,但是希望要变成现实,中间还有个过程,现实生活不是电影,这个过程跳不过去。原本各地社团运行的顺风顺水,突然说服他们加入一个新组织,这事并不容易。西巴伊和哈米德为了这个事真是跑断了腿,前前后后花了五六年时间,终于在1937年把这些社团负责人忽悠到家乡霍姆斯,开了两次”社团大会“,会上西巴伊详细阐释了他的创业想法。1938年这些人又在大马士革召开了第3次社团大会,知识渊博的西巴伊饱含激情的演讲征服了现场观众,与会人员纷纷表示愿意回去做思想工作,争取早日加入叙穆兄会的大家庭。

  西巴伊最终宣布“叙利亚穆斯林兄弟会”挂牌成立是1945年的事了,甚至有学者认为是1946年,这距离第3次社团大会过去了7年,7年间上演了太多的讨价还价和反反复复。但纵使有万般的辛苦,叙穆兄会最终还是成立了,至此西巴伊第一阶段的创业宣告成功,此时他30岁,相当年轻有为了,但是不能跟师傅班纳相比,他创建埃及穆兄会时才22岁。

  由于名字里包含“穆兄会”这个关键词,又因为埃及穆兄会遍布世界,因而叙穆兄会老被认为是埃及穆兄会的叙利亚分支,这就属于望文生义的误解,创始人西巴伊对此反复辟谣,说我们之间既没有资金往来,也没有隶属关系,政治理念也不一样,我们之间的唯一共同点就是名字相似。但是作为权威人士他的解释却不权威,该组织的每一代领导人,都需要在公共场合无可奈何地解释这个问题,说明埃及叙穆兄会影响力太大,而叙穆兄会的影响力又太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25 14:5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叙利亚穆斯林兄弟会简史[2]:参政

  武侠片里有一句妇孺皆知的台词:天下武功出少林。不管少林武功在现实中是不是这样厉害,至少在文学领域奠定了少林武学在江湖上的老大地位。如果借用这个句式在国际反恐领域寻找一个“老大”,那就会有“天下极端宗教组织出穆斯林兄弟会”这个说法。

  不过此处提到的“穆斯林兄弟会”,指的是小学老师哈桑·班纳在埃及创立的穆斯林兄弟会,简称埃及穆兄会。由于埃及穆兄会放开了加盟条件,它的分公司遍布整个世界,有的在明处有的在暗处,有的低调有的高调。在其巨大影响下,全球叫得上名字的恐怖组织或极端组织,多多少少都跟埃及穆兄会有关系,要么其创始人是该组织成员,要么该组织引进过埃及穆兄会的指导思想。

  埃及穆兄会的名气太大,给叙穆兄会造成了严重困扰,不明真相的人在听说“叙利亚穆斯林兄弟会”的时候,第一反应都认为它是埃及穆兄会在叙利亚的分公司,就像有人第一次听说巴勒斯坦时,会本能地以为它跟巴基斯坦有某种亲密关系。为此叙穆兄会也很苦恼,该组织不厌其烦地否认,既否认双方在组织上有隶属关系,还否认双方在经济上有资金往来,并在每次精疲力竭的否认最后,不忘加上那句通俗易懂的最终陈述:我们之间除了名称中有个相同的关键词外,没有其他任何相似之处。

  局势君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多方考证,事实也确实如此。全世界还没有哪位伊斯兰宗教学者站出来反驳叙穆兄会的说法,当然也没有人成功论证出双方有隶属关系。这两个组织在结构上完全不同,埃及穆兄会等级森严权力集中,就像一栋结构稳定设计精密的高级大酒店,内部有一套严密的控制通道,确保了大厦顶端的指令可以直达最底层员工。但叙穆兄会完全不同,相比之下它就像个杂乱的小区,里面既有筒子楼也有独栋别墅,小区的名字叫做“叙利亚穆斯林兄弟会”。

  创始人穆斯塔法·西巴伊竖起“叙穆兄会”的大旗后,邀请全国各地发展了好几十年的伊斯兰宗教团体,以入伙的方式整体加入组织,这些社团换了门头和招牌,摇身一变成了叙穆兄会在各地的分公司,原来的领导班子不动、作息时间不动、日常工作不动,甚至理念和观点也不怎么动。这种做法的好处显而易见,那就是组织规模得以迅速扩张,就像某类酒店或房产中介,全国各地收购加盟,几个月就能开遍全国。

  但是收购来的分公司各自为政,叙穆兄会总部对它们没有严格的控制力和约束力,最高领导层的命令很难顺利抵达基层,中间商各种加价兑水,可以说权力分散是该组织后来一切悲剧的根源。那么两个结构完全不同的组织,说它们之间没有关系也就相当合理了,就比如你不能因为一辆老头乐和保时捷外形相似,就认为老头乐是保时捷的亲民版,很多事不能凭感觉和经验下结论,尤其是看似简单的现象。

  在叙穆兄会成立的第二年,也就是1946年,叙利亚搭上二战结束的便车,摆脱法国人取得国家独立,这对叙穆兄会来说是赶上了好时候,值得他们欢呼雀跃。因为一个国家刚独立时,政坛会空出大量位置等着知识精英和政治精英去填补。这就好比上个月刚注册了公司,原本处于垄断地位的行业外企就宣布撤离,把整个市场扔在那里,你说新公司老板能不激动吗!

  激动万分的叙穆兄会吹响了进军政坛的号角。在1949年召开的制宪会议上,该组织以“伊斯兰阵营”为旗号参加大选,顺利拿到了4个议员席位。成绩虽然很一般,但对一个刚成立的组织而言,这是个充满希望的开始。安慰的话说完了,咱还是得分析一下具体原因,叙穆兄会成立4年也不短了,况且成员遍布全国规模庞大,为何仅仅到手4个议会席位呢?原因我们需要解释一下。

  在法国之前叙利亚归奥斯曼土耳其管,一战肢解了土耳其后,叙利亚就到了法国人手里。在法国人28年的统治期间,叙利亚的穆斯林群体被有意打压,国家的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落在基督徒和宗教少数派的手里,以少数制衡多数,是当时全球殖民者的流行手段。因此法国人刚刚离开的选举还带有过去的惯性,基督徒以其掌握的优势资源控制了议会,叙穆兄会这样的新手属于还没度过适应期。后来称霸叙利亚政坛兼叙穆兄会不共戴天的对手复兴党,当时只收获了1个席位,这让叙穆兄会心里非常平衡。

  在创办叙穆兄会之初,西巴伊没想过自己国家哪年才能独立,所以当时他给组织定了3个奋斗目标,一是振兴伊斯兰教,二是反对殖民统治,三是促进社会进步。但是万万没想到,第2个目标第二年意外实现了,这多少让他有点措手不及,在仓促参选获得4个名额后,他开会对组织目标进行了补充,加入了参与国家治理的内容。借着新国家对党派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叙穆兄会抓住机会迅速扩张,其成员遍布社会的各个角落,向着“国中之国”的状态前进,以至于该组织当时的领导人放出豪言壮语:在叙利亚推动新的革命。

  1950年叙利亚举行独立后的第1次宪法修订会议,在会上叙穆兄会坚持把伊斯兰教定为国教,在会场引发了一场激烈的辩论和争吵。按理说叙利亚多数人信仰伊斯兰教,这个提议不该有太大争议,但问题在于伊斯兰教的派系很多,仅在叙利亚就有德鲁兹派、阿拉维派和伊斯梅尔派,更大的问题是长期掌握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的基督徒,他们在议会拥有根深蒂固的影响力和控制力,最后玩其他宗教的人也不同意,比如犹太教。

  但令人意外的是,这个充满争议的提案居然在1950年4月6日的表决现场,以13:10的结果被通过了,宪法委员会敲桌子宣布了批准。这个结果体现出信仰人数的优势,也表明叙利亚穆斯林们决定为自己代言。叙穆兄会而不是其他组织提出这个议题,表明该组织骨子里的最终政治目标,是要把叙利亚建成一个伊斯兰宗教国家,像伊朗那种政教合一的版本。

  然而事情的进展就像现实生活一样不顺,基督徒和其他教派越想越气,进而组团大吵大闹,议会不得不再次召开会议讨论,对之前的方案进行了修改,删掉伊斯兰教是国教的内容,改为伊斯兰教是国家法律的重要参考来源,并规定叙利亚总统必须信仰伊斯兰教。这个修改勉强得到各方认可,叙穆兄会毕竟是议会的少数派,对于这个结果它表示也能接受。说明叙穆兄会遇到问题时可以商量,这种退让和妥协,有一个贴切的专业词汇可以总结:政治实用主义。

  1958年叙利亚跟现在的埃及合并了,具体来说是叙利亚主动要求加入埃及,多次申请洽谈后埃及同意接收,最终两国在1958年2月组成了名叫“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的新国家,简称“阿联”,时任埃及总统纳赛尔做了阿联总统。纳赛尔在同意这桩生意前提过3个条件,第一是解散所有政党,第二是军队不干政,第三是得叙利亚人公投同意。那么根据第一个条件,蓬勃发展的超级组织叙穆兄会就被强制解散了,这就像一个风头正盛的大公司被强制注销,无论老板还是员工都非常愤怒,遍布各地的成员纷纷反抗埃及政府。

  合并之后的日子过得并不尽如人意,强势的纳赛尔把自己人安排在新政府的各个角落,甚至安排到叙利亚的地方政府机关,原来的叙利亚军官被排除在阿联军方决策层,叙利亚的情报机构和安全部门也被埃及一手控制。掌握了基本盘后,纳赛尔把埃及的经济、金融、贸易、土地等所有政策,原封不动搬到叙利亚强制推行,叙利亚人苦不堪言。悟性高的同学应该已经看明白了,这是叙利亚再次被吞并或被殖民。1961年在民众递交请愿书被拒后,一群年轻的叙利亚军官发动政变,赶走埃及官员占领大马士革宣布叙利亚不跟埃及玩了。再次独立后政党活动被放开,叙穆兄会敲锣打鼓,又一次走上了政治舞台。

  1961年离开埃及后的国会选举中,叙穆兄会积极报名参加,收获了10个议会席位,在随后组建新政府时,叙穆兄会几位代表拿到了部长职务,当时该组织的领袖伊萨姆·阿塔尔甚至收到了做副总理的邀请函。这是叙穆兄会最好的成绩,终其80年颠沛曲折的历史,再也没有取得过超越这一次的政治成绩,原因并非它没有这个实力,而是后来它被反复打击摧残并定性为非法组织,根本就没有合法参政的资格和机会。

  话说它这个最佳历史成绩,是跟它自己相比的结果,要是跟其他组织相比的话,这成绩当然也不怎么样。10个席位数就决定了它注定是叙利亚政坛的少数派,也不可避免地沦为叙利亚政坛的反对党,而其宗教立场又决定了它与非伊斯兰党派的对立,尤其是后来执政的复兴党的独立。复兴党上台后变成叙穆兄会最大的政治对手,与复兴党的残酷斗争,占据了叙穆兄会后来的历史。那么这个复兴党是个什么样的组织呢?且听下回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3 22:35 , Processed in 0.10945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