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384|回复: 0

[核心摘要] 衍射+东方讨论核心摘要,4月30日【第2024-94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5-18 10:3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拜登政府为内塔尼亚胡政府一众高官就国际刑事法院逮捕令问题“打掩护”的背后有何企图?

  【据媒体报道】

  4月29日,在美国等西方盟国敦促停火之际,内塔尼亚胡面临来自国内右翼盟友的巨大压力。当天,战时内阁的极右翼部长们要求以军继续军事行动。其中,以色列财政部部长斯莫特里奇甚至扬言,若以军取消进攻拉法的计划,内塔尼亚胡领导的政府就会被推翻。

  4月30日,有以色列媒体爆料称,国际刑事法院(ICC)即将对以总理内塔尼亚胡等人发出逮捕令,而内塔尼亚胡“正不断打电话”给美国总统拜登,希望拜登出面予以阻止。在4月29日当天的记者会上,白宫发言人让·皮埃尔被问及相关事件时称,美国“对国际刑事法院的调查态度非常明确”。

  【讨论纪要】

  ●围绕巴以问题,不难看出,显性最着急的是俄罗斯;隐性最着急的是美国拜登政府和以色列内塔尼亚胡政府

  在上期讨论中,我们讨论了,一旦内塔尼亚胡政府全面军事入侵拉法并造成新的严重人道主义灾难,世界范围内,围绕乌克兰问题与巴以问题之“站队”进程或将会被大大加速,这一问题。到目前为止,尽管内塔尼亚胡政府全面军事入侵拉法尚未开始,但“站队”进程似乎已经有所加速。

  我们注意到了有关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给美国总统拜登打电话,请求帮助阻止国际刑事法院对他本人及其他以色列官员发出逮捕令,以及美白宫发言人让·皮埃尔“我们不支持这项调查,我们不认为他们有管辖权。”的相关言论。在我们看来:

  首先,这是“站队”进程已经加速、各方博弈日趋激烈的具体表现;

  其次,在“首先”的基础上,“站队”进程既包括以色列内塔尼亚胡本人,也包括内塔尼亚胡政府。前者包括内塔尼亚胡的家人,在我们看来,类似南非这样的典型西方民主制度国家,一旦有机会,是完全可能将其本人或其家人引渡给国际刑事法院的。后者则涉及西方阵营内部各个层面的,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至少在围绕巴以问题上的愈加深化且难以弥合的分裂;

  再次,在“其次”的基础上,内塔尼亚胡政府也好,拜登政府也罢,通过某种合作,也就是拜登政府愿意为内塔尼亚胡政府一众官员“打掩护”,不惜忍受至少各自内部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强行阻止“全面军事入侵拉法”这只“靴子”落地,进而暂时维持中东局势的基本稳定;

  最后,在“再次”的基础上,美国当局和以色列当局强行阻止“全面军事入侵拉法”这只“靴子”暂时没有落地后,在美国之内,学生运动或会以另外一种形式继续上演,比如,投射到美国中期选举问题上。在美国之外,俄罗斯会立刻进一步感受到中东局势暂稳给其带来的巨大战略压力。

  至此,围绕巴以问题,不难看出,显性最着急的是俄罗斯;隐性最着急的是美国拜登政府和以色列内塔尼亚胡政府。因为局势仅仅是暂时得以稳定,但是,所有棘手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俄罗斯在对中俄实质性联手、稳住中亚这一核心问题避而不谈的情况下去谈阿富汗问题,并非明智之举

  说到俄罗斯目前正承受的巨大战略压力,我们仍然想要强调的是,想要彻底摆脱这种战略被动,俄罗斯务必寻求在乌克兰之外解决乌克兰问题,目前几乎可以说唯一的办法就是,跳到外线,和中国实质性联手“千里挺进大别山”(中亚地区),后借助伊朗这个“支点”,将与西方博弈的锋线锁定在中东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这个问题,国际社会有着深刻认识,同时,西方也有着深刻认识。在我们看来,此时此刻,美国突然提出“从哈萨克斯坦购买了81架被淘汰的苏式战机将提供给乌克兰使用”。显然,就是在上述深刻认识到中俄实质性联手稳定中亚,瞄着俄罗斯阿富汗政策小九九这个点,着眼于中俄战略互信、上合组织、俄罗斯与中亚国家之间的关系极尽挑拨离间之能事。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去看“俄罗斯防长绍伊古称美国从阿富汗撤军后试图在中亚和南亚恢复影响力的行为,如,美国在该地区建立军事基础设施直接威胁到上合组织的稳定”这一表述,在看上去似乎是俄罗斯在阿富汗政策小九九问题上有所松动的背后,则是俄罗斯在刻意回避触及和中国实质性联手稳定中亚的背景下去谈阿富汗问题(类似于当年马苏抛弃“当道扎营”只谈“孤山居高临下”最终让街亭失手的一幕)。暂时不谈俄罗斯是否有主动给中国“挖坑”的动机,至少在客观上,这样做,很容易激发对阿富汗问题十分敏感的周边国家(比如,印度)的不满。如果中国此时贸然应俄罗斯的呼吁在阿富汗问题上有所表现,恐怕难脱“觊觎欧亚大陆‘心脏’阿富汗,继英帝国、苏联、美国之后,有称王称霸野心”的嫌疑。

  ●美国(西方)瞄着乌克兰方向准备对俄罗斯“最后一击”之“扫清外围”的“一枚硬币的两面”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美国拜登政府来说,一方面竭尽全力暂时稳住中东,与另一方面通过撩拨俄罗斯阿富汗政策小九九、进而分化瓦解中俄战略互信,挑拨俄罗斯与中亚国家的矛盾,阻止上合有效重启是其瞄着乌克兰方向准备对俄罗斯“最后一击”之“扫清外围”的“一枚硬币的两面”。

  这一点我们通过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与美国总统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兵分两路”可以观察得非常清楚:一方面,4月29日,布林肯宣布“接近完成”关于以色列与沙特关系正常化的协议,称外交手段已阻止地区局势升级;另一方面,沙利文也在“有意无意”地暗示印度是美国在金砖组织和上合组织中对中、俄分别施加影响力的“内应”和渠道。

  显然,只要俄罗斯在阿富汗政策小九九上身形一闪,就立刻被西方准确捕捉并加以有效利用,最终成为美国准备对俄罗斯“最后一击”所需的极其宝贵的战略腾挪空间,这一点,西方可谓屡试不爽。

  ●“老欧洲”明显针对全面军事入侵拉法可能导致的后续局势发展在“一颗红心,两手准备”

  4月29日,国家安全部党委书记、部长陈一新在《学习时报》头版刊发了重要文章。文章的标题是《深入学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 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安全》,全文近5000字。

  文章中,陈一新阐述了当前国际环境的趋势性特征。国际力量格局:一极转向多极。国际发展格局:合作转向竞争。国际安全格局:稳定转向震荡。国际治理格局:调整转向重构。特别需要说明的是,4月15日和4月29日的这两篇文章,都着重提到了“五反斗争”:反颠覆、反霸权、反分裂、反恐怖、反间谍。

  无独有偶,4月29日,德国对极右翼组织“帝国公民”相关人员的审理工作全面开始。该组织成员涉嫌加入恐怖组织罪和筹备叛国罪。案件本身是联邦德国自1949年建国来最大规模的国家安全案件。

  不难看出,作为欧洲主要国家之一,“老欧洲”的两面旗手中的一个,德国,也深刻感受到了国际局势的剧烈震荡。相比于中国,欧洲国家面对内部安全问题,复杂性要高得多得多,其中涉及西方阵营中的种种不同矛盾。德国此举显然也是从夯实内部稳定着手,应对次序重构和局势的震荡。当然,最重要的是,其也有试探美国资本利益代言的西方资本利益中的“一部分人”的反应,包括是否会采取应对措施,以及能做到哪一步。

  结合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日前介绍*********对法国、塞尔维亚、匈牙利进行国事访问的具体安排和访问期待的相关表态。通过靠拢塞尔维亚、匈塞铁路,暗示欧洲(至少是“老欧洲”)有意进一步参与“一带一路”发展的法国(“老欧洲”)明显摆出了针对以色列内塔尼亚胡政府全面军事入侵拉法可能导致的后续局势发展之“一颗红心,两手准备”的姿态,与德国的夯实内部稳定、应对次序重构和局势的震荡形成一种“内外兼顾”的配合。

  ●在欧洲方面(“老欧洲”)看来,和国际社会一道将西方主导的世界秩序全面掀翻是不可以的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4月30日例行记者会。会上林剑证实了,应中方邀请,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和伊斯兰抵抗组织代表日前来京磋商一事。

  对此,在我们看来,可以肯定的是,欧盟默认了。或者说,至少在这个问题上,在初级阶段,欧洲方面对外传递出已经开始谋求和中国合作应对中东问题之姿态。

  但是,之所以强调“初步阶段”就在于,在人们看来,随着美国现政府和以色列现政府暂时强行阻止“全面军事入侵拉法”这只“靴子”没有落地,承受巨大压力的哈马斯代表团再赴埃及和谈,也就是说,随着美、以对中东国家,海湾阿拉伯国家,尤其是对欧盟有所让步,哈马斯和法塔赫在北京和谈的后续发展,结果尚无法最后确定。何况,在欧洲方面看来,借国际社会之力敲打、警告美、以来是可以的,和国际社会一道将西方主导的世界秩序全面掀翻是不可以的。至少欧洲方面认为,在借国际社会之力敲打、警告美、以来问题上,后续,还有迎接*********访问这一手可以借用,这一次,“善意提醒”至此且暂时达到目的就可以了。

  ●阿联酋和乌克兰关系走近,除了“粮食问题”外,或有中东国家,海湾阿拉伯国家对中东安全问题的某种“深度思考”

  4月29日,我们还注意到了一条新闻报道,那就是阿联酋和乌克兰宣布,已经完成双边贸易协定的谈判。

  中东国家,海湾阿拉伯国家因应当前国际局势最新变化也在谋求提升自己的国际影响力,增强自己的话语权。虽然达成这一目的可以以组织的名义,比如,阿盟,去推动,但具体事务还是会落在具体国家上。

  在我们看来,阿联酋和乌克兰关系走近,除了“粮食问题”外,或有中东国家,海湾阿拉伯国家对中东安全问题的某种“深度思考”。也就是说,如果未来美国被迫结束对中东地区的主导,巴以问题究竟应该如何落地解决。换言之,作为政治话题,巴勒斯坦独立建国很容易,无非是几间衙门的问题,但具体落实到几百万巴勒斯坦人的生存发展和领土划分,还是显得极为棘手。这里,我们不妨大胆假设,“深度思考”的具体方案是否会包括类似,把巴勒斯坦400万人口迁到乌克兰,或以色列1000万人口迁到乌克兰的可能性。

  最后,需要补充一点的是,从4月29日,福建海警位于金门附近海域依法开展常态化执法巡查的相关新闻报道来看,西方着手对俄罗斯“最后一击”国际社会对此洞若观火,国际社会再度开始在“2.14事件”后续问题上再对美国穷追不放,本身仍有“新时代炮打金门”,将西方两大军事阵营之一的“西太集团”牢牢拖死在东北亚方向之意,显然,这是针对乌克兰局势的最新变化,对俄罗斯采取的战略策应。但是,需要强调的是,“2.14事件”国际社会处理的最大特点,“有理、有力、有节”同样没有改变,这一点则直接针对目前俄罗斯在不可逆放弃阿富汗政策小九九问题上的犹豫不决,以及继续争取“河渡人”之最佳战略选项。其中的味道,俄罗斯,包括美国,欧洲,自己去品吧。

  【相关话题】

  第6852期-法、德防长“突然”宣布不支持在波兰部署美国核武为哪般?(2024-4-25)

  第6862期-从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呼吁制裁以色列来观察,中东地区的“相对稳定”似乎开始被慢慢打破(2024-4-29)

  第6859期-美国务卿布林肯访华彻底失败背景下,凸显美国全球战略的深度被动(上)(2024-4-28)

  1棵白菜一度卖100元,日本民众为高物价发愁

  【据媒体报道】

  4月29日,日元在跌穿160关口刷新1990年来新低后,突然爆拉数百点,一度较低位拉涨3.5%、收复155。

  4月29日,日元持续疲软的态势给日本餐饮企业带来了不小冲击,东京一牛排店面临倒闭危险。与12年前日元汇率最好的时候相比,现在的进货价格大约是当时的3倍。此外,水电费及人工费也都在上涨,也给餐厅经营带来了冲击。

  4月29日,一位在日本生活多年的华人表示,最近明显感觉日本物价上涨,尤其是像水果、蔬菜和大米这类商品,一棵白菜换算成人民币甚至要卖到100元。

  【讨论纪要】

  以上几则新闻报道完美验证了上一次东方时事解读对“屯日元”相关话题的评估。在这里我们不妨再重复一下此前的相关观点:赌日元单边走向不可取,如果不升反跌怎么办?这种行为不是囤日元,而是炒汇,是典型的投机行为。不难想象的是,日元汇率变化如此剧烈,输入性通胀不可避免。日本是一个各种资源都非常匮乏缺乏的国家,大量原材料、零部件、商品等严重依赖进口。汇率跌了,进口就贵了。换日元去日本消费,效果恐怕会大打折扣。

  此外,再和大家简单说说,西方资本利益逼迫日本央行加息是如何薅日本羊毛的这个问题。

  日本养老金都在股市,盈利还是亏损本身就是一种具体的“薅羊毛”的表现。简单来说,低买高卖,把日本老百姓的钱赚走,就是“薅羊毛”。当巴菲特宣布的时候,其建仓早已完毕,只等着日本社会资金“抬轿子”。等时机一到,巴菲特就把股票一抛,“薅羊毛”也就成了。此外,巴菲特发债(一股几十万美元,市场趋之若鹜)融资,不是为了买日本股票,而是为了做空(还要加杠杆),这也是“薅羊毛”。连同股市,形成“双杀”的局面。结果就是,在日本央行加息后,经济雪上加霜,23个月日本工资不涨反跌,输入性通胀严重。值得一提的是,就算巴菲特“满载而归”后,还可以汇率的变化(做套期保值,固定汇率)在还钱的问题上再“薅羊毛”。相当于用日本人的钱赚日本人的钱,空手套白狼。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国际局势没有太大变化,那么这次充其量也就是“薅羊毛”,之后无非是“洗牌重来”。否则,就打爆日本金融,“金融断尾”日本。

  【相关话题】

  第6804期-串讲:美国对中国讲机龙头发出全球禁售令、惠誉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巴菲特突然发行日元债意图何在?(2024-4-10)

  第6858期-串讲:日本央行“按兵不动”日元跌破156、耶伦微妙回应“若日本干预汇市”、国务院报告提出集中力量打造金融业“国家队”(2024-4-26)

  第6864期-串讲:日元对美元汇率跌破160后突然暴涨、美国共和第一银行宣布破产、“囤日元”理财有何风险?(2024-4-29)

  市场传言“国家队”将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地产收储

  【据媒体报道】

  4月30日,天津率先迈出一步,松绑楼市限购。新政提到,北京市、河北省户籍居民和在北京市、河北省就业人员在津购买住房的,享受本市户籍居民购房政策。同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提到要结合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新变化、人民群众对优质住房的新期待,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抓紧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促进房地产高质量发展。

  【讨论纪要】

  此前国家为了稳定房地产行业推出了很多政策,但都收效甚微。主要原因在于世界范围内经济总体环境不佳。值得一提的是,与2016年“暂托房地产”不同,目前“住房不炒”仍是国策“,买到就是赚到”的神话已经破灭。

  有关于房屋国家收储的问题,至少早2年前东方时事解读就组织大家讨论过。通过“REITs纳入社保投资”相关话题的讨论。东方时事解读认为,房地产业作为“老基建”的一种,再发展无助于科技发展,唯有“新基建”可以推动科技发展。所以,国家出台相关政策的目的不在于将房地产业弄回到以前的模式,而是让其平缓稳定,并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推动产业转型和升级。

  公募REITs纳入社保投资意味“国家队”准备进入。国家队进入的意义在于,将存量房逐渐变为公租房、人才房、公益房、公租房,以及其他性质的既可以照顾民生,又可以产生一定收益的不动产项目,比如,AI辅导自习室等。这里又涉及“新基建”和“老基建”的关系,想要打造AI辅导自习室就首先发展好“新基建”中的AI产业,而这离不开“老基建”打下的底子。“新基建”项目也可以和“老基建”项目相结合,相辅相成,比如,AI辅导自习室可以附属社区食堂,为学习的学生和接送学生的家长提供优质的餐饮服务。在中国成为芯片出口大国,和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一样,未来取代房地产对中国经济的支柱性作用并不遥远。从这一点来看,房地产也不可能像以前那样再次“一飞冲天”。

  此外,换一个角度思考,国家收储不可能在将房价抬起来后收储,想清楚这一点就明白,国家出台新政策的本质是什么,不是暂托,不是炒作,而是等待更合适的机会再进行收储,这意味着房价未来还会继续走低,但走低的过程相对缓和,而不是断崖式暴跌。

  最后需要补充一点的是,一些城市放开限购后,对于那些没有问题的,因焦虑与国际环境恶化(比如,美国社会动荡因素增加)的海外的华人也算多了一条不错的选择,那就是回国置业,回国发展。

  【相关话题】

  第5972期-如何正确理解政治局会议提出的“做好政策储备预留未来、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2023-7-25)

  第6112期-尽管“认房不认贷”等政策令房地产市场有所“热络”,但无法改变房地产“供需关系已发生重大变化”这一客观现状(2023-9-4)

  第6117期-串讲:为什么说我国出台《外国国家豁免法》主要针对美国而非日本、再谈房地产要回归“房子是用来住的”(2023-9-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10 16:24 , Processed in 0.28139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