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597|回复: 0

[核心摘要] 衍射+东方讨论核心摘要,5月16日【第2024-95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5-31 02:46: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埃、以外交关系正常化是美帝维持中东局面的重要基础之一

  【据媒体报道】

  5月15日,以色列官员对以色列和埃及关系的危机可能恶化表示担忧。

  5月16日,以色列国防部长加兰特公开质疑总理内塔尼亚胡的加沙战后计划,表示他反对以色列战后“控制”加沙。

  5月15日,斯洛伐克总理罗伯特·菲佐在一次内阁会议后遭枪击受重伤。

  【讨论纪要】

  ●这次发生在斯洛伐克的刺杀事件是否也会成为欧洲政治版图再度剧变的导火索呢?大家不妨持续观察

  作为大国领导人,处于访华行程中的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第一时间就斯洛伐克总理遇刺一事公开发表具有较强引导性言论较为罕见。普京称,这种可怕的罪行没有任何正当理由。我知道罗伯特·菲佐是一个勇敢、意志坚强的人。我非常希望这些品质能帮助他渡过难关。

  在我们看来,菲佐遇刺或与该国一些对外政策及相关立场有关。菲佐曾严厉批评美国在科索沃独立问题上扮演的不光彩角色,强烈反对在邻国捷克和波兰建立美军基地。值得一提的是,在2006年7月4日起担任总理职务后的第一项外事措施,就是撤出斯洛伐克驻伊拉克的部队。

  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萨拉热窝事件也是刺杀事件,而在那之后,奥匈帝国、俄罗斯帝国相继走入历史,更在一战结束后25年,爆发了更惨烈的二战,以至于二战后欧洲基本沦为美国的经济和金融殖民地,而在这个过程中,欧洲的政治版图更是被空前改写。

  从地缘政治角度观察,沿着中国国家最高领导人欧洲之行的顺序——塞尔维亚、匈牙利、法国,似乎一条“走廊”若隐若现,而这条“走廊”一头连着历史,另一头则通往欧洲国家的独立解放,那么,这次发生在斯洛伐克的刺杀事件是否也会成为欧洲政治版图再度剧变的导火索呢?大家不妨持续观察。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种苗头和氛围,对美国在欧洲的影响力而言,绝非幸事!

  ●所谓“死局”的意思就在于…

  值得一提的是,乌克兰战场的变化看上去对美国而言也不友好,由于俄军在哈尔科夫攻势猛烈,乌军开始节节败退。而从乌军应对俄军进攻并未做提修筑好防御工事的各种传闻满天飞的情况来看,很多人都将目光投向了,要么乌军指挥官渎职,要么乌军高层出现了可怕的贪污。

  尽管目前以色列全面军事入侵拉法这枚“靴子”还未完全落地,但美、以的压力有增无减。从最新的阿拉伯峰会传出的消息来看,海湾阿拉伯国家围绕“有约束力的措施”已经在摩拳擦掌了。而所谓有约束力的措施”,不言自明,就是对以色列进行全面制裁。不难看出,2728号决议对美国是有巨大负面影响的,至少对阿盟而言,其有法理依据推动对以色列的正式制裁,即便在美国的阻挠下不得不绕开联合国也要这样做。

  在我们看来,以色列全面军事入侵拉法这枚“靴子”只要落下,对美国的中东政策而言将构成前所未有的空前挑战。尽管“靴子”迟迟不落地美国感受稍好一些,但是,以色列内部的矛盾就会迅速激化。而由以色列内部矛盾尖锐对美以关系的负面影响,以及对美国内部政治争斗的负面影响却没有一刻停止,爆发不过是时间问题,看上去就是一个死局。

  所谓“死局”的意思就在于,退一步讲,就算美国压制了中东,甚至很幸运地压制了俄罗斯,此时已成强弩之末的美帝用什么去应对中国?再退一步讲,就算中国在“半渡而击”时机选择上犯下重大决策失误,面对中国争取“河渡人”时间是如此之长的现实(从2015年到今天算,也足足有9年的时间),此时更是强弩之末的美帝,如何应对由此带来的中国在“半渡而击”时机选择上获得的巨大容错空间?

  ●埃、以关系对以色列和美国都非常重要,一旦双边关系破裂,对内塔尼亚胡政府和美国中东政策而言都将构成沉重打击

  在巨大的压力下,以色列国防部长和以色列总理公开唱对台戏,互相甩锅。内塔尼亚胡这个小集团内部围绕究竟“靴子”要不要落地发生了公开的严重分裂。对内塔尼亚胡本人来说,“靴子”落下或意味死期不远,“靴子”放下或意味锒铛入狱,唯有举着“靴子”才能暂时安全,但举着,又能举多久呢?显然,内塔尼亚胡团队内部,军方和政府之间,首先在打还是不打的决心问题上已经动摇。

  需要强调的是,对美国拜登政府而言,除非压服埃及,否则,绝不能谈“靴子”落地的问题。这也是我们近几天一直讨论埃及突然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以及俄罗斯对埃及不可忽略之影响力的原因之一。

  某种意义上说,以色列和埃及的正常外交关系是美国能够基本在中东控局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孤立伊朗的基础,或者说是维系其“中东段金融防火墙”战略的基础。所以,埃、以关系对以色列和美国都非常重要,一旦双边关系破裂,对内塔尼亚胡政府和美国中东政策而言都将构成沉重打击。这意味着,中东局势或将一夜退回到1982年第五次中东战争爆发前的局面。显然,在埃及宣布与以色列降低外交关系的背后,一则是对内塔尼亚胡政府和拜登政府的强烈警告;二则表达了埃及现政府就以色列全面军事入侵拉法一事绝不妥协的决心!

  埃及是地区大国,也是我们常说的“中东地方王国家”之一,其外交资源非常丰富。某种意义上说,埃及可以得到包括核武器在内的,其想得到的一切资源,这是哈马斯不能相比的。换言之,一旦玩砸了,中东局势或将就此迅速演化至“最暴力破局”。

  ●中国为策应全球国家独立解放运动有意在南海问题上顺势而为,摆出了随时准备升级的架势

  最后,我们就有美国“海狼”级核潜艇在南海失联的传闻和大家简单聊两句:第一,如果传闻提到的美国“海狼”级核潜艇是“康涅狄格”号,我们认为可能性不大。自上次南海“撞山”后,“康涅狄格”号目前仍在大修之中。鉴于“海狼”级一共制造3艘,分别是“海狼”、“吉米·卡特”和“康涅狄格”号,所以,如果传闻属实,那一定是“海狼”号或“吉米·卡特”号;第二,中国军事体系具有很强的反潜能力,传闻真假暂不去说,但无论从目前的国际环境氛围(一则,中国为策应全球国家独立解放运动有意在南海问题上顺势而为;二则,美帝目前也有派潜艇来南海搞事情的动机)来看,还是从解放军的作战能力和决心来看,我们不排除类似事件真实存在的可能性;第三,至于最终结果或定性如何,大家听官宣!

  南海局势和国际局势从来密切相关。1999年5月7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中国驻南联盟使馆,两天后,菲律宾军舰就冲上了仁爱礁,并以“搁浅”“船身损坏需要修船”为名,开始了“坐滩”。现在的情况就是,美国为了尽可能争取到解决俄罗斯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在南海问题上对中国玩战略讹诈,选杨中国威胁论,造势、鼓动南海国家围攻中国。中国为策应全球国家独立解放运动有意在南海问题上顺势而为,摆出了随时准备升级的架势。我们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包括扣船,抓人,捞人,取证等,一旦“靴子”落地,就是最好的震慑宵小的机会,随时拆了美菲这对“塑料姐妹花”。此外,所谓“随时升级”也包括台海局势,换言之,“2.14事件”后续发展还远未结束!这一点不妨大家关注5月20日美国就台湾政客赖清德说什么做如何反应。

  【相关话题】

  第6897期-结合055大驱坐镇美济礁、“轰-6K”进驻永兴岛,再谈中国为策应全球民族、国家独立运动真的动了“顺势而为”之心(2024-5-11)

  第6905期-小谈如果埃及最终因以色列全面军事入侵拉法而参战,会以什么方式参与其中?(2024-5-14)

  第6909期-不排除普京访华期间,以色列全面军事进攻拉法这枚“靴子”突然落地的可能性(2024-5-15)

  多家光伏企业称美对华太阳能电池加征关税基本无影响、为什么说未来世界范围内AI技术的唯一未来就在中国?

  【据媒体报道】

  5月14日,美国联邦能源管理委员会最终敲定了旨在加快建设未来电网的规定,批准了至少10年来最大规模的电网改革。这些新规定旨在加快未来电网的建设,以适应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特别是由于人工智能和其他技术的发展所导致的能源需求激增,并提高电网对极端天气事件的抵御能力。

  5月15日,就美政府对中国太阳能电池等产品加征关税一事,多家头部光伏企业表示,此次对太阳能电池加征关税对国内光伏企业基本没有影响。美国也清楚,其国内光伏的本地产能远远不够,也永远不会够。过去12年来,中国产的光伏产品基本没有直接出口美国。

  【讨论纪要】

  美国拜登政府这次叫嚣对华加关税,重要意图之一是国内大选;意图之二是敲打就新能源车合作与中国快速靠近的欧、日。有趣的是,目前欧洲局势的最新变化,比如,中国国家最高领导人访问欧洲三国、法国总统马克龙高调宣称欧洲不当美国附庸、斯洛伐克总理遇刺等,都与中欧汽车产业,尤其是新能源车产业合作、不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我们看来,拜登政府的两个意图很难达成。除非美国彻底不搞新能源车,包括特斯拉,否则就无法脱离中国,因为中国是世界范围内,唯一的,最大的电动车市场,且拥有近乎完整的所有电动车生产要素和最新锐的电动车研发技术。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专家称“过去12年来中国产的光伏产品基本没有直接出口美国”,换言之,“间接出口”从来未断,更多是通过越南、墨西哥等国家转口,对此,美国早就心知肚明,但从未彻底禁止,因为美国政府很清楚,凭他们自己,其国内光伏的本地产能远远不够,也永远不会够,如此,还玩什么AI?

  对于美国宣布改造电网一事我们想说的是,作为一个大国,这种临时抱佛脚式的决策又怎能奏效?中国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唯一大规模投入发电、输电、储能等相关技术的国家,尽管如此,我们仍感觉电不够用!相比之下,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公布数据显示,美国2021年核发电量为7780亿千瓦时,连续第二年下降,比2020年下降了1.5%。云计算、人工智能、数据中心这些高科技产物的耗电量有多高,全世界也只有咱们中国人最了解,别的不说,上亿的网民,每天刷短视频、点外卖、打车…表面看这些操作都是通过手机进行的,但背后则是大数据处理的连续不断的支持,其中耗费的电力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可以说,没有足够的电力供应,美国的那些所谓科技公司们就不能继续吹大AI泡沫。

  在我们看来,无论从制度角度,还是从时间角度,美国因“先天不足”已经不适合搞新能源车产业和AI产业。尤其是AI技术,在美国未来只能成为泡泡,而AI技术发展的未来只有在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宏伟蓝图中,借中东,掌握发电、输电、储电等全套核心技术的中国,早已制订了伴随“一带一路”推广建设全球电网的全盘计划。当然,在“一带一路”的蓝图中,国际社会给西方资本也留有一个“出口”。也就是说,西方资本可以参与到“一带一路”中,可以投资、赚钱,可以参与建设,但是,不能主导、不能支配,更不能破坏,能做到这一点的西方资本等同于接受国际社会的“基因改造”,如果反映在政治层面就是“中东全面破局”。如果西方资本拒不接受“基因改造”,一意孤行,结果就是被消灭,如果反映在政治层面就是“中东最暴力破局”。

  最后需要补充的是,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不排除美国通过叫嚣制裁中国光伏作为可能回归火电与中国博弈的筹码,也就是作为要求、胁迫中国向美国输出火电技术的筹码的可能性。

  【相关话题】

  第5628期-今日“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光伏、电网、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就是古丝绸之路的茶叶、瓷器(2023-4-14)

  第6704期-有人说AI的尽头是储能和光伏,然而这两项核心技术却都掌握在中国手里(2024-3-11)

  第6746期-无论是搞软件的苹果,还是搞硬件的英伟达,在未来AI落地问题离不开中国市场的残酷现实下不得不选择“去而复返”(2024-3-24)

  东方点评印度股市遭外资大举做空

  【据媒体报道】

  5月16日,全球基金对于印度股票指数期货的净空头头寸飙升至21.32万份合约。净空头头寸是指全球基金持有空头头寸的指数期货合约数量与持有多头头寸的指数期货合约数量之差。这是自2012年有数据以来的最大差距。

  【讨论纪要】

  尽管印度给西方的解释是“与中国争夺中亚和南亚的控制权”,但西方不是傻瓜,有谁会向动荡地区大量投资?所以,印度这种间接参与“一带一路”投资建设、搪塞西方的做法是西方不能容忍的。有关为什么印度与伊朗签署港口合作协议本质上是间接参与“一带一路”投资建设,我们昨天已经做过详细分析,这里不再赘述。更让西方感到恼火的是,全球战略十分被动的美国非常需要印度对中国进行战略牵制以分担自身压力,但印度却不听招呼。所以,很明显,印度在金融市场吃亏,是西方对印度施压,表达强烈不满的具体表现。当然,这种施压的目的主要在于警告,而非让印度爆发金融危机。在我们看来,西方目前不能承受印度爆发金融危机对其金融维稳造成的剧烈冲击,其效果,比日本爆发金融危机对西方金融稳定的影响还要大一些。

  【相关话题】

  第6135期-为什么说印度改名“婆罗多”有充当国际社会与西方之间之“中间人”之意?(2023-9-11)

  第6555期-从印度“站队”伊朗称理解各国为自卫而采取行动来观察,只要俄罗斯选择实质性与中国联手,稳定中亚、南亚不成问题(2024-1-19)

  第6629期-串讲:面对“以妥协求团结团结亡”之铁则,俄罗斯再度撞得头破血流;小谈2024年日本、韩国、印度经济前景(2024-2-17)

  杭州开启收储模式是否意味着房地产重迎小阳春?

  【据媒体报道】

  5月16日,杭州市临安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日前发布《关于收购商品住房用作公共租赁住房供应商的征集公告》。公告显示,经临安区人民政府研究决定,在临安区范围内收购一批商品住房用作公共租赁住房。房源要求位于杭州市临安区范围内。这意味着,杭州打响了“收储”模式第一枪,在去库存或消化存量房产方面,“国家队”已正式宣告下场。

  【讨论纪要】

  对于“‘国家队’出手收储房产,楼市格局真的要变了”这种说法,大家听听就好。在我们看来,即便房子再次被炒起来,一则,不会长久;二则,国家也不会允许其存在,房地产市场供需关系已经发生根本改变。从社融数据下降不难看出,目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居民收入普遍降低,除了刚需,没有能力再去购买昂贵的房子。类似以前那种所谓的房地产业的春天不会再有了,“买到就是赚到”的神话已经破灭。国家收储不是一件新鲜事,所谓“国家队”下场,为的是保障性住房,改善性住房,为的是释放刚需和去库存,而所有这一切不过是维持房地产业的基本稳定,仅此而已。

  【相关话题】

  第5972期-如何正确理解政治局会议提出的“做好政策储备预留未来、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2023-7-25)

  第6112期-尽管“认房不认贷”等政策令房地产市场有所“热络”,但无法改变房地产“供需关系已发生重大变化”这一客观现状(2023-9-4)

  第6869期-串讲:1棵白菜一度卖100元,日本民众为高物价发愁;市场传言“国家队”将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地产收储(2024-4-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4 17:30 , Processed in 0.12504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