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34|回复: 0

环球科学:这种生物,拥有已知最大的基因组;全球第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6-3 20:3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异种移植 ·

  全球第二位猪肾移植患者术后47天被迫摘除猪肾,再次接受透析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当地时间5月31日,美国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NYU Langone Health)方面表示,全球第二例猪肾移植患者莉萨·皮萨诺(Lisa Pisano)在术后多次出现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产生的血压不足以为肾脏提供最佳灌注的情况,肾脏因血流量不足受到了严重损伤,肾功能逐渐下降。最终,由于肾脏功能过差,已不值得患者继续为此接受免疫抑制疗法,术后仅47天,医生不得不将移植进皮萨诺体内的基因工程猪肾脏摘除。据悉,患者目前情况稳定,已重新开始透析。

  皮萨诺同时患有严重的心力衰竭和肾衰,不适合接受常规的心脏或肾移植手术,因此今年4月12日,朗格尼医学中心的医疗团队为她完成了全球首例机械心脏泵与基因编辑猪肾的联合人体移植手术。朗格尼医学中心方面表示,最近对肾脏进行活检后并未发现免疫排斥迹象。此外,患者的心脏泵仍在持续运转。(CNN)

  · 生物学 ·

  已知基因组最大的生物

  此前,西班牙巴塞罗那植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曾发现开花植物衣笠草(Paris japonica)拥有当时已知最大的基因组,但如今,该纪录被同一支团队的另一项研究打破了。近日,一项发表于《交叉科学》(iScience)的研究发现了迄今拥有最大基因组的生物——一种名为Tmesipteris oblanceolata的蕨类植物,它拥有高达1600亿个碱基对,比之前纪录保持者衣笠草的多出110亿个碱基对。

  据《自然》新闻(Nature news)报道, 这种蕨类植物原产于南太平洋的新喀里多尼亚岛和邻近群岛,目前的问题在于,现有技术还不足以用来分析它们庞大的基因组。未来若能找到分析如此巨大基因组的方法,我们或许就能回答许多相关的重要问题,比如生物是如何通过演化拥有如此多碱基对的,这样的生物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等。(Nature news)

  · 气候变化 ·

  印度一天至少85人或因高温身亡,大使馆发布恶劣天气提醒

  近日,印度多地高温天气持续。当地时间6月1日,据央视新闻消息,过去24小时内,印度奥里萨邦、比哈尔邦、拉贾斯坦邦和北方邦等地至少有85人死于可能与炎热有关的疾病。此外,近期印度正值全国大选,据路透社(Reuters)消息,当地时间5月31日,比哈尔邦、北方邦和奥里萨邦至少有33人疑似中暑身亡,其中包括多名值守的选举官员,他们通常需要全天站岗,且很多时间都是在户外。5月30日,中国驻印度大使馆发布通知,提醒在印中国公民注意预防恶劣天气。

  据悉,当地时间5月30日,比哈尔邦疑似因高温身亡的14人中就有10人是参与组织大选的官员;当地时间5月31日,北方邦至少9名选举工作人员疑似因高温身亡,包括安保人员。此外,当地时间5月29日下午6时,印度都德里北部的芒格什普尔气象站记录下了52.9°C的高温,打破该市气温历史最高记录。但印度气象局(IMD)于6月1日表示,由于传感器故障,该温度比实际温度高出了3°C。IMD表示,印度西北部和中部的气温预计将在未来几天有所下降,但印度东部的热浪(比正常温度高4.5°C~6.4°C)可能还会再持续两天。(央视新闻, Reuters, “中国驻印度大使馆”公众号)

  · 航空航天 ·

  发射前4分钟,波音“星际客机”首次载人试飞临时取消

  当地时间6月1日,在美国波音公司“星际客机”(Starliner)飞船试飞前3分50秒,在两名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宇航员已经登上飞船的情况下,控制Atlas Ⅴ火箭倒计时的计算机出现问题,倒计时自动停止,导致错过了当天的发射窗口。目前技术人员正在排除计算机故障,初步结果显示,三台计算机中的一台没能及时上线,导致自动暂停被触发。

  2014年,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与波音公司和SpaceX签约,开发运送宇航员前往国际空间站的载人飞船。2020年,SpaceX的“龙飞船”完成首次载人试飞,迄今已经执行了多次商业载人航天任务,但波音公司的进度却相对落后。6月1日稍晚,NASA宣布团队将放弃次日的发射机会,“星际客机”下一次的试飞时间将是美东时间6月5日上午10:52。(Ars Technica)

  · 演化 ·

  假死帮助鳉鱼胚胎在干旱中存活8个月

  非洲蓝绿鳉生活在津巴布韦和莫桑比克的小水洼里。为了度过每年的旱季,鳉鱼胚胎会进入一种极端的假死状态,该状态也被称为“滞育期”,往往会持续约8个月,在实验室环境中甚至可以长达2年。近日,发表于《细胞》(Cell)的一项研究发现,鳉鱼的滞育能力来自非常古老的基因,且其他动物在滞育期也有类似的特殊基因表达模式。

  为了了解滞育的演化,研究团队首先表征了非洲蓝绿鳉不同发育阶段的基因表达,并确定了6247对在滞育期表现出特殊基因表达模式的平行对。研究者惊讶地发现,尽管滞育行为出现得较晚,但大多数滞育特异性基因都是“非常古老”的旁系同源基因,起源于4.73亿年前。另外,研究人员比较了非洲蓝绿鳉、同样经历滞育的南美鳉和两种不经历滞育的红纹鳉和琴尾旗鳉胚胎的基因表达。结果发现非洲蓝绿鳉和南美鳉的基因表达模式有明显的重叠。此外,研究人员还在家鼠胚胎滞育期的基因表达模式中发现了显著的相关性,并发现家鼠的滞育特异性基因也有非常古老的起源。研究者表示,他们接下来希望能够继续研究不同物种如何调节滞育能力,并深入研究类似假死状态下的脂质代谢的作用。

  撰写:黄雨佳、王怡博、二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4 21:45 , Processed in 0.09381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