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帖子
查看: 2274|回复: 0

[核心摘要] 衍射+东方讨论核心摘要,5月22日【第2024-957】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6-9 10:25: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方点评英国防大臣莎普斯叫嚣继续援助乌克兰6年来“拖垮俄罗斯”

  【据媒体报道】

  5月21日,英国国防大臣格兰特·沙普斯敦促乌克兰的盟国做好准备,与俄罗斯的对抗将持续6年。沙普斯认为,未来俄罗斯在这方面的困难只会增加。沙普斯表示:“如果(反俄联盟中的)所有盟国都支持英国在未来6年继续向乌克兰提供援助的倡议,我们就能利用这一弱点,让俄罗斯军队拖垮其经济。”

  【讨论纪要】

  ●6年,在西方内部的评估中,或是整个西方世界霸权,尤其是金融霸权是否能够存续的最后时间段

  我们再次观察到了英国国防莎普斯的哀号,原因无他,就在于中俄刚刚签署的联合声明的确对国际局势而言是个重大变化。且这一重大变化与布热津斯基描述的对美国霸权威胁最大的中、俄、伊联盟形成一种微妙的呼应。也与“第四轮排列组合”之中,俄,欧三方战略协调形成微妙呼应。对此,美、英或者说“美英特殊关系”怎能无动于衷呢?

  值得一提的是,莎普斯的叫嚣对于此前东方时事解读关于北约或诱使俄罗斯军事进攻波罗的海三国,并以此为借口对整个西方世界,尤其是欧洲(比如,德国对波罗的海三国的局势就很敏感)国家进行全面动员,后在乌克兰纠集一切资源与俄罗斯决一死战的初步评估是一个侧证。

  有趣的是,莎普斯提到的继续与俄罗斯再耗6年的时间,恰恰与我们就西方邪恶势力选择被动接受“河渡人”所能维持的时间段,也就是3到7年,较为接近。这是否意味着,在西方内部的评估中,这也是他们完成对俄罗斯实质性消化的最后时间段呢?或者说关系整个西方世界霸权,尤其是金融霸权是否能够存续的最后时间段呢?

  ●在特朗普前任奥巴马时期,就因中国崛起对美帝霸权的严重威胁而誓言“美国绝不当老二”

  6年之后是2030年,而在此前,中国已经庄严宣布2030年之前实现载人登月。值得强调的是,美国是在,1961年启动载人登月的,且在我们看来,具有浓烈的“政治挂帅”色彩,因为在1961,苏联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将宇航员送入太空的社会主义国家,这直接在包括西方在内的世界范围内引发了究竟是社会主义制度好,还是资本主义制度好的大讨论。再加上越战爆发带来的巨大战略压力,这都使得美国政府有强烈的动机加以针对性地应对,载人登月计划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出现的。

  当时的美国还是一个制造业强国,美国政府深知,科技先进是综合国力强盛的最直观特征之一,是一种很强的话语权。在1969年美国宣布首次载人登月成功后,其剧烈的影响力一时间帮助美国解决了很多棘手的问题,比如,国家制度的道路之争问题,逐渐走出越战泥潭的问题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毛泽东主席赠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的三句墨宝中,提到了“嫦娥奔月”四个字,足见毛泽东主席对美苏争霸围绕载人登月的重大作用、科技话语权的重要性的高瞻远瞩和高度重视。今天,沧海桑田,时局变迁,中国走在了攀登载人登月这个科技制高点的世界前列。

  说到科技的重要性,不得不提一下中美贸易战。历史证明,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发动对华贸易战的一个核心意图就在于阻止“中国制造2025”,尤其是“中国‘智造’2025”计划的施行。与此几乎同步出现的就是美国宣布重返月球计划。在我们看来,某种意义上说,无论是贸易战,还是重返月球计划,都是被中国逼出来的。实际上,中国的迅速崛起早已被美帝霸权看做“眼中钉、肉中刺”,在特朗普前任奥巴马时期,就因中国崛起对美帝霸权的严重威胁而誓言“美国绝不当老二”!

  ●无论是“中国制造2025”,尤其是“中国‘智造’2025”,还是载人登月计划,对于加速从根本上打倒美国金融霸权意义重大

  说到中美之间的全面竞争,不得不说一下2015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转折年”。

  2015年是中国正式提出“中国制造2025”的年份;是西方想要全面摊牌的年份;是俄罗斯“耍花招”,向西方妥协,迫使伊朗签下伊核协议,妄图“祸水东引”的年份;更是“七月流火,八月未央,九月授衣”上演的年份。中国通过果断主动调整相关经济、金融政策,也就是:公布黄金储备,宣布调降经济增长率,尤其是汇率改革,释放全面冲击美国金融体系的强烈信号。有趣的是,这次冲击的重点就在债券市场,并严重打乱美国发债的节奏和规律。

  大家知道,债券市场是“华尔街永动机”的基础的基础,美国发债的节奏和规律大乱,迫使西方不得不跟随中国政策的调整而调整,再度将全部战略压力转向俄罗斯,最终导致俄罗斯“军事复盘叙利亚”,是为“九月授衣”。而中国调整政策,冲击西方金融稳定,最终导致俄罗斯“吃瓜”,我们将其形容为“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就这样,2015年成为西方金融霸权的“转折年”。至此,西方金融霸权从“绝对”的神坛跌落,成为“相对霸权。也是从2015年开始,中美央行“两个金喇叭”正式开始“各吹各的调”,这也标志着中美全面竞争的正式开始。

  值得强调的是,在中美展开全面竞争的过程中有两个核心,一个核心是科技,一个核心是金融。

  2019年3月29日,时任美国副总统、国家太空委员会主席彭斯,再度宣读了美国雄心勃勃的太空计划,其中包括在5年之内,也就是2024年之前,让美国宇航员重返月球,以此确保美国成为21世纪第一个载人登月的国家。不难看出,彭斯口中所谓“雄心勃勃的太空计划”类似1961年美国首次提出载人登月计划,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美国深知,科技霸权是金融霸权的基础,金融霸权源自科技霸权,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依托而存在的。在美国眼中,无论是“中国制造2025”,尤其是“中国‘智造’2025”,还是载人登月计划都对美国世界霸权,尤其是金融霸权构成严重威胁,必须加以干扰和阻止。反过来,在国际社会眼中,中国制造,中国“智造”,中国科技的蓬勃发展,无论是“中国制造2025”,尤其是“中国‘智造’2025”,还是载人登月计划,对于加速从根本上打倒美国金融霸权意义重大,这也是我们多次阻止讨论美国载人登月真伪问题的原因所在。

  ●与美国国债争夺世界资金的过程中,重点之一就是争取长期资金

  需要强调的是,在中国大力发展包括航空、宇航、军工、通信、芯片、AI等高技术的同时,也在继续大力推动“攻击性金融布局”(时间上和普京访华的日期非常靠近)相关进程,比如,债券市场的完善与建设。目的就在于,与美国国债争夺世界资金,在所谓美国金融霸权之外,出“第二个太阳”。这也意味着中国金融与西方金融正式“打擂台”之进程就此开始。

  值得一提的是,与美国国债争夺世界资金的过程中,重点之一就是争取长期资金。这直接导致美国因发债节奏大乱而不得不大量发行短债。美国金融当局痛苦的发现,发长债的难度越来越大。对美国而言,由此产生的严重负面效应之一就是,美国通过资本手段从全世界调动资源的能力越来越差,甚至可能最终导致“华尔街永动机”熄火。而在国际社会看来,迫使其发行债券“内向化”,是将本就已经尖锐对立的各类矛盾聚集于美国内部的有效手段之一。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矛盾的聚集和尖锐,一旦发生金融危机,其产生的“内爆”的效应将十分致命。与此同时,中国吸纳世界范围的资金,服务于世界,建设于世界,与越来越多的国家形成命运共同体,这里有一个典型案例就是“一带一路”倡议。

  【相关话题】

  第5666期-为什么说中国探月工程的总设计师关于“2030年前肯定能登月”的表态对西方打击极大?(2023-4-25)

  第112期-漫谈“嫦娥6号”月球之旅、为何每次中国的探月航天活动总会引发外界对美国是否曾成功登月的质疑?(2024-5-19)

  第6926期-为什么说英国防大臣“西方必须担心中俄正联系在一起,这是对我们生活方式的直接威胁”的言论是一种“哭诉式动员”?(2024-5-20)

  纽约期铜史诗级“逼空大戏”上演,中欧矿企成受害者?

  【据媒体报道】

  上周,纽约铜单周涨幅超9%,比全球其他市场贵了10%,纽约期铜相对伦敦金属交易所期铜的溢价已飙升至每吨1,200美元以上,这是前所未有的价差,通常价差仅为几美元/吨。

  【讨论纪要】

  “妖镍”事件后,我们建议,投资者应本着期货设立的初心,也就是锁定利润,锁定风险去操作,而不是炒期货赚钱,尤其在对方的主场上。因为在对方的地盘儿上,其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想要赢是没有机会的。上次“妖镍”事件,最终是国家出手摆平,对方被迫小赔出场。现在的情况比上次“妖镍”事件时国际局势要复杂、凶险得多,在我们看来,这次“妖铜”事件背后一定有对方更多的政治企图内嵌其中。西方如此肆无忌惮地“出老千”,破坏的时候他们自己赖以生存的、亲手建立的金融秩序和信用,虽然一时得逞,但仍是为渊驱鱼。从长远看,反而为壮大中国期货市场在添砖加瓦。

  【相关话题】

  第4341期-如何看伦镍开盘三天三跌停?(2022-3-20)

  第4344期-“妖镍”后传:伦交所LME和华尔街矛盾显现为哪般?(2022-3-21)

  第4569期-“妖镍”余波:华尔街知名基金向LME索赔4.56亿美元(2022-6-7)

  中国或对进口大排量汽车提高临时关税

  【据媒体报道】

  5月21日,媒体从内部消息人士处获悉,中国可能考虑对配有大排量发动机的进口汽车提高临时关税税率。

  【讨论纪要】

  如果消息最终得到确认,那将是我们等待性质的新闻。

  5月21日,在欧洲访问的美财长耶伦于德国法兰克福再次炒作中国“产能过剩”话题,声称美国和欧洲需要采用“战略性和团结的方式”共同应对,以确保大西洋两岸制造商的生存和发展。耶伦称,中国的工业政策看似与美国无关,但如果不采用战略性和团结的反应策略,美国及全球企业的生存可能会面临威胁。

  然而,美欧对这个话题的看法似乎并不完全一致,特别是德国。德国总理朔尔茨表示,目前从中国进口的50%电动车属于西方品牌,盲目增加关税无异于自损八百。他认为,保护主义最终会令所有事物价格上涨,欧洲真正需要的是一个公平和自由的全球贸易环境。他不会为此而切断与最大海外市场的联系。同样持类似观点的还有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这位刚刚加入北约且宣称不反对引入美国核武器的瑞典政要更是直截了当地宣称,对华加征关税是“愚蠢的想法”。克里斯特松表示,全球产供链可能因多种因素中断,惩罚性关税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欧洲需要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结合上述内容,大家不难看出,耶伦在炒作欧美联手对华电动车进行限制的话题,尽管德国、瑞典的政要“据理力争”,但不排除其借此当筹码和中国讨价还价的可能性。或者说,不排除,他们讲耶伦炒作这一话题“当牌打”的可能性。如果是这样,出现“中国或对进口大排量汽车提高临时关税”的消息也就并不奇怪了。全世界都知道,论传统燃油车生产,只有欧、美、日,而三家中尤以欧洲生产传统燃油车最为老道,自然,“大排量汽车”更多指的就是欧、美、日,尤其是欧洲的传统燃油车。

  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中国或对进口大排量汽车提高临时关税”显然是对欧洲的一种警告,如果其敢于和美国沆瀣一气,联手对中国电动车出口不利的话,中国索性就将欧、美、日传统燃油车全部赶出中国市场,将其市场份额腾出给中国电动车企业。

  此外,需要强调的是,如同现在的手机生态对于手机市场的重要性一样,未来,电动车,尤其是智能汽车的生态也将最终决定市场份额的所属。且在我们看来,现在的手机生态不过是未来电动车,尤其是智能汽车生态的一部分。作为欧洲传统汽车产业,想要转型就必须融入电动车,尤其是智能汽车生态,这个生态的未来也在中国。而中国则可以在战略上,瞄着“三边撕裂”的层面,远攻近交。

  5月21日,华为常务董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透露,与江淮合作的产品名称还没有定,可能要做百万级的,非常高端的。“我们对标远远超越了迈巴赫、劳斯莱斯Phantom这个档次,比他们更豪华、更高端、更舒适的定位,那个卖一百多万,那个就非常高端。

  在我们看来,此时的余承东宣称要进军“高端汽车市场”恐怕也是在配合上面的国家战略,因为欧美在中国市场销售的所谓“大排量”传统燃油车有相当部分就是“高端汽车”。所以,一切都准备好了,如果欧盟打算“闭关锁国”继续玩传统燃油车那就玩去好了,中国电动车大不了自产自销,这样,无非发展得慢一点,不过相比欧美日传统燃油车日渐缩小的“水洼”之更加惨烈的“三边撕裂”和必死无疑的结局,这点慢又算得了什么呢?

  【相关话题】

  第5418期-为什么说在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车这一领域,中美可称为“天然盟友”?(2023-2-13)

  第6286期-为什么说国内新能源车企对欧盟启动反补贴调查不必过于担心?(2023-10-31)

  第6675期-小谈未来真正能够“绝杀”传统燃油车的一定是“智驾车”,而绝非单纯的新能源车(2024-3-3)

  第6907期-串讲:美国叫嚣上调电动车及其他关键行业对华关税有何意图、国务院召开支持“两重”建设部署动员视频会议(2024-5-14)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9 00:30 , Processed in 0.31260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