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95|回复: 0

300万以上年薪全部退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6-9 10:42: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公募行业的瓜挺多的。

  今天就有一条传言说,“公募2019年以后年薪300万以上全部退还”。

  目前有的媒体已经辟谣了,但也没说具体是怎么回事。

  据院长了解,是有违法行为的,违法所得要全部上缴。和传言确实有较大差异。

  这事现在也引起了不小的争论。

  院长大致看了一下。有的人认为,公募确实不值300万年薪;有的人则认为,全部退还对业绩好的基金经理不公平;也有的人认为,应该退赔给基民。

  这些意见粗看起来是属于不同方向,其实底层诉求是完全一样的:基民要挣钱,基金经理要为基民挣钱。

  今天我们稍微严肃一点。院长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从行业的角度看,为什么过去几年,买基金他就不赚钱呢?

  老鼠仓,该怎么退赔?

  先说说老鼠仓。

  记得某年月日,某知名基金经理举牌了某芯片上市公司,一时举座皆惊。

  他的结果,我们也都知道了,就不多说了。这种操作,对基金净值肯定是不利的。

  但是呢,按照现行的制度,退赔,都是上缴罚金。如果损害了投资者利益的,投资者反而要另行起诉。

  比如当时恒大造假,罚了几十个亿。但是给投资者的退赔,现在还在走流程。

  即使恒大破产清算了,上交的罚金也是优先级更高的。也就是说,相当于中小投资者、包工头(工人)、建材供应商、银行等各方,合计要少得到几十个亿的权益。

  各方分恒大的尸体的时候,受损的群众是不是能多分一点,比例高一点,这可能就体现了更高层次的公平公正。

  基金经理的违法违规,也是一个道理。

  老鼠仓如果造成了基金净值损失,也要由基金经理填补上去。风控部门监督不力的,担连带责任。这同样也是公平公正。

  针对个股的造假,其实村长早就表态过了:

  这篇报道里面提到的“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是一个已经存在了很久的机构。

  这个机构会把每家上市公司都买100股,然后在股东大会上带头提问、投票,在公司违法违规的时候带头起诉,而且有很多赔偿的案例。

  如果哪一天,公募基金也有这样的制度,有一个“基民服务中心”,每一只基金都申购100元,也许就能减少90%的老鼠仓了。

  基金经理,也有特别菜的?

  老鼠仓确实是亏钱的一个原因。

  但是,更重要的原因,大家不一定能想到:基金经理本身可能很菜。

  千万不要觉得基金经理学历高,就一定聪明,更不要觉得聪明人就一定能赚到钱。

  咱们身边一定有这样的人:在小学、初中阶段,他能考第一,但是到了高中、大学,成绩就倒数了。

  基金经理也是一样的。人家大学本科成绩好,不代表到研究生阶段成绩还是最好;哪怕到研究生阶段仍然最好,哪天当基金经理了,也可能很平庸。

  再说,基金经理们哪怕都买一样的个股,他们也还是在互相掏口袋。

  比如鲍XX,前年年底买三大运营商,去年年初跑路;今年年初煤炭高点时,又是一波出货把潞安环能砸下来。

  追涨的基金经理,就给鲍XX交学费了。

  再举个例子,这两年流行打基金经理的脸。很多业绩差的基金经理,都被媒体爆出反复追涨杀跌,每个季度都把前10大重仓股换一遍,比韭菜还韭菜。

  同样是硕士博士生之间的差距,同样是基金经理之间的差距,可能比人和猴子的差距还大。

  另外还有一个非常反直觉的事情:基金经理甚至还会慢慢变菜。

  去年有一篇研究美股基金经理的研报,发现当基金经理工作年限变长,他们会倾向于买自己过去赚过钱的个股和板块,坚持用自己过去赚过钱的交易模式。

  但是市场一直在变,过去的模式会失效,以前的强势股现在可能很弱。

  所以这种倾向性,会让更长工作年限的基金经理拿到更差的超额收益。具体数值记不太清了,每年减少的收益不是6%就是8%,总之是个一位数的偶数。

  在这个残酷的市场上,要随时保持应变能力,其实很不容易的。

  只选对的基金经理、对的行业,这可能就是院长写这个号的初衷,也是我们要不断学习的地方。

  追涨杀跌,该如何避免?

  除此之外,利益分配机制,对基民股民的投资收益其实也是有很大影响的。

  对目前的基金公司、基金销售人员来说,规模是吃饭的保证。这么多张嘴巴,多少总得收上来点管理费。不然公司裁员、倒闭,说什么都没用了。

  下面是一位业内人士针对这个问题的一些讨论,院长觉得还是比较一针见血的:

  很无奈,但这就是现实。每个人都是在螺蛳壳里做道场,行为受到很大的限制。

  愿意每天来看院长每天唠叨两千字的,都是相对理智的朋友。毕竟我们的文章几乎不提供情绪价值,往往只是列出一些数据,然后分析数据背后的逻辑,完全是理工科的思维。

  但是,不可否认,大部分基民并没有吸取教训。即使过去吃了亏,还是一样短视,追涨杀跌。而这也是某些基金公司倾向于追涨杀跌的源头。

  说到底,基金产品毕竟还是为了满足大家的需求。

  既然有一部分基民的需求就是短期暴富,而且他们倾向于冲动交易,那基金公司自然也会设计出有可能短期暴富的产品,促使他们冲动交易。

  至于之后大家一起死翘翘,那是之后的事情了。人还在不在任上都两说呢,先把这个月的KPI搞定吧。

  慢就是快。从上到下都应该要有这样的意识,更要有切切实实的规矩。

  基金公司和销售渠道的收入机制,必须改成与基民股民的长期收益一致。

  基民过去三年从你这个渠道累计赚了1亿元,那渠道就可以提1千万的收入。而且这笔收入应该全部让基民出,销售渠道不能向基金公司收费。这样才合理,没有利益输送。

  赚了钱的基民,按比例分一点利润出来,总还是愿意的。

  像现在这样,亏几百亿,收几亿管理费,仅仅是怨声载道而已,院长觉得基民还是太和善了,武德不够充沛。

  以后,完全中立的、放眼长期的、收入完全来源于基民的基金投顾服务,应该是一条不错的出路。

  与君共勉、与君同行。祝大家端午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3 22:44 , Processed in 0.07818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