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团队将处于青春期的大鼠分为两组,一组大鼠采用约11%脂肪的标准饮食;另一组大鼠则接受脂肪含量为45%的饮食。研究人员在这个过程中收集了大鼠的粪便样本用以评估它们的肠道菌群组成。九周后,研究者还对这些大鼠进行了行为测试。与采用标准饮食的对照组相比,高脂肪饮食组大鼠的体重增加,肠道菌群多样性显著降低,这是肠道菌群不健康的体现。并且它们厚壁菌和拟杆菌比例更高,这通常与肥胖相关联。此外,高脂肪饮食组的三个基因(tph2、htr1a 和 slc6a4)表达量较高,这三个基因参与了神经递质血清素的产生和信号转导,尤其在脑干中的背侧中缝核cDRD区域,而该区域与压力和焦虑相关。研究者推断,不健康的肠道微生物组可能会损害肠道内壁,使细菌能进入大鼠循环系统,并通过迷走神经影响大脑功能。(UNIVERSITY OF COLORADO AT BOULDER)